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容
一張表梳理歷史朝代順序
張?zhí)N古因一傻子被李世民誤殺,卻給唐朝留下一條造福百姓的法律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他平定四方,威加四海,被尊稱為“天可汗”,之后他又開創(chuàng)“貞觀之治”,讓唐朝繁榮昌盛,讓百姓安居樂業(yè)。
貞觀年間,國富民強,海清河晏,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那是一個真正的盛世。長安街上車水馬龍,鄉(xiāng)村阡陌笑語盈盈,國泰民安,一片繁華祥和,這些都是唐太宗的功勞。
可是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唐太宗畢竟是一個人,是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
據(jù)《貞觀政要》記載,唐貞觀五年(公元631年),相州人李好德犯了法,唐太宗決定懲罰他。這時候張?zhí)N古站出來為李好德求情,他說李好德是個傻子,按照法律來說傻子不用受到懲罰。
唐朝法律是比較人性化的,對精神不正常的人是比較寬松的,不會因為犯了法,就治他們的罪,因為傻子沒有意識,他們不知道什么是犯罪。
唐太宗也是一位寬容大度的皇帝,不會跟一個傻子斤斤計較,于是就赦免了李好德的罪。張?zhí)N古就唐太宗赦免這件事情給李好德說了,并且他還陪李好德下棋。
可是人一旦倒霉,喝個涼水都會塞牙。諫臣權萬紀看到張?zhí)N古和李好德在一起,并且還向李好德泄密,于是他就上書唐太宗,彈劾張?zhí)N古徇私舞弊,縱容包庇李好德的過錯。
唐太宗聽完之后氣的火冒三丈,怒火掩蓋了理性,他也沒有調查事情的真?zhèn)?,直接就把張?zhí)N古殺了。
沒過幾天,李世民就為自己沖動的行為感到后悔,并且他調查了事情的經過,發(fā)現(xiàn)自己是誤殺的張?zhí)N古。
李世民痛定思痛,深刻反省了自己,他隨后制定了一條法律說:“凡有死刑,雖令即決,皆須五覆奏?!?/p>
這條法律的意思是以后凡是有死刑,雖然要殺死,但是還要五次復奏,減少被誤殺的可能性。
唐太宗的這項死刑復核制度造福百姓數(shù)千年,大大減少了冤案的發(fā)生,對后世法律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查看詳情>>與“張?zhí)N古因一傻子被李世民誤殺,卻給唐朝留下一條造福百姓的法律”相關的文章
唐朝盛世居然只是因為一部法律?長孫皇后為何因此下跪
我們知道,近代西方(比如英國)的發(fā)達,與新的生產力出現(xiàn)有關系,瓦特發(fā)明了蒸汽機,從手工作坊進入了現(xiàn)代工業(yè),英國日漸強大,變成一個日不落帝國。
唐朝并沒有出現(xiàn)新的生產工具,但是在短短的20多年間就治理成了一個中央帝國,盛唐氣象非常宏大。
那么,唐朝人有什么樣的智慧能把一個積弱積貧的國家治理成這樣呢?
一部好法律治理出了一個盛唐
盛唐氣象的形成,離不開言論開放、思想解放和寬松的社會文化政策,這是史學界的共識。
但我想從另外一個方面——一部好的法律——開始談起。一個人治的國家,沒有一部好的法律,可能這一代治理好了,換一個領導人就不好了。
所以,一部好的法律才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基礎。這一部好的法律就在唐朝出現(xiàn)了,叫做《貞觀律》。
《貞觀律》是如何出現(xiàn)的?我們先要說說唐朝之前的法律是怎么回事。
在歷史上,戰(zhàn)國時期秦朝搞了“商鞅變法”,商鞅、韓非子這些人都力主法治,但是那些法律太嚴苛,不近人情。陳勝、吳廣是怎么起義的?他們從江東發(fā)配到北方去修長城,正好遇到雨季,河水暴漲,按照規(guī)定時間他們不能夠到達長城,依照秦朝的法律,應一律處死。
陳勝、吳廣就想,反正都是死,還不如反了,所以砍了一根竹子,隨便拉起塊布條就起義了。
秦朝的強大是因為商鞅變法,同時也是因為法而亡了國。錯在哪里?唐朝的柳宗元寫了一篇文章叫做《封建論》,總結了秦朝滅亡的歷史教訓,他認為秦朝的過失不在于它的法制,不在于它的制度,而是在于它的做法錯了,不近人情,沒有體現(xiàn)人的關懷。
漢朝立國,蕭何跟著劉邦走南闖北,征戰(zhàn)天下。但是每到一個地方,別人去搶財物,搶金銀財寶,蕭何一律不干這事,他每到一個地方就搜集典籍、文獻,所以立國的時候劉邦叫他搞一部法律,叫做《九章律》,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成文的法律最早的就是漢朝的《九章律》。《九章律》當然也是比較簡單的。
隋朝有個《大業(yè)律》,但是隋朝統(tǒng)治的時間很短,二十幾年就完了。李淵進駐長安后,就修法律,搞了個《武德律》。李淵做皇帝只有8年時間,《武德律》是依照《大業(yè)律》來進行修改的,比較倉促,而天下還沒有太平,還在打仗,《武德律》來不及實施。
到了太宗時期,為了穩(wěn)定天下要立一部好的法律。貞觀元年太宗下令重新修律,誰去做這個事情呢?當時長孫無忌是有功勞的人,他就把長孫無忌任命為宰相。
但是長孫皇后堅決反對,第一次反對不成,再次反對,就跟他說:“皇上,你真是要我們長孫氏家族好,您就不要叫他做宰相,我們家族已經恩寵過重了”。長孫皇后是一個了不起的女性。這次長孫皇后下跪求太宗免去長孫無忌的宰相職務,太宗才把他免掉。
之后,長孫無忌在家無所事事,太宗說你有事情干了,請你來主持修唐律,不要急,慢慢來,花10年、8年的,一定要修一部好的法律出來。
直到貞觀十一年,它才頒布,它也確實是當時世界上較好的一部法律,盛唐氣象離不開它。
一群怎樣的人制定了這部法律
參與制定這部法律的有幾個人呢?長孫無忌是一個,還有房玄齡、杜如晦、魏征。唐朝實行三省...
查看詳情>>與“唐朝盛世居然只是因為一部法律?長孫皇后為何因此下跪”相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