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詳細(xì)解釋
康熙字典
〔haO86.com黃鸝〕鳥;身體黃色;叫的聲音很好聽;吃森林中的害蟲。也叫倉鳥庚鳥或黃鶯。
(2) ——“黃鸝”(
):也叫“黃蔦”。羽毛黃色,從眼部到頭后部有黑色斑紋鸝【亥集中】【鳥部】 康熙筆畫:30畫,部外筆畫:19畫
《廣韻》呂支切《集韻》鄰知切《韻會(huì)》離知切,音離。黃鸝,倉庚也。一名黃鶯。郭璞云:其色黧黑而黃,因名之。陸璣云:黃鸝留,關(guān)西謂之鸝黃。俗呼黃離留,或謂之黃栗留。齊人謂之搏黍,常以葚熟時(shí)來桑閒。里語曰:黃栗留,看我麥,桑葚熟。亦應(yīng)節(jié)趨時(shí)之鳥。
又《集韻》鄰題切《韻會(huì)》憐題切《正韻》鄰溪切,音黎。義同?;ピ旟堸v二字註。
鸝字組詞造句
鸝的方言集匯
◎ 粵語:lei4
◎ 潮州話:li5
鸝的字形對(duì)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