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詳細(xì)解釋
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
動詞
(1) 落下 。如:蹋頓(跌倒);蹋衍(指斜平的下坡路)
(2) 下垂 。如:蹋翼(耷拉著翅膀。頹喪無所作為的樣子)
(3) 另見
動詞
(1) (形聲。從足,沓(
)聲。本義:足著地;踩 )(2) 同本義
踏,足著地也。——《玉篇》
足踏使堅(jiān)平。——《齊民要術(shù)·種葵》
雞子圓轉(zhuǎn)不止,便下床以屐齒踏之。——《晉書·王述傳》
(3) 又如:踏步不前;踏雪(在雪地上行走);把火踏滅;踏踏(馬蹄聲,也作蹋蹋);踏破菜園(吃素的人,破了葷戒);踏躡(織布時(shí)踩踏織機(jī)的踏板)
(4) 邊走邊唱;打拍
到明辛苦無處說,齊聲騰踏牽船歌?!啤?王建《水夫謠》
(5) 又如:踏場(按照樂調(diào)節(jié)拍舞蹈);踏臂(連臂而歌,踏地打節(jié)拍);踏蹄(歌舞時(shí)以足踏地為節(jié))
(6) 查,勘察 。又如:踏逐(尋求,覓取);踏驗(yàn)(實(shí)地勘察);踏燈(元宵節(jié)上燈市看燈);踏緝(察訪搜捕);踏察(勘察,探測)
(7) 邁步 。如:踏罡步斗(道家作法時(shí)以特定方位的步子移動);踏踵(漫步);踏屣(猶行步);踏實(shí)(行步穩(wěn)??;落實(shí))
(8) 吞咽
縣官踏飧去,簿吏復(fù)登堂。——唐· 李賀《感諷五首》
(9) 跟隨 。如:踏肩(一個(gè)緊接一個(gè));踏故習(xí)常(因襲守舊,安于現(xiàn)狀)
(10) 游賞 。如:踏花(踏青,游春);踏賞(踏青賞景)
(11) 踢 。如:踏蹴(踢);踏鞠(古代的一種踢球運(yùn)動)
(12) 蹬
嬌兒惡臥踏里裂?!啤?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名詞
(1) 腳凳,擱腳的矮幾 。如:踏床(置于床前擱腳的小凳,用來防潮寒之氣侵入腳底);踏床板(踏床);踏墊(門口除鞋塵的墊子);踏凳(踏腳凳)
(2) 鞋
朔音悲嘒管,瑤踏動芳塵?!獪赝ン蕖队^舞妓》
(3) 另見
踏【酉集中】【足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8畫
《廣韻》他合切《集韻》託合切,音塔?!队衿纷阒匾?。
又《集韻》《韻會》《正韻》達(dá)合切,音沓。踐也。《說文》本作蹋。今文作踏?;蜃鬈D?!豆弧犯酚刑じ柙~、踏歌行。
說文解字
?!揪矶俊咀悴俊?/p>
踐也。從足聲。徒盍切
說文解字注
(蹋)踐也。從足。聲。徒盍切。八部。俗作踏。
踏字的近反義詞
近義詞
踏字組詞造句
踏的方言集匯
◎ 粵語:daap6
◎ 客家話:[沙頭角腔] tap8 [梅縣腔] tap8 [海陸豐腔] tap8 [臺灣四縣腔] tap8 [寶安腔] tap8 [陸豐腔] tap8 [東莞腔] tap8 [客英字典] tap8 [客語拼音字匯] dad6 tab6
◎ 潮州話:dah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