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熱門書法文字 書法賞析

    啟功

    發(fā)布時間:2020-06-19
    1、

    啟功論書法八要素,做到了那就真學到家了

    啟功
    啟功論書法

    一、 選帖自作主

    習書選帖最好“自己作主”。選擇幾家范本,放在一起對照,選取自己最喜歡的一家一派來學來練。比如學楷書,就從歐陽詢的《九成宮》、顏真卿的《多寶塔》、柳公權(quán)的《玄秘塔》里面選。相反,如果按別人指定的范本去學,或只學自己指導教師的字,就有可能不對自己的胃口和愛好,越學越?jīng)]興趣,甚至反感。

    選帖求精不貪多,要舍得割愛。

    二、 結(jié)字最關(guān)鍵

    漢字書法好看、美、有藝術(shù)性,關(guān)鍵是它的間架結(jié)構(gòu)和書寫用筆。書法要從結(jié)字入手,書寫時,注意力要集中在組成這個字的筆畫所處的位置上,處理好每一筆畫的方向、角度以及筆畫之間的距離、疏密關(guān)系等等。構(gòu)成整個字的各筆畫所處的位置、角度、距離等對頭了,“準”了,就好看。并非由某一筆的形狀寫得生動,有變化所決定。寫字要注意整體形象,注意間架中先緊后松(或上緊下松、左緊右松、上小下大、上窄下寬;左小右大、左窄右寬)的比例關(guān)系。

    三、 執(zhí)筆如拿筷

    怎么樣拿筷子夾菜,就怎么樣執(zhí)筆寫字——這是實踐印證了的一個非常簡單而又科學的好經(jīng)驗。對歷代流傳下來的執(zhí)筆法不要盲從,要敢于破除不正確的條條框框。絕不能用力死死握住筆管,否則寫起字來轉(zhuǎn)折運行就很不靈便,筆畫必然會死硬僵直,輕重快慢也不好控制,字既不自然又無變化。書寫時注意力多用在筆畫的軌道曲直和筆畫之間的比例位置上,不要只注意筆畫表現(xiàn)的形狀變化。

    四、 落筆先畫圈

    書寫落筆之前,先執(zhí)筆在空中畫個圈,使所要寫的字不超出這個圈,就說明你這時執(zhí)筆的高低、提腕還是懸肘等等是符合要求的,自然的。如寫小楷,即使腕貼在紙上,小圈圈也能畫得出來;如寫大字,就要畫個合適的大圈,腕與肘不懸起來是畫不成的。所以寫字時,執(zhí)筆的高低、腕是否該提、肘是否該懸、提懸到什么程度,并無固定標準,應該隨當時所寫字的大小需要而定。

    五、 影摹是調(diào)查

    初學者可用透明紙或薄膜覆蓋在范本字帖上進行練習。(在薄膜上寫字時,墨水中須加一點洗衣粉或肥皂)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用紙覆蓋在字帖上直接用毛筆書寫;另一種是用紙覆蓋在字帖上先用單線筆(如鉛筆、圓珠筆、鋼筆)寫出每筆的中心骨干。在此基礎上,再在那細線的骨干上去加工每筆的“肉”,這叫間接書寫。

    影摹的好處,如古人所說:“摹帖易得位置”。既可以體會到字帖中字的點畫、間架結(jié)構(gòu)的微妙變化,達到“準”,又可以檢驗自己平時書寫時結(jié)字、用筆等方面正確與否,如有毛病便于改正。

    六、 日克一字好

    每天練習的時間不要過長,練習的字數(shù)不要多。一般選擇四、五個字為好,但要求重點熟記一個,正像學外語記單詞一樣,不要貪多。堅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哪怕記住三百個字,三年就近千個字了,這樣練出來的功夫是非常扎實的。有的人習書很刻苦,一天寫一百個字,十天寫一千個字,還覺得不夠;或從早寫到晚,照著字帖從頭到尾一字都不漏,不停地抄寫……片面追求書寫的數(shù)量,只動手不動腦是學不好的。

    七、 功夫不單練

    練習書法并不像蓋房子那樣,非得先打好基礎。在習楷書的同時,也可穿...

    查看詳情>>
    2

    從啟功先生書法出發(fā),從多個科學的角度去審視硬筆書法

    書法
    啟功先生書法

    鋼筆書法是跟毛筆書法一脈相承的,只是書寫的工具不一樣。所以,其美學特征也與毛筆書法大體相同。自然,啟功體鋼筆書法也同樣離不開啟功毛筆書法的美學理論體系。

    除了古代書法家的技法已經(jīng)隨處可見以外,筆者以為,啟功先生在當代可以說是一本見得著的大書,而啟功書法也是見得著的讓漢字達到了極至的一種大美的書法風格,自然會有一種現(xiàn)身說法而容易被大眾接受的好處。啟功先生其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韻,加之通過其長年的技法練習,其書法的表現(xiàn)技法已經(jīng)十分純熟,其美學理論也已自成體系。其書法技法的精熟,使得啟功先生的書法作品具有持久的可欣賞性;其學問的精深,更使得啟功先生的書法作品具有濃厚的書卷氣,即耐讀性。還因為時代的關(guān)系,啟功先生的書法又具有古人無法可比之處;實在是出于古人,而又在諸多方面已經(jīng)超越古人

    我們先談談鋼筆書法藝術(shù)。

    自有鋼筆以來,漢字的書寫就便利多了,它工具簡單,用筆的難度也沒有毛筆那么大,所以鋼筆書法是無所不在。書法是以漢字為表現(xiàn)對象的,是一種純線條的藝術(shù),它除了漢字的實用性外,還具有造型性、抽象性和抒情性。用鋼筆來表現(xiàn)漢字的書寫情狀,就被廣泛地稱為鋼筆書法藝術(shù),因此同樣具有書法的四個特性。當然,沒有漢字,就沒有書法藝術(shù),也沒有鋼筆書法。所以,要想離開具有準確的形體結(jié)構(gòu)的漢字來表現(xiàn)書法是不可能的,這也許是所謂的“現(xiàn)代書法”難以生存的原因。漢字永遠是書法藝術(shù)表現(xiàn)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藝術(shù)源泉。

    關(guān)于鋼筆書法的本質(zhì)特征,如果從多個學科的角度去審視、研究、考量,就會得出許多不同的結(jié)論。它雖然看似簡簡單單,但其實也是一門獨立的藝術(shù)形態(tài),具有多質(zhì)性,即藝術(shù)形態(tài)的綜合性。

    在當代,探討鋼筆書法藝術(shù)的性質(zhì),把握鋼筆書法藝術(shù)形態(tài)的基本特征,大都是從表現(xiàn)形式和深層意蘊這兩個方面來展開的。但總的來說,鋼筆書法同樣具有毛筆書法一樣的書法藝術(shù)本體的四大基本特征,即實用性、造型性、抽象性和抒情性。而鋼筆書法的實用性就更為突出。

    (一)鋼筆書法的實用性

    近代以來,鋼筆的發(fā)明使書法的表現(xiàn)更為簡單;由此,鋼筆書法的實用性就得到了廣泛的重視。人們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使用鋼筆或者硬筆的機會是非常多的。就是在科技日益發(fā)達,計算機日益普遍的今天,鋼筆、硬筆還是少不了的。所以,現(xiàn)在的青少年,不要因為自己不想用功練字,而用計算機作為借口來否認練習鋼筆書法的必要性。不管將來用什么工具,手寫文字是永遠也不可能消除的,所以最好還是及早練習鋼筆字,免得將來遭遇種種尷尬。

    (二) 鋼筆書法造型性

    中國的書法,就其構(gòu)成的形式來看,是一種空間的藝術(shù);就其存在的狀態(tài)來看,是一種靜態(tài)的藝術(shù);就其表達形式來看,是一種視覺藝術(shù)。所以它具有空間造型藝術(shù)的基本特征,這是大多數(shù)的人都認同的。不管鋼筆還是毛筆,創(chuàng)作出來的書法作品都具有這個特征。但,中國書法又是一種最為特殊的空間藝術(shù);也就是說,我們中國書法的這種純粹由“線條”構(gòu)成的藝術(shù),是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種藝術(shù)...

    查看詳情>>
    3、

    啟功書法師從誰?這兩個人的書法對他影響頗大

    書法
    啟功書法

    說到啟功的書法大家并不陌生,但是關(guān)于他書法的師承倒是沒有一個確切的依據(jù),結(jié)合啟功的字形和筆法,他的書法受到了梁詩正和劉春霖的影響。

    雖然啟功自己也曾說他對晉唐書法學習比較深入,然后一直延續(xù)到清代末年,那這里就不得不說一下梁詩正和劉春霖了。啟功的書法結(jié)字瘦長,有著濃郁的書卷氣,自成一體。

    啟功的一生可以說是先辱后榮,他出生于皇族,但是到他的時候已經(jīng)家境貧寒,幼年喪父,一生經(jīng)歷了很多坎坷。啟功是一個不服輸?shù)娜?,他對傳統(tǒng)文化和書畫有著深入的研究和學習。啟功對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在詩文上有著深厚的造詣,他曾這樣說:我不喜歡別人稱我為書法家,我是一個詩人,不論是外人還是啟功都認為他是一個文人。

    深厚的文學修養(yǎng)也滋潤的啟功的書法,他對古人的書法的理解有著獨到之處。雖然梁詩正和劉春霖的書法在書壇上稱不上是開宗立派,但是啟功對他們的書法沒少下功夫。

    啟功的書法先學趙子昂、董其昌后來又學習歐陽詢,還有人說他的書法和成親王的書法如出一轍,梁詩正的書法學習柳公權(quán)后來又學習趙子昂,晚年學習顏真卿、李北海,從此可以看出梁詩正的書法與啟功書法的師承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在結(jié)字和筆法上有著相同之處。

    其實并沒有確切的證據(jù)證明啟功學過梁詩正的書法,但是梁詩正作為清代大家,對啟功或多或少的會有影響。啟功對清代的一些書法家包括師承筆法都有著透徹的研究,所以說梁詩正的書法也是他耳熟能詳?shù)囊环N。

    關(guān)于啟功書法的師承和學習一直沒有確切的一個證據(jù),后人說他學習梁詩正和劉春霖只是從字形和筆法上分析而來。他們?nèi)齻€人的書法結(jié)字瘦長,尤其是在筆墨上的運用濃淡結(jié)合,在起筆和收筆上都擅長用重墨,運筆途中墨色稀少。

    瘦長的筆畫相互依賴,形成了一種連帶之感,同時他們?nèi)齻€人說法又具有文人的書卷氣,行書或者是草書都有一種娓娓道來的感覺。啟功出生于名門之后,對清代的一些大書法家真跡的收藏必然不會少,劉春霖和梁詩正又是清代書壇上的佼佼者,因此很多人認為他們之間有著一定的師承關(guān)系。

    劉春霖在書壇有這么樣一個說法:楷書冠當世,后世宗之,大楷學習顏真卿小楷學習劉春霖,因此,劉春林的影響力可見一斑。啟功的楷書和劉春霖的書法不論是在結(jié)字上還是在筆法上都有著相近之處,尤其是在起筆和收筆上,可以說如同一人書寫。

    啟功并沒有說他到底學沒學梁詩正和劉春霖這些只是后人根據(jù)他們的書法推斷而來,看了劉春霖和梁詩正的書法之后,你感覺啟功是學他們的書法嗎?

    查看詳情>>
    4、

    啟功書法只能算中等,田蘊章對啟功先生為何出此評價?

    啟功
    啟功書法
    田蘊章

    啟功先生我想就不用過多介紹了,對于學習書法的朋友恐怕是無人不知了,不論你喜不喜歡他的書法,但你絕對聽過這位老先生的名字。啟功先生是近現(xiàn)代書法大師級人物,他的書法具有很強的文人氣息,被人們稱為“啟體”,被當代具有很高的評價。不僅如此,啟功先生的書法雅俗共賞,深受人們的喜愛。

    南開大學書法教授田蘊章老師在書法節(jié)目《每日一題,每日一字》中曾評價過啟功先生,田蘊章老師以“縱橫”的形式說明了啟功先生書法的地位,田蘊章先生認為在橫向上來說,也就是近現(xiàn)代,啟功先生的書法稱得上書法大師。而如果縱向比較的話,啟功先生的書法就站不住腳了,這個縱向就是從古至今而言,田蘊章老師認為在縱向上,啟功先生的書法只能在民國年間書家在中等水平上,更不用說和清代以前的書法家相比了。

    對于田蘊章老師對啟功先生的書法的評價,我們應該怎么理解?

    啟功先生在書法上取得了很高的藝術(shù)成就,除此之外,啟功先生在書法教育、詩歌、鑒定等方面都有很高的建樹。啟功先生的書法字楷、行、草為主,其中行書流傳最多,楷書次之,草書則是最少的。而啟功書法中又以小行楷的造詣為最高。

    田蘊章老師評價啟功先生的書法在民國年間只能算中等水平,我并不這么認為。啟功先生可以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大字書法,一種是小字書法。而這啟功先生自身這兩種書法在水平上是有很大差距的,啟功先生精通帖學,他的小字書法造詣要遠在他的大字之上。

    所以說啟功先生的大字水平在民國可能只能算一般水平,因為啟功先生的大字書法在和你民國很多大師級書法家相比,還是出于弱勢的。而啟功先生的小字書法造詣要遠勝于他的大字。

    查看詳情>>
    5

    齊白石和啟功的談話,看看他們是怎么交流書法的

    啟功
    齊白石

    啟功生于1912年,比齊白石小近五十歲,“學者、書法家。姓愛新覺羅,字元伯,滿族,北京人。幼受家庭熏陶,喜愛書畫,勤奮潛心學問。對我國古典文學、歷史、美術(shù)史均有極深的研究。前后任教于北平輔仁大學、北京師范大學”

    啟功認識齊白石,約在1930年前后,在他《記齊白石先生軼事》一文中,記述了他有個遠房的叔祖,是個封建官僚,曾買了一批松柏木材,就開了個壽材(棺材)鋪,齊白石曾到此訂購壽材?!?/p>

    我認識齊先生,即是由我這位叔祖的介紹,當時我年紀只有十七八歲。”啟功其時已開始學畫,老師是賈羲民、吳鏡汀;自認識齊白石后,也就常去請教。有時好久沒去,齊白石會向另外的人問:“那個小孩怎么好久不來了?”啟功很感動,稱“由于齊先生這一句殷勤的垂問,也使得我永遠不能不稱他老先生是我的一位老師”。

    齊白石曾送過啟功兩件珍貴的禮物,一件是油竹紙描的《芥子園畫譜》,一件是用油竹紙描的《二金蝶印譜》。后來,齊白石又送給他一冊影印手寫的《借山吟館詩草》,有樊山先生題簽,還有樊氏手寫的序。齊白石說:“我的畫,樊山說像金冬心,還勸我也學冬心的字,這冊即是我學冬心字體所寫的。”

    在啟功的文章中,記錄了齊白石在隨意中,談論詩、書、畫的一些簡潔而極有見地的話語,很是振聾發(fā)聵。

    有一次,啟功看齊白石用炭條畫一漁翁手提竹籃,肩荷釣竿,身披蓑衣,頭戴箬笠,赤著腳站立的稿本,當畫到膝下小腿到腳趾部分時,只畫了一條長勾短股的九十度的線條,又和這條線平行著另畫一個勾股。然后問啟功:“你知道什么是大家,什么是名家嗎?”啟功回答:“不知道?!饼R白石說:“大家畫,畫腳不畫踝骨;名家就要畫出骨形了?!闭f完,在這兩道平行的勾股線勾的一端畫上四個小短筆,果然是五個腳趾頭的一只腳。

    一次談到畫山水,齊白石說:“山水只有大滌子(即石濤)畫得好?!焙迷谀睦锬?齊又說:“大滌子畫的樹最直,我畫不到他那樣?!?/p>

    齊白石很欣賞啟功,當其問到刻印的問題時,齊當面操刀演示并講解“單刀法”。還為啟功解說吳昌碩畫的紫藤和真實的紫藤,兩者之間的關(guān)系。啟功對于齊白石在書法上的深厚功底,也是極佩服的:“我還看見過齊先生中年時用篆書寫的一副聯(lián):‘老樹著花偏有態(tài),春蠶食葉例抽絲?!P畫圓潤飽滿,轉(zhuǎn)折處交代分明,一個個字,都像老先生中年時刻的印章,又很像吳讓之刻的印章,也像吳昌碩中年學吳讓之的印章。”

    啟功曾為陳奇峰拓印《齊白石印集》題詩,表達他對齊白石的敬佩和贊頌:“剸犀氣勇貫虹霓,印國傾城盡屬齊。余子壽陵難學步,萍翁腕下玉如泥。”

    查看詳情>>
    6

    啟功書法師從誰?原來是結(jié)合了他們的長處

    啟功
    啟功書法

    說到啟功的書法大家并不陌生,但是關(guān)于他書法的師承倒是沒有一個確切的依據(jù),結(jié)合啟功的字形和筆法,他的書法受到了梁詩正和劉春霖的影響。

    雖然啟功自己也曾說他對晉唐書法學習比較深入,然后一直延續(xù)到清代末年,那這里就不得不說一下梁詩正和劉春霖了。啟功的書法結(jié)字瘦長,有著濃郁的書卷氣,自成一體。啟功的一生可以說是先辱后榮,他出生于皇族,但是到他的時候已經(jīng)家境貧寒,幼年喪父,一生經(jīng)歷了很多坎坷。啟功是一個不服輸?shù)娜?,他對傳統(tǒng)文化和書畫有著深入的研究和學習。啟功對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在詩文上有著深厚的造詣,他曾這樣說:我不喜歡別人稱我為書法家,我是一個詩人,不論是外人還是啟功都認為他是一個文人。深厚的文學修養(yǎng)也滋潤的啟功的書法,他對古人的書法的理解有著獨到之處。雖然梁詩正和劉春霖的書法在書壇上稱不上是開宗立派,但是啟功對他們的書法沒少下功夫。

    啟功的書法先學趙子昂、董其昌后來又學習歐陽詢,還有人說他的書法和成親王的書法如出一轍,梁詩正的書法學習柳公權(quán)后來又學習趙子昂,晚年學習顏真卿、李北海,從此可以看出梁詩正的書法與啟功書法的師承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在結(jié)字和筆法上有著相同之處。

    其實并沒有確切的證據(jù)證明啟功學過梁詩正的書法,但是梁詩正作為清代大家,對啟功或多或少的會有影響。啟功對清代的一些書法家包括師承筆法都有著透徹的研究,所以說梁詩正的書法也是他耳熟能詳?shù)囊环N。

    關(guān)于啟功書法的師承和學習一直沒有確切的一個證據(jù),后人說他學習梁詩正和劉春霖只是從字形和筆法上分析而來。他們?nèi)齻€人的書法結(jié)字瘦長,尤其是在筆墨上的運用濃淡結(jié)合,在起筆和收筆上都擅長用重墨,運筆途中墨色稀少。

    瘦長的筆畫相互依賴,形成了一種連帶之感,同時他們?nèi)齻€人說法又具有文人的書卷氣,行書或者是草書都有一種娓娓道來的感覺。啟功出生于名門之后,對清代的一些大書法家真跡的收藏必然不會少,劉春霖和梁詩正又是清代書壇上的佼佼者,因此很多人認為他們之間有著一定的師承關(guān)系。

    劉春霖在書壇有這么樣一個說法:楷書冠當世,后世宗之,大楷學習顏真卿小楷學習劉春霖,因此,劉春林的影響力可見一斑。啟功的楷書和劉春霖的書法不論是在結(jié)字上還是在筆法上都有著相近之處,尤其是在起筆和收筆上,可以說如同一人書寫。

    啟功并沒有說他到底學沒學梁詩正和劉春霖這些只是后人根據(jù)他們的書法推斷而來,看了劉春霖和梁詩正的書法之后,你感覺啟功是學他們的書法嗎?

    查看詳情>>
    7、

    學書法不難,掌握啟功書法說的這4個字精髓就行了

    啟功
    啟功書法

    學書法很難嗎?具體學習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啟功在《啟功教你學書法》一書中,介紹了很多關(guān)于書法學習方面的真知灼見。簡單總結(jié)下來,請記住啟功說的這4個字:入、專、通、融。

    1、"入"是很難的。

    很多人學書法,就困在了第一步,總是感覺深入不進去,學了那么長時間,總感覺進步不太大。最讓大家困惑的,就是感覺不知道到底應該怎么學,總是覺得哪里好像不太對。

    啟功在書中介紹,他在初學書法的時候也是碰到了許多釘子,然后呢,也到處找別人指正。遺憾的是,每個人說的都不一樣,一圈下來,還是沒摸清門道。

    通過啟功的這點體會,我們就能知道,要找老師,最好找一名"明白"的老師。如果你找的老師也沒總結(jié)出那些共性的東西,只是講他的一些體會傳達給你的話,是起不了太大的作用的。

    另外呢,啟功先生還自己悟出了一個"上墻"臨帖法。具體做法是,每次臨寫完之后啊,找出幾個比較好的貼到墻上,下次臨寫的時候呢,再進行比對,以達到提高自己的目的。

    2、選也代表精。

    學書法從哪本字帖開始?這就面臨一個選擇問題。

    怎么選呢?啟功說啊,選帖就像找對象,這個還要自己拿主意。喜歡哪個就學哪個。每個人的審美喜好不一樣,你光聽別人的,自己不喜歡,又怎么能學好呢?

    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旦選好了之后,就不要再頻繁換帖了。這么說吧,在你沒真正深入之前,是很難找到自己的真愛的。與其廣撒網(wǎng),不如深耕自己的那一分地。

    3、精后要通。

    逮著一本字帖一直練,是誰都會厭煩。再者說,如果只學一家一帖,筆法也未免有些太單調(diào)了。怎么辦呢?在相對精了之后還要通。

    所謂的"通",當然就是廣取百家了。你看啟功學書法,他就臨寫過很多字帖。從王羲之,到柳公權(quán),乃至明清高手,他都會取法學習。

    只不過,即使廣取百家,也要有一個學習的側(cè)重點,不要指望全部都學到手。啟功學《玄秘塔碑》,寫起來也不那么像。他為什么這么做?其實,人家只是想感受一下柳公權(quán)的骨力而已。

    4、通后自然融。

    學得多了,用筆方法自然會豐富一些,結(jié)字技巧也能體現(xiàn)出變化。到了一定程度之后,自然會達到一個融合和貫通。

    啟功的風格是怎么形成的?是單靠自己埋頭悟出來的嗎?沒那么簡單。首先,要學的廣,另外,還要善于體會總結(jié)。做到這兩點,風格自然也就出來了。

    啟功講書法,不像別人那樣說的挺深奧。他在教我們怎么學書法的時候,說的都比較通俗易懂,幾乎類似于大白話。當然了,正是由于比較容易懂,我才建議初學者去好好讀讀啟功的這本《啟功教你學書法》。看過之后,定然會收獲不小。

    查看詳情>>
    8

    看看啟功是怎么把楷書寫精的?練書法不像造房子不用打基礎

    啟功
    楷書

    藝術(shù)特色啟功先生是當代著名學者、畫家和書法家。他著作豐富,通曉語言文字學,甚至對已成為歷史陳跡的八股文也很有研究;他做得一手好詩詞,同時又是古書畫鑒定家,尤精碑帖之學。欣賞他的書法作品,總要聯(lián)想到他對碑帖的精深研究,因為他對碑帖的研究和他的書法藝術(shù)成就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碑帖之學是明清兩代興起的一門學問。他啟功作品就是這片園地的開拓者之一。這門學問除夸揚珍異、競炫收藏的古董藏家不能算外,其路子約分為二類:一是研究其中歷史資料,以碑刻文辭證史補事,或校讀文辭;二是賞鑒、研究其書法藝術(shù)。

    啟功一生所取得的成就,都與他青少年時期所接受的教育有著緊密聯(lián)系,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正是早年這些治學嚴謹、學問博通的老師那諄諄教誨和悉心引導,才得以造就一位國學大師啟功。教育的偉力由此可見一斑。啟功在詩、書、畫方面可稱“三絕”。

    啟功先生說:“練書法不像造房子,不是非得打基礎。我們在習楷的同時,也可穿插一些行草,這樣對寫好楷書,理解楷字中筆畫之間的關(guān)系作用更大。”

    咋眼一看,感覺這不像啟功先生講的話,是不是被人利用或篡改了?后來查實,還真是啟功先生本人觀點,出自《啟功書法講座-美篇》。

    按我們的固有意識來看,寫書法要先打基礎才對吧?但是啟功先生作為一個大書法家、文化學者,怎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顛覆常規(guī)的觀點呢?那好,既然是當代書法名家,還是我們尊敬的老前輩,我們就順著先生觀點,繼續(xù)聽聽看老先生想表達的意思。

    啟功繼續(xù)說:“寫楷書要行化,其點畫顧盼,始不呆板”。這個觀點,后來被很多書家得到實證,這樣寫出來的楷書活,避免了把楷書寫成一筆一畫毫不相關(guān)聯(lián)的“死”楷。這也就能解釋,為什么當代很多人把楷書寫死,導致了筆筆板滯、字字雷同、媚俗之境地。

    啟功先生開頭所謂的“學書法不是非得打基礎”可以這樣認為:不能單純的依賴楷書為基礎,可以兼著學習行草書,這樣能形成動靜互補,避免因單純的癡迷楷書而把字寫僵、寫平、寫俗,照此看來,確有一番道理。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