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詳細(xì)解釋
康熙字典
(1)(名)(~子、~兒)頭和軀干相連接的部分。
(2)((好工具h(yuǎn)ao86.com)名)(~兒)器物上像脖子的部分:這個(gè)瓶子~兒長(zhǎng)。
名詞
(1) (形聲。從肉,孛(
)聲。本義:頸項(xiàng)。俗稱脖子)(2) 同本義
青龍偃月刀,九九八十一斤,脖子里著一下?!P(guān)漢卿《單刀會(huì)》
(3) 又如:脖梗(亦稱“脖兒梗”、“脖梗子”;頸項(xiàng));脖項(xiàng)(頸項(xiàng));脖領(lǐng)(圍在脖子上的領(lǐng)套)。又指東西像脖子的部分。如:這個(gè)瓶子脖兒長(zhǎng);腳脖子;拐脖兒;脖搶骨(頸椎)
(4) 脖胦,即肚臍 。如:脖臍(肚臍)
脖【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7畫
《廣韻》蒲沒切,音勃。胦臍?!队衿凡?,胦?!墩滞ā缝`樞經(jīng),肓之原,出於脖胦。
脖為謎底的謎語(yǔ)
脖字組詞造句
脖的方言集匯
◎ 粵語(yǔ):but6
◎ 客家話:[海陸豐腔] put8 [客英字典] put8 [臺(tái)灣四縣腔] put8 [梅縣腔] put8 [寶安腔] put8 [客語(yǔ)拼音字匯] pad6 pud6
脖的字形對(duì)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