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nèi)容
一張表梳理歷史朝代順序
作為三國著名的政治家司馬懿最后是怎么死的?
司馬懿字仲達,三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與諸葛亮齊名,他也是西晉王朝的奠基人。司馬懿自幼聰慧,深諳韜略,博古通今無所不知,曹操曾多次要求司馬懿為朝廷效命,但司馬懿都以重病在身,辭而不受。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強征司馬懿為文學椽,從此為曹操出謀劃策。曹操被封為魏王后,司馬懿看中曹丕的才能,全力為曹丕上當設法得到太子之位。曹丕繼位后,對司馬懿非??粗校蚊抉R懿為尚書,后轉(zhuǎn)任御史中丞,司馬懿就成了曹丕對抗宗親的得力助手。
司馬懿少年時和著名隱士胡昭關系很好,有一天去拜訪胡昭,與司馬懿一起拜訪胡昭的,還有一位潁川的周生。但是這位無名氏差點兒要了司馬懿的命。我們不妨做如下猜測:在一起切磋的過程中,周生可能感受到了司馬懿的才華,自己的風頭居然全被司馬懿搶光了,周生的羨慕嫉妒恨融化成一種終極的情感——殺意。但胡昭知道后勸阻了周生,司馬懿才幸免了一難。
用司馬懿的話說,我好不容易熬死前面幾個,終于等到機會了,我怎么可能放手。于是司馬懿就開始收網(wǎng)了,利用高平陵事件,司馬懿控制了軍權,架空了曹室。當時的司馬懿成功后,有可能忍不住笑吧,用他話說,曹操啊,你想不到我那么長命吧,你子孫都是短命鬼,他們死了,我都沒死,活該你辛苦打下的江山,拱手讓給我。
司馬懿還說,如果可以阻擋關羽進攻,那么硬碰硬是不可取的,最好的方式就截斷關羽的后路。后來曹操左思右想采納了司馬懿的這個提議,孫權也在這個時候派上了用場,孫權委派呂蒙去作戰(zhàn),最終呂蒙將關羽俘獲,司馬懿的這個提議不僅解決了戰(zhàn)事緊張的難題,同時也將劉備和孫權的關系推向決裂的地步,而自己卻坐擁其成。
曹丕也防著司馬懿,他把兵權交給司馬懿用完之后就馬上要回。從這里可以看出曹丕對他的堤防,曹操在世時就一直提醒曹丕小心司馬懿,即便是臨死前也這么說。曹丕謹記在心,可是誰想到曹丕在曹操死后的第六年就死了。曹丕死后,司馬懿就大權在握了,從此再沒有人可以左右他或者威脅司馬懿怎么死的,所以他是病死的。
與“作為三國著名的政治家司馬懿最后是怎么死的?”相關的文章
司馬懿彌留之際為后人留下哪“三不”,致使東晉帝陵極為難找?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lián)盟》。一部以司馬懿為主角的電視劇點燃了許多觀眾的激情,以往那種奸詐小人、狼顧之相的西晉奠基人變得可愛、溫柔了起來。很多人甚至認為司馬懿在歷史中受到了不公平待遇,其實他可以跟諸葛亮不分伯仲。然則這樣的觀點實在會讓人貽笑大方了,司馬懿一篡位之人,除了長壽沒什么地方比諸葛亮更厲害,忠臣比之奸臣,這樣的比較太別扭了。
當然,司馬懿從來都不是等閑之輩,在處理自己的身后事上,他倒是和諸葛亮一樣深思熟慮。公元266年,西晉司馬炎逼迫魏帝禪讓,僭位稱帝,最終完成滅吳大業(yè),一統(tǒng)天下。但西晉相傳不過24年便爆發(fā)八王之亂,皇帝的昏庸加之諸侯王勢力尾大不掉,故而令中原混戰(zhàn)再起,天下重歸分裂。漢族政權的自相殘殺,讓北伐游牧民族找到可乘之機。匈奴貴族劉淵起兵發(fā)難,建興四年(公元316年)長安失守,西晉滅亡。而匈奴控制了幾乎整個中原,長達一百多年的大動亂開始。而后,各族陸續(xù)在北方建立國家,史稱“五胡十六國”。西晉王朝只得度過長江,以南京為都城建立東晉政權。
兩晉好歹相傳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這些皇帝的陵墓大多葬于歷史中常見的北邙山,分別有武帝司馬炎(峻陽陵)、惠帝司馬衷(太陽陵),還有追封的宣帝司馬懿(高原陵)、景帝司馬師(峻平陵)、文帝司馬昭(崇陽陵)。這些陵墓離都城都很近,其中峻陽陵離洛陽僅20多里。要說這兩晉的墓葬風俗也是奇怪,這樣的安排真的不怕會破壞首都的風水嗎?縱使先人們從旁庇佑,對逝世的人多少也有些畏懼之心吧。
晉王陵墓
其實,兩晉的墓葬是得到了司馬懿的指示:想當初司馬懿彌留之際,特意留下了“三不”遺囑警示后人。哪三不呢?“不墳”、“不樹”、“不謁”。什么意思?就是說不立墳,不栽樹,不祭祀。簡單來講就是要消滅所有陵墓存在的痕跡,要求按照國家機密的程度來下葬他們司馬家的人。因而我們今天雖然能夠看到北邙山的西晉皇帝墓,可這東晉帝陵卻是極難找到。
司馬懿有此三不,自然和他的所作所為離不開關系。在他的一手操作下,曹爽于政治斗爭中失敗,曹魏政權旁落司馬氏一家??蛇@并不意味著司馬氏從此高枕無憂了,事實上司馬懿的謀權讓許多忠于曹魏的臣子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傆幸惶焖麄儠?lián)合在一起,像大漢忠臣來一個清君側(cè),還政于魏帝。司馬懿深知這一點,所以他不敢貿(mào)然稱帝,更要將自己的墳墓隱藏起來。加之曹操當年盜墓充作軍資的行為讓社會上盜墓成風,兩漢帝王陵、王公墓屢遭破壞,司馬懿更能夠感受到自己尸骨的危險。
事實果然如司馬懿所料,在司馬師、司馬昭兩代領導人的統(tǒng)治時期,曹魏便爆發(fā)了多次的叛亂軍事行動,司馬師因戰(zhàn)負傷最終病逝,司馬昭費盡心思才安撫住天下,給司馬炎奠定了上位的基礎。若非司馬家這幾個后人才能出眾,這兩晉是不太可能建立起來的。
查看詳情>>與“司馬懿彌留之際為后人留下哪“三不”,致使東晉帝陵極為難找?”相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