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nèi)容
一張表梳理歷史朝代順序
該如何評價唐玄宗這個人呢?其實他也是一位功過都很杰出的帝王
該如何評價唐玄宗這個人呢?
玄宗前期重用賢臣,勵精圖治,社會經(jīng)濟繼續(xù)發(fā)展,呈現(xiàn)了封建社會史無前例的盛世景象。但他在位的后期,沉湎酒色,荒淫無度,重用奸臣,政治糜爛,總算爆發(fā)了安史之亂,唐朝由此轉(zhuǎn)衰。所以說,唐玄宗是一位功過都很杰出的歷史人物:
(1)唐玄宗統(tǒng)治前期,注重地方官的選拔,曾親身考核縣令,把不稱職的人呵退。委任有才干,能擔任,敢進諫的姚崇、宋璟做宰相,因而社會安定,生產(chǎn)發(fā)展,經(jīng)濟昌盛,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
(2)他注重對邊遠地方地區(qū)的管轄,封粟末的大祚榮為“渤??ね酢?,設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封南詔的皮羅閣為云南王,封回紇的骨力裴羅為“懷仁可汗”,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一致。
(3)變革軍事準則,改府兵制為募兵制。
(4)唐玄宗統(tǒng)治后期,寵愛楊貴妃,整日飲酒作樂,不睬政事,還重用奸滑的李林甫、楊國忠,政治非常糜爛,致使變成安史之亂。安祿山、史思明的暴亂,使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受到極大損壞,人民顛沛流離,使唐朝由盛轉(zhuǎn)衰,從此唐朝開始走向了下坡路。
(5)唐玄宗為唐的高度昌盛起過重大效果,但他晚年也給唐朝公民帶來巨大災難,他是一位功過都很杰出的重要歷史人物。
玄宗即位后,經(jīng)濟發(fā)展,公民殷實,開元盛世達成,為唐朝最昌盛之時。
晚年寵幸楊玉環(huán),導致國力下降,形成安史之亂,此為隆基之過也。
雖然我們都說功過參半,但小可認為,還是功大于過的。
1,開啟‘貞觀之治’的局勢,促進一致多民族國家的昌盛和發(fā)展,為‘開元盛世’奠定了初步根底
2,開通的民族政策,促進了邊遠地方各族和唐政權友好關系,使同一多民族國家邁入鼎盛年代
3,敞開的對外政策,使唐文明呈現(xiàn)敞開多元的顏色
總評;雖然唐太宗的賢明,審慎難以堅持到底,但其文治武功為大唐盛世局勢的呈現(xiàn)奠定了根底,‘濟育蒼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損少’。
與“該如何評價唐玄宗這個人呢?其實他也是一位功過都很杰出的帝王”相關的文章
關于唐玄宗人物評價,這位皇帝的功和過都那么的突出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發(fā)動政變,誅殺韋后,助其父登上帝位,使朝政大權重回李家人的手中。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唐玄宗李隆基的簡介。
李隆基生于685年,卒于762年,共在位四十四年,其父是唐睿宗李旦,其母被武則天秘密殺害。
李隆基雖然是李旦之子,但是卻被其祖母要求,過繼給了李旦之兄李弘。其父李旦被迫讓位給其母武則天,后來武則天讓位給了李旦之兄李顯,李顯昏庸無能,朝政被韋后所把持。李顯死后,韋后想要效仿武則天,于是,李隆基與太平公主聯(lián)合起來,發(fā)動政變,誅殺韋后,助李旦稱帝。
李旦登基后,將李隆基冊封為太子。李隆基英明果斷、學識淵博、通曉音律,深受李旦及大臣的贊賞,兩年后,李隆基登基稱帝。之后,李隆基與太平公主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激烈,終于李隆基賜死了太平公主。
李隆基執(zhí)政前期,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yè),開創(chuàng)了開元盛世之象。在其執(zhí)政后期,李隆基迷戀楊貴妃,寵信奸佞,使朝政越來越昏暗,至此唐朝開始由盛轉(zhuǎn)衰。但是李隆基對唐朝的危急毫無所覺,施行了一系列錯誤的政策,最終更是爆發(fā)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唐玄宗倉皇出逃,太子在靈武稱帝。
757年,安史之亂平息后,李隆基回到長安,成為了太上皇。762年,李隆基去世,享年78歲。
李隆基和武則天的關系
武則天是李治的皇后,后來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而李隆基是唐朝的第八任皇帝。這倆人都曾是唐朝的最高統(tǒng)治者,那么他們倆之間到底是什么關系呢?
武則天本是李世民的才人,后來被李世民之子李治看上,深受其寵愛,甚至登上后位,并為李治生下了四個兒子,李隆基的父親就是武則天的第四子。李旦的一生也頗為坎坷,他曾兩度登基,兩度禪位,第一次禪位就是被其母武則天所迫。而李隆基身為李旦的兒子,卻被過繼給了李旦之兄李弘,也是因為受到武則天的逼迫。
李隆基英俊瀟灑,多才多藝,一開始卻并不被武則天所重視。雖然如此,李隆基卻依然很有主見。李隆基七歲的時候,看到武則天的侄子武懿宗在一次祭祀上大聲呵斥侍衛(wèi)。李隆基當即怒目而視:“這是我李家的地方,你竟然這樣訓斥我家的護衛(wèi)!”隨后,甩袖離去。武則天知道這件事后,非但沒有怪罪李隆基,反而對他寵愛起來。
武則天雖然寵愛李隆基,但是卻將李隆基的生母與嫡母都秘密地殺害了。所以李隆基,從小就是去了母親,曾受到父親的妾侍和其姨母的照料。
所以,李隆基是武則天的孫子,曾收到過武則天的寵愛,但同時武則天也是李隆基的殺母仇人,是武則天殺害了李隆基的母親,讓李隆基在幼年就失去了生母的照顧。
李隆基怎么死的
李隆基是唐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即位以后,改變了唐朝屢次兵變的現(xiàn)象,開創(chuàng)了一個開元盛世,使唐朝達到了鼎盛時期。那么唐玄宗李隆基是怎么死的呢?
李隆基在最后的歲月里頗為凄慘,他是郁郁寡歡而死的。李隆基在鏟除了最后一個對手太平公主之后,就專心治理朝政。他選賢與能,任用賢才,使一大批人才涌現(xiàn)了出來。李隆基不僅慧眼識相,還大幅度地整頓了吏治,使政府...
查看詳情>>與“關于唐玄宗人物評價,這位皇帝的功和過都那么的突出”相關的文章
這是我對唐玄宗的人物評價,從中你也能了解唐玄宗是位什么樣的皇帝
在我國歷史上,由于長期的帝王階級統(tǒng)治制度,導致了在歷史上的記載都是以一個帝王的一生作為中心進行記載的。其中司馬遷就是以紀傳體的形式給歷代有名的帝王進行的編纂史書。
當然史書中記載的也不完全都是帝王的故事,只不過每朝每代的中心似乎都是圍繞著一個帝王的故事的。那么這也讓后人對于一個帝王的功績進行了評斷。
有著英明勇武的帝王,自然就有著暴掠成性的昏君,而最讓人深究的是,因為有的是褒貶不一,甚至是出現(xiàn)了兩極化的帝王和君主。唐朝時期的唐玄宗就是這樣的一個君王。他就是唐玄宗李隆基。
歷史上對于他的評價似乎都是褒貶不一的,而且還劃分出了比較明顯的時期。在他當政的早期,因為他皇位的得來不易,所以即位之后,他勵精圖治,在唐玄宗的早期,唐朝上下一片政治清明,經(jīng)濟持續(xù)發(fā)展,繁榮昌盛,社會穩(wěn)定人民安居樂業(yè),可以說的上是國泰民安的唐朝盛世了。
但是也是在唐玄宗的后期,一切都急轉(zhuǎn)直下,用人不當導致身邊盡是奸臣賊子。也是在這個時期唐王朝出現(xiàn)了巨大的危機,以致于之后不斷走向了衰落。
到底是什么樣的原因使得一個帝王發(fā)生這樣的改變呢?由明轉(zhuǎn)昏的背后到底意味著什么呢?讓我們回顧歷史,做一個關于這些問題的對比,看看我們問題的答案到底為何吧!
⑴復雜局勢之中,登上帝位
關于唐玄宗的登基之路,和其他的帝王比起來是有所不同的,因為我們都知道唐玄宗李隆基的祖母,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之上的一位傳奇的女皇帝。
她在唐朝的歷史當中改變了很多的情況,雖然最終還是把江山還給了李氏一族,也就是在身患重病之后,被唐中宗聯(lián)合張柬之等大臣,發(fā)動宮變,迫使武則天傳位給了唐中宗。
唐中宗即位之后,他并不是一個合格的君主,甚至從他的行為上來看,可以說的上是一個無能的君主了。而且在他的身邊有著一個野心勃勃的韋皇后。
韋氏一族幫助中宗即位,同樣在朝政之中有著極為大的勢力組成,所以受武則天的影響,韋皇后也想做一個女皇帝,因此在唐中宗即位之后,她就慢慢的把持住了政權,韋氏一族把持著朝政,使得當時的唐朝越發(fā)的混亂。直到后來韋皇后毒殺了唐中宗,擁立了李重茂作為一個傀儡皇帝,自己攝政臨朝掌握了當時的實權。
就在這個時候,唐玄宗李隆基便在提前的準備之中,發(fā)動了兵變,處死了韋皇后,控制住了韋皇后和她的派系黨羽。
使得傀儡皇帝李重茂退位,他的父親李旦復位登基,這才在之后唐玄宗李隆基接過李旦的讓位,才正式的成為了唐朝的主人。
⑵即位前期之中,勵精圖治
在唐玄宗李隆基即位之后,由于他早年便接觸了唐朝朝政之中最為基礎的官職事務,所以對于唐朝的情況比較了解。所以在他即位的前期,就開始了整頓吏治,針對當時的官僚眾多,國庫開支龐大的現(xiàn)實。
唐玄宗李隆基裁減了大量官員,十去其九,對于閑散的官衙進行了精減,從而提高了辦事效率,在這個基礎上,唐玄宗李隆基還十分重視選拔人才,挑選了許多有著真才實學的人作為朝廷的官員,比如,姚崇,韓休,張九齡等杰出的人才。這樣的作為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當時唐朝朝廷上存在的大...
查看詳情>>與“這是我對唐玄宗的人物評價,從中你也能了解唐玄宗是位什么樣的皇帝”相關的文章
我們的文人墨客是如何評價唐玄宗這個人的?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之孫,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稱李三郎,母竇德妃。 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寶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亂退位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長的皇帝,亦是唐朝極盛時期的皇帝。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為。他勤于政事,從各方面采取措施,鞏固和發(fā)展了唐朝政權。唐玄宗注意撥亂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勵精圖治,開創(chuàng)了唐朝的極盛之世——開元盛世。但是在位后期逐漸怠慢朝政、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且寵愛楊貴妃,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塞外民族試圖來穩(wěn)定唐王朝的邊疆,結(jié)果導致了后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為唐朝中衰埋下伏筆。那么對于這位毀譽參半的皇帝,我們的文人墨客是如何評價唐玄宗這個人的?
柳芳:“玄宗以雄武之才,再開唐統(tǒng),賢臣左右,威至在已。姚崇、宋璟、蘇颋等,皆以骨鯁大臣,鎮(zhèn)以清靜,朝有著定,下無覬覦。四夷來寇,驅(qū)之而已;百姓富饒,稅之而已。繼以張嘉貞、張說,守而勿失?!?/p>
崔群:“玄宗用姚崇,宋璟、盧懷慎、蘇廷、韓休、張九齡則理,用宇文融、李林甫、楊國忠則亂。故用人得失,所系非輕。人皆以天寶十四年安祿山為亂之始,臣獨以為開元二十四年罷張九齡相,專任李林甫,此理亂之分也?!?/p>
鄭畋:“玄宗回馬楊妃死,云雨難忘日月新。終是圣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p>
李商隱:“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章劵⒙脗飨?,無復雞人報曉籌。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元?。骸拔粑倚诿骰实鄣靡υ纭⑺苇Z,使之鋪陳大法,以和人神,而又益之以張說、蘇颋、嘉貞、九齡之徒,皆能始終彌縫,不失紀律?!?/p>
崔植:“明皇守文繼體,嘗經(jīng)天后朝艱危,開元初,得姚崇、宋璟,委之為政。此二人者,天生俊杰,動必推公,夙夜孜孜,致君於道。”
熊與龢:”巍冠攢疊碧雪花,坐閱山中幾歲華。莫把金丹輕點化,正愁生死困安家?!?/p>
何去非:“明皇以英果之氣,起平內(nèi)難,遂襲大統(tǒng),可謂誼主矣。然狃于承平晏安之久,府衛(wèi)之制一切廢壞,盡推其權以假邊將。祿山虎視幽薊,橫制千里,而軍中之吏凡三千人。故范陽之變一起,天下大震,徒驅(qū)市人以嬰其鋒。”
司馬光:①圣人以道德為麗,仁義為樂;故雖茅茨土階,惡衣菲食,不恥其陋,惟恐奉養(yǎng)之過以勞民費財。明皇恃其承平,不思后患,殫耳目之玩,窮聲技之巧,自謂帝王富貴皆不我如,欲使前莫能及,后無以逾,非徒娛己,亦以夸人。豈知大盜在旁,已有窺窬之心,卒致鑾輿播越,生民涂炭。乃知人君崇華靡以示人,適足為大盜之招也。 ②太宗鑒前世之弊,深抑宦官無得過四品。明皇始隳舊章,是崇是長,晚節(jié)令高力士省決章奏,乃至進退將相,時與之議,自太子王公皆畏事之,宦官自此熾矣。
蘇轍:“唐玄宗、憲宗,皆中興之主也。玄宗繼中、睿之亂,政紊于內(nèi),而外無藩鎮(zhèn)分裂之患,約己任賢,而貞觀之治可復也。憲宗承代、德之弊,政僨于朝,而畿甸之外皆為畔國,將以求...
查看詳情>>與“我們的文人墨客是如何評價唐玄宗這個人的?”相關的文章
我們該如何評價唐玄宗這個人?唐玄宗的一生都跌宕起伏
我們該如何評價唐玄宗這個人
我相信,中國歷史上的諸代君王的人生很少像他這樣跌宕起伏,很少有他前后那么大的反差,很少有他那么多的傳奇色彩。在他身上有無數(shù)的話題,也有著無數(shù)的經(jīng)驗和教訓。
他的人生跌宕起伏取決于那個時代:幼年起就生活在祖母的陰影里,父親又比較軟弱。為了自保,他形成了強悍果決的性格。祖母、 姑母的強勢,使得他對女性政治持否定態(tài)度,所以一開始執(zhí)政,他就秉著撥亂反正的心態(tài),比如力圖消除武則天晚年及唐中宗時期官場積 弊和貪污腐敗現(xiàn)象。他的雷霆手段卓有成效。而且他在消除唐朝建國 以來兄弟鬩墻、諸子爭位方面也取得了成功。
可是歷史大勢他無力扭轉(zhuǎn),比如均田制的瓦解,府兵制的沒落。
尤其是宇文融、李林甫、韋堅等一批干練的官員主持了人口、土地、漕運多方面的改革,使均田制瓦解產(chǎn)生的問題,一時間看起來不是那么急迫。募兵制取代了府兵制,唐軍戰(zhàn)斗力得以顯著增強,一切看起來順風順水,但要命的是盛世壯景使全社會上下都失去了警惕。
為了滿足邊境戰(zhàn)爭的需求,唐玄宗將全國八成以上兵力部署在邊境,交給十個節(jié)度使,極大地削弱了中央集權,最后身兼三鎮(zhèn)節(jié)度使的安祿山舉兵反叛,將整個國家拖入火海。
危險正在臨近,包括唐玄宗在內(nèi)的所有人卻沒有意識到
或者說他們根本沒有對社會進行傷筋動骨大改革的勇氣。
安史之亂在人為因素的背后,其實是社會長期積弊的結(jié)果。
晚年的唐玄宗,真的是老糊涂了嗎?真的是放任自流不理朝政嗎?
其實并沒有。他只是過于相信自己的統(tǒng)治平衡術罷了!
在朝中培養(yǎng)多股勢力,讓各派都有飯吃,但都不讓你吃飽,都要向他靠攏。比如李林甫,唐玄宗非常清楚李林甫的為人,每當他有希望大獲全勝、 滿盤皆贏的時候,唐玄宗都會給他來上一腳剎車,讓他不能完全如愿。但唐玄宗不會因為李林甫制造冤案而處罰他,因為他需要李林甫和吏才集團的存在。
這一招用了多年,看起來行之有效,比如唐玄宗時期沒有以前常見的兄弟、父子爭權,也沒有后宮干政。卻也在讓他自以為掌握了這個“法寶”——他晚年的怠政,主要原因不是什么楊貴妃的入宮,而是自認為有萬全術,可以高枕無憂了。
唐玄宗長達七十多年的人生充滿著傳奇色彩,
但我們應該更多地關注他的人生經(jīng)驗與教訓,而不是那些八卦。
他的后半生展現(xiàn)了一個具有超強才干的人,如何在成績前不再銳意進取;如何在“次好”的策略可以過好日子的情況下,放棄了對“最好”的追求;如何失去了對前人經(jīng)驗的汲取。這些對后世的人們都是一個教訓。
開元和天寶都是盛世,唯一的不同,就是后者是充滿危機的盛世。
一個人,一個時代,最值得警惕的不是在吃苦受累的時刻,恰恰是在高歌猛進的時刻,因為盛世會掩蓋矛盾與危險,會讓人麻痹。居安思危, 這句老話無論何時都不過時。
閱讀史書,不是為了獵奇,也不是全為了情懷,我們關心的是自己。
查看詳情>>與“我們該如何評價唐玄宗這個人?唐玄宗的一生都跌宕起伏”相關的文章
毛主席是如何評價唐玄宗這個人的?帶你看看唐玄宗的一生
李隆基:一曲雨霖鈴,愧對荒塋月
半個世紀前的一天,一輛解放牌卡車上,載著十數(shù)位當時叫作知青及行囊的青年男女,在川陜公路上顛簸的行進著,淌過了一條不算太深的漫水河后,便要向大山的深處去了。
河邊有個小集鎮(zhèn),低矮的木質(zhì)房屋沿河排列,昏暗而又顯得沉郁,在沿途經(jīng)過的集市中,雖然很不起眼,卻有個相當大氣的名稱,此處喚作轉(zhuǎn)斗鋪。
時光越千年,大唐天寶年間,也有一隊人馬,灰頭土臉的走到了這里,為首的便是大名鼎鼎之唐玄宗,他們是從長安出發(fā),經(jīng)金牛古道狼狽西行,在過七盤關時,有飛馬來報,當時劍南道官員已在前接駕,一時龍顏大悅。
下得山來,夜宿河邊小鎮(zhèn),當夜,星光燦爛,北斗七星轉(zhuǎn)斗位于正北,四周還環(huán)繞著六圈彩道,隨行天官以為大吉,預示著禍亂將平,龍輦回鑾指日可待,玄宗大喜,遂將此地命名為“轉(zhuǎn)斗”,此名一直沿襲至今。
在中國歷史上,這唐玄宗肯定是最為百姓熟悉的皇帝,沒有之一,他的風頭,直蓋住了那開大唐盛世,以納諫著稱的唐太宗,他是中國封建王朝由盛到衰的分水嶺,因他同楊貴妃的愛情,身邊故事一堆,被民眾親切的稱作唐明皇。
政治上,他創(chuàng)開元盛世,使我大唐帝國雄據(jù)東方,萬國來朝;經(jīng)濟上,人民富裕,疆域廣大;在他的周圍,李白、杜甫星光燦爛,楊玉環(huán)的舞姿,驚艷千年,賢相姚崇、宋璟、張說和張九齡次第登場。
加上張旭、公孫大娘、李龜年、吳道子、顏真卿、懷素等等,一起將大唐榮耀,推進到一個無以復加的輝煌之地。
但是,隨著李林甫、安祿山和楊國忠一眾人等的出現(xiàn),“漁陽鼙鼓動地來”,唐玄宗成為大唐跑跑第一人,馬嵬坡上還使得那美艷絕倫的玉環(huán)姐姐命喪黃泉,痛哭著去劍門蜀道上吟《雨霖鈴》去了。
接下來,太子李亨擅自即位,他便成為太上皇,在孤獨中走完了78年的人生之路。
劍閣橫云峻,鑾輿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開;
灌木縈旗轉(zhuǎn),仙云拂馬來;
乘時方在德,嗟爾勒銘才。
這是他回鑾長安時所作的一首《幸蜀西至劍門》,不過,此時的他還大權在握,能夠?qū)φ职l(fā)號施令,所以,在這首中,還是能看出他昂揚的豪情。
劍閣巍峨,秀入云端,伴著回鑾時的愉悅,李隆基豪情萬丈;此詩基調(diào)高昂,境界開闊,對仗整飭,用典契默,不失盛唐氣象。
雖然唐跑跑轉(zhuǎn)身為西蜀狩獵歸來的勇士,有自欺欺人之嫌,但絲毫不妨礙他壯懷依舊,一句“五丁開”,力度千鈞,暗含著“今天我又來”的瀟灑。
唐玄宗是唐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前后共計44年,在他的統(tǒng)治下,開元盛世, 泱泱大國,萬國朝拜,這是對大統(tǒng)的交待;后來他貪圖享樂,是對自己的交待,但是,代價很沉重,直將自己弄去“夜半無人私語時”之境地。
他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便是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后世白居易的一曲《長恨歌》及洪升的一部《長生殿》,將這纏綿的愛情悲歌響徹天涯,其中更有杜牧等人的“一騎紅塵妃子笑”,讓人對其的功過是非,看得個透透徹徹。
后人是將其功過以重用李林甫這樣的奸臣,以及寵愛楊玉環(huán)這樣的“紅顏禍水”為界,即前期英明偉大,后期昏聵庸懶,而相...
查看詳情>>與“毛主席是如何評價唐玄宗這個人的?帶你看看唐玄宗的一生”相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