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詳細解釋
康熙字典
(haO86.com名)鼯鼠;哺乳動物;尾巴很長;前后肢之間有薄膜;能從樹上滑翔下來;住在樹洞中;晝伏夜出。
名詞
鼠名。鼯鼠 。形似松鼠,毛多褐色,尾巴很長,前后肢之間有薄膜,能從樹上飛降下來,住在樹沿中,晝伏夜出。又名夷由。如:鼯猱(鼯鼠和猱猿。比喻南方蠻人);鼯嘯(鼯鼠呼嘯);鼯技(雕蟲小技。比喻能力極平庸);鼯鼠之丑(比喻丑陋低下的才藝)
鼯【亥集下】【鼠部】 康熙筆畫:20畫,部外筆畫:7畫
《廣韻》五乎切《集韻》《韻會》《正韻》訛瑚切,音吾?!队衿拂?,飛生。《正韻》一曰五技鼠?!稜栄拧め岠B》鼯鼠,夷由?!对]》狀如小狐,似蝙蝠,肉翅翅尾,項脅毛紫赤色,背上蒼艾色,腹下黃,喙頷雜白,腳短爪長,尾三尺許,飛且乳,亦謂之飛生。聲如人呼,食火煙,能從高赴下,不能從下上高。疏一名夷由。《馬融·長笛賦》猨蜼晝吟,鼯鼠夜叫。
鼯為謎底的謎語
鼯字組詞造句
鼯的方言集匯
◎ 粵語:ng4
◎ 客家話:[海陸豐腔] ngi2 ngu2 [客英字典] ng2 [客語拼音字匯] ng2 [臺灣四縣腔] ngi2 ngu2 [寶安腔] ng2 [梅縣腔] ng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