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
饋【戌集下】【食部】 康熙筆畫:21畫,部外筆畫:12畫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求位切《正韻》具位切,音匱。《廣韻》餉也?!吨芏Y·天官》膳夫凡王之饋?!对]》進(jìn)食于尊者曰饋。
又《儀禮·特牲饋食禮》特牲饋食之禮,不諏日?!对]》祭祀自孰始曰饋食。饋食者,食道也。
又《士虞禮》特豕饋食?!对]》饋,猶歸也。以物與神及人,皆言饋。
又《左傳·成十年》晉侯欲麥,使甸人獻(xiàn)麥,饋人爲(wèi)之?!对]》饋人,主治公膳者也?!都崱坊蜃鳉w餽。
又《集韻》徒回切,音頹。餹饋,餌名,屑米和蜜蒸之。
說文解字
饋【卷五】【食部】
餉也。從食貴聲。求位切〖注〗,古文饋。
說文解字注
(饋)餉也。饋之言歸也。故饋多假歸爲(wèi)之。論語詠而饋、饋孔子豚、齊人饋女樂。古文皆作饋。魯皆作歸。鄭皆從古文。聘禮。歸饔餼五牢。鄭云。今文歸或爲(wèi)?zhàn)?。今本集解陽貨、微子篇作歸。依集解引孔安國語、則當(dāng)作饋也。從。聲。求位切。十五部。按今字以餽爲(wèi)?zhàn)?。此乃假借。其義本不相通也。孟子。餽孔子豚。漢禮樂志。齊人餽魯而孔子行。巳作此字。
饋的方言集匯
◎ 粵語:gwai3 gwai6
◎ 客家話:[海陸豐腔] kui6 kui3 [客英字典] kwui5 [客語拼音字匯] kui3 [梅縣腔] kian5 [寶安腔] kui3 [臺灣四縣腔] kui5 kui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