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詳細解釋
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
(1)(動)遲延:~誤。
(2)(hao86.com動)過度喜好;迷戀:~于幻想。
形容詞
(1) (形聲。從耳,冘(
)聲。本義:耳朵大而且下垂) 同本義夸父耽耳。——《淮南子·地形》。 高注:“耽耳,耳垂在肩上?!?/p>
(2) 又如:耽毿(毛長下垂紛披的樣子)
動詞
(1) 沉溺
于嗟女兮,無與士耽。——《詩·衛(wèi)風·氓》
士之耽兮?!对姟ばl(wèi)風·氓》。傳:“樂也?!?/p>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耽?!抖Y記》
惟耽樂之從?!稌o逸》
耽于女樂,不顧國政,則亡國之禍也?!俄n非子·十過》
且耽田家樂?!畎住顿涢偳鹛幨俊?/p>
(2) 又如:耽著(迷戀);耽思深思,潛心研究探討;耽樂(沈迷于享樂)
(3) 承受;擔負
我要及時就死,又耽不起吞金服毒的?!都t樓夢》
(4) 又如:耽險(擔風險;危險);耽待(耽帶。照顧,幫助;寬容;原諒;擔當,承受;等候)
(5) 嗜;喜好
你本身做亭長,耽幾盞酒?!?睢景臣《高祖還鄉(xiāng)》
(6) 又如:耽好(特別愛好);耽志(專心致志);耽尚(愛好,尊崇);耽研(專心研究);耽意(專心)
(7) 停留;延遲 。如:耽擱;耽誤;耽遲(耽誤;遲延)
耽【未集中】【耳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4畫
〔古文〕《廣韻》丁含切《集韻》《韻會》《正韻》都含切,
音酖?!墩f文》耳大垂也?!痘茨献印さ匦斡枴房涓傅⒍?,在其北方。《註》耽耳,耳垂在肩上。
又《玉篇》樂也。《書·無逸》惟耽樂之從?!秱鳌愤^樂謂之耽?!对姟ばo風》于嗟女兮,無與士耽?!秱鳌返ⅲ瑯芬?。
又《廣韻》虎視?!兑住ゎU卦》虎視耽耽?!对]》虎視耽耽,威而不猛,不惡而嚴?!肚皾h·敘傳》六世耽耽,其欲浟浟。《註》師古曰:耽耽,威視之貌。
又《五音集韻》徒含切,音覃。視近而志遠。
又《張衡·西京賦》大廈耽耽。《註》耽,音丹。耽耽,深邃之貌。
又都感切,音黕。亦虎視。
又徒感切,音禫。徐視也。
說文解字
耽【卷十二】【耳部】
耳大垂也。從耳冘聲?!对姟吩唬骸笆恐①??!倍『?/p>
說文解字注
(耽)耳大也?;茨蠅嬓斡枴?涓傅⒍谄浔?。高注。耽耳、耳垂在肩上。耽讀衣褶之褶?;蜃鲾z。以兩手攝其肩之耳也。按許書本無聸字。耽卽聸也。今本於耽篆之外沾一聸篆。誤矣。從耳。冘聲。丁含切。八部。詩曰。士之耽兮。衞風氓文。此引詩說叚借也。毛傳曰。耽、樂也。耽本不訓樂、而可叚爲媅字。女部曰。媅者、樂也。
耽為謎底的謎語
耽的方言集匯
◎ 粵語:daam1
◎ 客家話:[臺灣四縣腔] dam1 [寶安腔] dam1 [海陸豐腔] dam1 [客英字典] dam1 [梅縣腔] dam1 dam5 [東莞腔] dam1 [客語拼音字匯] da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