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詳細解釋
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
(1)(動)叫人加快行動:~小王快走。
(2)(動)設(shè)法使過程加快:~(hao86.com好工具)肥。
動詞
(1) (形聲。從人,崔聲。本義:催促,促使) 同本義
交徧催我。——《詩·邶風(fēng)·室人》
鴻儀催零金?!逗畛杀?/p>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馈队炅剽彙?/p>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鹾病稕鲋菰~》
(2) 又如:催比(催征);催并(催促;催逼);催迸(同“催并”);催科(催租;亦指催繳錢糧的小吏);催命鬼(催人早死的鬼使);催索(催討,催著要)
催【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11畫
《唐韻》《集韻》《韻會》倉回切,音崔。促也,迫也。本作趣,古有趣無催,催促皆後人所增。催趣同聲,實一字。
說文解字
催【卷八】【人部】
相儔也。從人崔聲。《詩》曰:“室人交徧催我?!眰}回切
說文解字注
(催)相擣也。猶相迫也。邶風(fēng)北門曰。室人交徧摧我。傳曰。摧、沮也。音義曰。摧或作催。據(jù)許則催是也。不從傳者、傳取沮壞之義。與摧訓(xùn)擠、訓(xùn)折義同。葢當(dāng)時字作催。而毛釋爲(wèi)摧之假借。許則釋其本義也。從人。崔聲。倉回切。十五部。山部無崔。偶奪耳。大徐據(jù)摧催字補。詩曰。室人交徧催我。
催字組詞造句
催的方言集匯
◎ 粵語:ceoi1
◎ 客家話:[陸豐腔] cui1 [梅縣腔] cui1 [寶安腔] cui1 [客英字典] cui1 [客語拼音字匯] cui1 [海陸豐腔] cui1 [東莞腔] cui1 [沙頭角腔] cui1 [臺灣四縣腔] cu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