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祀】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讀,拼音)

    拼音:

    注音:ㄙˋ

    筆順讀寫:點、橫撇/橫鉤、豎、點、橫折、橫、豎彎鉤

    祀的筆順
    部首:
    筆畫數(shù): 7
    結(jié)構(gòu): 左右
    繁簡對應(yīng):
    五筆: PYNN
    五行:
    部外筆畫: 3
    吉兇寓意:
    統(tǒng)一碼: 7940
    倉頡: IFRU
    鄭碼: WSYY
    四角: 37217
    電碼: 4358
    區(qū)位: 7675
    筆順編號: 4524515
    姓名學(xué): 多用男性
    英語翻譯: to sacrifice, worship
    異體字: ????????
    • 基本解釋

    • 詳細(xì)解釋

    • 康熙字典

    • 說文解字

    祭祀。((hao86.com好工具)名)殷代特指年。

    動詞

    (1) (形聲。從示,巳聲。“示”常與祭祀有關(guān)。本義:祭祀天神)

    (2) 同本義

    祀,祭無已也?!墩f文》

    祀,國之大事也。

    左傳·文公二年》

    五祀?!吨芏Y·在宗伯》。鄭注:“五色之帝?!?/p>

    以雷鼓鼓神祀?!吨芏Y》。賈公彥疏:“天神稱祀,地祗稱祭,宗廟稱享?!?/p>

    (3) 一說指祭祀地神

    祠,祭也,天祭也。祀,地祭也?!啤?玄應(yīng)《一切經(jīng)音義》

    (4) 祭祀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蹲髠鳌こ晒辍?/p>

    祭祀必祝之。——《戰(zhàn)國策》

    瑞撫吳甫半歲,小民聞當(dāng)去,號泣載道,家繪像祀之?!睹魇贰ずH饌鳌?/p>

    (5) 又如:祀灶(祭灶神。在臘月二十三日,為古代五祀之一);祀南北郊(天子即位后在城南郊外祭天,在城北郊外祭地);祀土(祭祀土地神);祀天(祭祀天神);祀孔(指祭祀孔子的典禮);祀田(以田租收入供祭祀用的田);祀社(祭祀土神);祀奉(祭祀供奉);祀典(記載祭祀儀禮的典籍);祀物(祭祀所用的供物);祀命(祭祀的命令);祀享(祭祀供獻(xiàn));祀孤(祭祀孤魂);祀姑(古代旗幟名)

    名詞

    (1) 祭神的地方

    過墓則式,過祀則下?!抖Y記》

    (2) 又如:祀堂(祭殿);祀舍(祭祀的房屋,廟宇);祀場(古代祭祀地神的處所);祀壇(古代祭祀時用土筑的平臺)

    (3) 世,代

    固有文不傳于后祀,聲遂絕于天下者矣。——唐· 柳宗元《與友人論為文書》

    (4) 中國商代對年的一種稱呼

    惟十有三祀?!稌ず榉丁?/p>

    (5) 向神或神明供奉動物或植物食物、酒類、香燭或珍貴物品作為祭祀的行為或舉動

    祀,國之大事也——《左傳》

    祀【午集下】【示部】 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3畫

    〔古文〕??《唐韻》詳里切《集韻》《韻會》象齒切《正韻》詳子切,??音似。祭也?!稌ず楣?fàn)》八政,三曰祀。《禮·祭法》聖王制祭祀,法施於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禦大葘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

    《月令》春祀戸,夏祀竈,秋祀門,冬祀行,中央土,祀中霤。

    《祭法》王爲(wèi)羣姓立七祀,諸侯爲(wèi)國立五祀,大夫立三祀,適士二祀,庶士庶人一祀。

    年也。《書·伊訓(xùn)》惟元祀?!秱鳌啡∷臅r祭祀一訖也?!夺屆芬笤混?。祀,巳也。新氣升,故氣巳也。

    《孝經(jīng)·士章疏》祀者,似也。似將見先人也。

    葉夷益切,音亦?!对姟ば⊙拧芬誀?wèi)酒食,以享以祀。葉上翼下福,福音壁。

    葉養(yǎng)里切,音以。《詩·大雅》克禋克祀,以弗無子。《司馬相如·封禪頌》孟冬十月,君徂郊祀,馳我君輿,帝用享祉。

    葉詳茲切,音祠?!秴⑼酢方t土立壇宇,朝暮敬祭祀。鬼物見形象,夢寐感慨之。《集韻》或作??。

    說文解字

    祀【卷一】【示部】

    祭無已也。從示巳聲。禩,祀或從異。詳里切

    說文解字注

    (祀)祭無巳也。析言則祭無巳曰祀。從巳而釋爲(wèi)無巳。此如治曰亂、徂曰存。終則有始之義也。釋詁曰。祀祭也。從示。巳聲。詳里切。一部。

    祀的方言集匯

    ◎ 粵語:zi6
    ◎ 客家話:[陸豐腔] sii5 [東莞腔] cu5 [沙頭角腔] su3 [客英字典] sii5 [海陸豐腔] sii6 [寶安腔] su5 [臺灣四縣腔] sii5 [梅縣腔] se5 [客語拼音字匯] si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