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詳細(xì)解釋
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
(1)(形)強(qiáng)烈;Hao86.com猛烈:~火|~日|~酒|~性炸藥|轟轟~~|興高采~。
(2)(形)剛直;嚴(yán)正:~性|剛~。
(3)(形)為正義而死難的:~士|先~。
(4)(形)功業(yè):功~(功績)。
形容詞
(1) (形聲。從火,列聲?!盎稹弊衷谙旅嬉话銓懽魉狞c(diǎn)。本義:火勢(shì)猛)
(2) 同本義
烈,火猛也。——《說文》
如火烈烈?!对姟ど添灐らL發(fā)》
夫火烈,民望而畏之?!蹲髠鳌ふ压辍?/p>
火烈風(fēng)猛?!顿Y治通鑒》
(3) 又如:烈燒(熾烈的野火);烈燧(熾烈的烽火);烈烈(猛火炎熾貌);烈光(熾熱的陽光)
(4) 猛烈;激烈
其使民也酷烈。——《荀子·議兵》
一之曰觱發(fā),二之曰栗烈?!对姟め亠L(fēng)·七月》
迅雷風(fēng)烈必變?!墩撜Z·鄉(xiāng)黨》
冬日烈烈。——《詩·小雅·四月》
窮冬烈風(fēng),大雪深數(shù)尺?!五ァ端蜄|陽馬生序》
烈風(fēng)雷雨弗迷。——《書·舜典》
鏟刈穢草,伐去惡木,烈火而焚之。——柳宗元《永州八記》
(5) 又如:烈毒(劇毒);烈栗(劇烈的震動(dòng));烈盛(猛烈);烈寒(嚴(yán)寒);烈烈轟轟(轟轟烈烈。形容氣魄宏偉,聲勢(shì)浩大)
(6) 剛直;堅(jiān)貞
貞魂烈魄憐巾幗?!畲茹憽陡惺隆?/p>
(7) 又如:烈漢(性格剛烈的男子漢);烈直(剛烈耿直);烈性子(性格剛烈)
(8) 光明;顯赫
君有烈名?!秶Z》
休有烈光。——《詩·周頌·載見》
(9) 又如:烈文(光明文采);烈光(光輝、榮耀);烈烈(鮮明燦爛的樣子)
(10) 濃烈 。含有高濃度酒精的,食物味道濃烈的。如:烈酒
(11) 嚴(yán)厲;嚴(yán)重
文人畫士之禍之烈到此矣。——龔自珍《病梅館記》
(12) 又如:烈君(嚴(yán)厲的君主)
(13) 美好;優(yōu)美
聲烈遐布。——嵇康《琴賦》
名詞
(1) 功業(yè)
成王不能共事天地,修 文、 武之烈?!稘h書·王莽傳上》
兼仗父兄之烈?!顿Y治通鑒》
(2) 又如:烈所(功業(yè)之所在);烈祖(建立功業(yè)的先祖);烈烈(功業(yè)德行顯赫貌)
(3) 重義輕生或建功立業(yè) 。如:先烈;烈屬
(4) 通“癘”。惡疾
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对姟ご笱拧に箭R》
(5) 通“列”。行列
叔在藪,火烈具舉?!对姟む嶏L(fēng)·大叔于田》
動(dòng)詞
燒
益烈山澤而焚之?!睹献印る墓稀?/p>
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紙錢。——關(guān)漢卿《竇娥冤》
烈【巳集中】【火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6畫
〔古文〕煭《唐韻》《正韻》良辥切《集韻》《韻會(huì)》力蘗切,音列?!墩f文》火猛也。《玉篇》熱也。《書·胤征》天吏逸德,烈于猛火。
又《詩·鄭風(fēng)》火烈具舉。《傳》烈,列也?!豆{》列人持火具舉,言衆(zhòng)同心。
又《爾雅·釋詁》烈,業(yè)也?!稌ひ劣?xùn)》伊尹乃明言烈祖之成德。《傳》湯有功烈之祖,故稱焉。
又《詩·小雅》烝衎烈祖?!豆{》烈,美也。
又《爾雅·釋詁》烈,光也。《詩·周頌》休有烈光。
又《爾雅·釋訓(xùn)》烈烈,威也?!对姟ば⊙拧妨伊艺鲙?。《箋》烈烈,威武貌。
又《詩·小雅》憂心烈烈?!豆{》烈烈,憂貌。
又《詩·小雅》南山烈烈?!秱鳌妨伊胰恢岭y也?!妒琛穫帟r(shí)寒甚,視南山則烈烈然,愴其至役之勞苦,而情以爲(wèi)至難也。
又《爾雅·釋詁》烈,餘也?!对]》鄭之閒曰烈。《揚(yáng)子·方言》晉衞之閒曰烈。
又《詩·大雅·雲(yún)漢序》宣王承厲王之烈。《箋》烈,餘也。
又《孟子》於今爲(wèi)烈,如之何其受之?!对]》於今爲(wèi)烈烈明法,如之何受其餽也。
又《韻會(huì)》毒也?!肚皾h·公孫弘傳》若湯之旱,則桀之餘烈也。
又《戰(zhàn)國策》聞弦者,音烈而高飛?!对]》烈,猛也。
又《揚(yáng)子·方言》烈,暴也?!妒酚洝た崂魝鳌方砸钥崃覡?wèi)聲。
又《諡法》有功安民曰烈。秉德遵業(yè)曰烈。
又《集韻》忠烈也?!俄崟?huì)》剛正曰烈。《史記·伯夷傳》烈士徇名。
又《聶政傳》乃其亦烈女也。
又《爾雅·釋草疏》本草,石蕓味甘。一名螫烈。
又《通典·兵制》五人爲(wèi)烈,烈有頭目。詳火字註。
又姓?!妒斑z記》烈裔工畫。
又與裂通?!肚皾h·王莽傳》軍人分烈莽身支節(jié)。
又《唐韻正》古音例。《詩·豳風(fēng)》一之日觱發(fā),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秱鳌防趿?,寒氣也。
又《大雅》載燔載烈,以興嗣歲?!秱鳌坟炛佑诨鹪涣?。《楊戲楊季休贊》征南厚重,征西忠克,統(tǒng)時(shí)選士,猛將之烈?!对]》克,苦代反。◎按字彙引此云:葉力質(zhì)切。非。朱子於詩七月生民烈字,俱云:葉力制反。唐韻正直以爲(wèi)古音例。所引經(jīng)傳子集甚詳,皆確有明據(jù),應(yīng)從之。
又與厲通?!对姟ご笱拧妨壹俨昏?。《釋文》烈,鄭作厲。力世反。
又《禮·祭法》厲山氏之有天下也?!对]》厲山氏炎帝也。起于厲山,或曰烈山氏。魯語作列山。左傳作烈山?!端?jīng)注》賜水西逕厲鄕南,水南有重山,卽烈山也。山下一穴,相傳神農(nóng)所生處,故禮謂之烈山氏?!短祈嵳非f子齊物論,厲風(fēng)濟(jì),則衆(zhòng)竅爲(wèi)虛。厲卽烈字。
又音賴。見《詩·大雅·烈假註》鄭虔讀。
又與冽通。《詩·小雅》有冽氿泉。《疏》七月云:二之日栗冽,是冽爲(wèi)寒氣也。《說文》本作。列烈二字原從歺作。
說文解字
烈【卷十】【火部】
火猛也。從火聲。良嶭切
說文解字注
(烈)火猛也。大雅曰。載燔載烈。傳曰。傅火曰燔。貫之加于火曰烈。商頌曰。如火烈烈。引伸爲(wèi)光也、業(yè)也。又方言曰。餘也。按烈訓(xùn)餘者、盛則必盡。盡則必有所餘也。又鄭風(fēng)?;鹆揖吲e。傳曰。烈、列也。此謂烈卽列之叚借字。列者、古迾字也。從火。列聲。良薛切。十五部。
烈為謎底的謎語
烈的方言集匯
◎ 粵語:lit6
◎ 客家話:[海陸豐腔] liet8 [東莞腔] let8 [臺(tái)灣四縣腔] liet8 [寶安腔] let8 [陸豐腔] liat8 [梅縣腔] liap8 liet8 [客語拼音字匯] liad6 [客英字典] liet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