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詳細(xì)解釋
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
(1)(名)指蟋蟀。
(2)(名)【好工具h(yuǎn)ao86.com】蝗蟲。
名詞
(1) 蝗蟲的別名
飛蛩滿野?!痘茨献印?/p>
(2) 傳說中的異獸名 。如:蛩蛩距虛(傳說中的異獸。蛩蛩與距虛為相類似而形影不離的二獸);蛩蛩氈(有蛩蛩距虛圖案,象征成雙成對的毛織坐臥具或墊具)
(3) 古書上指蟋蟀 。如:蛩聲(蟋蟀的鳴聲);蛩機(jī)(蟋蟀的別稱)
蛩【申集中】【蟲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6畫
《唐韻》《集韻》《韻會》渠容切,音卭?!队衿肪尢撘病!渡胶=?jīng)》北海內(nèi)有素獸焉,狀如馬,名曰蛩蛩?!对]》卽蛩蛩,巨虛也,一走百里。郭璞曰:巨虛卽蛩蛩,互言耳?!俄n詩·外傳》西方有獸曰蟨,得甘草必銜以遺蛩。蛩,巨虛。《說苑》蛩蛩見人將來,必負(fù)蟨以走。二獸者,非性心愛蟨也,爲(wèi)得甘草而貴之也?!度罴ぴ亼言姟夫蓑艘嗄铕?。
又《字彙補》蛩蛩,憂思貌。《劉向·九歎》志蛩蛩而懷顧兮,?眷眷而獨逝。
又蝗也?!痘茨献印け窘?jīng)訓(xùn)》飛蛩滿野。
又《說文》秦謂蟬蛻爲(wèi)蛩。
又《集韻》古勇切,音拱。蟲名,百足也。《爾雅·註疏》蚰,江東人呼蛩。音鞏。
說文解字
蛩【卷十三】【蟲部】
蛩蛩,獸也。一曰秦謂蟬蛻曰蛩。從蟲鞏聲。渠容切
說文解字注
(蛩)蛩蛩獸也。四字句。子虛、上林賦皆有蛩蛩。張揖曰。蛩蛩、靑獸。狀如馬。按史記作邛邛。一曰秦謂蟬蛻曰蛩。方俗殊語也。蛩之言空也。從蟲。聲。渠容切。九部。
蛩為謎底的謎語
蛩字組詞造句
蛩的方言集匯
◎ 粵語:kung4
◎ 客家話:[海陸豐腔] kiung2 [客英字典] kiung2 [臺灣四縣腔] kiung2 [梅縣腔] kiun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