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nèi)容
最新《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原文及注釋(模板3篇)
古詩原文
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juàn)長林梢,下者飄轉(zhuǎn)沉塘(táng)坳(ào)。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fēng)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qīn)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bì)天下寒士俱歡顏,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wù)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死亦足一作:死意足)
譯文翻譯
農(nóng)歷八月已是深秋了,大風(fēng)呼呼吼叫著,卷走了我茅屋頂上的好幾層茅草。茅草飄飛,吹過江去,散落在江岸野郊,高飛的茅草掛在大樹梢頭,落下的茅草轉(zhuǎn)著沉到池塘水里南村的一群小孩兒欺負我年老無力,竟然狠心這樣當面做偷竊的事。
(他們)公然地抱了茅草跑到竹林里去了,我喊得口干舌燥也喝止不住,回來只好靠著拐杖獨自嘆息。
一會兒風(fēng)停了,烏云黑得像墨一樣,秋日的天空陰沉迷蒙,漸漸地黑了下來。布被子蓋了很多年,又舊又破,冷得像鐵,小孩兒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破了。屋頂漏雨,滴在床頭,屋里沒有干的地方,細雨如麻,還在不停地下著。自打經(jīng)歷戰(zhàn)亂,我就睡得很少,在這漫漫的雨夜和潮濕的屋里,如何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寬敞的大屋千萬間,遮蔽天下貧寒之人,使他們都喜笑顏開!任憑風(fēng)吹雨打,房屋也能夠一動不動地安穩(wěn)如山。唉!什么時候眼前能聳立這樣的房屋,(即使)只有我的屋破,我受凍而死也心甘情愿!
八月里秋深,狂風(fēng)怒號,狂風(fēng)卷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茅草亂飛,渡過浣花溪,散落在對岸江邊。飛得高的茅草纏繞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飄飄灑灑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兒童欺負我年老沒力氣,竟忍心這樣當面做“賊”搶東西,毫無顧忌地抱著茅草跑進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來后拄著拐杖,獨自嘆息。
一會兒風(fēng)停了,天空中烏云像墨一樣黑,深秋天空陰沉迷蒙漸漸黑下來了。布被蓋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鐵板似的。孩子睡覺姿勢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頂漏水,屋內(nèi)沒有一點兒干燥的地方,房頂?shù)挠晁衤榫€一樣不停地往下漏。自從安史之亂之后,我睡眠的時間很少,長夜漫漫,屋漏床濕,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間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開顏歡笑,房子在風(fēng)雨中也不為所動,安穩(wěn)得像是山一樣?唉!什么時候眼前出現(xiàn)這樣高聳的房屋,到那時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風(fēng)所吹破,我自己受凍而死也心甘情愿!
注釋解釋
秋高:秋深。怒號(háo):大聲吼叫。
三重(chóng)茅:幾層茅草。三,泛指多。
掛罥(juàn):掛著,掛住。罥,掛。長(cháng):高。
塘坳(ào):低洼積水的地方(即池塘)。塘,一作”堂“。坳,水邊低地。
忍能對面為盜賊:竟忍心這樣當面做“賊”。忍能,忍心如此。對面,當面。為,做。
入竹去:進入竹林。
呼不得:喝...
查看詳情>>與“最新《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原文及注釋(模板3篇)”相關(guān)的文章
逍遙游原文及注釋(推薦十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編寫教學(xué)設(shè)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學(xué)設(shè)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xué)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xué)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xué)設(shè)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語文《逍遙游》第一課時的教學(xué)設(shè)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xué)目標知識目標
1.熟讀課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
2.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一詞多義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3.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能力目標
1.學(xué)習(xí)本文運用比喻、夸張、擬人等修辭方法,借用寓言說理的寫作技巧。
2.初步鑒賞古代文言散文想象豐富、意境開闊的藝術(shù)特色。
德育目標
1.學(xué)習(xí)莊子的精神自由以及個性解放的追求。
2.擯棄莊子的虛無主義和絕對自由的哲學(xué)思想。
●教學(xué)重點
1.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的內(nèi)容。
2.鑒賞本文運用比喻、夸張、擬人等修辭手法,借用寓言說理的寫作技巧。
3.鑒賞本文想象豐富、意境開闊的藝術(shù)特色。
●教學(xué)難點
對莊子的“逍遙之游”主旨的理解。
●教學(xué)方法
1.誦讀法。通過反復(fù)誦讀,培養(yǎng)學(xué)生對古代文言散文的感悟和理解。
2.問答法。對文中較容易的問題,采用問答法,簡捷明快。
3.討論法。對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如:對“逍遙游”的理解),必須廣泛地談?wù)摗?/p>
●教具準備投影儀、錄音機及課文朗讀帶、多媒體。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xué)步驟第一課時[教學(xué)要點]
1.介紹莊子及《莊子》。
2.在誦讀基礎(chǔ)上,疏通、研習(xí)第一自然段。
3.引導(dǎo)學(xué)生背誦第一自然段。
[教學(xué)過程]
一、導(dǎo)語設(shè)計“詩仙”李白《上李邕》詩曰:“大鵬一日同風(fēng)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使風(fēng)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痹娙嗽谧杂傻男膽B(tài)中獲得了滿足,明顯地烙上了戰(zhàn)國時期一派名家莊子的印跡。今天,我們就來共同欣賞莊子的一篇奇文——《逍遙游》(節(jié)選)。(板書課題)
二、解題1.莊子簡介莊子(約前369~前286),我國戰(zhàn)國中期思想家。名周,字子休,宋國蒙(今河南商丘東北,一說今山東曹縣)人。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大體與孟軻同時而稍后。他出身于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做過蒙地的漆園吏。家境貧困,曾向監(jiān)河侯(官名)借粟而受到奚落,又以麻鞋布衣見魏王。相傳楚威王聞其賢,以厚禮聘之為楚相,遭其拒絕,明確表示:“我寧游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霸,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彼簧蠖紡氖掠谥v學(xué)、著述,但從游者不多。在諸子百家中,他繼承并發(fā)展了老子的思想,成為戰(zhàn)國中期道家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世有“老莊”之稱。
一、設(shè)計思想
《逍遙游》是《莊子》的首篇,也是莊子的代表作,它比較集中地表現(xiàn)了莊子的人生觀——“無待”之境,這種絕對自由的人生觀對后世文人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
莊子的散文,主要表現(xiàn)手法是寓言?!跺羞b游》大量地運用寓言,把“無所待”的思想寄托在生動的想象中。因此學(xué)習(xí)本文應(yīng)以此為突破口。同時,本文中比喻之奇特,聯(lián)想之豐富,意象之變幻,文字之跳躍,這也是學(xué)習(xí)的一個重點。
閱讀...
查看詳情>>上之回原文及注釋(附翻譯)
《上之回》是由李賀所創(chuàng)作的,這首詩一連用了八句三字句,音韻急促,一氣流貫,表達極度欣悅的心情。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摹渡现亍返淖g文及鑒賞,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上之回》原文
唐代:李賀
上之回,大旗喜。
懸紅云,撻鳳尾。
劍匣破,舞蛟龍。
蚩尤死,鼓逢逢。
天高慶雷齊墜地。
地?zé)o驚煙海千里。
《上之回》譯文
皇帝勝利歸來,大旗歡舞招展。
紅旗如云片連片,旗端羽飾隨風(fēng)卷。
寶劍破匣騰空起,恰如蛟龍舞蹁躚。
黃帝凱旋蚩尤死,戰(zhàn)鼓咚咚聲震天。
高天雷聲歡慶,祥云籠蓋大地。
地上無烽煙,海內(nèi)千里慶勝利。
《上之回》注釋
①上之回:系樂府舊題,漢樂府《鐃歌》曲之一。此指天子返回京師。
②大旗喜:用擬人化的手法,寫皇帝的勝利使軍旗也歡欣飄揚。
③紅云:指紅色的大旗連成一片,狀如云霞。
④撻(tà)鳳尾:指風(fēng)吹旌旗,翩翩拂擊旗端羽毛。鳳尾:旗上的羽飾。
⑤劍匣破:據(jù)《拾遺記》載,傳說上古帝王顓項有把寶劍,常在匣中發(fā)出虎嘯龍吟般的鳴聲。如有敵兵來犯,劍會自動破匣騰空,飛去殺敵。
⑥舞蛟龍:比喻寶劍飛舞的情景。
⑦蚩(chī)尤:傳說中古代南方少數(shù)民族首領(lǐng),曾發(fā)動叛亂,后被黃帝擒殺。
⑧逢(péng)逢:鼓聲。
⑨慶雷:歡聲雷動。一作“慶云”。慶云即五色云彩,古人以為祥瑞之氣。墮地:意思是籠罩大地。
⑩驚煙:報警的烽火。海:海內(nèi),指全國。這句謂中國大地戰(zhàn)爭平息,四海之內(nèi)處處安寧。
《上之回》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約作于唐憲宗元和元年(806年)十月。元和年間,對藩鎮(zhèn)多次用兵,取得了一些勝利。如元和元年平定反叛的劉辟,元和二年剿滅鎮(zhèn)海節(jié)度使李锜。這些對藩鎮(zhèn)戰(zhàn)爭的勝利、對人民是個鼓舞,使元和年間出現(xiàn)史家所說的“中興”現(xiàn)象。李賀從這些勝利中受到鼓舞,所以寫了這首頌詩。
《上之回》賞析
李賀很少寫歡慶的詩。他所處的社會本來就很少值得喜慶的事,滿目瘡痍,叫人喜不起來;另外詩人遭際坎坷,他也很少有歡樂的時候;再加上詩人性格內(nèi)向,比較悲觀。這種種原因,都使得李賀的作品中很少歌頌歡樂、抒發(fā)愉快情感的詩歌。這首《上之回》卻是一首歡慶勝利的頌歌。
這首詩一連用了八句三字句,音韻急促,一氣流貫,表達極度欣悅的心情。
“上之回,大旗喜。懸紅云,撻鳳尾”前四句通過寫景突出喜慶的景象。用“喜”字來形容紅旗飄揚,使紅旗染上了情感的色彩。到處是紅旗、好似是懸在天上的紅云,紅旗上的鳳尾相互拍打著。這真像是一片旗的海洋。詩一開始就把讀者帶進了一個被紅旗包圍著的喜慶的境地里。
“劍匣破”四句,追述勝利的經(jīng)過。詩人在這四句中用了兩個典故,只用了十二個字寫出了這次戰(zhàn)斗的歷程,語言十分精煉。寶劍沖破劍匣,如蛟龍騰飛起舞,殺向敵人,用以形容朝廷軍隊的威武神速,寫出了軍隊的不可抵擋的氣勢。讀著這兩句,好像看到朝廷的軍隊所向披靡,摧枯拉朽地打擊著敵人。敵人被殲,叛亂平定,到處是一片慶祝勝利的鼓聲。用“蚩龍”這一典故十分確切地表達了詩人的感情以及喜悅的心境。
這八句短促的三字句,既把場面、戰(zhàn)斗經(jīng)過...
查看詳情>>入黃溪聞猿原文及翻譯(帶注釋)
《入黃溪聞猿》是由柳宗元所創(chuàng)作的,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寫作此詩時,在永州貶所已七年之久。詩人隨永州刺史赴黃溪黃龍祠祈雨,中途聽到猿猴哀鳴,遂有感而作。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摹度朦S溪聞猿》譯文及鑒賞,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入黃溪聞猿》原文
唐代:柳宗元
溪路千里曲,哀猿何處鳴。
孤臣淚已盡,虛作斷腸聲。
《入黃溪聞猿》譯文
黃溪的小路彎彎曲曲千里綿延,不知從哪兒傳來了猿猴的哀鳴?
孤獨無助的臣下早己衫濕淚盡,枉然徒勞發(fā)出凄哀斷腸的悲聲。
《入黃溪聞猿》注釋
黃溪:在今永州境內(nèi),水出雙牌縣陽明山后龍洞,流經(jīng)芝山區(qū),入祁陽縣,至白水入湘江。
孤臣:孤立無援、憂心國事的臣下。
虛作:空作,徒作。
斷腸聲:指哀猿悲鳴。
《入黃溪聞猿》賞析
這首詩首句緊承“題中意”而來,從“溪略”寫起,使人開篇即進入“溪路千里曲”的山間小溪境界。開篇明義,單刀直入,省去許多閑筆?!扒Ю铩睒O言“溪路”之長,“曲”字極繪“溪路”之形?!扒Ю铩倍帧扒?,可見“溪路”依山就勢、蜿蜒曲折之態(tài)。次句點題,寫“聞猿”。“哀猿何處鳴?”正是“兩岸猿聲啼不住”,時斷時續(xù),此起彼伏,只聞其聲,不見其形。山勢之陡峭,森林之莽蒼,“溪路”曲折回旋,山水相連又相隔,盡在不言之中。正因為“溪路千里曲”,故不知“哀猿何處鳴”。“猿”前著一“哀”字,富于感情色彩。詩人此時,正處在寂寞、凄愴、哀怨的心境之中,由情及景,故所聞“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以上兩句,一從視覺上寫“溪路”,一從聽覺上寫“猿鳴”,而“千里曲”與“何處鳴”又互相映襯,“入黃溪”后的情景宛然清晰。
這樣寫,尚屬平常,當讀到三四句時,才使人品出“奇趣”來。詩承上,緊扣“聞猿”寫感受。君不聞:“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睂懙氖枪糯鷿O民舟子的痛苦生活,故聞猿鳴而下淚,倍感其聲凄厲。詩人理當“猿鳴三聲淚滂沱”才是。然而不然,詩卻說:“孤臣淚已盡,虛作斷腸聲?!毖韵轮猓汗录诺奈以缫驯毁H邊州,申訴無效,前途無望;淚已流干,愁腸寸斷;這哀猿聲聲,徒自空嘯,我已經(jīng)沒有淚可流,沒有腸可斷了。這看似“反?!钡膶懛?,卻更深沉地道出了詩人難以言狀的身世之感和“哀莫大于心死”的極度的惆悵和痛苦。
此詩頭二句寫景,景為情設(shè);后二句抒情,情由景生。溶情于景,情景交融,自不必說。妙在抒情不落俗套。蘇東坡曾說:“詩以奇趣為宗,反常合道為趣?!?/p>
詩人聞哀猿長嘯,不寫“淚沾裳”而說“淚已盡”,不寫“腸欲斷”而說“腸已斷”,由此帶出一個擲地有聲的“虛”字來—— “虛作斷腸聲”。就本應(yīng)“猿鳴三聲淚沾裳”的常理來說,是“反?!?就實際“孤臣淚已盡”的心境來說,又是“合道”—— 合乎淚盡愈苦之道。所謂“翻出新意”,所謂“奇趣”,正在這“反常合道”之中。詩人所以“自放山澤間”,原是為了借山水以遣悲懷,然而結(jié)果正如李白所說借酒澆愁一樣,“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掩卷沉...
查看詳情>>一叢花·初春病起原文及注釋(含翻譯)
《一叢花·初春病起》是由蘇軾所創(chuàng)作的,此詞抓住“初春”和病愈初起這一特殊情景和特有的心理感受,描寫詞人初春病愈后既喜悅又疏慵的心緒。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摹兑粎不āこ醮翰∑稹纷g文及鑒賞,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一叢花·初春病起》原文
宋代:蘇軾
今年春淺臘侵年,冰雪破春妍。東風(fēng)有信無人見,露微意、柳際花邊。寒夜縱長,孤衾易暖,鐘鼓漸清圓。
朝來初日半銜山,樓閣淡疏煙。游人便作尋芳計,小桃杏、應(yīng)已爭先。衰病少悰,疏慵自放,惟愛日高眠。
《一叢花·初春病起》譯文
今年的春天來得早,天氣還很寒冷,美麗的春天依然被冰雪覆蓋著。不光春天來得遲,它托東風(fēng)帶來的消息也被人們疏忽了,只在柳樹、花朵上顯露出了些許春意。不過初春時節(jié)縱然夜寒且長,但畢竟已是大地春回,厚被子蓋著有些熱了,就連那報時的鐘鼓聲也清脆圓潤起來。
早上起來太陽初生,被山遮住了一半,遠處的樓閣籠罩在淡淡的霧氣之中。春天已到,人們開始計劃著外出踏春了,想必郊外的桃花杏花已經(jīng)爭相開放了。我因為生病沒有心情出去游玩,只想懶散的躺著,一直睡到日上三竿。
《一叢花·初春病起》注釋
⑴一叢花:詞牌名,雙調(diào),七十八字,前后段各七句,四平韻??滴踉~譜載此調(diào)只有此體,宋詞俱照此填,惟句中平仄小異。
⑵春淺臘侵年:在陰歷遇有閏月的年,其前立春節(jié)后較遲。春淺,春天來得早。臘侵年,因上年有閏月,下年的立春日出現(xiàn)在上年的臘月中。臘,歲終之祭,祭日舊在冬季后約二十多天,稱為臘日。
⑶春妍:妍麗春光。
⑷東風(fēng)有信:曹松《除夜》:“殘臘即又盡,東風(fēng)應(yīng)漸聞?!睎|風(fēng),春風(fēng)。
⑸衾(qīn):厚被。
⑹清圓:聲音清亮圓潤。
⑺尋芳計:踏青游覽的計劃。
⑻少悰(cóng):少樂趣。
⑼疏慵(yōng):疏懶;懶散。
《一叢花·初春病起》賞析
此詞抓住“初春”和病愈初起這一特殊情景和特有的心理感受,描寫詞人初春病愈后既喜悅又疏慵的心緒。
“今年春淺臘侵年,冰雪破春妍”二句,寫春寒猶重,而用臘侵、雪破表述,起筆便呈新奇?!皷|風(fēng)”二句進一步刻畫“今年春淺”的特色——不光春來得遲,而且即使“有信”也“無人見”,春天只“柳際花邊”露了此“微意”。這既表現(xiàn)了這年初春的異常,同時也暗中透露了詞人特有的乍覺乍喜的心情。此處“微意”和“柳際花邊”啟人聯(lián)想,含蘊深細,極見個性。接下去“寒夜”三句,直抒感受和喜悅心情:初春時節(jié),縱然夜寒且長,但已是大地春回,“孤衾易曖”了,就連那報時鐘鼓,也覺其音韻“清圓”悅耳?!昂埂币韵氯?,感覺兼有想像在內(nèi)。其實并不必真暖和,卻仿佛暖和了,暮鼓晨鐘其實也還是平常的聲音,卻仿佛格外清圓了,寫早春極細。這和下片“初日”“樓閣”句并用杜甫《院中晚晴懷西郭茅舍》:“復(fù)有樓臺銜暮景,不勞鐘鼓報新晴。”浦起龍《讀杜心解》卷四之一:“舊注,俗以鐘鼓聲亮為晴占?!币嗯c此詞意合。至此,初春乍覺而興奮之情,極有層次、極細膩地刻畫了出來。
下片前二句寫初春晨景,仍貼合著“病起”的特殊景況,只...
查看詳情>>臨終詩原文及翻譯(帶注釋)
《臨終詩》是由孔融所創(chuàng)作的,全詩敘喻錯綜?;騿螖?,或先敘后喻,或連續(xù)用喻,造成筆法參差多變。引事運典靈活,或隱括,或變用。而以雙關(guān)、假托、暗示、含蓄等諷刺藝術(shù)手法,揭示曹操篡漢野心。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摹杜R終詩》的譯文及鑒賞,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臨終詩》原文
魏晉:孔融
言多令事敗,器漏苦不密。
河潰蟻孔端,山壞由猿穴。
涓涓江漢流,天窗通冥室。
讒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
靡辭無忠誠,華繁竟不實。
人有兩三心,安能合為一。
三人成市虎,浸漬解膠漆。
生存多所慮,長寢萬事畢。
《臨終詩》譯文
言語多了會導(dǎo)致事情失敗,容器漏水是由于它不嚴密。
河堤潰決從螞蟻在堤上筑巢開始,山陵崩壞從猿猴逃散可以看出。
緩緩細流可匯成長江、漢水,明亮的天窗可把幽深的暗室照亮。
說壞話和不正派會危害公正,漂浮的云彩能遮蔽住天空的太陽。
華麗的言辭不會有絲毫的誠意,外表華麗紛繁不會有實際的內(nèi)容。
幾個人有幾條心,又怎能把它們合在一起。
三個人謊報市上有虎,聽者也就信以為真;膠漆長期浸泡在水里,也會解脫掉的。
一個人活在世上,所憂慮的事情實在太多;只有長眠不醒,才會對萬事毫無知覺。
《臨終詩》注釋
臨終詩:臨終之時所作的時,也叫絕命詩。
言多令事?。嚎兹凇白峡统M,樽中酒不空”,常對賓客高談闊論,并數(shù)與曹操爭執(zhí)(見《后漢書》本傳),遂被曹操黨羽郗慮羅織罪名下獄,此即所謂“言多令事敗”也。令,使?!笆聰 ?,指被捕下獄。
器:用具,這里指容器??啵嚎嘤?。不密:指容器的縫隙處相接不緊密。
河潰:河堤崩潰。蟻孔:螞蟻穴。端:開頭,引申為緣由?!俄n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薄逗鬂h書·陳忠傳》:“輕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潰蟻孔,氣泄針芒?!?/p>
壞:崩塌,傾倒。
涓(juān)涓:細水流動的樣子。劉向《說苑·敬慎》:“涓涓不壅,將成江河?!苯瓭h:長江和漢水。
天窗:屋頂上用以通風(fēng)、采光的窗。冥室:光線很暗的房間。冥,昏暗。
讒邪:指喜搞讒誹邪行的人。
翳(yì):遮蔽?!豆旁娛攀住分唬骸案≡票伟兹?,游子不顧返?!彼斡瘛毒呸q》王逸注:“浮云行,則蔽月之光;饞佞進,則忠良壅也?!?/p>
靡辭:華麗的言辭?!逗鬂h書·孔融傳》載曹操《與孔融書》說到孔融與郗慮不和是“群小所構(gòu)”,自稱要破浮華交會之徒。孔融這里是以路粹誣奏之辭為“靡辭”。
華:同“花”,花多而不結(jié)實,即華而不實。竟:終。
兩三心:三心二意,心不齊。此謂人們對維護漢室不是忠貞不二。
安能合為一:《易·系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贝朔雌湟舛弥?。
三人成市虎:典出于《戰(zhàn)國策·魏策》:“夫市中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敝^集市內(nèi)本來無虎,由于傳說的人多,便令人信以為真。此比喻說的人一多,就能使人認假為真。
浸漬(zì):浸泡。解:溶解,分解。膠漆:膠水和油漆。
慮:思慮,憂愁。
長寢:即長眠,指死亡。
《臨終詩》創(chuàng)作背景
孔融原為北海相。建安元年(196年),青州被袁譚所攻破,城陷出奔。曹操征他...
查看詳情>>慶東原·忘憂草原文及翻譯(含注釋)
《慶東原·忘憂草》是由白樸所創(chuàng)作的,這是一支勸勉友人出世的曲子。全曲以兩種植物起興,勸人忘卻憂愁,常含笑口。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關(guān)于《慶東原·忘憂草》的譯文及鑒賞,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慶東原·忘憂草》原文
元代:白樸
忘憂草,含笑花,勸君聞早冠宜掛。那里也能言陸賈?那里也良謀子牙?那里也豪氣張華?千古是非心,一夕漁樵話。
《慶東原·忘憂草》譯文
看看忘憂草,想想含笑花,勸你忘卻憂愁,趁早離開官場。能言善辯的陸賈哪里去了?足智多謀的姜子牙哪里去了?文韜武略的張華哪里去了?千古萬代的是非曲直,都成了漁人樵夫們一夜閑話的資料。
《慶東原·忘憂草》注釋
雙調(diào):宮調(diào)名,十二宮調(diào)之一。慶東原:雙調(diào)曲牌,又名“慶東園”“鄆城春”。定格句式為三三七、四四四、三三,八句六韻。首兩句及末兩句一般要求對仗,中間三個四字句宜作鼎足對。常用以抒發(fā)豪放感情。
忘憂草:即萱草,俗名金針菜,花可食,食后如酒醉,故有忘憂之名。
含笑花:屬木蘭科,花如蘭,“開時常不滿,若含笑焉”,故名。
聞早:趁早。冠宜掛:“宜掛冠”的倒裝,即宜辭官。
那里也:猶言哪里去了,如今安在。能言陸賈:陸賈是漢高祖謀臣,以能言善辯知名。
良謀子牙:姜太公姜子牙,曾輔佐周文王,又幫助周武王謀劃伐紂滅殷,故稱良謀子牙。
豪氣張華:張華字茂先,西晉文學(xué)家。曾勸諫晉武帝伐吳,滅吳后持節(jié)都督幽州諸軍事,雖為文人而有武略,故稱豪氣張華。
漁樵話:漁人樵夫所說的閑話。
《慶東原·忘憂草》創(chuàng)作背景
《慶東原·忘憂草》系嘆世之作。嘆世是中國古代文人長寫不疲的題目。尤其是南宋詞,許多篇章包容有山川之嘆、家國之嘆、身世之嘆。元曲家繼承了這一題目。但元代知識分子的嘆世,自有與其前輩十分不同的特點。這首小令正是這方面的代表作。
此曲作者白樸一生坎坷,在他年幼的時候,便遭受到了戰(zhàn)爭的禍害。后來長大成人,對侵略者的殘暴行為一直不能釋懷,后又遭妻離子散,這都造成了他一生不愿做官的事實。他雖一直以歸隱自居,但無法對殘酷現(xiàn)實熟視無睹。但對于當時的作者而言,歸隱田園可以放浪形骸,可以與世無爭。這篇散曲也就是作者在這種心境下創(chuàng)作的。
《慶東原·忘憂草》賞析
這是一支勸勉友人出世的曲子。全曲以兩種植物起興,勸人忘卻憂愁,常含笑口。作者因為要把“忘憂”和“含笑”當成一種境界,這種境界只有在擺脫了名利之后才能達到,所以才寫忘憂草、含笑花,以表示不為憂愁所擾,含笑人生的情懷,而用別的花、草不能配合詞曲的主旨。而要從根本上擺脫人生的煩惱,宜及早掛冠,即辭官。作者在這里間著一個“宜”字,意謂拋棄功名、脫離官場宜早不宜遲。
接著,曲子以一個鼎足對,用排比的修辭手法,提及三個歷史人物:善辯的陸賈、多謀的子牙、充滿豪氣的張華。這是為了表明人才無用武之地,不如早日歸隱。按“慶東原”調(diào)式四五六句都是四字句,故一連排比三次的“那里也”是襯字。這三處襯字極為有用,它們拉長了嘆息的語調(diào),加重了嘆息的語氣,大有“言...
查看詳情>>聚蚊謠原文及翻譯(加注釋)
《聚蚊謠》是由劉禹錫所創(chuàng)作的,詩人縱橫交錯地來表現(xiàn)它們的特性,既井然有序又變化有致,且便于夾敘夾議,把詩人的感情表達得更加充沛和強烈。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摹毒畚弥{》的以為你及鑒賞,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聚蚊謠》原文
唐代:劉禹錫
沉沉夏夜蘭堂開,飛蚊伺暗聲如雷。
嘈然歘起初駭聽,殷殷若自南山來。
喧騰鼓舞喜昏黑,昧者不分聰者惑。
露華滴瀝月上天,利觜迎人看不得。
我軀七尺爾如芒,我孤爾眾能我傷。
天生有時不可遏,為爾設(shè)幄潛匡床。
清商一來秋日曉,羞爾微形飼丹鳥。
《聚蚊謠》譯文
夏夜沉沉,清靜的堂屋門窗大開,飛蚊趁著黑暗,發(fā)出雷鳴般的聲響。
喧鬧聲突然而來,起初聽了吃驚,像是隆隆的雷聲從南山傳來一樣。
蚊子喜歡在昏暗的夜里嗡嗡地鼓翅飛舞,糊涂人分辨不清,聰明人也感到迷惘。
在露水下滴、月上中天的夏夜,尖嘴叮人,難于覺察提防。
雖然我有七尺之軀,你蚊子小如芒刺,但是我寡你眾,所以你能把我傷。
天生蚊子有一定時節(jié),我不可阻遏,為了避開你的叮刺,我只好躲進蚊帳。
等到?jīng)鲲L(fēng)吹來,在秋天的拂曉,你這細微東西就要給丹鳥吃光!
《聚蚊謠》注釋
沉沉:昏黑貌。蘭堂:芳潔的廳堂。廳堂的美稱。一作“閑堂”。
伺:等待,趁著。
嘈然:聲音雜亂貌。歘(xū):忽然。
殷(yǐn)殷:震動聲,形容雷聲很大。南山:即終南山。
喧騰:喧鬧沸騰。鼓舞:鼓翅飛舞。
昧者:糊涂人。
露華:露水。滴瀝:水下滴貌。
利觜(zī):尖利的嘴??床坏茫嚎床磺宄?。
芒:草木莖葉、果實上的小刺。
遏:阻止。
幄:帳幕,指蚊帳??锎玻喊策m的床。一說方正的床。
清商:謂秋風(fēng)。
羞:進獻食物。丹鳥:螢火蟲的異名。
《聚蚊謠》賞析
詩歌前八句集中筆墨寫蚊子的特性,活畫出了腐朽官僚的丑惡嘴臉。首先,它們的重要特點是都不敢正大光明地活動,只有在“沉沉夏夜”中,才“喧騰鼓舞”,“伺暗”而動。詩歌第一句“沉沉夏夜閑堂開”,一開始就點出時間,接著寫“伺暗”、“喜昏黑”,深刻地表現(xiàn)出了“飛蚊”那種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本性。正因為它們是在黑暗中活動,所以使得糊涂人辨別不清,而聰明者也迷惑起來。其次,它們特別善于聚眾起哄,“嘈然歘起”,其聲“殷殷若自南山來”,好像從南山傳來的隆隆的雷聲。這里用雷聲來比喻“飛蚊”聚集的鳴叫之聲,雖帶夸張,但卻非常形象,并且暗用了《漢書·景十三王傳·中山靖王傳》中“夫眾煦漂山,聚蚊成雷”的典故,使得詩意更為含蓄、深厚。第三,它們都心地歹毒,在花滴露珠、月色初上的朦朧中,乘人不備,利嘴相加,給人以突然傷害。這三種特性,既是“飛蚊”的特點,也是朝中那些腐朽官僚的特點,他們?yōu)榱似群φ钡娜?,也像“飛蚊”那樣,暗中活動,造謠惑眾,糾集起來,乘機給人以致命的中傷。詩人抓住他們與“飛蚊”的共通處,進行比喻,使他們的本性更加鮮明突出,極為清楚地暴露在讀者面前,這就比直接寫他們生動得多,有力得多。從“嘈然歘起”、“喧騰鼓舞”、“利嘴迎人”這些感情色彩很強的措語中,詩人對它們的...
查看詳情>>與“聚蚊謠原文及翻譯(加注釋)”相關(guān)的文章
送東萊王學(xué)士無原文及翻譯(帶注釋)
《送東萊王學(xué)士無》是由陳子昂所創(chuàng)作的,詩人借寶劍來寫人:寫王無競的才能,也寫他們之間的友情。好馬需要名將騎,好劍也需要有才能的人才有資格佩帶。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摹端蜄|萊王學(xué)士無》的譯文及鑒賞,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送東萊王學(xué)士無》原文
唐代:陳子昂
寶劍千金買,平生未許人。
懷君萬里別,持贈結(jié)交親。
孤松宜晚歲,眾木愛芳春。
已矣將何道,無令白首新。
《送東萊王學(xué)士無》譯文
這把寶劍異常珍貴價值千金,多年來我從未答應(yīng)送給別人。
想到你就要啟程到遠隔萬里的地方去,把它贈送給你以表結(jié)交情深。
峰頂孤松適宜在嚴寒中生長,一般草木喜歡在春天里爭勝。
生在當今世道還有什么可說,你千萬別愁添白發(fā)就此消沉。
《送東萊王學(xué)士無》注釋
東萊(lái):西漢郡名,治所在今山東掖縣。
學(xué)士:官名,是皇帝身邊的文學(xué)侍從。
無競:王無競,字仲烈,東萊人。性情剛烈耿直,不肯奉迎權(quán)貴,仕途坎坷,屢遭貶謫。
未許人:沒有答應(yīng)送給別人。未:沒有。許:應(yīng)允,認可,答應(yīng)。
懷君:想念您。懷:想到,想念。君:引申為人的尊稱,相當于“您”。
結(jié)交親:結(jié)交親密。
晚歲:一年將盡的時侯。
芳春:春天,春季。
已矣:算了吧。
將何道:還有什么可說的呢?
無:通毋、勿。
白發(fā)新:新添白發(fā)。
《送東萊王學(xué)士無》創(chuàng)作背景
武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同羅、仆固叛亂,王無競與陳子昂隨喬知之北征,出隴坻,經(jīng)張掖河,駐同城(今內(nèi)蒙古額濟納旗境內(nèi))。此酬別詩作于陳子昂為摯友王無競送行,以千金寶劍相贈之時。
《送東萊王學(xué)士無》賞析
寶劍是殺敵的武器,古人把它看作建功立業(yè)的象征。臨別時詩人把寶劍送給即將遠行的友人,表現(xiàn)了對友人的鼓勵與期望。詩的前一二句“寶劍千金買,平生未許人”是一個襯墊,寫詩人有一把價值千金的寶劍,想給它挑選一個配得上佩帶它的主人,這么多年來一直沒有找到個可以期許的人。詩人借寶劍來寫人:寫王無競的才能,也寫他們之間的友情。好馬需要名將騎,好劍也需要有才能的人才有資格佩帶。
三四句“懷君萬里別,持贈結(jié)交親”,寫友人就要啟程到遠隔萬里的地方去,詩人把寶劍贈送給友人。聊表惜別之情,為寶劍有幸找到一個合適的主人。借寶劍的千金之貴,寫出王無競的非凡之才;借平生的無限珍惜,突出相互之間的友情之深。從側(cè)面贊揚了王無競的才志和品格,也表明兩者之間志趣相投的知己。
前四句寫贈物,后四句轉(zhuǎn)寫贈言。五六兩句“孤松宜晚歲,眾木愛芳春?!笔敲銊畹脑挘瑢懸话愕幕ú輼淠径枷矚g在春天里爭芳斗艷,只有高高山峰的孤松,在一年將盡的冬季,不避風(fēng)刀霜劍與嚴寒搏斗,更顯出它那頑強的性格和高尚的節(jié)操??追蜃诱f:“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孤松宜晚歲”一句似從此化出,勉勵友人要像絕頂孤松那樣傲霜斗雪,常綠不凋,在后半生保持頑強性格和高尚情操,不要像一般草木那樣,只能爭艷于春暖時節(jié),一遇風(fēng)霜嚴寒,便枯萎凋謝。
“晚歲”,一年將盡,也暗含著大器晚成的意思,用雙關(guān)的語意鼓勵對方。里面也就包含了這樣的意思:不...
查看詳情>>與“送東萊王學(xué)士無原文及翻譯(帶注釋)”相關(guān)的文章
慈姥竹原文及注釋(帶翻譯)
《慈姥竹》是由李白所創(chuàng)作的,在這首詩里,詩人沒有按照一般人對“慈姥竹”的理解,表現(xiàn)母子之愛,而是從竹的本性著眼,贊頌竹之“貞心”。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摹洞壤阎瘛返淖g文及鑒賞,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慈姥竹》原文
唐代:李白
野竹攢石生,含煙映江島。
翠色落波深,虛聲帶寒早。
龍吟曾未聽,鳳曲吹應(yīng)好。
不學(xué)蒲柳凋,貞心嘗自保。
《慈姥竹》譯文
滿山的竹枝在石縫中頑強生長,把整個江島輝映得郁郁蔥蔥。
翠綠的竹葉把自己的身影重重疊在碧綠的江水上,秋風(fēng)吹來,寒意在竹枝的吟唱中繚繞。
我沒有聽過龍吟的聲音,但是此竹簫發(fā)出的聲音比笙簫奏出的樂音會更美妙。
做人啊,別像蒲草弱柳,一遇秋風(fēng)就枯凋,要像這慈姥竹,迎風(fēng)挺立,虛心貞潔,自強自尊。
《慈姥竹》注釋
慈姥(mǔ)竹:又稱“子母竹”。做簫笛較好竹種。產(chǎn)于安徽當涂縣慈姥山而得名。常用以比喻母親的撫愛。
攢:通“鉆”。
虛聲:空谷間的回聲。意為秋風(fēng)吹翠竹,令人過早地感到了秋天的寒意。
龍吟:竹制笛吹出的聲音,指笛聲,似龍鳴之聲。
鳳曲:指笙簫等細樂,美妙動聽的樂曲。
蒲(pú)柳:植物名,又名水楊。秋至而落葉。后用于比喻體弱或低賤。
凋:萎謝。言蒲柳質(zhì)弱,不勝秋風(fēng)而早凋。
貞心:堅貞不渝之節(jié)操。
《慈姥竹》賞析
“野竹攢石生,含煙映江島”,運用鋪敘手法,描繪出一幅慈姥竹從石縫中鉆出、茂盛竹枝葉繚繞輕煙輝映江島的景致。與序相和,寫盡一時一地風(fēng)貌、氣概?!皵€石生”盡顯慈姥竹充滿生機,傳達出慈姥竹堅韌不拔的神韻、頑強不屈的生命力。
“翠色落波深,虛聲帶寒早”,為全詩最精彩之筆,是詠竹詩中的絕品。錢鐘書先生命之為通感,頗不盡意。同樣李得裕《竹徑》:“日落見林靜,風(fēng)行知谷虛。”同樣是好句,或可稱為體物盡性,人皆有此感只是詩人能更格物而寫出文字。詩句中描繪出一幅青翠的竹色倒映在碧波之中水更綠、風(fēng)吹竹聲帶來一片早春寒意的景致,富有無可言說之美?!按渖本鋵懮疤撀暋本鋵懧?。竹色使波色加深,瑟瑟的風(fēng)竹之聲使人似覺有春寒襲來。詩句通過人的各種感官的感受,從多角度描寫慈姥竹,用以詠竹,頗有新意。
“龍吟曾未聽,鳳曲吹應(yīng)好”,寫慈姥竹制笛吹出的聲音,似龍鳴之聲,比笙簫奏出的“鳳曲”更好。明寫慈姥竹制笛吹出的聲音,似龍鳴般動聽,更勝笙簫奏出的“鳳曲”。實則寫詩人的感覺,突出慈姥竹高風(fēng)亮節(jié)的品格,妙趣橫生。
“不學(xué)蒲柳凋,貞心嘗自?!苯杵蚜c慈姥竹對比手法,描繪出一幅蒲柳易凋謝、慈姥竹堅貞高潔的景致,側(cè)面烘托出慈姥竹的堅韌頑強,從來不畏懼來自曲折惡劣的環(huán)境的折磨,亦是詩人喻己,托物言志,托慈姥竹“攢石生”的堅韌頑強,言詩人自己剛正不阿、鐵骨錚錚的骨氣。
在這首詩里,詩人沒有按照一般人對“慈姥竹”的理解,表現(xiàn)母子之愛,而是從竹的本性著眼,贊頌竹之“貞心”。此詩語言簡易明快,卻又執(zhí)著有力,具體生動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惡劣環(huán)境下,長在危難中,而又自由自在、堅定樂觀的性格。詩人在生動描寫竹之美的基礎(chǔ)上,結(jié)句...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