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字開頭的組詞
- 1、蓮蓬:(1)蓮花開過后的花托,倒圓錐形,里面有蓮子。又稱“蓮房”
- 2、蓮藕:(1)蓮的地上莖與地下莖的總稱,也專指地下莖,即藕
- 3、蓮菂:亦作'蓮的'。 蓮實(shí)。
- 4、蓮實(shí):蓮子。
- 5、蓮華:(1)蓮華。即荷花,蓮的花,較大淡紅色或白色,有香味
- 6、蓮根:1.即藕。
- 7、蓮唱:1.采蓮人的歌聲。
- 8、蓮池:種蓮的池沼。 指佛地。佛教謂極樂凈土。 明高僧。本姓沈,名袾宏,字佛慧,號蓮池,仁和 今浙江杭州 人,世稱蓮池大師。又稱云棲大師。
- 9、蓮幕:《南史.庾杲之傳》:"﹝王儉﹞用杲之為衛(wèi)將軍長史。安陸侯蕭緬與儉書曰:'盛府元僚,實(shí)難其選。庾景行泛淥水,依芙蓉,何其麗也。'時(shí)人以入儉府為蓮花池,故緬書美之。"后因稱幕府為"蓮幕"。
- 10、蓮龕:蓮花形的佛龕。
- 11、蓮肉:(1)蓮子中呈乳白色的部分
- 12、蓮鉤:指舊時(shí)婦女所纏的小足。
- 13、蓮臺:(1)蓮座
- 14、蓮銅:即蓮花漏。
- 15、蓮心:(1)蓮子中綠色有苦味的胚芽,可泡開水,做清涼解熱飲料
- 16、蓮界:1.見"蓮花世界"。
- 17、蓮宮:指寺廟。
- 18、蓮房:(1)蓮蓬 (2)指僧人的居室
- 19、蓮的:1.見"蓮菂"。
- 20、蓮菜:(1)〈方〉當(dāng)蔬菜吃的藕
- 21、蓮岳:指華山
- 22、蓮沼:1.蓮池,蓮塘。2.蓮幕。
- 23、蓮女:1.采蓮女子。
- 24、蓮邦:佛教中"極樂世界"的別名。
- 25、蓮臉:美如荷花的臉。形容貌美。
- 26、蓮經(jīng):《妙法蓮華經(jīng)》的簡稱。
- 27、蓮腮:指荷花瓣。猶蓮花腮。
- 28、蓮漏:1.即蓮花漏。
- 29、蓮燭:猶蓮炬。
- 30、蓮鍔:蓮花形的凸紋。亦指鋒利的寶劍。
- 31、蓮井:繪有荷菱等圖形的藻井。
- 32、蓮社:佛教凈土宗最初的結(jié)社。晉代廬山東林寺高僧慧遠(yuǎn),與僧俗十八賢結(jié)社念佛,因寺池有白蓮,故稱。
- 33、蓮子:(1)蓮的乳白色子實(shí),扁橢圓表,具滋補(bǔ)營養(yǎng)作用
- 34、蓮米:1.蓮實(shí)。
- 35、蓮瓣:指繡鞋。 指舊時(shí)女子纏得很小的腳。
- 36、蓮籌:蓮花漏上的計(jì)時(shí)報(bào)更的竹簽。
- 37、蓮舟:采蓮的船。
- 38、蓮掌:1.華山中峰蓮花峰與東峰仙人掌的并稱。2.手掌。
- 39、蓮步:(1)婦女的腳步
- 40、蓮炬:蓮花形的蠟燭。
- 41、蓮宇:佛寺。
- 42、蓮像:1.坐于蓮花座上的佛像。
- 43、蓮境:1.指佛寺。
- 44、蓮船:1.采蓮的船。2.舊時(shí)比喻婦女的鞋子過大,用以譏諷婦女足未纏小。
- 45、蓮府:幕府。
- 46、蓮花:(1)蓮華。即荷花,蓮的花,較大淡紅色或白色,有香味
- 47、蓮霧:蓮霧,又名洋蒲桃、紫蒲桃、水蒲桃、水石榴、天桃、輦霧、爪哇浦桃、璉霧,桃金娘科,原產(chǎn)印度、馬來西亞,尤以爪哇栽培的最為著名,故又有“爪哇蒲桃”之稱。在海南蓮霧被稱為“甜不”,也稱為“撲通”,因?yàn)榻?jīng)常從樹上掉下來撲通一聲響。
- 48、蓮座:(1)蓮花的底部,呈倒圓錐形 (2)佛家語。指諸佛的蓮花座位
- 49、蓮華樂:(1)一種以“蓮華樂,落蓮花”一類句子做襯腔或尾聲的曲藝,常用竹板打節(jié)拍
- 50、蓮花白:亦作“蓮華白”。酒名。蔬菜名。
- 51、蓮花國:西天佛國。
- 52、蓮花座:亦稱“蓮座”。
- 53、蓮華臺:1.見"蓮臺"。
- 54、蓮花漏:古代的一種計(jì)時(shí)器。
- 55、蓮花腮:指白嫩紅潤的面頰。
- 56、蓮花界:指佛地。佛教所稱西方極樂世界。亦作:蓮華世界
- 57、蓮花臺:見“蓮臺”。
- 58、蓮花服:即袈裟。
- 59、蓮華白:亦作“蓮華白”。酒名。蔬菜名。
- 60、蓮花府:猶蓮幕。
- 61、蓮花幕:亦作“蓮華幕”。
- 62、蓮華幕:亦作“蓮華幕”。
- 63、蓮子花:憐子花的諧音。意謂愛子的人。
- 64、蓮花落:(1)一種以“蓮花落,落蓮花”一類句子做襯腔或尾聲的曲藝,常用竹板打節(jié)拍
- 65、蓮蓬頭:蓮蓬頭,現(xiàn)亦寫作淋蓬頭,多用于浴室。
- 66、蓮花沽: 位于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qū)G25東側(cè)蓮花沽村。
- 67、蓮藕腿: 一種形容腿型的名詞,表示大腿小腿脂肪較多。
- 68、蓮峰山: 蓮峰山又名蓮花山,即今望廈山,位于澳門半島北部之望廈區(qū)?!皬V東圖說”稱:“蓮峰山,在城東南一百三十五里大海中,有望廈汛?!耙徽f明時(shí)稱澳門為蓮島,故此山則稱為蓮峰;一說此山形似蓮花而得名。
- 69、蓮心散: 藥名,主治虛勞或大病后,心虛脾弱,盜汗遺精。
蓮字中間的組詞
- 1、九蓮燈:道教所稱的神燈。俗以蓮花燈九盞相連成串,謂之“九蓮燈”。煙火名。
- 2、采蓮曲:樂府清商曲名。本于“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的《江南曲》。
- 3、白蓮池:唐宮中的池名。
- 4、白蓮教:(1)中國民間宗教之一,源于南宋佛教的一個支系,崇奉彌勒佛,元明清三代在民間流行,農(nóng)民起義軍常借百蓮教名義號召群眾組織斗爭
- 5、采蓮隊(duì):宋宮廷女子舞隊(duì)名。
- 6、石蓮子:經(jīng)秋堅(jiān)硬如石的蓮實(shí)。
- 7、白蓮社:一種佛教團(tuán)體。
- 8、金蓮步:對女子走路姿態(tài)的美稱。
- 9、青蓮朵:1.《晉書.藝術(shù)傳.佛圖澄》﹕"佛圖澄﹐天竺人也。本姓帛氏。少學(xué)道﹐妙通玄術(shù)……勒(石勒)召澄﹐試以道術(shù)。澄即取缽盛水﹐燒香叩之﹐須臾缽中生青蓮花﹐光色耀目。"后因以"青蓮朵"喻指佛法。
- 10、白蓮會:1.舊時(shí)廬山行香的群眾集會。2.白蓮教的別名。
- 11、石蓮花:景天科植物。全株光滑,無明顯的莖。葉沿地面蓮座狀著生,倒卵形或近圓形,末端闊而圓,有一小尖頭,淺綠色,頂紫色,兩面被粉霜?;ㄇo高20-30厘米,花偏側(cè)生,花冠基部結(jié)合成短筒,外面淡紅或紅色,內(nèi)面黃色。為觀賞性植物。
- 12、金蓮燭:金飾蓮花形燈燭。
- 13、金蓮花:1.金制的蓮花。2.花名。荷花之一種。3.花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 14、青蓮書:指佛教典籍。
- 15、青蓮宇:1.佛寺。
- 16、青蓮眼:1.即青蓮花目。
- 17、青蓮宮:1.即青蓮宇。
- 18、轉(zhuǎn)蓮花:即向日葵。也叫"轉(zhuǎn)日蓮"。
- 19、紅蓮幕:1.《南史.庾杲之傳》:"﹝王儉﹞用杲之為衛(wèi)將軍長史。安陸侯蕭緬與儉書曰:'盛府元僚,實(shí)難其選。庾景行泛淥水,依芙蓉,何其麗也。'時(shí)人以入儉府為蓮花池,故緬書美之。"后因以"紅蓮幕"為幕府之美稱。
- 20、金蓮炬:金飾蓮花形燈炬?!缎绿茣詈噦鳌珐s"﹝绹﹞夜對禁中﹐燭盡﹐帝以乘輿﹑金蓮炬送還﹐院吏望見﹐以為天子來。"后用以形容天子對臣子的特殊禮遇。亦作"金蓮花炬"。
- 21、青蓮目:1.即青蓮花目。
- 22、青蓮偈:1.即佛偈。佛經(jīng)中的頌詞。
- 23、雪蓮花:草本植物﹐葉子長橢圓形﹐花深紅色﹐花瓣薄而狹長。生長在新疆﹑青海﹑西藏﹑云南等地高山中?;梢匀胨帺o有滋補(bǔ)﹑調(diào)經(jīng)等作用。文學(xué)上作為英勇頑強(qiáng)的象征。
- 24、旱蓮花:荷花的一種。
- 25、翠蓮國:1.指今湖南一帶。
- 26、青蓮界:1.即青蓮宇。
- 27、青蓮客:1.指寺僧。
- 28、青蓮舍:1.即青蓮宇。
- 29、目蓮戲:1.亦稱"目蓮戲"。2.以目連救母故事為題材的戲劇。唐代已有《大目干連冥間救母變文》,以后各種戲曲中多有目蓮戲。清張岱《陶庵夢憶》有《目蓮戲》一篇。
- 30、青蓮冠:1.指道士所戴的蓮花冠。
- 31、采蓮子:唐教坊曲名,為七言四句帶有和聲的聲詩。后用為詞牌。唐皇甫松有《采蓮子》詞:"菡萏香連頃陂(舉棹),小姑貪戲采蓮遲(年少)。晩來弄水船頭濕(舉棹),更脫紅裙裹鴨兒(年少)。"其中一﹑三兩句句尾"舉棹"﹐二﹑四兩句句尾"年少"﹐均為和聲。
- 32、青蓮域:1.指寺院佛舍。
- 33、愛蓮說:散文篇名。北宋周敦頤作。文中將象征“隱逸”的菊花、象征“富貴”的牡丹,象征“君子”的蓮花作對比,感嘆世上缺少隱者而多愛富貴者,歌頌了“蓮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品質(zhì),并寄托了作者潔身自愛的情懷。
- 34、榴蓮男: 所謂“榴蓮男”,就像榴蓮一樣,表面棘手,內(nèi)涵豐富有營養(yǎng),但女士們對他們的態(tài)度呈現(xiàn)兩極分化:喜歡者極端喜歡,討厭者極端討厭。以《絕代商驕》里的“麥提爽”為代表,表面孤僻冷酷,對人忽冷忽熱,讓人摸不透,實(shí)際上他是渴望家庭溫暖的商業(yè)奇才,充滿智慧。
- 35、采蓮船: 見〖跑旱船〗。
- 36、寶蓮燈:《寶蓮燈》是由余明生、趙箭執(zhí)導(dǎo),九年、李洪偉編劇,曹駿、舒暢、焦恩俊、林湘萍、劉宇橋等主演的古裝神話劇。
- 37、仰蓮紋: 元代青花瓷器重要標(biāo)志之一,總體外形是幾何化了的蓮花瓣,以文武線勾勒出來。
- 38、山蓮散: 名稱:山蓮散別名:山蓮散組成:大活鯽魚1尾,山羊屎。
- 39、青蓮色: 淺紫色。
- 40、愛蓮湖: 愛蓮湖因周敦頤的《愛蓮說》而得名。
- 41、九品蓮臺:佛教凈土宗認(rèn)為:修行完滿者死后可往西方極樂世界,身坐蓮花臺座,因各人生前修行深淺不同,而所坐蓮臺有九等之別,九品蓮臺是最高一等。
- 42、金蓮寶相:芭蕉之一種。
- 43、金蓮華炬:金飾蓮花形燈炬。《新唐書.令狐绹傳》﹕"﹝绹﹞夜對禁中﹐燭盡﹐帝以乘輿﹑金蓮華炬送還﹐院吏望見﹐以為天子來。"后用以形容天子對臣子的特殊禮遇。亦作"金蓮花炬"。
- 44、青蓮花目:1.指如來佛的如同青蓮花瓣的眼目。
- 45、輕薄蓮華:1.比喻說話刻薄的人的舌頭。
- 46、九品蓮池:佛教語。西方極樂世界九品蓮臺的所在地。指化生境界。
- 47、打蓮花落:謂行乞?!渡徎洹肥瞧蜇ば衅驎r(shí)所唱曲子﹐故稱。
- 48、金粟蓮臺:如來的寶座。
- 49、金蓮花炬:金飾蓮花形燈炬?!缎绿茣詈噦鳌珐s"﹝绹﹞夜對禁中﹐燭盡﹐帝以乘輿﹑金蓮花炬送還﹐院吏望見﹐以為天子來。"后用以形容天子對臣子的特殊禮遇。亦作"金蓮花炬"。
- 50、青蓮居士:唐代詩人李白的別號。
- 51、七寶蓮池:即七寶池。
- 52、太一蓮舟:1.北宋名畫家李公麟繪有《太一真人圖》﹐圖繪真人臥一大蓮葉中﹐執(zhí)書仰讀。韓駒題詩有"太一真人蓮葉舟"句。見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韓子蒼》。后又稱《太一真人圖》為《太一蓮舟圖》﹐金元好問有《太一蓮舟圖》詩。
- 53、青蓮道士:1.指佛教僧侶。佛教初傳入﹐呼僧為道士。
- 54、口吐蓮花: 佛教用語,比喻口出妙語,說話有文采。
- 55、舌燦蓮花: 形容人口才好,口齒伶俐,能言善道,有如蓮花般地美妙。
- 56、一鷺蓮升:一只白鷺在荷花之上飛升。比喻一個人仕途順利,一路攀升。
- 57、蓮言蓮語:圣母白蓮花屬性的人說出來的話都叫蓮言蓮語。
- 58、泥中蓮花: 出自《本朝參禪錄》的一個故事。指面對困難時(shí)的鎮(zhèn)定。
- 59、白蓮街道:白蓮街道指白蓮社區(qū)的一種“奉獻(xiàn)愛心,服務(wù)社會”的形式·。
- 60、金蓮寶相:芭蕉之一種。
蓮字結(jié)尾的組詞
- 1、榴蓮:(1)一種常綠喬木,葉子長橢圓形。果實(shí)球形,表面有很多硬刺,果肉白色,可以吃。原產(chǎn)南洋群島,我國海南島也有
- 2、采蓮:即《采蓮曲》。
- 3、青蓮:1.青色蓮花。瓣長而廣,青白分明。 2.指像青蓮一樣的顏色。 3.喻佛眼。 4.佛教以為蓮花清凈無染。故常用以指稱和佛教有關(guān)的事物。(1)指佛寺,(2)指佛經(jīng),(3)猶凈土。 5.指九華山。 6.“青蓮居士”。
- 4、秋蓮:1.荷花。因于秋季結(jié)蓮﹐故稱。
- 5、白蓮:1.白色的蓮花。2.指白色的蓮花燈。
- 6、睡蓮:蓮的異種。初秋開花,重瓣,晝開夜垂似睡,故名。
- 7、嘉蓮:一莖多花之蓮。古代以之為祥瑞的象征。
- 8、寸蓮:小腳的雅稱。舊時(shí)婦女纏足,有"三寸金蓮"之稱,故云。
- 9、碧蓮:1.綠荷。2.比喻蒼翠挺拔的山峰。
- 10、目蓮:亦作'目蓮'。 [梵Maudgaly?yana]摩訶目犍連的略語。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傳說他神通廣大,能飛抵兜率天。母死,墮餓鬼道中,為救母脫離餓鬼道之苦,以神通之力親往救之。見《初學(xué)記》卷四引《盂蘭盆經(jīng)》。 指目蓮戲。
- 11、趺蓮:即蓮座。佛教徒打坐修行的座子四周綴有蓮花,故名。借指修行。
- 12、寶蓮:佛家的蓮華。喻妙法等。 雕飾有蓮花圖案的宮車。 佛像下的蓮花座。
- 13、龜蓮:龜和蓮。古人以為祥瑞之物。
- 14、枯蓮:指枯老的蓮葉。亦指蓮實(shí)。
- 15、雙蓮:1.并生于同一枝干的兩朵荷花。又名并蒂蓮。古代以為祥瑞征兆。
- 16、馬蓮:即馬藺。
- 17、宮蓮:蓮花瓣的美稱。
- 18、石蓮:蓮形山石或山峰?!笆徸印钡穆哉Z。樂府詩中諧音“實(shí)憐”。
- 19、儉蓮:猶儉府。
- 20、雪蓮:即雪蓮花。
- 21、翠蓮:指荷。
- 22、旱蓮:藥草名。有兩種,苗似旋覆而花白細(xì)者為鱧腸,花黃紫而結(jié)房如蓮房者為小連翹。都可入藥。
- 23、紅蓮:1.紅色荷花。2.指女子的紅鞋。3.早稻名。
- 24、木蓮:(1)一種蔓生的常綠灌木
- 25、楚蓮:楚地的蓮花。
- 26、香蓮:芬芳的荷花。
- 27、岳蓮:1.亦作"岳蓮"。2.指西岳華山蓮花峰。3.指衡山蓮花峰,為衡山七十二峰之一,因狀如蓮花而得名。
- 28、玉蓮:白蓮。白石雕成的蓮花。指荷葉杯,酒杯之一種。
- 29、瑞蓮:象征吉祥之蓮。多指雙頭或并蒂蓮。
- 30、法蓮:佛經(jīng)《妙法蓮華經(jīng)》的省稱,即《法華經(jīng)》。
- 31、水蓮:一種形狀似蓮的水草。
- 32、渚蓮:水邊荷花。
- 33、心蓮:佛教語。指心,即清凈心。謂其清凈如蓮花,故稱。
- 34、金蓮:(1)舊指纏足婦女的小腳
- 35、王蓮:是睡蓮科王蓮屬植物。多年生或一年生大型浮葉草本,有直立的根狀短莖和發(fā)達(dá)的不定須根。
- 36、穿心蓮:一年生草本。方莖直立,多分枝,節(jié)膨大。葉對生,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夏季開淡紫白色唇形花。蒴果呈欖核狀。又稱一見喜、欖核蓮。葉或全草入藥。性寒,味苦,功能清熱解毒,主治痢疾腹瀉、感冒發(fā)熱、咽喉腫痛等癥。
- 37、火生蓮:佛教語。語出《維摩經(jīng).佛道品》:"火中生蓮華,是可謂希有。在欲而行禪,稀有亦如是。"后因以"火生蓮"喻雖身處煩惱中而能解脫,達(dá)到清涼境界。
- 38、半支蓮:1.?一種馬齒莧屬一年生草本植物,莖與葉皆為肉質(zhì)、赤色,葉互生、線形而厚、基腳有長白毛,花大、無花梗;花瓣五片,可供觀賞。 2.?多年生草本植物,莖四棱形,花淺紫色,全草可入藥。
- 39、火中蓮:佛教語。語出《維摩經(jīng).佛道品》:"火中生蓮華,是可謂希有。在欲而行禪,稀有亦如是。"后因以"火中蓮"喻雖身處煩惱中而能解脫,達(dá)到清涼境界。
- 40、千葉蓮:神話傳說中的一種多瓣蓮花。
- 41、半邊蓮: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入藥,可以治毒蛇咬傷和疔瘡等。
- 42、倒垂蓮:1.鳥名。2.花名。即卷丹。滇南稱為倒垂蓮。
- 43、合歡蓮:即雙頭蓮。又名同心蓮。
- 44、馬蹄蓮: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具根狀莖。葉基生,心狀卵形。初夏抽肉穗花序,外有漏斗狀的佛焰苞,白色或乳色,形似花冠,頗美麗。栽培供觀賞。
- 45、轉(zhuǎn)子蓮:又名鐵線蓮。毛茛科。木質(zhì)藤本,葉對生,小葉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夏日開花,形大,色淡紫或白。產(chǎn)于我國中部??晒┯^賞;根可作威靈仙入藥。參閱清吳其?!吨参锩麑?shí)圖考.蔓草三》。
- 46、八角蓮:多年生草本。亦稱“鬼臼”。莖生兩片葉,初夏開花,暗紅色,產(chǎn)于我國中部及東南部。入藥能散風(fēng)祛痰,消毒解腫,殺蟲,可治蛇咬傷。
- 47、朝日蓮:植物名。
- 48、戴愛蓮:(1916-)舞蹈藝術(shù)家、教育家。原籍廣東新會,生于特立尼達(dá)和多巴哥。女。早年在倫敦學(xué)習(xí)舞蹈。1941年回國參加抗日救亡,創(chuàng)辦育才學(xué)校舞蹈組。1947年創(chuàng)辦上海樂舞學(xué)校。建國后曾任中央歌舞團(tuán)團(tuán)長、北京舞蹈學(xué)校校長、中國舞協(xié)副主席。舞蹈作品有《思鄉(xiāng)曲》、《老背少》、《青春舞曲》、《苗家月》、《荷花舞》、《飛天》等。
- 49、西番蓮: 纏繞草本植物,葉子掌狀分裂,花有黃、粉紅等顏色,漿果黃色。全草可入藥。 大麗花。
- 50、觀音蓮:海芋的俗稱。
- 51、玉井蓮:古代傳說中華山峰頂玉井所產(chǎn)之蓮。喻堅(jiān)貞高潔的婦女。
- 52、獨(dú)腳蓮:鬼臼的別名。見明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草六.鬼臼》。
- 53、陸池蓮: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卷上﹕"越中有王氏之橘園……吳中有陸家白蓮﹐顧家斑竹。"后因以"陸池蓮"泛指蓮花。
- 54、陳愛蓮:(1939-)舞蹈家。廣東番禺人。女。少時(shí)入中央戲劇學(xué)院舞蹈團(tuán)學(xué)員班。1954年入北京舞蹈學(xué)校,畢業(yè)后留校任教。1963年入中國歌劇舞劇院舞劇團(tuán),擔(dān)任主要演員。曾在第八屆世界青年學(xué)生和平與友誼聯(lián)歡節(jié)上,以《春江花月夜》、《蛇舞》、《弓舞》、《草笠舞》獲四枚金質(zhì)獎?wù)隆?/li>
- 55、陸地蓮:指蓮花燈。
- 56、轉(zhuǎn)日蓮:即向日葵。
- 57、鳳眼蓮: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短。葉子略呈心臟形,葉柄中下部膨大似葫蘆?;ǖ仙?,有黃斑。浮生在池塘或湖泊的水面,根垂生在水中。全草可作飼料。通稱水葫蘆。
- 58、同心蓮:蓮之一種。也叫合歡蓮﹑嘉蓮。常以喻男女戀情。蓮為憐之諧音。
- 59、共蔕蓮:并蒂蓮。
- 60、鐵線蓮:1.植物名。也稱轉(zhuǎn)子蓮。毛茛科。木質(zhì)藤本﹐葉對生﹐夏季開花﹐或青紫色﹐或白色。為野生美麗花卉之一﹐根可入藥。
- 61、水澆蓮:煙火的一種。點(diǎn)燃后火焰如蓮形噴泉,故稱。
- 62、一把蓮:明制,宮中每夜寢殿門既闔,內(nèi)臣散歸值房,所卸衣服總掛床前架上,熏以蘭麝,名“一把蓮”。
- 63、共蒂蓮:并蒂蓮。
- 64、子午蓮:即睡蓮。其花午時(shí)開子時(shí)斂,或子時(shí)開午時(shí)斂,故名。
- 65、秦香蓮:《秦香蓮》是由山東電視臺、河南電視臺、南方電視臺和上海保奇影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32集古裝電視劇。
- 66、大紅蓮: 佛教中八寒地獄的最高層。
- 67、道湘蓮: 湘蓮是指產(chǎn)于中國湖南省的蓮子,可食用也可藥用,是中國三大蓮子(湖南湘蓮、福建建寧建蓮、浙江武義宣蓮)之一。
- 68、周慕蓮:周慕蓮(1900~1961)中國川劇演員,工花旦、青衣兼擅鬼狐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