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熱門文言文 文字解析

    原文帶翻譯

    發(fā)布時間:2023-12-05
    1

    入黃溪聞猿原文及翻譯(帶注釋)

    入黃溪聞猿
    入黃溪聞猿帶注釋
    原文及翻譯

    《入黃溪聞猿》是由柳宗元所創(chuàng)作的,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寫作此詩時,在永州貶所已七年之久。詩人隨永州刺史赴黃溪黃龍祠祈雨,中途聽到猿猴哀鳴,遂有感而作。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摹度朦S溪聞猿》譯文及鑒賞,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入黃溪聞猿》原文

    唐代:柳宗元

    溪路千里曲,哀猿何處鳴。

    孤臣淚已盡,虛作斷腸聲。

    《入黃溪聞猿》譯文

    黃溪的小路彎彎曲曲千里綿延,不知從哪兒傳來了猿猴的哀鳴?

    孤獨無助的臣下早己衫濕淚盡,枉然徒勞發(fā)出凄哀斷腸的悲聲。

    《入黃溪聞猿》注釋

    黃溪:在今永州境內,水出雙牌縣陽明山后龍洞,流經芝山區(qū),入祁陽縣,至白水入湘江。

    孤臣:孤立無援、憂心國事的臣下。

    虛作:空作,徒作。

    斷腸聲:指哀猿悲鳴。

    《入黃溪聞猿》賞析

    這首詩首句緊承“題中意”而來,從“溪略”寫起,使人開篇即進入“溪路千里曲”的山間小溪境界。開篇明義,單刀直入,省去許多閑筆?!扒Ю铩睒O言“溪路”之長,“曲”字極繪“溪路”之形?!扒Ю铩倍帧扒保梢姟跋贰币郎骄蛣?、蜿蜒曲折之態(tài)。次句點題,寫“聞猿”?!鞍г澈翁庿Q?”正是“兩岸猿聲啼不住”,時斷時續(xù),此起彼伏,只聞其聲,不見其形。山勢之陡峭,森林之莽蒼,“溪路”曲折回旋,山水相連又相隔,盡在不言之中。正因為“溪路千里曲”,故不知“哀猿何處鳴”?!霸场鼻爸弧鞍А弊?,富于感情色彩。詩人此時,正處在寂寞、凄愴、哀怨的心境之中,由情及景,故所聞“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以上兩句,一從視覺上寫“溪路”,一從聽覺上寫“猿鳴”,而“千里曲”與“何處鳴”又互相映襯,“入黃溪”后的情景宛然清晰。

    這樣寫,尚屬平常,當讀到三四句時,才使人品出“奇趣”來。詩承上,緊扣“聞猿”寫感受。君不聞:“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睂懙氖枪糯鷿O民舟子的痛苦生活,故聞猿鳴而下淚,倍感其聲凄厲。詩人理當“猿鳴三聲淚滂沱”才是。然而不然,詩卻說:“孤臣淚已盡,虛作斷腸聲。”言下之意:孤寂的我早已被貶邊州,申訴無效,前途無望;淚已流干,愁腸寸斷;這哀猿聲聲,徒自空嘯,我已經沒有淚可流,沒有腸可斷了。這看似“反常”的寫法,卻更深沉地道出了詩人難以言狀的身世之感和“哀莫大于心死”的極度的惆悵和痛苦。

    此詩頭二句寫景,景為情設;后二句抒情,情由景生。溶情于景,情景交融,自不必說。妙在抒情不落俗套。蘇東坡曾說:“詩以奇趣為宗,反常合道為趣?!?/p>

    詩人聞哀猿長嘯,不寫“淚沾裳”而說“淚已盡”,不寫“腸欲斷”而說“腸已斷”,由此帶出一個擲地有聲的“虛”字來—— “虛作斷腸聲”。就本應“猿鳴三聲淚沾裳”的常理來說,是“反常”;就實際“孤臣淚已盡”的心境來說,又是“合道”—— 合乎淚盡愈苦之道。所謂“翻出新意”,所謂“奇趣”,正在這“反常合道”之中。詩人所以“自放山澤間”,原是為了借山水以遣悲懷,然而結果正如李白所說借酒澆愁一樣,“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掩卷沉...

    查看詳情>>
    2、

    臨終詩原文及翻譯(帶注釋)

    臨終詩原文
    臨終詩帶注釋
    原文及翻譯

    《臨終詩》是由孔融所創(chuàng)作的,全詩敘喻錯綜。或單敘,或先敘后喻,或連續(xù)用喻,造成筆法參差多變。引事運典靈活,或隱括,或變用。而以雙關、假托、暗示、含蓄等諷刺藝術手法,揭示曹操篡漢野心。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摹杜R終詩》的譯文及鑒賞,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臨終詩》原文

    魏晉:孔融

    言多令事敗,器漏苦不密。

    河潰蟻孔端,山壞由猿穴。

    涓涓江漢流,天窗通冥室。

    讒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

    靡辭無忠誠,華繁竟不實。

    人有兩三心,安能合為一。

    三人成市虎,浸漬解膠漆。

    生存多所慮,長寢萬事畢。

    《臨終詩》譯文

    言語多了會導致事情失敗,容器漏水是由于它不嚴密。

    河堤潰決從螞蟻在堤上筑巢開始,山陵崩壞從猿猴逃散可以看出。

    緩緩細流可匯成長江、漢水,明亮的天窗可把幽深的暗室照亮。

    說壞話和不正派會危害公正,漂浮的云彩能遮蔽住天空的太陽。

    華麗的言辭不會有絲毫的誠意,外表華麗紛繁不會有實際的內容。

    幾個人有幾條心,又怎能把它們合在一起。

    三個人謊報市上有虎,聽者也就信以為真;膠漆長期浸泡在水里,也會解脫掉的。

    一個人活在世上,所憂慮的事情實在太多;只有長眠不醒,才會對萬事毫無知覺。

    《臨終詩》注釋

    臨終詩:臨終之時所作的時,也叫絕命詩。

    言多令事?。嚎兹凇白峡统M,樽中酒不空”,常對賓客高談闊論,并數與曹操爭執(zhí)(見《后漢書》本傳),遂被曹操黨羽郗慮羅織罪名下獄,此即所謂“言多令事敗”也。令,使。“事敗”,指被捕下獄。

    器:用具,這里指容器??啵嚎嘤凇2幻埽褐溉萜鞯目p隙處相接不緊密。

    河潰:河堤崩潰。蟻孔:螞蟻穴。端:開頭,引申為緣由。《韓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薄逗鬂h書·陳忠傳》:“輕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潰蟻孔,氣泄針芒?!?/p>

    壞:崩塌,傾倒。

    涓(juān)涓:細水流動的樣子。劉向《說苑·敬慎》:“涓涓不壅,將成江河?!苯瓭h:長江和漢水。

    天窗:屋頂上用以通風、采光的窗。冥室:光線很暗的房間。冥,昏暗。

    讒邪:指喜搞讒誹邪行的人。

    翳(yì):遮蔽。《古詩十九首》之一:“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返?!彼斡瘛毒呸q》王逸注:“浮云行,則蔽月之光;饞佞進,則忠良壅也?!?/p>

    靡辭:華麗的言辭?!逗鬂h書·孔融傳》載曹操《與孔融書》說到孔融與郗慮不和是“群小所構”,自稱要破浮華交會之徒??兹谶@里是以路粹誣奏之辭為“靡辭”。

    華:同“花”,花多而不結實,即華而不實。竟:終。

    兩三心:三心二意,心不齊。此謂人們對維護漢室不是忠貞不二。

    安能合為一:《易·系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此反其意而用之。

    三人成市虎:典出于《戰(zhàn)國策·魏策》:“夫市中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敝^集市內本來無虎,由于傳說的人多,便令人信以為真。此比喻說的人一多,就能使人認假為真。

    浸漬(zì):浸泡。解:溶解,分解。膠漆:膠水和油漆。

    慮:思慮,憂愁。

    長寢:即長眠,指死亡。

    《臨終詩》創(chuàng)作背景

    孔融原為北海相。建安元年(196年),青州被袁譚所攻破,城陷出奔。曹操征他...

    查看詳情>>
    3

    送東萊王學士無原文及翻譯(帶注釋)

    原文及翻譯
    送東萊王學士無
    送東萊王學士無原文

    《送東萊王學士無》是由陳子昂所創(chuàng)作的,詩人借寶劍來寫人:寫王無競的才能,也寫他們之間的友情。好馬需要名將騎,好劍也需要有才能的人才有資格佩帶。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摹端蜄|萊王學士無》的譯文及鑒賞,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送東萊王學士無》原文

    唐代:陳子昂

    寶劍千金買,平生未許人。

    懷君萬里別,持贈結交親。

    孤松宜晚歲,眾木愛芳春。

    已矣將何道,無令白首新。

    《送東萊王學士無》譯文

    這把寶劍異常珍貴價值千金,多年來我從未答應送給別人。

    想到你就要啟程到遠隔萬里的地方去,把它贈送給你以表結交情深。

    峰頂孤松適宜在嚴寒中生長,一般草木喜歡在春天里爭勝。

    生在當今世道還有什么可說,你千萬別愁添白發(fā)就此消沉。

    《送東萊王學士無》注釋

    東萊(lái):西漢郡名,治所在今山東掖縣。

    學士:官名,是皇帝身邊的文學侍從。

    無競:王無競,字仲烈,東萊人。性情剛烈耿直,不肯奉迎權貴,仕途坎坷,屢遭貶謫。

    未許人:沒有答應送給別人。未:沒有。許:應允,認可,答應。

    懷君:想念您。懷:想到,想念。君:引申為人的尊稱,相當于“您”。

    結交親:結交親密。

    晚歲:一年將盡的時侯。

    芳春:春天,春季。

    已矣:算了吧。

    將何道:還有什么可說的呢?

    無:通毋、勿。

    白發(fā)新:新添白發(fā)。

    《送東萊王學士無》創(chuàng)作背景

    武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同羅、仆固叛亂,王無競與陳子昂隨喬知之北征,出隴坻,經張掖河,駐同城(今內蒙古額濟納旗境內)。此酬別詩作于陳子昂為摯友王無競送行,以千金寶劍相贈之時。

    《送東萊王學士無》賞析

    寶劍是殺敵的武器,古人把它看作建功立業(yè)的象征。臨別時詩人把寶劍送給即將遠行的友人,表現了對友人的鼓勵與期望。詩的前一二句“寶劍千金買,平生未許人”是一個襯墊,寫詩人有一把價值千金的寶劍,想給它挑選一個配得上佩帶它的主人,這么多年來一直沒有找到個可以期許的人。詩人借寶劍來寫人:寫王無競的才能,也寫他們之間的友情。好馬需要名將騎,好劍也需要有才能的人才有資格佩帶。

    三四句“懷君萬里別,持贈結交親”,寫友人就要啟程到遠隔萬里的地方去,詩人把寶劍贈送給友人。聊表惜別之情,為寶劍有幸找到一個合適的主人。借寶劍的千金之貴,寫出王無競的非凡之才;借平生的無限珍惜,突出相互之間的友情之深。從側面贊揚了王無競的才志和品格,也表明兩者之間志趣相投的知己。

    前四句寫贈物,后四句轉寫贈言。五六兩句“孤松宜晚歲,眾木愛芳春。”是勉勵的話,寫一般的花草樹木都喜歡在春天里爭芳斗艷,只有高高山峰的孤松,在一年將盡的冬季,不避風刀霜劍與嚴寒搏斗,更顯出它那頑強的性格和高尚的節(jié)操。孔夫子說:“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孤松宜晚歲”一句似從此化出,勉勵友人要像絕頂孤松那樣傲霜斗雪,常綠不凋,在后半生保持頑強性格和高尚情操,不要像一般草木那樣,只能爭艷于春暖時節(jié),一遇風霜嚴寒,便枯萎凋謝。

    “晚歲”,一年將盡,也暗含著大器晚成的意思,用雙關的語意鼓勵對方。里面也就包含了這樣的意思:不...

    查看詳情>>
    4、

    慈姥竹原文及注釋(帶翻譯)

    原文及注釋
    慈姥竹原文
    慈姥竹帶翻譯

    《慈姥竹》是由李白所創(chuàng)作的,在這首詩里,詩人沒有按照一般人對“慈姥竹”的理解,表現母子之愛,而是從竹的本性著眼,贊頌竹之“貞心”。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摹洞壤阎瘛返淖g文及鑒賞,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慈姥竹》原文

    唐代:李白

    野竹攢石生,含煙映江島。

    翠色落波深,虛聲帶寒早。

    龍吟曾未聽,鳳曲吹應好。

    不學蒲柳凋,貞心嘗自保。

    《慈姥竹》譯文

    滿山的竹枝在石縫中頑強生長,把整個江島輝映得郁郁蔥蔥。

    翠綠的竹葉把自己的身影重重疊在碧綠的江水上,秋風吹來,寒意在竹枝的吟唱中繚繞。

    我沒有聽過龍吟的聲音,但是此竹簫發(fā)出的聲音比笙簫奏出的樂音會更美妙。

    做人啊,別像蒲草弱柳,一遇秋風就枯凋,要像這慈姥竹,迎風挺立,虛心貞潔,自強自尊。

    《慈姥竹》注釋

    慈姥(mǔ)竹:又稱“子母竹”。做簫笛較好竹種。產于安徽當涂縣慈姥山而得名。常用以比喻母親的撫愛。

    攢:通“鉆”。

    虛聲:空谷間的回聲。意為秋風吹翠竹,令人過早地感到了秋天的寒意。

    龍吟:竹制笛吹出的聲音,指笛聲,似龍鳴之聲。

    鳳曲:指笙簫等細樂,美妙動聽的樂曲。

    蒲(pú)柳:植物名,又名水楊。秋至而落葉。后用于比喻體弱或低賤。

    凋:萎謝。言蒲柳質弱,不勝秋風而早凋。

    貞心:堅貞不渝之節(jié)操。

    《慈姥竹》賞析

    “野竹攢石生,含煙映江島”,運用鋪敘手法,描繪出一幅慈姥竹從石縫中鉆出、茂盛竹枝葉繚繞輕煙輝映江島的景致。與序相和,寫盡一時一地風貌、氣概?!皵€石生”盡顯慈姥竹充滿生機,傳達出慈姥竹堅韌不拔的神韻、頑強不屈的生命力。

    “翠色落波深,虛聲帶寒早”,為全詩最精彩之筆,是詠竹詩中的絕品。錢鐘書先生命之為通感,頗不盡意。同樣李得裕《竹徑》:“日落見林靜,風行知谷虛?!蓖瑯邮呛镁洌蚩煞Q為體物盡性,人皆有此感只是詩人能更格物而寫出文字。詩句中描繪出一幅青翠的竹色倒映在碧波之中水更綠、風吹竹聲帶來一片早春寒意的景致,富有無可言說之美。“翠色”句寫色,“虛聲”句寫聲。竹色使波色加深,瑟瑟的風竹之聲使人似覺有春寒襲來。詩句通過人的各種感官的感受,從多角度描寫慈姥竹,用以詠竹,頗有新意。

    “龍吟曾未聽,鳳曲吹應好”,寫慈姥竹制笛吹出的聲音,似龍鳴之聲,比笙簫奏出的“鳳曲”更好。明寫慈姥竹制笛吹出的聲音,似龍鳴般動聽,更勝笙簫奏出的“鳳曲”。實則寫詩人的感覺,突出慈姥竹高風亮節(jié)的品格,妙趣橫生。

    “不學蒲柳凋,貞心嘗自?!苯杵蚜c慈姥竹對比手法,描繪出一幅蒲柳易凋謝、慈姥竹堅貞高潔的景致,側面烘托出慈姥竹的堅韌頑強,從來不畏懼來自曲折惡劣的環(huán)境的折磨,亦是詩人喻己,托物言志,托慈姥竹“攢石生”的堅韌頑強,言詩人自己剛正不阿、鐵骨錚錚的骨氣。

    在這首詩里,詩人沒有按照一般人對“慈姥竹”的理解,表現母子之愛,而是從竹的本性著眼,贊頌竹之“貞心”。此詩語言簡易明快,卻又執(zhí)著有力,具體生動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惡劣環(huán)境下,長在危難中,而又自由自在、堅定樂觀的性格。詩人在生動描寫竹之美的基礎上,結句...

    查看詳情>>
    5

    胡笳十八拍原文及翻譯(帶注釋)

    原文及翻譯
    胡笳十八拍原文
    胡笳十八拍帶注釋

    《胡笳十八拍》是一首中國古琴名曲,據傳為蔡文姬作,為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一章為一拍,共十八章,故有此名,反映的主題是“文姬歸漢”。下面一起欣賞這首曲吧!

    原文

    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后漢祚衰。天不仁兮降亂離,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干戈日尋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煙塵蔽野兮胡虜盛,志意乖兮節(jié)義虧。對殊俗兮非我宜,遭忍辱兮當告誰?笳一會兮琴一拍,心憤怨兮無人知。

    戎羯逼我兮為室家,將我行兮向天涯。云山萬重兮歸路遐,疾風千里兮揚塵沙。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為驕奢。兩拍張弦兮弦欲絕,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越漢國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無生。氈裘為裳兮骨肉震驚,羯羶?yōu)槲顿馔鞫粑仪?。鼙鼓喧兮從夜達明,胡風浩浩兮暗塞營。傷今感晉兮三拍成,銜悲畜恨兮何時平。

    無日無夜兮不思我鄉(xiāng)土,稟氣合生兮莫過我最苦。天災國亂兮人無主,唯我薄命兮沒戎虜。殊俗心異兮身難處,嗜欲不同兮誰可與語!尋思涉歷兮多艱阻,四拍成兮益凄楚。

    雁南征兮欲寄邊聲,雁北歸兮為得漢青。雁飛高兮邈難尋,空斷腸兮思愔愔。攢眉向月兮撫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彌深。

    冰霜凜凜兮身苦寒,饑對肉酪兮不能餐。夜間隴水兮聲嗚咽,朝見長城兮路杳漫。追思往日兮行李難,六拍悲來兮欲罷彈。

    日暮風悲兮邊聲四起,不知愁心兮說向誰是!原野蕭條兮烽戍萬里,俗賤老弱兮少壯為美。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壘,牛羊滿野兮聚如蜂蟻。草盡水竭兮羊馬皆徙,七拍流恨兮惡居于此。

    為天有眼兮何不見我獨漂流?為神有靈兮何事處我天南海北頭?我不負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負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制茲八拍兮擬排憂,何知曲成兮心轉愁。

    天無涯兮地無邊,我心愁兮亦復然。人生倏忽兮如白駒之過隙,然不得歡樂兮當我之盛年。怨兮欲問天,天蒼蒼兮上無緣。舉頭仰望兮空云煙,九拍懷情兮誰與傳?

    城頭烽火不曾滅,疆場征戰(zhàn)何時歇?殺氣朝朝沖塞門,胡風夜夜吹邊月。故鄉(xiāng)隔兮音生絕,哭無聲兮氣將咽。一生辛苦兮緣別離,十拍悲深兮淚成血。

    我非食生而惡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生仍冀得兮歸桑梓,死當埋骨兮長已矣。日居月諸兮在戎壘,胡人寵我兮有二子。鞠之育之兮不羞恥,憋之念之兮生長邊鄙。十有一拍兮因茲起,哀響纏綿兮徹心髓。

    東風應律兮暖氣多,知是漢家天子兮布陽和。羌胡蹈舞兮共謳歌,兩國交歡兮罷兵戈。忽遇漢使兮稱近詔,遺千金兮贖妾身。喜得生還兮逢圣君,嗟別稚子兮會無因。十有二拍兮哀樂均,去住兩情兮難具陳。

    不謂殘生兮卻得旋歸,撫抱胡兒兮注下沾衣。漢使迎我兮四牡騑騑,胡兒號兮誰得知?與我生死兮逢此時,愁為子兮日無光輝,焉得羽翼兮將汝歸。一步一遠兮足難移,魂消影絕兮恩愛遺。十有三拍兮弦急調悲,肝腸攪刺兮人莫我知。

    身歸國兮兒莫之隨,心懸懸兮長如饑。四時萬物兮有盛衰,唯我愁苦兮不暫移。山高地闊兮見汝無期,更深夜闌兮夢汝來斯。夢中執(zhí)手兮一喜一悲,覺后痛吾心兮無休歇時。十有四拍兮涕淚交垂,河水東流兮心是思。

    十五拍兮節(jié)調促,氣填胸兮誰識曲?處穹廬兮偶殊俗。愿...

    查看詳情>>
    6

    自洛之越原文及注釋(帶翻譯)

    原文及注釋帶翻譯
    自洛之越
    自洛之越原文

    《自洛之越》是由孟浩然所創(chuàng)作的,他雖然一生布衣,但心中進與退、仕與隱的矛盾一直存在,并且延續(xù)到晚年。但這首詩卻干凈利落地擯棄塵俗,不論功名,是他特定時期真實心情的寫照。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關于《自洛之越》譯文及鑒賞,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自洛之越》原文

    唐代:孟浩然

    遑遑三十載,書劍兩無成。

    山水尋吳越,風塵厭洛京。

    扁舟泛湖海,長揖謝公卿。

    且樂杯中物,誰論世上名。

    《自洛之越》注釋

    自洛之越:洛,今河南省洛陽市。之,往,到。越,今浙江地區(qū),春秋時越國所在地。

    遑遑(huáng):忙碌的樣子。出自《列子》“遑遑爾競一時之虛榮”。

    吳越:今江蘇、浙江地區(qū),是古代吳國和越國所在地。

    風塵:比喻世俗的紛擾。洛京:又稱京洛,指洛陽,是唐朝東都。

    扁(piān)舟:小舟。

    長揖(yī):古人拱手為禮稱揖,作揖時手自上至極下稱長揖?!伴L揖謝公卿”是委婉表示自己不屈服于權貴。

    杯中物:指酒。借用陶淵明《責子詩》中“且進杯中物”句意。

    誰:何,哪。這里的用法與指人的“誰”不同。

    論:計較。

    《自洛之越》譯文

    棲棲遑遑三十年,文名武功兩個都沒有有所成就。

    去吳越尋覓山水,厭倦洛陽京都滿眼的風塵。

    乘一葉小舟去泛游鏡湖,向謝靈運致敬作個長揖。

    姑且享受杯中美酒,為什么要計較世上功名?

    《自洛之越》賞析

    詩頭兩句回顧自己的過去。“遑遑三十載”,詩人此時四十一歲,自發(fā)蒙讀書到舉成數為三十載。“書劍兩無成”,詩中用以自況,說自己三十多年辛辛苦苦地讀書,結果一事無成,實是憤激之語。

    “山水尋吳越,風塵厭洛京”,兩句前后倒裝,每句句中又倒裝。本來是因為“厭洛京風塵”,所以“尋吳越山水”。一倒裝,詩句頓時勁健,符合格律,富于表現力。一個“厭”字,形象地表現出詩人旅居長安洛陽的厭煩心緒。詩人在長安是求仕,從他在洛陽與公卿的交往看,仍在繼續(xù)謀求出仕。但是,半年多的奔走毫無結果,以致詩人終于厭煩,想到吳越尋山問水,洗除胸中的郁悶?!氨庵鄯汉!笔恰吧剿畬窃健甭肪€的具體化。

    詩人乘船從洛陽出發(fā),經汴河而入運河,經運河達于杭州(越中)。詩人計劃要游太湖,泛海游永嘉(今浙江溫州),因此湖海并沒有敘述過多。公卿,指達官顯貴。古代百姓見公卿要行叩拜的大禮,而詩人告別他們卻用平輩交往的禮節(jié)——長揖,作個大揖,表現出詩人平交王侯的氣概。詩人“長揖謝公卿”表現的是他一生為人傲岸。詩人并不因為求仕失意,就向公卿搖尾乞憐,因此李白說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贈孟浩然》)。

    “且樂杯中物”是借用陶淵明的《責子詩》“天運茍如此,且進杯中物”。末尾兩句暗用張翰的話:“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時一杯酒?!?《晉書·文苑·張翰傳》)大意說:“我且喝酒樂我的,管他什么名不名。這也是憤激之辭。詩人素有強烈的功名心,希望像鴻鵠那樣搏擊長空,一展宏圖。但是,懷才不遇,不被賞識,報國無門,只好去游山玩水。

    這首詩詞詩人原本滿腹牢騷,但表達時處處自怨自艾,而流落不偶的遭際卻不...

    查看詳情>>
    7、

    折桂令·春情原文和翻譯(帶注釋)

    原文和翻譯
    折桂令·春情原文
    折桂令·春情帶注釋

    《折桂令·春情》是元代散曲家作家徐再思的一首描寫少女戀情的小令。 此篇連用疊韻,而又婉轉流美,兼之妙語連珠,堪稱寫情神品,刻畫相思的詩文歷代何止萬千,然貴在自創(chuàng)新意。后人對此曲的藝術創(chuàng)造以及審美評價很高。下面一起欣賞這首曲吧!

    原文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飛絮,氣若游絲。

    空一縷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證候來時,正是何時?燈半昏時,月半明時。

    譯文

    生下來以后還不會相思,才剛剛懂了什么是相思,卻深受著相思之苦。

    身像飄浮的云,心像紛飛的柳絮,氣像一縷縷游絲。

    空剩下一絲余香留在此,心上人卻已不知道在哪里去留?

    相思病癥候的到來,最猛烈的時候是什么時候?是燈光半昏半暗時,是月亮半明半亮的時候。

    注釋

    ①身似浮云:形容身體虛弱,走路暈暈乎乎,搖搖晃晃,像飄浮的云一樣。

    ②余香:指情人留下的定情物。

    ③盼千金游子何之:殷勤盼望的情侶到哪里去了。何之,往哪里去了。千金:喻珍貴。千金游子:遠去的情人是富家子弟。

    ④證候:即癥候,疾病,此處指相思的痛苦。

    鑒賞

    題目為“春情”顯然是寫男女的愛慕之意,而全曲描寫一位年輕女子的相思之情,讀來側惻動人。“平生不會相思”三句,說明這位少女尚是初戀。情竇初開,才解相思,正切合“春情”的題目。因為是初次嘗到愛情的瓊漿,所似一旦不見情人,那相思之倩便無比深刻和真誠。有人說愛情是苦味的,“才會相思,便害相思”,已道出此中三昧。這三句一氣貫注,明白如話,然其中感情的波瀾已顯然可見。于是下面三句便只體地去形容這位患了相思病的少女的種種神情與心態(tài)。作者連用了三個比喻;“身似浮云”,狀其坐臥不女游移不定的樣子;“心如飛絮”,言其心煩意亂,神志恍惚的心理;“氣若游絲”則刻畫她相思成疾,氣微力弱。少女的癡情與相思的誠篤就通過這三個句子被形象地表現出來了。“空一縷余香在此”,乃是作者的比喻之詞,形容少女孤凄的處境。著一“空”字,便曲盡她空房獨守,寂寞冷落的情懷;“一縷余香”四字,若即若離,似實似虛,暗喻少女的情思飄忽不定而綿綿不絕。至“盼千金游子何之”一句才點破了她愁思的真正原因,原來她心之所系,魂牽夢縈的是一位出游在外的高貴男子,少女日夜思念盼望著他。這句與上句對仗成文,不僅詞句相偶,而且意思也對應,一說少女而一說游子,一在此而一在彼,然而由于對偶的工巧與意思的連貫,絲毫不覺得人工的雕鑿之痕,足可見作者駕馭語言的嫻熟。最后四句是一問一答,作為全篇的一個補筆?!白C候”是醫(yī)家用語,猶言病狀,因為上文言少女得了相思病,故北處以“證候”指她的多愁善感,入骨相思,也與上文“害”字與“氣若游絲”諸句給合。作者設問:什么時候是少女相思最苦的時刻?便是夜闌燈昏,月色朦朧之時。這本是情侶們成雙作對,歡愛情濃的時刻,然萬對于煢然一生獨一身的她來說,憂愁與煩惱卻爬上了眉尖心頭。不可排遣的相思!

    這首曲子的脈絡很清晰,全曲分為四個層次:首三句說少女陷入了不能自拔的相思之病...

    查看詳情>>
    8

    周亞夫軍細柳原文及注釋(帶翻譯)

    原文及注釋帶翻譯
    周亞夫軍細柳
    周亞夫軍細柳原文及注釋

    講述了周亞夫駐扎細柳營時,漢文帝劉恒慰問軍隊的事,通過其他軍隊和周亞夫軍隊的對比,表現周亞夫忠于職守、治軍嚴明。《周亞夫軍細柳》的文言文翻譯和鑒賞有哪些?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些司馬遷《周亞夫軍細柳》文言文翻譯和鑒賞,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原文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邊。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軍棘門;以河內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

    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至,不得入。先驅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本訜o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吾欲入勞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碧熳訛閯?,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背啥Y而去。

    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乎,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于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

    翻譯

    漢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規(guī)模侵入漢朝邊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劉禮為將軍,駐軍在霸上;委派祝茲侯徐厲為將軍,駐軍在棘門;委派河內郡太守周亞夫為將軍,駐軍細柳,以防備匈奴侵擾。

    皇上親自去慰勞軍隊。到了霸上和棘門的軍營,直接驅車而入,將軍及其屬下都騎著馬迎接。隨即來到了細柳軍營,只見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鋒利的兵器,開弓搭箭,弓拉滿月,戒備森嚴?;噬系南刃行l(wèi)隊到了營前,不準進入。先行的衛(wèi)隊說:“皇上將要駕到?!辨?zhèn)守軍營的將官回答:“將軍有令:‘軍中只聽從將軍的命令,不聽從天子的命令。’”過了不久,皇上駕到,也不讓入軍營。在這種情況下皇上就派使者拿符節(jié)去告訴將軍:“我要進營慰勞軍隊?!敝軄喎蜻@才傳令打開軍營大門。守衛(wèi)營門的官兵對跟從皇上的武官說:“將軍規(guī)定,軍營中不準驅車奔馳?!庇谑腔噬系能囮犚仓缓美№\繩,慢慢前行。到了大營前,將軍周亞夫手持兵器,雙手抱拳行禮說:“穿戴著盔甲之將不行跪拜禮,請允許我按照軍禮參見。”皇上因此而感動,臉上的神情也改變了,俯身扶著橫木上,派人致意說:“皇帝敬重地慰勞將軍。”勞軍禮儀完畢后辭去。

    出了細柳軍營的大門,許多大臣都深感驚詫。文帝感嘆地說:“啊!這才是真正的將軍。先前的霸上、棘門的軍營,簡直就像兒戲一樣,匈奴是完全可以通過偷襲而俘虜那里的將軍,至于周亞夫,怎么能夠被侵犯呢!”長時間對周亞夫贊嘆不已。

    注釋

    文帝之后六年:指漢文帝后元六年。文帝,漢高祖劉邦之子劉恒,前180年—前157年在位(前203年-前157年7月6日)。

    匈奴:我國古代北方民族之一。

    大:大規(guī)模,大舉。

    入邊:侵入邊境。

    宗正:掌管皇族事務的官員。

    軍霸上:駐軍霸上。霸上,地名,譯做“灞上”,因地處灞水西岸高原而得名,在今陜西西安東。

    祝茲侯:封號...

    查看詳情>>
    9

    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原文及翻譯(含鑒賞)

    原文帶翻譯
    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
    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原文

    《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是由黃庭堅所創(chuàng)作的,黃庭堅被謫官涪州別駕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進入了一向被稱為難于上青天的蜀地。元符三年(1100年),被放還。寫下這兩首詩以表達自己遇赦后的喜悅心情。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摹队曛械窃狸枠峭健疯b賞,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原文

    宋代:黃庭堅

    投荒萬死鬢毛斑,生出瞿塘滟滪關。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陽樓上對君山。

    滿川風雨獨憑欄,綰結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當湖水面,銀山堆里看青山。

    《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譯文

    投送邊荒經歷萬死兩鬢斑斑,如今活著走出瞿塘峽滟滪關。

    還未到江南先自一笑,站在岳陽樓上對著君山。

    滿江的風雨獨自倚靠欄桿,挽成湘夫人的十二髻鬟。

    可惜我不能面對湖水,只在銀山堆里看君山。

    《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注釋

    岳陽樓:在湖南岳陽城西門,面臨洞庭湖。唐張說謫岳州時所建,宋慶歷五年(1045年)滕宗諒重修,范仲淹為撰《岳陽樓記》。君山:洞庭湖中的一座小島。

    投荒:被流放到荒遠邊地。唐獨孤及《為明州獨孤使君祭員郎中文》:“公負譴投荒,予亦左衽異域?!濒W(bìn)毛:鬢發(fā)。唐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詩:“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卑撸夯ò住?/p>

    瞿(qú)塘:瞿塘峽,在今重慶市奉節(jié)縣東,長江三峽之首。滟(yàn)滪(yù)關:滟滪堆是矗立在瞿塘峽口江中的一塊大石頭,突兀江心,形勢險峻。附近的水流得非常急,是航行很危險的地帶。古代民謠有“滟滪大如襆,瞿塘不可觸”的話。因其險要,故稱之為關。生入瞿塘滟滪關:東漢班超從軍西域三十一年,年老思歸,有“但愿生入玉門關”的話。此用其語。入:一作“出”。

    江南:這里泛指長江下游南岸,包括作者的故鄉(xiāng)分寧在內。

    川:這里指洞庭湖。

    “綰結”句:寫風雨憑欄時所見君山。綰(wǎn)結:(將頭發(fā))向上束起。一作“綰髻”。湘娥:《楚辭·九歌》中的湘君和湘夫人,相傳即帝舜二妃娥皇和女英,君山是她們居住的地方。鬟(huán):發(fā)髻。十二鬟:是說君山丘陵起伏,有如女神各式各樣的發(fā)髻。

    當:正對著,指在湖面上面對著湖水。

    銀山:一作“銀盤”。

    《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鑒賞

    第一首詩寫遇赦歸來的欣悅之情。首句寫歷盡坎坷,九死一生,次句謂不曾想還活著出了瞿塘峽和滟滪關,表示劫后重生的喜悅。三四句進一步寫放逐歸來的欣幸心情:還沒有到江南的家鄉(xiāng)就已欣然一笑,在這岳陽樓上欣賞壯闊景觀,等回到了家鄉(xiāng),還不知該是如何的欣慰。此詩意興灑脫,詩人樂觀豪爽之情可以想見,映照出詩人不畏磨難、豁達灑脫的情懷。全詩用語精當,感情表述真切。

    詩以望君山一個動作,讓讀者自己去猜測揣摸,去體會。這樣的結尾,與王維《酬張少府》結句“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及杜甫《縛雞行》結句“雞蟲得失無了時,注目寒江倚山閣”相同,都是不寫之寫,有有余不盡之意。

    第二首詩寫憑欄遠眺洞庭湖時的感受?!皾M川風雨”,隱指作者所處的惡劣的政治形勢。即使是在這樣一個困苦的環(huán)境中,他還興致勃勃地憑...

    查看詳情>>
    10、

    芙蓉池作原文及注釋(帶翻譯)

    原文及注釋
    芙蓉池作
    芙蓉池作帶翻譯

    《芙蓉池作》是由曹丕所創(chuàng)作的,詩中用了主要篇幅描繪園林景物,對后來園林詩和山水詩也有影響。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摹盾饺爻刈鳌疯b賞,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芙蓉池作》原文

    魏晉:曹丕

    乘輦夜行游,逍遙步西園。

    雙渠相溉灌,嘉木繞通川。

    卑枝拂羽蓋,修條摩蒼天。

    驚風扶輪轂,飛鳥翔我前。

    丹霞夾明月,華星出云間。

    上天垂光采,五色一何鮮。

    壽命非松喬,誰能得神仙。

    遨游快心意,保己終百年。

    《芙蓉池作》注釋

    芙蓉池:鄴城(今河北臨漳)銅雀園中之一景。銅雀園在鄴城之西,因建有銅雀臺而得名,為曹操的王家園林。芙蓉,即荷花。

    輦(niǎn):帝王后妃乘坐的車。游:一作“遨”。

    溉灌:一作“灌溉”。

    嘉木:指茂美的林木。通川:園中水流。此句言樹木沿園中小河之兩岸密植。

    卑枝:低垂的樹木枝條。拂:輕輕地掠過。羽蓋:用羽毛裝飾的車篷。

    修:長。摩:接觸。

    驚風:車疾馳引起的急風。轂(gǔ):車輪中心的圓木,周圍與車輻的一端相接。中有圓孔,用以插軸。此"輪轂"指車輪的軸頭。

    丹霞:晚霞,呈紅色。

    華星:閃耀著光華的星星。

    上天:自天而下。

    五色:青、赤、黃、白、黑,古以此為正色。此指彩虹的多種顏色。

    一何:多么。

    松喬:傳說中的兩位仙人赤松子和王子喬。

    《芙蓉池作》譯文

    入夜出來時乘坐轂輦,來到這西園漫步游玩。

    兩條渠水已把園澆遍,美好的樹木圍繞渠邊。

    低短的樹枝掃著羽蓋,修長的樹枝伸向藍天。

    疾風從車后推輪飛跑,飛鳥在前面愉快回旋。

    紅霞中升起一輪明月,星花點點閃現在云天。

    高空垂下美麗的光彩,五光十色有多么新鮮!

    我們不是赤松、子喬,誰的壽命能比上神仙?

    這樣游玩也舒心快意,說不定保我活上百年。

    《芙蓉池作》創(chuàng)作背景

    漢獻帝建安十六年(211),曹丕為五官中郎將,置官署,為副丞相。天下向慕,賓客如云。當時在曹魏的大本營鄴城聚集了一批文士,形成了以他為核心的鄴下文人集團。曹丕為領袖人物,曹植為重要成員,“建安七子”多數參與。閑常之日,他們飲宴游賞,唱和詩賦。此詩當作于曹丕任五官中郎將時或以后幾年間。

    《芙蓉池作》賞析

    首二句點明行游及游池的時間和地點,寫乘車夜游西園的愉悅心情。一個“夜”字,突出了詩人的濃厚游興,也是后文寫景的基點?!板羞b步西園”,又表現了詩人當時輕松愉快的心情,也正因為作此逍遙之游,所以下文所描繪的景物才是那樣賞心悅目,令人陶醉。“西園”,是芙蓉池的所在,詩人們經常聚會之處,曹植《公宴》詩:“公子敬愛客,終夜不知疲,清夜游西園,飛蓋相追隨。”即寫他們在這里夜以繼日的歡游情景。

    中間十句承接上文,寫行游所見,扣緊“夜行”與“逍遙”,著力描繪芙蓉池優(yōu)美動人的夜景。“雙渠相溉灌,嘉木繞通川”,總寫這里的形勢和環(huán)境的優(yōu)雅。接著以“卑枝”二句具體寫嘉木:茂密蔥蘢的樹木環(huán)渠而生,相互掩映襯托,下者枝葉橫生,遮途塞路,上者遮天蔽日,直達云表。其后又以“驚風扶輪轂,飛鳥翔我前”來繼續(xù)寫行游所見和其時愉悅的感覺,一切有生命和無生...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