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nèi)容
一張表梳理歷史朝代順序
龔自珍的這首冷門詩,是首什么詩?詩人寫給誰的
詩歌里面往往有一些看似很冷門的作品,可是里面的一二又是膾炙人口,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其實這樣的作品最是值得一讀。清朝詩人龔自珍的這首《投宋于庭翔鳳》,那就是這一類作品??赡芎芏嗳藢τ谶@首詩的詩名不太熟悉,可是其中的最后兩句可謂是耳熟能詳:“萬人叢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這兩句寫得很有情感,也展現(xiàn)出了詩人過人的才情。
我個人是很喜歡這首詩,第一次讀時就覺得很美,詩人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寫了當(dāng)時內(nèi)心的感受,還有他對于人生的思考。作為清朝的詩人,龔自珍的水平完全可以媲美宋人。他的詩簡練猶如大白話,例如“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薄ⅰ拔覄裉旃囟稊\,不拘一格降人才。”、“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钡鹊?,那都是寫得很簡練,不過又很深刻。
下面我們來看看龔自珍的這首冷門詩。
《投宋于庭翔鳳》
游山五岳東道主,擁書百城南面王。
萬人叢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龔自珍的詩情感細膩,完全是平鋪直敘,沒有任何的技巧,不過寫得又是很有趣,作為當(dāng)時最著名的詩人之一,他的詩繼承了唐詩的文風(fēng),同時又推陳出新,形成了自己的風(fēng)格。清朝的文人其實是處于夾縫之中,由于前有唐詩和宋詞,以及元曲,明朝的小說,到了清朝很多的詩人都想在尋找突破,但是大部分的人都落入了俗套,只有龔自珍的詩自成一派。
這是首什么詩?詩人寫給誰的?
我們從這首詩的詩名就可以知道,這是一首贈送詩,所贈送的人就是宋翔鳳,也是清朝的文人,還與龔自珍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宋翔鳳,字于庭,所以詩人才會取那么一個怪詩名。兩個人也是經(jīng)常在一起吟詩作對,時常出門游玩,正是這個原因,龔自珍很是感動,寫下了這首詩贈送給對方。
那這首詩也是比較好理解,首句便是寫出了兩個人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到處游玩,去到三山五岳,欣賞自然景觀。次句又是突出了對方對于做學(xué)問的態(tài)度,家中的藏書很豐富,同時也讀過了很多的書。這兩句其實是很普通,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最重要的還是下面兩句,才是這首詩的精華。
最后這兩句膾炙人口,相信很多人都讀過,即使是沒有讀過,那么在生活中也聽別人說過,”萬人叢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埃以谌f人叢中與別人握過手,交往過很多的人,不過最后我們都沒有成為朋友,但是與你在一起,我們的友誼才最讓我看中,所以在萬人叢中一握手,也使得我衣袖三年香,我很幸運能夠認識你,還與人握手(成為了好朋友)。
龔自珍,字璱人,號定庵,浙江杭州人氏,清朝著名的文學(xué)家、思想家、詩人;一生寫過了大量優(yōu)美的詩作,而且很多都流傳了下來,那這首《投宋于庭翔鳳》也是他眾多作品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首。通篇寫得很有趣,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他對待朋友的態(tài)度,還有他做人的原則;整首詩只有那么幾句,短短的28個字,可是讀來令人拍案叫絕。
我們常說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其實現(xiàn)在還有多少人會真心對待朋友,無非是在利用對方,龔自珍與朋友之間的友誼就令人感動,他們是君子之交,可謂是淡如水,正是由于他...
查看詳情>>與“龔自珍的這首冷門詩,是首什么詩?詩人寫給誰的”相關(guān)的文章
龔自珍的一生,三百年來第一流,最后身陷緋聞被害身亡
說起詩詞來,大都局限于唐宋兩朝,能背出明或清詩的,大致不出那能數(shù)得出的幾首,無非是于謙的《石灰吟》,鄭板橋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等等,應(yīng)該超不過十首吧,這同數(shù)量龐大的兩朝之詩相比,說滄海一粟當(dāng)不為過,很是不成比例。
但龔自珍卻是個例外,他的詩文在我受教育的“史無前例”之時,倒是大行其道的,最有名的肯定是那“降人才”和“更護花”一類,而且,他那著名的《病梅館記》,也被作為反扭曲人性呼聲的精品之作,幾乎是無人不知的,所以可以說,他是在我們所處的革命年代中,少有被激賞的統(tǒng)治階層的人物之一。
龔自珍的頭銜很多,文學(xué)家是肯定有的,但還得加上思想家及什么先驅(qū)的一堆,說個大名鼎鼎是再合適不過的了,但其實說來,除了他的幾首詩文外,人們對他的生平及思想,了解得應(yīng)該還是不多,我也是一樣的。
龔自珍,字璱,號定庵,浙江杭州人,官宦世家,道光年進士出身,歷內(nèi)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職,晚年居住昆山,于49歲上暴卒于江蘇丹陽。
龔自珍可謂是正宗的官n代,父祖以上幾代都位高官,而且他的母親乃文學(xué)家段玉裁的女兒,而龔自珍幼時就曾受教于他外公,所以,他的家學(xué)淵源是極好的。
說起段玉裁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他是被梁啟超稱為“前清學(xué)者第一人”,著名學(xué)者戴震的大弟子,著作等身,最有名的便是《說文解字注》了。
龔自珍跟著外公學(xué)經(jīng)學(xué)訓(xùn)詁,在精研目錄學(xué)和金石學(xué)的同時,15歲就詩集編年,也算是神童一枚了,可惜的是他學(xué)習(xí)的這些,并不是專門為科舉的應(yīng)試之學(xué),所以,他在科舉上屢屢碰壁。
他26歲方鄉(xiāng)試中舉,后來六次參加會試皆鎩羽而歸,極度憤懣的他仿佛變了個人一般,“不喜修飾,故衣殘履”,酸腐之氣,百步可聞;遇不喜之人,輕者白眼,重者辱罵,時人呼為“龔呆子”。
一直考到37方才考中進士,而且是三甲第19名,“賜同進士出身”,總排名第95,很是勉強,原因并不是他考得不好,而是他的字太臭,史書載為“楷法不中程”,所以不得列優(yōu)先,不得入翰林。
龔自珍遺墨
“賜同進士出身”是個什么鬼?如果知道有個戲謔之言叫“替如夫人洗腳,賜同進士出身”,便可大致知道這在進士中的地位了,這叫天比天高的龔自珍情何以堪,而且,原因竟是因他的字寫得不好。
俗話說,字是打門錘,或者叫“字如其人”,王羲之瀟灑飄逸,顏真卿錚錚鐵骨,確實是“字如其人”;但是也有很多的字和人分離的,蔡京秦檜一代奸臣臭不可聞,可書法水平卻非常人能比,所以,不能一概而統(tǒng)論之。
考八股就是文綜中的政社哲,大體符合主旋律,沒有文法錯誤就行了,關(guān)鍵比的是書法;科考的字是有一定之規(guī)的,便叫“館閣體”,所謂“文必八股,書必館閣”是也,看來龔自珍在這敲門磚上沒有下過太大的功夫。
寫文前,我找來龔自珍的書法看了一番,說不上好壞,同“館閣體”講究“黑大光圓”的要求實在差別太大,如果以“館閣體”當(dāng)標(biāo)準(zhǔn)的話,他的書藝肯定是不合格的。
不過,書法這門藝術(shù)水太深,而且還同人的聲名有直接的關(guān)系,鄭板橋的書法現(xiàn)在人人都在叫好,...
查看詳情>>與“龔自珍的一生,三百年來第一流,最后身陷緋聞被害身亡”相關(guān)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