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容
一張表梳理歷史朝代順序
呂布曾好心救過劉備,為何劉備反而最后還要害呂布呢?
劉備曹操兩人為什么都要殺呂布?呂布怎么死的?曹操在白門樓捉住呂布時,曾有意受降他。問劉備有何建議,備曰:“君不見丁原、董卓之事乎?”曹操便殺了呂布。
呂布曾“轅門射戟”救過劉備,而劉備反要害呂布。
馬中赤兔,人中呂布。呂布有萬夫不擋之勇,看"三英戰(zhàn)呂布",像關羽、張飛這樣的頂尖的搏殺高手,再加上劉備,對他也是奈何不得,這就不能不讓人佩服其勇猛了。按說,這樣一位大英雄,可以開創(chuàng)一番事業(yè)的,可呂布沒有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他最終成為一個流星,還落得了一個無情無義的惡名。人常說,讀三國流眼淚,替古人擔憂,呂布被殺,確實令一些人大流眼淚的。
呂布是亂世英杰。西漢末年,群雄并起,大家各有各的旗號,割據(jù)一方。曹操挾天子而令諸侯,只不過多了一個漢獻帝牌子而已,以此想充正宗,但是很多人還是不買帳。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諸英雄想跟誰打天下,那就得憑自己的判斷了,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就是跟著感覺走。那時,時興"良禽擇木而棲,良將擇主而事",其實就是說,你看準了誰是好主子就可以去投靠誰,不滿意時可以背棄原來的主子投靠新的主子。
所以在當時,很多英雄豪杰都是背叛了原來的主子,投靠新主子才得到了重用。曹操最擅長吸納英雄豪杰,所以,他的手下,很多人都是投誠過來的人才,有文臣有武將。按說,人都想擁有一個美好的前程,誰都想獲得榮華富貴,在當時,要想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各軍事集團的興衰很難判斷。所以,呂布經過幾次換主子,是當時很時髦的做法,并不是只有他才這樣做。
問題是,呂布走了極端,違背了做人的基本游戲規(guī)則。他嗜殺成性,心狠手辣,不停地對他的主子制造血案,這就很難得到別人的信任了。當時刺使、騎尉丁原任用呂布為主簿,對他十分信任,也厚待了他。因為呂布武藝高超,董卓想收買他當助手,于是董卓以高官厚祿引誘呂布殺死丁原,呂布見利忘義,幾乎沒有做什么思想斗爭就一下子砍掉了丁原的腦袋,丁原死得莫名其妙。
就是這樣一個此見利忘義之人,董卓竟然奉為寶貝,還認他為義子。他沒有想到,丁原對呂布也不錯,最后讓呂布一刀結果了性命,你董卓有什么可以例外的。認為義子就保險了,這不是掩耳盜鈴嗎?果然,呂布想換主子的時候,董卓落得了和丁原同樣的下場。董卓死后,呂布受到了董卓手下人的報復。呂布兵敗長安后,想投奔袁紹,這時袁紹還是清醒的,他知道呂布的反復無常的性格,所以沒有接納他。
呂布后來投靠了劉備又背叛了劉備,投靠了曹操又背叛了曹操。呂布變成了一點信義也不講的人。其實,他對任何人來講都是一種禍害,沒有人敢把他當朋友。呂布的手下陳登曾這樣比喻呂布,他說:"待將軍如同養(yǎng)虎,應當讓他吃飽了肉,若不吃飽了就要吃人。"呂布就是這樣的一只虎,所以沒有人再肯相信他。
曹操極其愛惜將才,他捉到呂布后,有心想收降他,為自己所用。當時,大將張遼也是被俘的將領,曹操還是重用了他??墒?,對于呂...
查看詳情>>與“呂布曾好心救過劉備,為何劉備反而最后還要害呂布呢?”相關的文章
呂布為什么會被殺呢?其實曹操并不想殺呂布,呂布的死完全是劉備主張的
當初三英戰(zhàn)呂布劉關張三人合力只能逼退呂布,濮陽之戰(zhàn)典韋許褚等六大猛將也攔不住呂布一人,呂布武力三國第一眾望所歸,無人不服,單挑無人是他對手,可謂是獨孤求敗。但是劉備為何主張殺呂布呢?一是呂布曾奪取劉備的地盤,備當然懷恨在心;二是劉備擔心如果呂布為曹操所用,則使曹操如虎添翼。劉備最大的敵人是曹操,當然不愿看到曹操勢力的強大,對自己以后的發(fā)展形成更大的威脅。
歸根結底也就是王之野心,而只是企圖割據(jù)一方,作一個諸侯罷了。例如,他答瑯玡相蕭建的一封信頗能說明其抱負。但呂布并不想割據(jù)稱王,這和曹操的《讓縣自明本志令》確實非常相似,操曰:"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當然,呂布所擁有的地盤和政治軍事實力并不能同曹操相比,但他其時身為徐州牧,也是一方諸侯,其勢力并不遜于袁術。而且袁術稱帝時,呂布"止之,而使不通章"同上。。這說明呂布的理想是做個漢朝的臣子,并無不臣之心,而且他還力圖恢復漢朝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
當呂布為曹操所擒,命在旦夕之時,呂布曾向曹操建議:"明公所患不過于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憂,明公將步,令布將騎,則天下不足定也。"呂布自視甚高,有不把天下諸侯放在眼里的傲氣。在不經意中說出,他欲為朝廷重臣,助操平定天下。對呂布的這番話,"太祖有疑色"《三國志》卷七《呂布傳》。,說明曹操頗有幾分贊同。
呂布的為人亦有不少可取之處??梢哉f,還是深得部下愛戴的。例如,他戰(zhàn)敗后,手下大將高順等不降,陳宮慷慨赴死,都說明他頗得人心。呂布和部下的關系是融洽的,否則當此危急關頭,手下人何不賣主,將呂布的人頭獻給曹操,以獲取榮華富貴。呂布在大難臨頭之際,"令左右取其首詣操"亦足以說明他并非貪生怕死之徒,不然就先降了曹操,何必要左右取自己的首級呢。至于他后來"下降",是他相信曹操會需要他這樣的豪杰來平定天下。呂布對操言道:"令布將騎,則天下不足定也",可見其在言辭間還是有一股霸氣。
其實,曹操本不想殺呂布,而是劉備主張的,因為一是呂布曾奪取劉備的地盤,他當然懷恨在心;二是劉備擔心如果呂布為曹操所用,則使曹操如虎添翼。劉備最大的敵人是曹操,當然不愿看到曹操勢力的強大,對自己以后的發(fā)展形成更大的威脅。曹操一向主張唯才是舉,善于選拔人才,如果操不殺呂布,讓其為己效力,也許會使呂布成就一番功業(yè)。
說到底呂布為何會失敗呢?我認為有主客觀兩方面的原因。從客觀上看,呂布盤踞的徐州地區(qū)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政治、軍事斗爭錯綜復雜。自曹操為父報仇,大肆屠戮徐州士民后,長期的戰(zhàn)亂使徐州的農業(yè)生產遭到嚴重破壞。缺乏鞏固的根據(jù)地及可依靠的后方,制約著呂布集團力量的發(fā)展。從主觀上看,呂布行事優(yōu)柔寡斷猜忌多!部將高順忠心耿耿,呂布不能用;謀士陳宮屢出奇策,呂布不肯信,以至...
查看詳情>>與“呂布為什么會被殺呢?其實曹操并不想殺呂布,呂布的死完全是劉備主張的”相關的文章
呂布為何會被自己的手下給背叛最后死于曹操之手?全因呂布這人太過于愚蠢
三國中猛將無數(shù),但武力值最高的想必應該非呂布莫屬了。呂布在歷史上雖然是一位難得的猛將,但是由于他的善變以及喜歡叛變以致于到后來都沒人敢于收留他。沒辦法只能自己當老大,幸好他身邊還有位謀士陳宮為他出謀劃策。否則他在三國中下線時間應該還要再早幾天。而他最終死于白門樓的原因,還是因為不聽謀士之言,總覺得自己有方天畫戟,有赤兔馬就沒人能殺得了他。他最終也為自己的愚蠢買單。
呂布當初占據(jù)徐州,被曹操討伐,逃至下邳城。呂布在下邳城中,覺得城中糧草充足,而且有泗水之險,認為只要安心固守,就能萬無一失。陳宮說:“曹操大軍剛來,勞師遠征,而且城寨也還沒有建好,現(xiàn)在出擊,一定能夠致勝?!眳尾家驗楸徊懿賹掖未驍?,不聽陳宮的話,說:“我軍屢次敗于曹操,現(xiàn)在不能主動出擊。等他們來攻打,我們將他們擋在泗水之外就好了。”
過了幾天,曹操城寨都已經建好。陳宮又獻計說:“曹操是遠征過來的,糧草肯定不能持久。將軍可以帶領一批人馬屯在城外,建起城寨互成犄角之勢。如果曹操攻打將軍,我就能攻擊他的后方;如果他來攻打我,將軍你就能攻打他的后方。這樣可以拖住曹操更多的時間,等他糧草耗盡,就能一鼓作氣擊破曹軍。”
呂布說:“好主意!我現(xiàn)在就去安排。”于是他就回府中收拾行裝。那時正值冬天,天氣寒冷,呂布命人多帶點衣服。后來呂布的妻子嚴氏看到了說:“將軍收拾行裝,想去哪啊?”呂布就將陳宮的話告訴了嚴氏。嚴氏說:“將軍舍棄了全城,拋棄了妻子,孤軍出城,如果城中有變那怎么辦呢?”呂布聽了這話,在那思考再三,三天時間都沒出城。
陳宮知道了來見呂布說:“曹軍現(xiàn)在四面圍城,如果不早點出去,就被困在城中出不去了?!眳尾颊f:“我思考再三覺得還是在城中死守比較好,他一樣不能攻進來?!标悓m又說:“我得到消息曹操軍糧已經不足,現(xiàn)在派人去往許都調糧,早晚都會回來。將軍可以帶一支精兵前往截斷?!眳尾悸犕暧只厝ズ蛧朗险f了這個計謀。嚴氏哭著說:“將軍如果出城了,陳宮、高順能守住城池嗎?如果有什么差池怎么辦啊?”呂布聽完說:“你不用擔心,我有方天畫戟、赤兔馬,沒人能傷我。”于是出去和陳宮說:“曹操詭計多端,這個消息不能信?!标悓m悲嘆說:“死定了!”
隨后的日子里,呂布整天和嚴氏、貂蟬飲酒作樂。一天拿鏡子照了下臉,驚嘆說:“喝酒傷身啊!”下令城中不得喝酒,違令者重罰。一天,侯成和眾將偷偷喝酒聚會,不料被呂布發(fā)現(xiàn)了。呂布說:“你們明知故犯,理應斬首?,F(xiàn)在用人之際,重打五十大板?!?/strong>
隨后,侯成對眾將士說:“呂布不仁,就不能怪我們不義了。不如抓了他獻給曹操,怎么樣?”于是他們就先將赤兔馬盜走了,而后趁夜晚,呂布還在睡夢中,將呂布綁了送于曹操。一代猛將沒死于戰(zhàn)場,死在了溫柔鄉(xiāng)中。
只能說呂布死于自己的愚蠢,在生死關頭不聽諫言,沉溺溫柔鄉(xiāng),而且還打罵手下。最后都沒能死在戰(zhàn)場上。只能說有點愧對他這三國第一猛將的身份了。
查看詳情>>與“呂布為何會被自己的手下給背叛最后死于曹操之手?全因呂布這人太過于愚蠢”相關的文章
三國歷史中的呂布是一位怎樣的人?他的行為導致了他最后死在曹操手上
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今內蒙古包頭)人,東漢末年的名將。他幼年習文,年長習武,在戰(zhàn)場上堪稱千人不敵,萬夫難擋,故時人語“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可惜,呂布雖然驍勇善戰(zhàn),卻為人無謀,反復多變。他不斷換主投靠,又不斷加以背叛離棄,最后軍中上下離心,不敵曹劉聯(lián)軍,被絞死于白門樓。呂布一生輕狡反復,多變無端,這與他的誠信缺失癥有著不可忽視的關聯(lián)。
誠信缺失是一個人非道德化的表現(xiàn)
首先,誠信屬社會道德范疇。所謂誠,即代表實事求是,做人做事真誠可靠;所謂信,即講信用重信譽,言必行、行必果,說出做到。以誠待人,以信取人,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之一。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市場經濟的熏陶,有些人反而摒棄了誠信這個立身之本。
在心理學上,誠信缺失是一個人非道德化的表現(xiàn),它泛指一個人的道德評價或標準不再起指導、約束作用。日常生活中,誠信缺失綜合徵突出表現(xiàn)為:1)言過其實,夸夸其談,對自己的所言不當回事,缺乏應有的責任感;2)對于自己的承諾不積極履行,百般藉口,萬般推卻,言而無信;3)夸大自身的功勞苦勞,對存在問題避而不談,試圖掩人耳目,乃至謊報情況;4)言行舉止缺乏固定性和持續(xù)性,朝秦暮楚,朝令夕改;5)弄虛作假,偽劣假冒,以次充好,以得到利益的最大化。
天縱英才和父母寵愛是呂布少信寡誠的根源
呂布的誠信缺失有著其個人和歷史的特殊性。首先,從呂布的個人成長可以推測出,他從小就有強烈的個人中心傾向。據(jù)《三國志·魏書·呂布傳》記載,呂布之父呂良繼任其祖父的事業(yè),留守邊關。呂布之母親黃氏則是一大戶富豪財主之女,聰明賢惠,知書達理。照理說,呂布的童年應該是非常快樂和溫馨的。但是呂布出生之前,黃氏已生有四女,苦于無子。所以呂布的出生,滿足了父母對兒子的長久期待。史稱,呂布是誕生在染織作坊的布匹上的,臍帶自斷,雙目有神,兩拳緊握。他父親知道后,大快曰:“吾兒神也。”因而呂布一齣生就受盡了父母的寵愛和呵護,這很有可能會強化其自我中心傾向。
此外,呂布的天縱英才也給了他個人中心的資本。呂布從小就隨母習文作畫,聰慧好學,過目不忘,但他生性好斗,力大過人,同齡孩童都不敢和他玩耍,敬而遠之。同伴的敬畏亦強化了呂布的優(yōu)越感,令其自我感覺凌駕于他人之上。到了青少年時,呂布喜歡舞槍弄棒,熱衷于表現(xiàn)自己的勇勐。史書記載,呂布十一歲就撂倒了族內的大力士,從此五原地區(qū)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他也甚引以為豪。
在心理學上,自我中心是兒童自我意識發(fā)展的一個必經階段,也是人類從幼年走向成熟的必經階段。而走出自我中心,學會與人溝通,則是兒童走向成熟的標志。相反,如果兒童的自我中心延續(xù)到青少年,將不利于其社會認知能力及社交能力的發(fā)展,并會出現(xiàn)漠視他人與人際關係的問題。事實上,呂布后來變得唯利是圖,缺乏誠信,這很可能與其早年父母的過分縱容有莫大關係。而其天生的才華出眾,又強化了他對誠心的不在乎、不珍惜,為人處事只考慮自身的意愿和利益,不考慮其可能給...
查看詳情>>與“三國歷史中的呂布是一位怎樣的人?他的行為導致了他最后死在曹操手上”相關的文章
呂布最后被劉備的一句話給判了死刑,這也是為什么呂布會被殺的原因
197年(建安二年),當時袁紹已經吞并了河朔,控制了冀、青、并三州,如日中天。曹操在宛城被張繡打敗,袁紹在寫給曹操的書信中態(tài)度驕慢。
對此,曹操大怒,擔憂袁紹的強大會兼并自己,想要興師討伐又覺得力量不敵,于是郭嘉和荀彧二人為曹操分析袁、曹雙方的十勝十敗(荀彧版本為“四勝四敗”),同時力勸曹操應先乘袁紹進攻公孫瓚的機會消滅呂布,以免一旦與袁紹開戰(zhàn)后,呂布與袁紹聯(lián)手夾攻曹操。曹操于是做好了攻打呂布的準備。
下邳一戰(zhàn)過后,呂布淪為了階下囚。事已至此,呂奉先雖不甘心,但又舍不得一顆大好頭顱,只能低下頭向曹老板服軟。按理說曹操的性格十分果決,為何此次事件他請示了劉玄德的建議?而劉玄德的一句話,為何有如此殺傷力,竟決定了呂奉先的生死,這其中,又有什么秘辛呢?
且讓時間倒退回公元198年。
呂布麾下的兩大名將張遼和高順對劉備一通窮追猛打,將他趕出了根據(jù)地小沛。命運讓劉備與曹操在梁國匯合,雙方進行了一番親切且友好的會晤。曹軍東行的目的正是呂布,因為不久以前呂布剛剛擊敗了曹老板手下的大將夏侯惇。對于曹操來說,此時的呂布無疑是“腋肘之患”。
如果,不能及時解決盤踞在自己胳肢窩下的這股勢力,在與袁紹對決時呂奉先必會成為大患。從時間上來看,袁紹剛剛解決了公孫瓚的勢力,可以說袁軍南下只是時間問題。曹軍的當務之急,就是在袁軍南下之前,解決掉盤踞在徐州的呂布。作為后來人的我們自然知道歷史發(fā)展的進程,至此,呂奉先這位在漢末時代縱橫了十幾年的莽夫,即將退出歷史舞臺。
劉玄德找上曹老板后,亦自告奮勇地加入到討伐呂布的隊伍中。以當時曹操的實力來看,劉大耳手下那仨瓜倆棗不值一提,但是,劉備在徐州積累的聲望卻不容忽視。如果,能將其收入麾下,肯定對徐州的戰(zhàn)后平穩(wěn)大有幫助。要知道,此前曹老板曾在徐州制造了屠殺事件,想要平息民憤唯有請劉備這種德高望重的家伙擺平。就這樣,各懷心思的兩名梟雄走到一起,朝著呂布的老巢進軍。
隨后發(fā)生的戰(zhàn)事(下邳之戰(zhàn))想必大家比較熟悉,所以,就省略不提了。陳宮被人捆成了粽子,“忠心耿耿”的侯成等人也臨陣倒戈,呂布的心都涼透了。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杰”,呂布見自己沒戲唱了,索性當了一把“俊杰”,打開城門迎接曹軍入城。
值此之際,擺在曹老板面前的是一道簡單的選擇題:如何處置呂奉先?
如果,單站在曹老板和呂奉先的立場上來看,這根本不算問題。畢竟,曹老板愛才,這是人盡皆知的。在這個世道里,還有比呂奉先更強的將才嗎?呂奉先懼死,這也是有目共睹的,否則,他也不會在此前和義父董卓翻臉先下手為強了。
呂奉先與曹老板相視一笑,像走過場一樣說了一番話:“明公所患不過于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憂。明公將步,令布將騎,則天下不足定也。”最讓老板揪心的,估計就是我呂奉先了。今天我決定歸順于你,從今往后誰再讓你揪心,我呂奉先就先揪他的腦袋。只要給小人一支騎兵,還愁這天下平定不了?
呂布覺得,這番話絕對能讓曹操順理成章地接納自己。或...
查看詳情>>與“呂布最后被劉備的一句話給判了死刑,這也是為什么呂布會被殺的原因”相關的文章
呂布這一輩子活了多少歲你知道嗎?呂布被殺的原因其實有這七點
呂布,字奉先。死于公元198年,但出生是哪年呢?很多人猜測不已,呂布肯定比曹操大吧?不然為什么叫曹操賢弟?
呂布活了多少歲?
查了好多資料有三種說法,一種是161年,如果真的是話,呂布大貂蟬13歲啊。而令一種說法是170年,那只大貂蟬4年咯。最后一種是151,天啦,大貂蟬23歲啦。 而最后一種170年是呂布出生地的老人門講的,不知道可信不可信。
呂布出生151年,也不知道是誰說的、 大家要可不要忘了一件事,呂布是叫劉備賢弟賢弟的。但在三國那時,叫賢弟就不代表呂布大于劉備。要知道桃園結義劉關張中,關羽也是大于劉備的,但關羽還叫劉備大哥呢? 而關羽確實是劉備二弟呢。
可見在那個年代,在三國那個年代。叫賢弟不一定就代表年齡大。那么呂布到底是哪年呢?大貂蟬多大呢?真值得人去查查啊,要知道貂蟬可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啊,要是嫁給了一個老頭子,真是為之可惜啊,對不對?
如果說呂布出生161年,別忘了他的女兒,已15、6歲(年已及弁),他可能10歲有三個老婆嗎?顯然不可能嘛,對不?如果說呂布出生于170年,那呂布死的時候才28啊,太可憐了吧!三國第一武將,30沒出頭就掛了,這可能嗎?
個人覺得呂布應該出生在153年—158年之間! 理由是從三國演義中來看:想當年190年,虎牢關之戰(zhàn)時呂布以武力是威震華夏,乃至天下啊,正處于巔峰狀態(tài)。殺的十八路諸侯,如入無人之境啊,盡管是把呂布團團圍住,呂布是輕而易舉的殺開來。殺進十八路聯(lián)軍如入無人之境,他連續(xù)擊敗方悅、穆順、武安國,還有公孫瓚之后啊(體力此時估計不到80%了吧)依然還能跟張飛打五六十回合,還逼得關羽生怕自己義弟要掛了,在張飛六十合時關羽出馬相救,那個時候呂布絕對是處于巔峰狀態(tài)。
民諺:二十七八力不全,三十五六正當年。如果按照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也顯示男性33歲到38歲體內激素處于最佳旺盛階段吧。可事隔幾年后,大概四五年后,當張飛估計激怒呂布再和他單挑時,呂布以100%的體力竟然和張飛打的不分上下,跟當年關羽幫忙的那個張飛打了100合。接著又是過了三四年后,曹劉兩路人馬圍困呂布于下邳,雖說是當時呂布還背著女兒啊,可也不至于在城門口的第一道防線都突不破吧。顯然是已經老了啊。
結論:殺丁原和董卓后,與司徒王允一起短暫攝政,大概兩個月就離開了京城當時是長安,后來在下鄴被殺總共是10年的時間,他應該就是37,8的時候被殺的。與劉備年齡相差不大,分不清誰大一些,所以他叫劉備為弟時候,關羽張飛很氣氛,認為他在托大自負。所以當時應該不超過40歲,當時曹操是45歲,劉備38歲這樣子。呂布死時也應該是38,39歲這樣子。
呂布死的原因有七點:
其一,呂布驕傲。呂布自認為匹馬化戟,天下無人能敵。就連歷史上也如實記載:呂布善長騎射,膂力過人,被稱為“飛將”。好幾次呂布都相信憑著自己的一身功夫可以縱橫天下。看看三國演義,上面有這段話:正慮間,小校報來:“呂布搦戰(zhàn)。...
查看詳情>>與“呂布這一輩子活了多少歲你知道嗎?呂布被殺的原因其實有這七點”相關的文章
三國第一猛將呂布為什么會被殺?曹操曾經這樣評價過他
呂布是三國時的一代健將。無論是在《三國演義》中還是其他民間文學作品中,呂布都以勇猛果敢的形象示人。在時局動蕩,爭端四起,戰(zhàn)火連綿的東漢末年,呂布和他的坐騎赤兔馬馳騁疆土,經歷了無數(shù)風風雨雨,也賺足了或羨艷或欽佩的眼球。世人稱,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呂布在當時的風光威武可見一斑。
呂布最初效力于董卓,因為他擅長騎射,武藝超群,人賜外號“飛將”。董卓非常器重他,提拔他為中郎將,封都亭侯,甚至還和他結為父子。但因為董卓愛猜忌他人,所以呂布擔心自己有天性命不保。于是,他和王允同謀,誅殺了董卓。
呂布原本想投靠袁術,但是袁術對他自恃有功就驕恣妄為、恣兵抄掠的囂張態(tài)度很是不滿。于是呂布轉而投奔袁紹。在常山呂布會戰(zhàn)敵方許多精兵,呂布騎著赤兔馬騰躍城墻、飛跨壕溝和手下健將并肩殺敵,連續(xù)十多天的作戰(zhàn),終于打敗了張燕的軍隊。“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也由此而來?!恫懿m傳》中曾有云:呂布梟勇,且有駿馬。時人為之語曰:“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
可是,這樣威風的一個人物,為什么沒有走到最后,甚至在三國鼎立中分得一杯羹呢?究其根本,還是呂布的人格弱點所致。曹操曾說過呂布十分多變,捉摸不定。
呂布也確實居功自傲,目無上主,縱使是有才之人,誰人敢用?
呂布怎么死的
相信大家對呂布這個人并不陌生了,他是三國時期的知名將領,是如今的內蒙古省人,由于他勇猛善戰(zhàn),但是為人又很勢利,性格多變,所以,百姓們都稱呼他為“三姓家奴”。
呂布之前有個義父,他是并州的刺史,呂布就在他的手下當都尉。在漢靈帝駕崩之后,他的義父就偷偷進京和當時的大將軍勾結在一起,掌控著軍政大權。當時恰逢董卓進京,他私下收買呂布,讓他殺掉自己的義父,呂布照做,所以,董卓勢力龐大之后,就把呂布收在了自己身邊,當了義子,還封他做了都亭侯。大家都知道,其實董卓的脾氣很差,和呂布之間的關系并沒有想象中的穩(wěn)固,后來,在司徒氏的挑唆下,呂布殺了自己的義父。事后,他被進封為將軍。經記載,呂布和董卓的一個奴婢私交甚密,在《三國演義》中,她叫貂蟬,之后成了呂布的妻子。
在呂布殺死董卓之后,他的舊部下打進了京城,呂布帶著貂蟬逃走。逃亡的路上他投靠了很多人,其中有袁術,袁紹,劉備等人,還和曹操交戰(zhàn)數(shù)次。就在建安三年,呂布又一次和曹操的對戰(zhàn)中,由于呂布的自負,沒有聽謀士的建議,從而導致了幾個部下同時反叛,最后,他被曹操在白門樓下殺掉。在臨死前還不忘向曹操示好,表明投奔的意向,卻被一旁的劉備戳穿,說此人品行不正。最后還是被毫不猶豫的殺死。一員大將就這么結束了他的一生。
查看詳情>>與“三國第一猛將呂布為什么會被殺?曹操曾經這樣評價過他”相關的文章
呂布其實心底里是個好人?那他最后是怎么死的呢
呂布雖然名聲不好,但心地里確實一個好人,只不過為人太過實在,成了人家的“替罪羊”。反倒是像劉備那樣一直以仁德自居的人,確是生活中最危險的。
在《三國演義》中,呂布武功蓋世,人物風流,天下英雄莫不仰望。但就是這樣一員不可多得的猛將,卻因為名聲太臭,最終留下了一個“三姓家奴”的罵名。尤其是張飛,一見面不是怒目圓睜,就是要列著架子與呂布決一死戰(zhàn)。即使那極度愛才的曹丞相,也是心存顧忌,不敢輕用。不像對待關羽等人,不惜矮下身子也要將其收入麾下。
按照曹操的說法,呂布是“猛虎”。既然不能為己所用,也不可放虎歸山,最終曹操還是將呂布縊死于白門樓。呂布至死都不明白,自己這樣的實在人,怎么就那么的不受待見呢。但事情發(fā)展到這種局面,已經沒有了挽回的余地,呂布只能無限幽怨地盯著“救命稻草”一樣的劉備,說出了一生之中最亮堂、也最為無奈的一句話:“是兒最無信者?!?/p>
呂布的一生就這樣轟轟烈烈而又悄無聲息地落下了帷幕,多少有些令人惋惜。當年虎牢關獨戰(zhàn)劉關張的大英雄,竟然死得如此不清不白、毫無意義,這不能不說是人生的一大遺憾。其實,縱觀呂布的人生經歷,也并非全然如流傳和大家想象的那樣——無信無義,冷血無情。至少在其內心深處,也是很想做個好人的。只不過頭腦簡單,不善偽裝,加之情勢所迫,身不由己,才將呂布推上了道德的審判臺。但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多數(shù)時候的呂布還是有其可愛之處的。其他的不說,單從以下幾件事上就足以看出呂布并不是天性邪惡。
當年,董卓亂政,天下英雄皆欲殺之而后快。但礙于呂布勇猛,十八路諸侯也無可奈何。后來,司徒王允定下“美人計”,以此挑撥董卓和呂布的關系,才將董卓成功誅殺。按一般的說法,董卓被誅是因為呂布見貂蟬美貌,才在爭風吃醋的激情下對董卓痛下殺手的。其實這種說法有其一定的道理,卻也不全盡然。愛慕貂蟬只是呂布的正常反應,生理需要,并不足以讓其陡起殺機,倒戈相向。更可靠、也最可能的就是,此時的呂布動了惻隱之心。這個惻隱之心,應該就是王允的那一番半真半假的話:“將軍若扶漢室,乃忠臣也,青史留名,萬古不朽;將軍若扶董卓,乃反臣也,史官下筆,罵名萬代?!?/p>
人,生來都是有些正義感的,呂布也不例外?;蛟S,正是王允的這一席話,才讓呂布有了“青史留名,萬古不朽”的期盼。換句話說,是“做忠臣”的信念,才讓呂布堅定地站在了王允的一邊。試想,假如沒有呂布的“浪子回頭”,怎么可能有王允的功成名就呢??上У氖?,這么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功勞,最終卻強加到了王允一人身上,而真正起關鍵作用的呂布不僅從此沒有了立足之地,反倒留下了為人不忠、為人不義的千古罵名。
誅殺國賊,呂布功不可沒。而呂布的另一舉動同樣表現(xiàn)得可圈可點,難能可貴,那就是兩軍交戰(zhàn),從不禍及家人,按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很“爺們”。卻說當年,呂布被曹操打敗,眼看走投無路,就前去投奔劉備。初時,劉備倒沒什么,不料關、張兩兄弟卻對呂布一百個瞧不起,一千個看不慣。尤其是張飛,面對眾...
查看詳情>>與“呂布其實心底里是個好人?那他最后是怎么死的呢”相關的文章
戰(zhàn)神呂布為何必須死?劉備為何忘恩負義?
為什么在白門樓,劉備沒有選擇留下呂布,讓呂布日后擾亂曹操?
亂世之中為了保身,投靠對家甚至仇家的將領多不勝數(shù)。但即便是以當時的社會風氣來說,經常換主這種事還是不太道德的,一次可以找個借口,但是三番兩次的話,難免會落人口實。
雖然古人有言:"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上胍槐惶煜氯嗽嵅?,就必須有一個忠義的前提。比如說龐德這位,在自己投靠了曹操之后,為了避免自己留下污名,最后在襄樊之戰(zhàn)中堅決不降而被斬殺。而我們都熟悉的呂布,也正是因為三姓家奴這種惡名,而在后世受人唾棄。這樣一個卻又背叛成性的人,在白門樓被曹操抓到的時候,劉備為什么不救他呢?
呂布的個人履歷
要知道呂布可是個反復無常的典型,呂布的三姓家奴的身份還是張飛喊出來的。不過這個說的也是在理,呂布生前投靠過三個人,先后是丁原、董卓和司徒王允。這三個人當中,都對呂布有著非同尋常的交情,然而呂布因為一匹馬殺了丁原,因為女人殺了董卓。如此背信棄義,毫無信義可言的一位人物,在三國當中卻是一員排行第一的猛將。
如果他留在曹操的陣營之中,曹操肯定會想辦法將呂布安排在自己的身邊,或許是一個類似許褚那樣保衛(wèi)的職責。如果讓呂布投靠曹操成功,劉備日后或許在對抗曹操的時候,終究會成為劉備的一塊絆腳石。
呂布找劉備幫忙求情的原因
首先我們要知道,呂布為什么要找他背叛過的劉備求情。其實這個原因還是很簡單的,在劉備此前和曹操不對付的時候,劉備曾經和袁術為敵。我們都知道在早期的劉備,其實就是個任誰都可以捏兩把的軟柿子,雖然有名號,但是沒有足夠的實力。所以在袁術大將紀靈的攻擊下,劉備被逼得狼狽不堪,呂布為了賣人情給劉備,關鍵時刻轅門射戟使得紀靈大驚,最后雙方和解,讓劉備緩了下來。
在《三國志》中還記載,事后呂布還專門囑咐劉備:"吾今特解公之危。異日得志,不可相忘!",記著,欠我個人情啊兄弟!
雖然呂布是無心無腦,也有冷不丁的靈光閃現(xiàn),一個小小的人情,的確幫助劉備輕松解決當前的危局。
到了白門樓的時候,呂布當然第一個念頭想要劉備為他求情活命,希望劉備報答他的恩情。沒想到劉備雖然點了點頭,但是在曹操征求他的意見的時候,卻說出了一句話:你沒看見丁原和董卓的下場么?
這句話言簡意賅,就是要你的命,曹操笑笑,就下令吊死呂布斬首示眾。
向來講究仁義和諾言的劉備,為什么要讓呂布死呢?
曹操有足夠的能力駕馭呂布
其實正是劉備看穿了這背后的危險。劉備雖然說在軍事上沒有什么過人之處,一直都是輸多勝少。但是他在人情世故上可不是個傻子,他對呂布這個人清楚得很,他就是個沒腦子的武將。呂布雖然名聲臭,殺過自己的兩任主公,人人都畏懼他的反叛,但是曹操卻不一樣。
比起丁原和董卓,曹操在某種意義上,駕馭這種只有武勇的人,可謂是一絕。在政治上挾天子令諸侯,在管理下屬方面恩威并施,你想想,就連關羽都對他感激萬分。如果讓呂布走到了他的帳下,那么曹操肯定會用各種方...
查看詳情>>與“戰(zhàn)神呂布為何必須死?劉備為何忘恩負義?”相關的文章
曹操為什么一定要殺呂布?背后的真相令人吃驚
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日,即公元199年2月7日。
這一天對呂布來說真是糟糕透了,被圍在下邳城幾個月,原本還抱著一絲希望,看看久攻不下的曹操會不會干脆撤了。
沒想到,最依賴的幾個部將集體反叛。宋憲,侯成,魏續(xù),平時待你們都不錯啊!
魏續(xù),咱們還是親戚!
說這些都都沒用了,五花大綁,呂布被帶上了下邳城西城的門樓。
這個門樓,當?shù)厝怂追Q白門樓。當年呂布從劉備手里奪取下邳城,就是從這個城門里沖進去的。
現(xiàn)在的白門樓是曹操的臨時指揮所,手下人把呂布帶上來,這大概是曹操第一次如此近距離接觸呂布,曹操很想看看這個名震天下的飛將被捉后是什么反應。
呂布見到曹操,第一句話是:綁得太緊了呀,能不能給松松?
曹操笑了:綁猛虎,不緊可不行呀!
氣氛挺輕松,呂布活命的信心大增。
呂布于是向曹操建議:明公所擔憂的不過是我呂布罷了,現(xiàn)在我已經服了,天下不足憂。今后明公統(tǒng)率步兵,讓我統(tǒng)率騎兵,則天下必然平定!
聽完這話,曹操是怎么回答的史書沒說。
沒說不是默認,而是不置可否。
呂布有些尷尬,沒話找話:明公好像瘦了。
曹操驚訝道:你以前見過我嗎?
呂布說:當年在洛陽,在溫氏園中我見過您。
曹操是個認真的人,還真的想了想:有可能,我全忘了?,F(xiàn)在是有點瘦了,那是因為一直抓不到你的緣故呀!
曹操看來心情頗好,不提如何發(fā)落呂布的事,而是繼續(xù)跟他嘮了起來,著重探討了呂布失敗的原因。
呂布說:我待諸將很厚,但諸將都叛我而去。
這個說法曹操不太贊同,他揭了呂布的老底:你背著老婆,霸占手下將領的太太,這怎么叫厚道?
打人不打臉,這話當面去說太傷自尊了。但這也許是真的,因為呂布聽后默然無語。
呂布還想活命,最后做著努力:當初齊桓公舍射鉤,用管仲為相;現(xiàn)在我愿意效股肱之力,甘為前驅,可以嗎?
讓呂布感到心驚的是,曹操聽完仍未發(fā)話。
綁呂布的人看來下手有點狠,呂布被綁得難受。
呂布掃了一眼邊上坐的劉備,招呼道:玄德,你現(xiàn)在是座上客,我是階下囚,能不能幫忙說句話,給我松松綁?
曹操聞言笑了:干嘛不跟我說,還求玄德呢?
曹操準備下令給呂布松綁,但被一個人走上前勸阻了。
這個人是曹操的主簿王必,勸曹操:呂布可是個強大的敵人,他還有不少部下在外頭,不能寬恕他。
主簿相當于辦公室主任,王必此人雖名氣不大,但早年即追隨曹操,類似家臣,是曹操最信任的幾個人之一。
曹操無奈地說:本來想從輕發(fā)落,但王主任不同意,怎么辦呢?
呂布肯定心里暗罵:王主任不同意的事多了去了,你都聽他的?
一直沒說話的劉備見狀,這時上前說:明公難道忘了呂布曾經事奉過丁原和董卓嗎?
曹操聽完,馬上點頭:你老弟你說得太對了!
典型的落井下石,呂布大罵劉備:你這個小子讓人最不能相信!
曹操于是下令將呂布殺了,呂布死得有些窩囊,是被勒死的,時年約37歲。
叱咤風云的一代飛將,就此落幕。
曹操難道真的動過不殺呂布之心?倒也有這種可能。曹操很愛才,呂布作為將才在同時代幾乎無人匹敵,他雖然不是帥才,卻是一把攻擊敵人的利器。
當年黑山軍張燕很難打...
查看詳情>>與“曹操為什么一定要殺呂布?背后的真相令人吃驚”相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