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容
熱門未解之謎 一千余項未解之謎介紹
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未解之謎!
亞歷山大一世是俄國羅曼諾夫王朝的第13位沙皇,后人稱他為“神秘沙皇”、“北方的斯芬克斯”。他統(tǒng)治的時間盡管不長(公元1801—1825年在位),但卻給后世留下了許多未解之謎。亞歷山大一世究竟是不是弒父篡位者,即是一個多年未解之謎。
保羅是亞歷山大一世的父親,也是葉卡特琳娜二世的兒子,是女皇與情夫薩爾蒂柯夫一放風流后的產物。
自保羅出生后,葉卡特琳娜二世就對這個不該出生的兒子極其冷淡,甚至對親生兒子從未有過親昵之情。保羅死后,母子關系更加緊張。保羅怨恨母親給了他一個“不光彩”的出身,也怨恨母親久占皇位,使他不能成為顯赫的沙皇,因此終日頹廢消沉,不事政務,熱衷于操練軍隊。
母子雙方長期“冷戰(zhàn)”,相互避免在公開場合見面。孫子出生后,葉卡特琳娜二世身上的母性突然復蘇,她認定這個新生兒將取代保羅成為真正的皇位繼承人,因此她親自為孫子取名亞歷山大,希望他將來有俄國古代英王亞歷山大。涅夫斯基的性格和功業(yè)。她為孫子的教育傾注了全部心血,百忙中還親自制定詳細的培養(yǎng)計劃。
隨著年齡的增長,亞歷山大逐漸懂得自己是生活在一個虛偽荒謬的環(huán)境中,在表面豪華闊綽、歌舞升平的宮廷里實際上充滿了勾心斗角、爾虞我詐和陰謀爭斗。他也逐漸察覺到父親與祖母間的嚴重不和,從而被迫在兩人之間周旋。尚未成年的亞歷山大清楚,頭戴皇冠的祖母可以給他一切,而卑下猥瑣的父親對人則是無足輕重的。
因此盡管他對年過六旬、氣喘吁吁的老祖母仍與面首眉來眼去,甚至躲進密室幽會的行為感到惡心,但他還是努力討取祖母的歡心,以自己的聰明和機智博得祖母的夸獎,而且?guī)缀趺刻於家o女皇寫一封信,“我最親愛的祖母,我已經領略您對我們的厚愛有多深沉,我對您的敬愛也一樣深厚……”少年時代的宮廷生活和特殊的環(huán)境已造就成亞歷山大多疑敏感、虛偽善變的性格。
葉卡特琳娜二世到了垂暮之年,更將皇位位繼承人的選擇看成是件大事。
由于對兒子保羅的厭惡和失望,她決定另立孫子亞歷山大為自己的皇位繼承人。她私下秘密起草了一份詔書,宣布廢除保羅的皇位繼承權,立亞歷山大為未來的新沙皇。
她準備在1796年11月24日,即俄歷圣葉卡特琳娜日正式公布這份詔書,曉諭天下。在宮中她公開表示:只有孫子亞歷山大繼位才能善掌朝綱。亞歷山大知道此事后,立即給祖母寫信,表示心領神會:“女皇陛下崇德宏恩,陛下所賜御筆手書,孫兒一經拜讀便茅塞頓開。
陛下如此厚愛,孫兒深明御意。對陛下隆恩,孫兒雖以肝腦涂地,也不足報答萬一,唯有勵精圖治以不負陛下重望?!蓖瑫r他也給父親保羅寫信,在信中提前稱他為“皇帝陛下”,表示宮中所傳,實為謠言,“兒臣無意繼承皇位”。
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奇聞!一個懦弱而狡猾的君主
一面是躍馬香榭麗舍大街的戰(zhàn)神,一面是屈服于農奴主的好好先生,缺乏對內的魄力讓這位沙皇空留下許多令人慨嘆的遺憾。他是俄國歷史上最難以捉摸的沙皇,他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拿破侖稱霸歐洲,卻被普希金蔑稱為“一個懦弱而狡猾的君主”。亞歷山大一世·巴甫洛維奇:他只是個演員。
皇家夾縫中的“乖孩子”
要講亞歷山大就不得不提一下他那位赫赫有名的祖母——葉卡捷林娜二世,這位彼得大帝的德國孫媳婦為俄國建立的豐功偉績并不在彼得大帝之下,她不僅給俄國打下了一片大大的疆土——“克里米亞和波蘭是我的嫁妝”,而且在她的努力下俄國終于躋身列強,成為一個真正的帝國。1777年亞歷山大做為長孫一出生,葉卡捷林娜女皇便將他抱進宮中親自撫養(yǎng)。亞歷山大的父親保羅身為太子日子卻過得很憋屈,這個太子看上去幼稚木納而且脾氣暴躁,葉卡捷林娜怎么看他怎么像那個愛在床上擺弄玩具兵最后被自己推翻掉的死鬼丈夫——前沙皇彼得三世,看來保羅的遺傳到位得有點過頭。亞歷山大的出生給了女沙皇新的選擇,她要自己培養(yǎng)接班人。
亞歷山大一出生就成為了自己父親的王位爭奪者。祖母與父親勢如水火,這個不幸的孩子所幸在討大人喜歡這方面有著過人的天賦。他9歲就會給自己的奶奶寫贊美信,而且每封信都無比煽情地用“吻您,吻您的手”做為結尾。他的這個奶奶生性浪漫即使到了晚年依然男寵成群,收到自己寶貝孫子這樣深情款款的贊美怎能不心花怒放大加恩寵?而且這種不符合年紀的圓滑竟然是全方位的,在自己失寵的父親面前,亞歷山大也處理得很到位。
他的父親保羅一世是普魯士緋特烈大帝的粉絲,所以亞歷山大展現給父親的形象就是一個一臉嚴肅站得筆直的軍人。雖然俄國歷史上脾氣不好的沙皇打死親兒子的事情屢見不鮮,但即使亞歷山大曾經威脅到自己的王位繼承權,這個歷史上脾氣也很不好的保羅一世在即位后對這個乖巧的兒子還比較滿意,將亞歷山大立為皇儲,并在后來的幾年里陸續(xù)加封了不少諸如近衛(wèi)軍團炮兵上校之類官銜。
保羅一世即位后果然顯露出了他從父親彼得三世繼承過來的不良基因,這個42歲的中年沙皇用一種幼稚的方式宣泄自己對母親葉卡捷林娜二世的不滿——凡是葉卡捷林娜二世時期制定的制度法規(guī)甚至包括制服款式,不管對錯,能扳倒的他全給扳了。這種倒行逆施的做法引起了軍隊和貴族們的不滿,一場宮廷政變開始醞釀,而背后的主謀便是保羅面前站得筆直的兒子——亞歷山大。
無奈的新沙皇
1801年3月11日,和大多數成功的宮廷政變一樣,前任沙皇保羅一世成了一具尸體。但是當政變的軍官告訴亞歷山大他們殺死了保羅一世的時候,一晚上一直躲在老婆懷里的他居然號啕大哭起來——他一直以為發(fā)動政變只是脅迫他父親退位,而從來沒有想過政變是要殺人的。以保羅一世的暴躁脾氣,他不死是不會退位的,身為兒子他不可能不明白這點。新沙皇一邊哭鼻子一邊登上了皇位,這里面更多的或許是為登基的喜極而泣。
亞歷山大首先廢止了父親執(zhí)政時期對葉...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