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詳細(xì)解釋
康熙字典
說(shuō)文解字
1. ?治理國(guó)家事務(wù):政治。政府。政黨。政權(quán)。政綱。政策。政令。政績(jī)。政見(jiàn)。政客(為個(gè)人或某一集團(tuán)利益從事政治活動(dòng)的人)。政局。hao86.com政變。參政。議政。
2. ?國(guó)家某一部門主管的業(yè)務(wù):財(cái)政。郵政。民政。
3. ?家庭或集體生活中的事務(wù):家政。
4. ?姓。
動(dòng)詞
(1) (會(huì)意兼形聲。從攴從正,正亦聲。攴(
)敲擊。統(tǒng)治者靠皮鞭來(lái)推行其政治?!罢笔枪饷髡?。本義:匡正)(2) 同本義
政,正也?!墩f(shuō)文》
政者,有所改更匡正?!墩撜Z(yǔ)·有政》馬注
必從上之政下?!赌印ぬ熘旧稀?/p>
俚句戲呈伯母大人粲政?!濉?秋瑾《致琴文書》
(3) 又如:正己
(4) 主持政事
蓋善政者,視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威德更興,文武迭用。——《后漢書》
(5) 又如:政本(為政的根本);政主(執(zhí)政者);政官(掌管軍政的官員);政術(shù)(施政的方法);政要(施政要領(lǐng));政理(為政之道);政路(為政的途徑)
名詞
(1) 政治;政事
其政不獲。——《詩(shī)·大雅·皇矣》。釋文:“政,政教也?!?/p>
使帥其屬而掌邦政?!吨芏Y·夏官》
荊國(guó)之為政。——《呂氏春秋·察今》
論厚薄為之政?!俄n非子·五蠹》
上下肅然,稱為政理。——《后漢書·張衡傳》
元政紊弛?!鳌?高啟《書博雞者事》
言時(shí)政者。——清· 張廷玉《明史》
沽名亂政。
(2) 又如:政化(政治和教化);政地(處理政事的地方);政爭(zhēng)(政治斗爭(zhēng));政役(政事役使);政拙(拙于政事);政制(政治制度);政俗(政治與風(fēng)俗)
(3) 國(guó)家某一部門主管的業(yè)務(wù) 。如:民政;郵政;財(cái)政
(4) 指家庭或團(tuán)體的事務(wù) 。如:家政;校政
(5) 政策;法令
先王之政?!巍?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袁有守多惠政?!?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6) 又如:政刑(政令和刑罰);政典(政策和制度);政條(政令);政道(施政的方略)
(7) 官長(zhǎng);主事者
政諸侯?!赌印し敲稀?/p>
以為大政?!蹲髠鳌ふ压迥辍?/p>
周公作立政?!稌ち⒄?/p>
(8) 又如:學(xué)政;鹽政
(9) 舊說(shuō)做官一任為一政 。如:歷官七政
(10) 政權(quán)
州吁果殺其君而奪之政?!俄n非子·內(nèi)儲(chǔ)說(shuō)下》
(11) 策略 其次伐兵,下政攻城?!秾O子》
(12) 朝廷;政府機(jī)關(guān)
在其政府,與韓琦同心輔政?!?脫脫《宋史》
(13) 姓
政【卯集下】【攴部】 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4畫
《唐韻》《集韻》《韻會(huì)》《正韻》之盛切,音正?!墩f(shuō)文》正也。《釋名》政,正也,下所取正也?!兑住べS卦》君子以明庶政。《書·舜典》以齊七政?!秱鳌啡赵挛逍歉鳟愓?/p>
又《洪範(fàn)》農(nóng)用八政。《疏》食爲(wèi)八政之首,故以農(nóng)言之?!吨芏Y·天官·大宰》建邦之六典,四曰政典,以平邦國(guó),以正百官,以均萬(wàn)民?!蹲髠鳌せ付辍氛哉?。
又《禮·王制》五十不從力政。《註》力政,城道之役也。
又姓。《廣韻》出姓苑。
又《集韻》《韻會(huì)》諸盈切,音征。賦也。通作征?!吨芏Y·地官·均人》掌均地政。《註》政,讀爲(wèi)征。地政謂地守地職之稅也?!墩f(shuō)文》從攴作政。政字原從攴作。
說(shuō)文解字
政【卷三】【攴部】
正也。從攴從正,正亦聲。之盛切
說(shuō)文解字注
(政)正也。論語(yǔ)??鬃釉弧U?、正也。從攴正。正亦聲。之盛切。十一部。
政為謎底的謎語(yǔ)
政字組詞造句
政的方言集匯
◎ 粵語(yǔ):zing3
◎ 客家話:[客英字典] zhin5 [東莞腔] zin5 [客語(yǔ)拼音字匯] zin4 [陸豐腔] zhin5 [梅縣腔] zhin5 [寶安腔] zin5 [沙頭角腔] zin5 [海陸豐腔] zhin5 [臺(tái)灣四縣腔] tsiin5
政的字形對(duì)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