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詳細解釋
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
(1)(名)早晨。
(2)(副)很久以前。
(3)(副)先前(表示離現(xiàn)在已有一段距離):我的話~說完了。
(4)((hao86.com好工具)副)比一定的時間靠前。
(5)(名)問候的話;用于早晨見面時互相招呼:您~!
名詞
(1) (會意。小篆字形,上面是“日”,下面是“甲”。“甲”的最早寫法象“十”,指皮開裂,或東西破裂?!霸纭奔刺鞂⑵茣?,太陽沖破黑暗而裂開涌出之意。本義:早晨)
(2) 同本義
早,晨也?!墩f文》
晨初為早?!对姟ふ倌稀ば⌒恰肥?/p>
是謂老服?!独献印?/p>
早夜以思。——唐· 韓愈《原毀》
早鶯爭暖樹?!啤?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早暮咈吾耳?!啤?柳宗元《柳河?xùn)|集》
早出暮歸?!读凝S志異·促織》
(3) 又如:清早(清晨);明早(明天早上);早出晚歸(整日在外);起早貪黑;早天(早晨的天空);早角(早晨的號角聲);早朝(早晨朝參);早膳(吃早飯);早霞(朝霞);早堂(舊時官府早晨坐衙治事稱“早堂”);大清早
(4) 姓
副詞
(1) 本來;已經(jīng)
媳婦兒守寡又早三個年頭,服孝將除了也?!P(guān)漢卿《竇娥冤》
(2) 又如:早來(本是;已經(jīng));早為(已是)
(3) 幸虧,幸而 。如:早則(幸而;早該;早已)
(4) 比一定的時間靠前
晨往,寢門辟矣,盛服將朝。尚早,坐而假寐?!蹲髠鳌ば辍?/p>
早與之絕?!顿Y治通鑒》
早定大計。
(5) 又如:他早走了;早死了;早世(過早地死去;夭死)
代詞
何時;何日
山水朝來笑問人:“翁早歸來也?——宋· 辛棄疾《卜算子》
形容詞
(1) 在平生的早期;在年輕時 。如:曾是一個熱情的、早熟的姑娘;早茂(年幼時便才華出眾);早成(人的身心早熟;亦謂年少成熟);早夭(未成年而死);早寡(婦女年少喪夫)
(2) 特指年幼時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巍?陸游《書憤》詩
(3) 又如:早年
(4) 在通常、預(yù)期、規(guī)定或?qū)嶋H的時間以前。是遲或晚的反義詞
早救之,孰與晚救之便?——《戰(zhàn)國策·齊策一》
土氣有早晚?!巍?沈括《夢溪筆談》
自有早晚。
(5) 又如:今年春天來得早;早間(不久前);遲早(或早或晚);趁早(抓緊時機或提前時間);提早(提前);早律(早來的季候);推測結(jié)果還為時太早;六十歲退休可不早;早早(比常時為早;很早)
動詞
早上見面時,相互招呼用語 。如:先生早;你早!
早【辰集上】【日部】 康熙筆畫:6畫,部外筆畫:2畫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皓切,遭上聲。《說文》晨也。
又先也?!兑住だへ浴酚杀嬷辉绫嬉?。
又與皁同。《周禮·地官·司徒》宜皁物。《註》皁物,柞、栗之屬?!夺屛摹钒o音早。本或作早?!墩f文》作。從日在甲上。
說文解字
早【卷七】【日部】
晨也。從日在甲上。子浩切
說文解字注
(早)?也。?者、早昧爽也。二字互訓(xùn)。引伸爲(wèi)凡爭先之偁。周禮大司徒早物。叚早爲(wèi)草。從日在甲上。甲象人頭。在其上則早之意也。易曰。先甲三日。子浩切。古音在三部。
早字組詞造句
早的方言集匯
◎ 粵語:zou2
◎ 客家話:[東莞腔] zau3 [寶安腔] zau3 [梅縣腔] zau3 [海陸豐腔] zo3 zau3 [客英字典] zau3 [陸豐腔] zo3 [客語拼音字匯] zau3 zo3 [沙頭角腔] zau3 [臺灣四縣腔] zo3 zau3
◎ 潮州話:z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