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詳細解釋
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
(1)(動)〈書〉選擇。
(2)(動)〈書〉衡量(好工具hao86.com)輕重。
名詞
(1) (形聲。從金,全聲。本義:稱重量的器具,即秤)
(2) 同本義
銓,衡也?!墩f文》
稱謂之銓?!稄V雅·釋器》
夫挈輕重不失銖兩,圣人弗用,而縣之乎銓衡?!痘茨献印R俗訓》
(3) 又如:銓衡
(4) 指古代史書中解說、評議一類的文字
后之史家,或謂之論,或謂之序,或謂之銓,或謂之評?!巍?鄭樵《通志》
(5) 姓
動詞
(1) 稱量;衡量;鑒別
無銓度天下之眾寡?!秶Z·吳語》。注:“稱也。”
考量以銓。——《漢書·王莽傳》
(2) 又如:銓次(衡量而排定次序。也作“詮次”);銓序(評論文章的品第序次);銓判(審度判斷);銓材(衡量才能)
(3) 根據(jù)資格條件選授官職
而翁長銓?!鳌?崔銑《洹詞·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4) 又如:銓除(量才授官);銓考(考量選用);銓序(按照官吏的才能功績,確定官位的等級升降);銓授(量才授官);銓補(考量才能以補官職)
(5) 排列 。如:銓貫(編排連續(xù))
銓【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6畫
《唐韻》此緣切《集韻》《韻會》逡緣切,音詮。《說文》衡也?!稄V韻》量也,次也,度也?!稜栄拧め屟浴枫屢病!妒琛分^銓量輕重也?!肚皾h·王莽傳》考量以銓。《註》銓,權(quán)衡也。
又《玉篇》平木器。
又三銓。《唐六典》吏部有三銓法,尚書典其一,爲尚書銓。侍郞分其二,爲中銓東銓。以四事?lián)衿洳?,曰身言書判。以三類觀其異,曰德才勞。凡流外兵部禮部舉人,郞官得自主之,曰小選?!对]》尚書掌七品以上選,侍郞掌八品以下選。
又姓。漢捕羌校尉銓徵。《集韻》或作輇。《莊子·外物篇》輇才諷說之徒。《註》輇量人物也。亦作硂。
說文解字
銓【卷十四】【金部】
衡也。從金全聲。此緣切
說文解字注
(銓)稱也。稱各本作衡。今正。禾部稱、銓也。與此爲轉(zhuǎn)注。乃全書之通例。稱卽今秤字。衡者、牛觸橫大木其角。權(quán)衡字經(jīng)典用之。許不尒。葢古權(quán)衡二字皆叚借字。權(quán)爲垂之叚借。古十四部與十七部合音。是以若干爲若柯?;副頎懞捅?。斟灌爲斟戈。毛詩觀爲多之借。單聲之鼉鄲入戈韻。垂古音陀。叚權(quán)爲之。俗乃作錘。若衡則叚借之橫字。權(quán)衡者、一直一橫之謂。從金。稱錘以金爲之。故從金。全聲。此緣切。十四部。
銓的方言集匯
◎ 粵語:cyun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