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詳細(xì)解釋
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
(【好工具h(yuǎn)ao86.com】動)〈書〉剝奪。
動詞
(1) (形聲。從衣,虒(
)聲。本義:奪去衣服)(2) 同本義
終朝三褫。——《易·訟》
念解佩而褫紳?!堆┵x》
乃褫豪民衣自衣?!鳌?高啟《書博雞者事》
(3) 又如:褫衿(剝?nèi)ヒ鹿?。舊時(shí)生員等犯罪,必先由學(xué)官褫奪衣冠,革除功名之后,才能動刑拷問)
(4) 奪去 。如:褫氣(奪氣,喪失氣勢)
(5) 革除 。如:褫奪(剝奪);褫官(革除官職)
(6) 扯住 。如:褫住(扯住)
(7) 廢弛 。如:褫散(解散);褫落(脫落;掉下;廢弛敗落;解脫)
褫【申集下】【衣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0畫
《唐韻》池爾切《集韻》《韻會》丈爾切,音豸。奪衣也。《易·訟卦》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妒琛啡婑菝?。
又《集韻》丑豸切,音。義同。
又《廣韻》衣絮編也。
又演爾切,音酏。福也。
又相支切,音斯。余支切,音移。義同。
又《韻會》直吏切,値去聲。解也,脫也。《荀子·非相篇》極禮而褫。《註》直吏反。
又《廣韻》直離切《集韻》知切,音馳。蓐衣又曰褫氊。
說文解字
褫【卷八】【衣部】
奪衣也。從衣虒聲,讀若池。直離切
說文解字注
(褫)奪衣也。奪當(dāng)作敓。許訓(xùn)奪爲(wèi)遺失。訓(xùn)敓爲(wèi)彊取也。此等恐非許原文。後人以今字改古字耳。周易訟上九?;蝈a之鞶帶。終朝三褫之。侯果曰。褫、解也。鄭玄、荀爽、翟元皆作三拕之。荀、翟訓(xùn)拕爲(wèi)奪?;茨蠒弧G嘏H庇霰I拕其衣。高注。拕、奪也。拕?wù)?、褫之假借字。十七十六二部音冣近也。引伸?wèi)凡敓之偁。從衣。虒聲。讀若池。直離切。十六部。
褫為謎底的謎語
褫字組詞造句
褫的方言集匯
◎ 粵語:ci2
◎ 客家話:[臺灣四縣腔] cih3 ti5 [寶安腔] ci3 [海陸豐腔] chi3 ti5 [客英字典] chi3 ti5 [梅縣腔] chii3 chi3 [客語拼音字匯] ci3
◎ 潮州話:c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