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詳細(xì)解釋
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
([hao86.com好工具]名)匏瓜;葫蘆的一種。
名詞
(1) (會(huì)意?!墩f文》:“從包從瓠省。包,取其可包藏物也?!卑矗骸梆?
)葫蘆。?。杭词⌒危x取“瓠”字形體的一部分“夸”,與“包”會(huì)合成義。本義:葫蘆的一種,即匏瓜)(2) 同本義
匏,瓠也?!墩f文》
匏有苦葉?!对姟ぺL(fēng)·匏有苦葉》
吾豈匏瓜也哉?——《論語·陽貨》
其器陶匏?!稘h書·郊祀志下》
匏【子集下】【勹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9畫
《唐韻》薄交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蒲交切,音庖?!墩f文》瓠也。從夸,包聲。取其可包藏物也?!对姟ぺL(fēng)》匏有苦葉?!对]》陸佃曰:短頸大腹曰匏。《陸璣詩疏》匏葉少時(shí)可爲(wèi)羹。
又可淹煮,至八月葉卽苦。《嚴(yán)粲·詩緝》匏經(jīng)霜葉枯落,乾之腰以度水?!遏斦Z》苦匏不材於人,共濟(jì)而已。
又《爾雅翼》匏在八音之一,笙十三簧,竽三十六簧,皆列管匏內(nèi),施簧管端。
又以爲(wèi)飮器?!对姟ご笱拧纷弥棉??!抖Y·郊特牲》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
又《韻會(huì)》匏瓜,星名。在河鼓東?!都崱坊蜃鳝敗?/p>
說文解字
匏【卷九】【包部】
瓠也。從包,從夸聲。包,取其可包藏物也。薄交切文三
說文解字注
(匏)瓠也。瓠下曰。匏也。與此爲(wèi)轉(zhuǎn)注。匏判之曰蠡、曰瓢、曰?。邶風(fēng)傳曰。匏謂之瓠。謂異名同實(shí)也。豳風(fēng)傳曰。壺、瓠也。此謂壺卽瓠之假借字也。從包。從瓠省。瓠省舊作瓠聲。誤。韻會(huì)作從夸、包聲。亦誤。今正。從包瓠者、能包盛物之瓠也。不入瓠部者、重包也。包亦聲。薄交切。古音在三部。包、逗。取其可包藏物也。說從包之意。藏當(dāng)作臧。
匏字組詞造句
匏的方言集匯
◎ 粵語:paau4
◎ 客家話:[梅縣腔] pau2 [海陸豐腔] pau2 [客英字典] pau2 [寶安腔] pau2 [客語拼音字匯] pau2 po2 [臺(tái)灣四縣腔] pau2 [陸豐腔] pau3
◎ 潮州話:頗歐5(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