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詳細解釋
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
(名)古(hao86.com好工具)國名;在今河南湯陽南。
名詞
古國名 。周武王封殷紂王之子武庚于此,約相當于今河南省淇縣以北,湯陰縣東南一帶地方
邶【酉集下】【邑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5畫
《廣韻》《集韻》《韻會》蒲昧切《正韻》步昧切,音佩?!墩f文》故商邑,自河內(nèi)朝歌以北是也?!对姟ぺL·小序》武王克商,分朝歌而北謂之邶。
又《集韻》補昧切,音背。齊地名?!蹲髠鳌は宥四辍俘R與晏子邶殿其鄙六十。與商之邶名同地異?!稄V韻》同鄁。
說文解字
邶【卷六】【邑部】
故商邑。自河內(nèi)朝歌以北是也。從邑北聲。補妹切
說文解字注
(邶)故商邑。商、畿內(nèi)之地也。邑、國也。商頌曰。商邑翼翼。自河內(nèi)朝歌?北是也。河內(nèi)朝歌、二志同。前志曰。朝歌、紂所都。詩諩曰。邶庸衞者、商紂畿內(nèi)方十里之地。武王伐紂以其京師封紂子武庚爲殷後。三分其地置三監(jiān)。使管叔、蔡叔、霍叔尹而敎之。自紂城而北謂之邶。南謂之庸。東謂之衞。後三監(jiān)導武庚叛。成王殺武庚。伐三監(jiān)。更於此三國建諸矦。封康叔於衞。使爲之長。後世子孫稍幷彼二國?;於?。從其國本而異之。爲邶庸衞之詩焉。故邶城在今河南衞輝府府東北。通典曰。故庸城在新鄉(xiāng)縣縣西南三十二里。從邑。北聲。補妹切。古音在一部。
邶為謎底的謎語
邶的方言集匯
◎ 粵語:bui3
◎ 客家話:[海陸豐腔] pi3 pui5 [臺灣四縣腔] pi3 pui5 [客英字典] pui5 [客語拼音字匯] boi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