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nèi)容
宋琬的這首關(guān)于黃河的古詩你讀過嗎?看似風平浪靜的人間,其實充滿了勾心斗角
黃河是中國第二大河,也是中華民族主要的發(fā)源地,由于河流中段流經(jīng)黃土高原,也因此導致河水中夾雜了大量的泥沙,這也是為什么會叫黃河的主要原因。但是在中國的歷史上,黃河下游的改道給人類文明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黃河也被中華民族親切地稱呼為"母親河"。從古至今歌頌黃河的詩篇數(shù)不勝數(shù),今天為大家介紹一首借黃河抒情的古代詩歌。
《渡黃河》
清 宋琬
倒瀉銀河事有無,掀天濁浪只須臾。
人間更有風濤險,翻說黃河是畏途。
常常聽說黃河會倒瀉,這個事情也是真假難辨,現(xiàn)如今我真的看到了黃河,瞬間就讓我感受到了渾浪能夠翻天的感覺。但是人世間的風波遠比這些險惡的多,可人們也常常反著說,最危險的地方往往只在黃河的中間地帶。其實黃河的美麗與險惡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在我看來,我覺得黃河是美麗的,黃河身為我們的母親河,養(yǎng)育了我們?nèi)A夏民族的祖祖輩輩,也正是因為涓流不息的黃河才造就了中華民族5000年的歷史。
這首詩的作者是我國清代著名的文學家宋琬,他也是被譽為"清八詩家",是一位當時遠近聞名的大詩人。詩人從小便天資聰慧,勤奮好學的他不久便進士及第,年輕時的他可謂風光無限。但是好景不長,進京述職的他,恰逢吳三桂兵變,詩人的家屬慘遭遇害,聽到消息后的詩人也是憂憤成疾,不久便病死在了都城。
其實詩人在藝術(shù)上有很高的造詣,特別是在古體詩和律詩方面能力更加突出,這也使得詩人所創(chuàng)作的詩歌得到了很多讀者的熱烈追捧。雖然詩人在藝術(shù)上有很高的造詣,但是詩人的仕途也是相當?shù)目部溃握憬?、四川按察使的他雖然看上去十分的風光,但是詩人曾兩次含冤入獄,被冤枉多年,這也使得晚年的詩人心理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一點我們從他以后所創(chuàng)作的詩歌中很容易便可以看出來,這首詩也是寫于詩人心態(tài)變化的這段時間里,所以我們在詩中感悟到了詩人抒發(fā)特殊的情感。
詩的前兩句說明,人們一旦來到這氣勢磅礴的黃河岸邊時,不免被那倒瀉銀河的傳說所征服,
詩人也是充分表明了對這種趨炎附勢人間接性的藐視,雖然橫渡黃河是有一定危險的,但是也并沒有像傳說那樣不可逾越,面對這樣的形勢,我們要挑戰(zhàn)自己,不要被這種傳說中的危險所嚇到,只有親身經(jīng)歷后,才知道自己的能力。
后兩句則寫黃河的奔流不息,古代的人們并不知道黃河的發(fā)源地,在他們的眼里,他們認為黃河是天上的銀河倒翻下來的,這也是古代的人民對黃河的害怕之情。其實盡管他縱有翻天的浪濤,但是想要渡過他也并非難事,一般的人都能夠成功渡過,真正的風險卻是在人間。
看似風平浪靜的人間,其實充滿了勾心斗角、豺狼橫行、良心滅絕的事情發(fā)生,現(xiàn)如今我們還未曾察覺到黃河的險惡,別說黃河的險風惡浪才是最可怕的,這難道不是一種錯誤理解嗎?比起這些微不足道的險惡,在詩人的心中人間才是最險惡的地方。
與“宋琬的這首關(guān)于黃河的古詩你讀過嗎?看似風平浪靜的人間,其實充滿了勾心斗角”相關(guān)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