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詳細解釋
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
(1)(動)古時指書版雕刻;現(xiàn)在也指排印出版:~版|~刻。
(2)(名)定期或不定期發(fā)行的雜志;也指在報紙上定期出的有專門內(nèi)容的一版:周~|月~|hao86.com副~。
(3)(動)消除;修改:~誤|~謬補缺。
動詞
(1) (形聲。從刀,干聲。本義:砍,砍削)
(2) 同本義
刊,剟也?!墩f文》
刊,削也?!稄V雅》
刊陽木而火之。——《周禮·柞氏夏日至令》。注:“謂斫去次地之皮?!?/p>
刊其柄與末?!抖Y記·雜記》。注:“猶削也?!?/p>
隨山刊木?!稌ひ骛ⅰ?/p>
(3) 又如:刊山(砍伐山上樹木);刊木(砍伐樹木);刊薙(砍伐割除草木)
(4) 刪除
誠不刊之典。——晁公武《郡齋讀書志》
(5) 又如:刊落(刪去冗贅多余的文字);刊削(削除);刊刪(刪改);刊革(刪改);刊除(削除)
(6) 刻;雕刻
刊石作銘?!嚏摺蛾悓伇?/p>
重木刊鑿之?!秲x禮·士喪禮》
(7) 又如:刊刻(雕刻);刊人(刻版工人);刊石(鐫刻在石上,以便長久保存);刊立(刻石立碑);刊版(刻版或排版);刊刷(刊刻印刷);刊書(刻印書籍);刊成板(定例);刊勒(雕刻碑文)
(8) 訂正;修訂 。如:刊定(改正而成定本);刊正(改正錯誤);刊字(修改文字);刊改(修改;訂正);刊修(修正)
(9) 開辟 。如:刊啟(開辟);刊道(開辟道路)
(10) 刊登 。如:刊出(刊登發(fā)表);刊行(刊印發(fā)行)
名詞
(1) 通“竿”
抗木刊?!秲x禮·既夕禮》
(2) 出版物 。如:特刊;副刊
刊【子集下】【刀部】 康熙筆畫:5畫,部外筆畫:3畫
《唐韻》苦寒切《集韻》《韻會》《正韻》丘寒切,看平聲?!墩f文》剟也,從刀干聲?!稄V韻》削也。
又斫也?!吨芏Y·秋官·柞氏》夏日至,令刊陽木而火之?!对]》謂斫去次地之皮。
又通栞。《前漢·地理志》隨山栞木?!对]》師古曰:栞,古刋字。斫其木也。
又《韻補》葉丘虔切,音愆?!恫茏咏āぴ垢栊小分艿┳粑奈?,金縢功不刊。推心輔王室,二叔反流言。
又葉古案切,音旰?!稉P雄·酈商銘》橫恥愧景,刎頸自獻。金紫褒表,萬世不刋。章樵讀。
又刻也?!稌x書·孫綽傳》必須綽爲(wèi)文,然後刋石焉?!锻鮾€褚淵
》刋玄石以表德?!蹲謴 窏類踉唬簞㈧Т饟P雄,懸諸日月不刋之書,言不可削除也。今俗誤作刻梓之用。各處鄕試序多云:刊其文之佳者若干篇。張睿甫曰:刋字亦可用。刋其字外之餘木,而後字成,故刻字謂之刋,猶遷官而謂之除也。
說文解字
刊【卷四】【刀部】
剟也。從刀干聲??嗪?/p>
說文解字注
(刊)剟也。柞氏。夏日至。令刊陽木而火之。注??^斫去次地之皮也。按凡有所削去謂之刊。故刻石謂之刊石。此與木部栞音同義異。唐衞包乃改栞爲(wèi)刊。誤認爲(wèi)一字也。從刀。干聲??嗪小J牟?。
刊為謎底的謎語
刊字組詞造句
刊的方言集匯
◎ 粵語:hon1 hon2
◎ 客家話:[客英字典] kan1 [臺灣四縣腔] kan1 [梅縣腔] kan1 [寶安腔] kan1 [客語拼音字匯] kan1 [東莞腔] kan1 [海陸豐腔] kan1 [陸豐腔] kan1
◎ 潮州話:kang5 (khang)「揭陽、潮陽」kian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