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詳細解釋
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
名詞
(1) 刀鞘
請令以魚皮之鞞為獻。——《逸周書·王會》
(2) 又如:鞞琫(刀鞘上的裝飾物);鞞芾(刀鞘和蔽膝)
鞞【戌集中】【革部】 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幷頂切《集韻》《韻會》補鼎切,音
?!墩f文》刀室也。《玉篇》劒削也。《詩·小雅》鞞琫有珌?!秱鳌讽@,容刀鞘也?!妒琛饭胖皂@,猶今之言鞘。
又《大雅》鞞琫容刀?!秱鳌废略豁@,上曰琫。
又《廣韻》幷弭切《集韻》《韻會》補弭切《正韻》補委切,音俾。義同?!稉P子·方言》劒削,自關(guān)而西謂之鞞?!对]》鞞,方婢反。
又《廣韻》府移切,音。牛鞞,縣名,在蜀。《前漢·地理志》犍爲郡牛鞞縣。《註》孟康曰:鞞音髀。師古曰:必爾反。
又《集韻》蒲糜切,音皮。本作郫。詳邑部郫字註。
又《廣韻》部迷切《集韻》《韻會》騈迷切,音椑。《詩·周頌·應田縣鼓傳》應,鞞鼓也?!抖Y·月令》命樂師修鞀鞞鼓。《疏》釋名,鞞,助也。裨助鼓節(jié)?!稄V韻》本作鼙。《集韻》或作
。
說文解字
鞞【卷三】【革部】
刀室也。從革卑聲。并頂切
說文解字注
(鞞)刀室也。刀部曰。削、鞞也。削鞘古今字。音肖。小雅、大雅毛傳不同。說詳玉部。從革。卑聲。幷頂切。古音當在十六部。支淸多合韻。故今音入迥韻。
鞞的方言集匯
◎ 粵語:bei2 bing2 pei4
◎ 客家話:[海陸豐腔] bin3 [臺灣四縣腔] bin3 [客英字典] bin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