丞字開頭的組詞
- 1、丞尉:縣丞﹑縣尉的合稱。
- 2、丞相:(1)古代輔佐君主治理國家政務(wù)的職位最高的大臣
- 3、丞輔:輔助。
- 4、丞參:清末新官制,于各部尚書﹑侍郎以下設(shè)左右丞和左右參議,統(tǒng)稱丞參。亦以指輔佐人員。
- 5、丞轄:對尚書左右丞之稱。
- 6、丞屬:屬官。
- 7、丞郎:唐尚書省的左右丞和六部侍郎的總稱。尚書在左右丞之上,也稱丞郎。
- 8、丞弼:1.輔佐的大臣。2.輔佐的職位。3.輔佐。
- 9、丞倅:指副職。丞﹑倅皆佐貳之官。
- 10、丞簿:州郡的丞和主簿等佐官。
- 11、丞史:丞及史。秦漢時(shí)中央和地方官吏的助理官。漢時(shí),丞相有兩長史,御史有兩丞,合稱丞史。太守以下的郡丞﹑長史等佐官,亦總稱丞史。
- 12、丞局:宋代為殿前司屬下將校的名稱。后亦指衙役。
- 13、丞掾:屬官的泛稱。
丞字中間的組詞
- 1、府丞魚:《后漢書.羊續(xù)傳》:"拜續(xù)為南陽太守……常敝衣薄食,車馬羸敗。府丞嘗獻(xiàn)其生魚,續(xù)受而懸于庭。丞后又進(jìn)之,續(xù)乃出前所懸者以杜其意。"后因以喻下屬之賄贈(zèng)。
- 2、都丞盒:盛放文具的盒子。
- 3、右丞相:(1)丞相之一。南宋孝宗時(shí)改左右仆射為左右丞相
- 4、車丞相:指漢代名相車千秋。
- 5、素丞相:謂無丞相之地位而具有丞相之才德與業(yè)績者。
- 6、左丞相:(1)官名。丞相分左右始于春秋齊景公。漢文帝以后僅置丞相一人,北齊、北周復(fù)設(shè)左右丞相。唐以后改稱左右仆射為左右丞相
- 7、王右丞集:《王右丞集》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的作品集,因王維曾任尚書右丞,所以得名。
丞字結(jié)尾的組詞
- 1、鈍丞:準(zhǔn)備,安排。
- 2、果丞:漢官名。掌果產(chǎn)。
- 3、部丞:古代中央各部的輔佐之官。
- 4、縣丞:(1)官名。始置于戰(zhàn)國,秦漢治置,典文書與倉獄,是縣令的主要助手。以后歷代皆置。職責(zé)略有不同
- 5、海丞:漢代官名。掌海稅。
- 6、寺丞:官署中的佐吏。
- 7、扶丞:扶助。
- 8、火丞:漢代太樂令的屬官。
- 9、中丞:(1)官名。即“大中丞”,見該條
- 10、驛丞:掌管驛站的官。主郵傳迎送之事。明清時(shí)設(shè)置,各府﹑州﹑縣多寡有無不一。品級為未入流。
- 11、郡丞:1.郡守的副貳。
- 12、驲丞:驛丞。
- 13、邑丞:縣丞。 管理公主事務(wù)的官吏。
- 14、聾丞:《漢書.循吏傳.黃霸》:"許丞老﹐病聾﹐督郵白欲逐之。霸曰:'許丞廉吏﹐雖老﹐尚能拜起送迎﹐正頗重聽﹐何傷?且善助之﹐毋失賢者意。'"后遂以"聾丞"為地方副佐之稱。
- 15、水丞:(1)一種器皿。用來盛裝磨墨用的水。亦稱“硯滴”
- 16、出丞:由京官出任地方輔佐官。
- 17、駱丞:唐駱賓王曾任臨海丞,故稱。
- 18、府丞:太守的屬官。 漢代西域各國王室的行政首長。 明代順天﹑應(yīng)天二府,清代順天﹑奉天二府皆置府丞,為府尹副職。又明代詹事府﹑清代宗人府等亦有府丞。
- 19、五丞:亦作“五承”。指禹的五位賢佐:益、稷、皋陶、垂、契。泛指賢臣。
- 20、家丞:官名。
- 21、后丞:古代天子四輔之一。
- 22、守丞:輔助郡守縣令的主要官吏。《史記.陳涉世家》:"攻陳,陳守令皆不在,獨(dú)守丞與戰(zhàn)譙門中。"《漢書.陳勝傳》引此文,顏師古注:"守丞,謂郡丞之居守者。一曰郡守之丞,故曰守丞。"漢《倉頡廟碑側(cè)》:"衙守丞臨晉張疇字元德,五百。"衙,左馮翊的屬縣。一說為郡守丞,或守獄官之丞。或郡邸守邸之丞。參閱《漢書.丙吉傳》顏師古注﹑王先謙補(bǔ)注。
- 23、疑丞:1.亦作"疑承"。2.古官名。供天子咨詢的四輔中的二臣。后泛指輔佐大臣。
- 24、畿丞:指畿縣的縣丞。
- 25、棘丞:舊時(shí)掌管刑獄的大理寺丞的別稱。
- 26、監(jiān)丞:中國古代官職之一,國子監(jiān)為清朝最高學(xué)府,而監(jiān)丞為該機(jī)構(gòu)掌管校規(guī)的官員。
- 27、秘書丞:官名。古代掌文籍等事之官。
- 28、水中丞:1.亦稱"水丞"。2.文具名。供磨墨用的盛水器。以玉石或陶瓷制成。
- 29、大中丞:(1)古官名,掌管接受公卿的奏事,以及薦舉、彈劾官員的事務(wù)
- 30、市買丞:掌宮廷采購貨物的官員。
- 31、盤都丞:對文具盒的戲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