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nèi)容
葉紹翁的十首有代表性的詩作欣賞,感受詩人的詩風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這兩句詩選自《游園不值》,相信我們很多人都不會感到陌生,但是對于這首詩的作者,我們可能并不是很熟悉,他就是南宋中期著名的詩人——葉紹翁。
葉紹翁是江湖詩派詩人之一,江湖詩派是南宋后期興起的一個詩派,詩人中大部分為布衣,或者是下層官吏。江湖派詩人常常會寫一些有關隱逸情緒和諷刺仕途的詩作,代表人物有劉克莊等等。
葉紹翁在宋光宗至宋寧宗期間,曾在朝廷做過小官,后來又長期隱居在錢塘西湖。他的詩以七言絕句最為擅長,他的詩風非常清新脫俗、意境優(yōu)美、饒有趣味。比如《游園不值》、《夜書所見》、《田家三詠》等等,非常具有觀賞性。
尤其是《游園不值》——“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真的是絕美之詩作。還有一首《漢武帝》,寫盡諷刺揶揄。還有一首有意思的小詩,叫做《貓圖》,只有短短的12個字,卻生動活潑、形象風趣的把貓的一幅動態(tài)之圖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了出來,非常有趣。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葉紹翁的十首有代表性的詩作,來感受一下這位江湖派詩人的詩風吧。
一、游園不值
宋: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二、夜書所見
宋: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三、田家三詠
宋:葉紹翁
織籬為界編紅槿,排石成橋接斷塍。
野老生涯差省事,一間茅屋兩池菱。
四、鷺
宋:葉紹翁
無事時來立葑田,幾回驚去為歸船。
霜姿不特他人愛,照影滄波亦自憐。
五、訪隱者
宋:葉紹翁
開門迎客著山袍,井畔獼猴一樹桃。
兒向草間尋落果,妻從墻角過香醪。
舊栽松子今能大,新起茅堂不甚高。
歷遍貴游無此味,韭和春雨筍和糟。
六、出北關二里
宋:葉紹翁
脫衣命仆洗塵埃,籬落人家未見梅。
出得城門能幾步,船頭便有白鷗來。
七、紙帳
宋:葉紹翁
五色流蘇不用垂,楮衾木枕更相宜。
高眠但許留禪客,低唱應難著侍兒。
白似雪窗微霽后,暖於酒力半醺時。
蒲團靜學觀身法,歲晚工夫要自知。
八、秋日游龍井
宋:葉紹翁
引道煩雙鶴,攜囊倩一童。
竹光杯影里,人語水聲中。
不雨云常濕,無霜葉自紅。
我來何所事,端為聽松風。
九、漢武帝
宋:葉紹翁
殿號長秋花寂寂,臺名思子草茫茫。
尚無人世團圞樂,枉認蓬萊作帝鄉(xiāng)。
十、貓圖
宋:葉紹翁
醉薄荷,撲蟬蛾。
主人家,奈鼠何。
與“葉紹翁的十首有代表性的詩作欣賞,感受詩人的詩風”相關的文章
葉紹翁的經(jīng)典詩作《夜書所見》,這首詩情思婉轉,蘊含人生哲理
葉紹翁的這首詩,經(jīng)典至極,年年入選課本,寫盡人生的孤獨與寂寞
宋代詩雖然有其獨特的特點在我國的歷史上留下了很多名篇,但是畢竟由于唐朝的存在,令宋朝的詩人與他們的詩作都黯然失色,更不必說宋詞的崛起給詩帶來了不小的沖擊。
由于唐朝是那人才輩出的年代、經(jīng)典作品層出不窮的時期,很多朋友在了解詩歌時把唐朝作為了學習的重點,忽略了在宋朝其實也有很多為我們留下了很多經(jīng)典作品的宋朝詩人。
其中,在宋朝詩人中,我們比較熟知的一位就是葉紹翁。
葉紹翁是江湖詩派的代表。在南宋后期,由于朝廷衰敗,名不聊生,很多文人墨客均以不能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更何談風雅韻事了,因此當時的詩人大多成了普通平民甚至是乞丐,有些好點的也只不過是最基層的官吏,他們這些文人形成了一個獨立的、特殊的詩派——江湖詩派。該詩派中的詩人常常會寫一些有關隱逸情緒和諷刺仕途的詩作,代表人物有劉克莊、葉紹翁等。
作為江湖詩派的一個代表詩人,葉紹翁的詩作詩風在詩派中另辟蹊徑,獨樹一幟——往往寫得清淡雅致,意境高遠,具有一種冷寂孤寒之感。今天我們介紹的這首詩就是這樣的風格。
葉紹翁的那首經(jīng)典詩作《游園不值》仍舊言猶在耳,其中的那句經(jīng)典詩句更是穿越千年,以其蓬勃的力量歷久彌新,在快速發(fā)展的現(xiàn)在社會仍舊令人稱贊,仍舊是不可否認的名句中的名句。
今天的這篇文章小編不再去介紹這首已經(jīng)為大家所熟知的詩,而是介紹另一首同樣井段的作品。
這首詩就是韋應物的《夜書所見》。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這首詩作非常經(jīng)典,由于其中蘊含的人生哲理使得其年年入選小學課本。這首詩寫于葉紹翁漂泊他鄉(xiāng)時,一個秋天的夜里頓感他鄉(xiāng)愁緒涌入心中,一時感懷,便寫下了這首情思婉轉的小詩。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首句通過景色描寫,開門見山抒發(fā)了自己的悲愁離緒,本句也沿用了“自古逢秋悲寂寥”傳統(tǒng),借秋日天的落葉、秋風、寒氣等意象,襯托著詩人此時此刻心中那份孤單寂寞的凄涼之感。
本意:夜晚四周靜悄悄的,我獨自一人泛舟江上,一個人都沒有,因為夜晚太過漆黑,遠近的景色我都看不到,此時與我為伴的也只有這秋水。一陣秋風襲來,拂動著江水也襲擾這我這顆本不屬于這里的心。
一個“動”字,就將此時詩人在秋風瑟瑟中的孤單落寞與漂泊不定之感完美的烘托了出來,一片孤寂、一片漆黑,在這里只有我一個人,再也沒有其他可以依靠的。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三四句似乎是在寫一件夜晚發(fā)生的小故事,但是細想之下就可以知道沒這件事也只是詩人自己的想象。
孤寂之中,孤枕難眠的我看到江邊的小屋中隱隱約約地透出了微弱的燈光,是不是屋中的小孩子不想睡覺而樂此不疲的斗蛐蛐呢?多么熟悉的場景啊,我小時候不也是這樣嗎?完全沒有困意,又是那么無憂無慮,而現(xiàn)在依然無眠的我,卻是他鄉(xiāng)之客無依無靠!
依舊一個字成為了一句話的點睛之筆——“挑”,這一個字就將小孩子用細枝從縫穴中輕輕挖出蟋蟀的動作描寫得準確...
查看詳情>>與“葉紹翁的經(jīng)典詩作《夜書所見》,這首詩情思婉轉,蘊含人生哲理”相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