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詳細解釋
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
(1) 激烈的撞擊或爆炸聲 。如:刺的一聲,他滑了一個跟頭
(2) 另見
動詞
(1) (形聲。從刀,朿(
)聲。本義:扎入,用尖利的東西刺)(2) 同本義
君殺大夫曰刺。刺,直傷也。——《說文》
刺,殺也?!稜栄拧?/p>
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吨芏Y·司刺》
夫?qū)VT之刺 王僚也,慧星襲月?!稇?zhàn)國策·魏策》
(3) 又如:刺焚(刺股、焚膏之略詞,比喻刻苦攻讀);刺子(暗劍);刺心(以刀等刺進心臟。喻刺痛內(nèi)心);刺血(刺手指出血。表示虔誠的一種苦行);刺臂(古代一種黥刑,在犯者臂部刺字;刺臂出血,用以盟誓)
(4) 諷刺
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5) 又如:譏刺(譏諷);刺邪(諷刺邪惡);刺戒(譏刺告戒);刺美(諷刺邪惡,贊揚美好)
(6) 殺。古時君殺大夫叫刺
經(jīng)刺公子偃?!蹲髠鳌こ晒辍?。注:“ 魯殺大夫皆言刺。”
刺懷公于 高梁。——《國語·晉語》
(7) 又如:刺斫(刺殺);刺虎(殺虎)
(8) 指責、揭發(fā)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戰(zhàn)國策·齊策》
(9) 又如:刺舉(檢舉;謂檢舉奸惡,舉薦有功);刺打(斥責。方言)
(10) 探?。徊扇?/p>
刺六經(jīng)中作王制?!妒酚洝し舛U書》
(11) 又如:刺取(采取,選用);刺問(探問);刺答(拜訪答問)
(12) 刺探;偵探
至公車刺取?!稘h書·丙吉傳》
(13) 又如:刺事(打探事情);刺取(刺探);刺候(刺探偵察)
(14) 插入;鉆進 。如:刺天(沖入天空)
(15) 刺激;刺射 。如:刺干(刺激);刺鬧(發(fā)癢);刺惱(刺撓。煩惱;難受)
(16) 刺繡(一種美術工藝) 。如:刺文(猶刺繡);刺鳳描鸞(謂刺繡)
名詞
(1) 泛指尖利如針之物 。如:刺竹(一種多刺的竹);刺兒(尖銳像針的東西);刺莓(有刺的野生莓子)
(2) 名帖
即門者持刺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見?!诔肌秷髣⒁徽蓵?/p>
(3) 又如:刺呼(名片上所寫的姓名);刺紙(猶名片);刺請(以名刺邀請)
(4) 兵器的鋒刃 。如:刺兵(古代兵器,矛屬)
(5) 旁邊 。如:刺斜(旁邊);刺邪里,刺斜(旁邊)
(6) 另見
刺【子集下】【刀部】 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6畫
《唐韻》《集韻》《韻會》七賜切《正韻》七四切,此去聲?!墩f文》刺,直傷也。從刀束?!稜栄拧め屧b》刺,殺也?!洞呵铩べ叶四辍饭淤I戍衞,不卒戍刺之?!豆騻鳌反讨吆危瑲⒅?。
又《儀禮·士相見禮》庶人則曰刺草之臣。《註》刺猶剗除之也。
又《前漢·郊祀志》刺六經(jīng)中作王制?!对]》刺,采取之也。
又《廣韻》針刺也。以針黹物曰刺。
又《韻會》棘芒也。
又《釋名》書姓名於奏白曰刺?!夺釢h·禰衡傳》建安初游洛下,始達穎川,隂懷一刺,旣而無所之,至刺字漫滅。
又《詩·大雅》天何以刺?!睹珎鳌反蹋熤?。
又《周禮·秋官》司刺掌三刺,一訊羣吏,二訊羣臣,三訊萬民。《註》刺,訊決也。
又刺史,官名?!俄崟窛h武帝初置刺史,掌奉詔察州。成帝更名牧,哀帝復爲刺史。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七跡切,音磧。穿也,傷也?!对鲰崱啡兄病!睹献印反倘硕鴼⒅?。
又針黹也?!妒酚洝へ浿硞鳌反汤C文,不如倚市門。
又偵伺也?!肚皾h·燕王旦傳》燕王旦遣幸臣之長安問禮儀,隂刺朝廷事。
又《韻會》黥也。
又撐也。《史記·平世家》平乃刺船而去?!俄n愈詩》峻瀨乍可刺。
又刺刺,多言貌。《管子·心術篇》焉能去刺刺爲咢咢乎?!俄n愈·送殷員外序》丁寧顧婢子,語刺刺不能休。
又七計切,音砌。《詩·魏風》維是褊心,是以爲刺?!都崱匪鬃??!俄崟窂臇c從刀。俗作刺,誤。剌音辣。
說文解字
刺【卷四】【刀部】
君殺大夫曰刺。刺,直傷也。從刀從朿,朿亦聲。七賜切
說文解字注
(刺)君殺大夫曰刺。刺、直傷也。刺篆疑非舊次。刺、直傷也。當爲正義。君殺大夫曰刺。當爲別一義。辭之先後今又倒亂矣。上文剽砭刺也、刲刺也皆直傷之義。然則刺篆當廁剽刲二篆下。禮經(jīng)云刺草、大雅之刺訓責、史稱刺六經(jīng)作王制、官稱刺史、鏚黹曰刺繡、用?曰刺船、盜取國家密事爲刺探尚書事皆其引伸之義也。一曰君殺大夫曰刺者、春秋僖二十八年。公子買戍衞。不卒戍。刺之。成十六年。刺公子偃。公羊傳曰。刺之者何。殺之也。內(nèi)諱殺大夫。謂之刺之也??贾T周禮司刺。掌三刺之法。壹刺曰訊羣臣。再刺曰訊羣吏。三刺曰訊萬民。注。刺、殺也。訊而有罪則殺之。然則春秋於他國書殺其大夫。於魯國則兩書刺。諱魯之專殺而謂之刺。謂其當罪合於周禮。公羊內(nèi)諱之說是矣。此云君殺大夫曰刺。春秋於他國不云爾也。從刀朿。朿亦聲。七賜切。十六部。按又七跡切。古不分去入。
刺為謎底的謎語
刺字組詞造句
刺的方言集匯
◎ 粵語:ci3 cik3 sik3
◎ 客家話:[寶安腔] ciuk7 | ci5 [梅縣腔] ze5 ciuk7 lak7 [臺灣四縣腔] ciuk7 cih5 [客英字典] cih5 ciuk7 cu5 [東莞腔] ci5 [海陸豐腔] ciuk7 cih5 [客語拼音字匯] ci4 cug5 qiag5 qiug5 [陸豐腔] ciuk7
◎ 潮州話:ceng3 (tshùrng 舊時:tsh?g) ci3 (ch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