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容
一張表梳理歷史朝代順序
龔自珍的一生,三百年來第一流,最后身陷緋聞被害身亡
說起詩詞來,大都局限于唐宋兩朝,能背出明或清詩的,大致不出那能數(shù)得出的幾首,無非是于謙的《石灰吟》,鄭板橋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等等,應該超不過十首吧,這同數(shù)量龐大的兩朝之詩相比,說滄海一粟當不為過,很是不成比例。
但龔自珍卻是個例外,他的詩文在我受教育的“史無前例”之時,倒是大行其道的,最有名的肯定是那“降人才”和“更護花”一類,而且,他那著名的《病梅館記》,也被作為反扭曲人性呼聲的精品之作,幾乎是無人不知的,所以可以說,他是在我們所處的革命年代中,少有被激賞的統(tǒng)治階層的人物之一。
龔自珍的頭銜很多,文學家是肯定有的,但還得加上思想家及什么先驅的一堆,說個大名鼎鼎是再合適不過的了,但其實說來,除了他的幾首詩文外,人們對他的生平及思想,了解得應該還是不多,我也是一樣的。
龔自珍,字璱,號定庵,浙江杭州人,官宦世家,道光年進士出身,歷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職,晚年居住昆山,于49歲上暴卒于江蘇丹陽。
龔自珍可謂是正宗的官n代,父祖以上幾代都位高官,而且他的母親乃文學家段玉裁的女兒,而龔自珍幼時就曾受教于他外公,所以,他的家學淵源是極好的。
說起段玉裁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他是被梁啟超稱為“前清學者第一人”,著名學者戴震的大弟子,著作等身,最有名的便是《說文解字注》了。
龔自珍跟著外公學經學訓詁,在精研目錄學和金石學的同時,15歲就詩集編年,也算是神童一枚了,可惜的是他學習的這些,并不是專門為科舉的應試之學,所以,他在科舉上屢屢碰壁。
他26歲方鄉(xiāng)試中舉,后來六次參加會試皆鎩羽而歸,極度憤懣的他仿佛變了個人一般,“不喜修飾,故衣殘履”,酸腐之氣,百步可聞;遇不喜之人,輕者白眼,重者辱罵,時人呼為“龔呆子”。
一直考到37方才考中進士,而且是三甲第19名,“賜同進士出身”,總排名第95,很是勉強,原因并不是他考得不好,而是他的字太臭,史書載為“楷法不中程”,所以不得列優(yōu)先,不得入翰林。
龔自珍遺墨
“賜同進士出身”是個什么鬼?如果知道有個戲謔之言叫“替如夫人洗腳,賜同進士出身”,便可大致知道這在進士中的地位了,這叫天比天高的龔自珍情何以堪,而且,原因竟是因他的字寫得不好。
俗話說,字是打門錘,或者叫“字如其人”,王羲之瀟灑飄逸,顏真卿錚錚鐵骨,確實是“字如其人”;但是也有很多的字和人分離的,蔡京秦檜一代奸臣臭不可聞,可書法水平卻非常人能比,所以,不能一概而統(tǒng)論之。
考八股就是文綜中的政社哲,大體符合主旋律,沒有文法錯誤就行了,關鍵比的是書法;科考的字是有一定之規(guī)的,便叫“館閣體”,所謂“文必八股,書必館閣”是也,看來龔自珍在這敲門磚上沒有下過太大的功夫。
寫文前,我找來龔自珍的書法看了一番,說不上好壞,同“館閣體”講究“黑大光圓”的要求實在差別太大,如果以“館閣體”當標準的話,他的書藝肯定是不合格的。
不過,書法這門藝術水太深,而且還同人的聲名有直接的關系,鄭板橋的書法現(xiàn)在人人都在叫好,...
查看詳情>>與“龔自珍的一生,三百年來第一流,最后身陷緋聞被害身亡”相關的文章
大清第一女詞人顧太清的一生,被指認為龔自珍情人而逐出家門
標題是晚清著名詞人、詞學家況周頤在《惠風詞話》所言,男的是指大清第一詞人納蘭容若,而女的太清則指的是大清第一女詞人顧太清。
能與納蘭容若齊名,可見顧太清當時名聲之響亮,但說真話,現(xiàn)在真是沒幾人能知道她這個名字。
納蘭容若是因為被稱為“天下第一傷心詞人”,所寫的愛情詩詞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現(xiàn)在誰如果不知道那“人生若只如初見”,不能背幾首如“山一程,水一程”,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懂詩詞。
但這顧太清則不同了,她的詞主要是寫物,她的狀物詞寫得很好,于愛情來說,作為一個女性自然不會著墨,加上至今為止,并沒有一部小說或者影視作品為其張勢,所以現(xiàn)在而今眼目下,沒幾人知道她的大名,也就很自然了。
顧太清,名春,字梅仙。原姓西林覺羅氏,滿洲鑲藍旗人,26歲時嫁為貝勒奕繪的側福晉。
她為現(xiàn)代文學界公認為“清代第一女詞人”,晚年以道號“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說《紅樓夢影》,成為中國小說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說家。其文采見識,非同凡響,有《天游閣集》和《東海閣集》傳世,78歲時于北京大佛寺逝世。
從簡介中可以看出,她出嫁的時間很晚,在普遍十幾歲便嫁人的大清朝,個中是何緣由?這要從她悲催人生的開始說起。
顧太清原本不姓顧,而是外家姓顧,遂姓之,她本姓為西林覺羅氏,為滿清貴族,其父祖以上大都為高官厚祿,善于騎射,又是滿腹才學之人,其中更有大學士鄂爾泰,他是太清的叔曾祖,那可是雍乾兩朝重臣,同張廷玉一起配享太廟,雍正的顧命大臣,謚號文端。
出身在這樣的家族,那是正宗地格格,錦衣玉食,榮華富貴,嫁個門當戶對的公子,相夫教子,在家是奴仆成群,頤指氣使,在外是人人跪拜,風光無限;閑暇時,吟幾首小詩,作兩幅山水,何等地閑適快活。
可悲的是,她曾任甘肅巡撫的祖父鄂昌,因涉一樁文字獄案,被乾隆皇帝賜以自盡,從此家族敗落,她的父輩們統(tǒng)統(tǒng)淪為“罪人之后”,其父以游幕為生,好不凄慘。
出身在這樣的家庭的女子,要想嫁個好出身之人那便是夢了,罪人之后,沒把她弄進宗人府浣衣房去做奴隸已是萬幸,所以,她并沒有姓本家之姓的西林,而是隨了外家之顧姓,也就是外婆家的姓,也就是說,她本應該叫西林春,而現(xiàn)在大家都以顧太清呼之。
顧太清是哪里人,這個爭議多多,有說遼寧鐵嶺,有說吉林汪清,按葉嘉瑩先生的說法為“至其身世,尤傳說紛紜,或言鐵嶺,或謂吳越,莫衷一是”,但主流說法的鐵嶺,因為況周頤是這樣認為的,畢竟本朝人記本朝事,可信度要稍高些嘛。
顧太清自小父母雙亡,跟隨姑父姑母在江南長大,她自幼學習詩詞,天資聰穎,書載其:“才氣橫溢,援筆立成。待人誠信,無驕矜習氣,唱和皆即席揮毫,不待銅缽聲終,俱已脫稿?!?/p>
她的詩詞清奇精巧,信筆揮灑,直抒胸臆,詞風與東坡和稼軒相近,如一串熠熠閃光的璣珠,在江南文壇中很有名氣。
顧太清26歲才出嫁,在那個時候是正宗的骨灰級剩女一枚,但在此之前,她是如何一番光景,以何為生,做的是哪種營生等等,卻無任何記載,我只是見有人說她是交際花,換...
查看詳情>>與“大清第一女詞人顧太清的一生,被指認為龔自珍情人而逐出家門”相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