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詳細(xì)解釋
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
名詞
(1) 梵文 Buddha音譯“佛陀”的簡稱 。意譯為“覺者”、“知者”、“覺”。覺有三義:自覺、覺他(使眾生覺悟)、覺行圓滿,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據(jù)稱,凡夫缺此三項,聲聞、緣覺缺后二項,菩薩缺最后一項,只有佛才三項俱全。小乘講的“佛”,一般是用作對釋迦牟尼的尊稱。大乘除指釋迦牟尼外, 還泛指一切覺行圓滿者。宣稱三世十方,到處有佛
西方有神,名曰佛?!逗鬂h書·西域傳》
(2) 又如:佛天(佛;西天;美好的地方);佛化(佛的教化);佛光(佛所帶來的光明);佛會(佛菩薩眾圣會聚的地方);佛圖(佛塔);佛位(成佛正果之位)
(3) 佛教
攘斥佛老?!n愈《進(jìn)學(xué)解》
(4) 又如:信佛;佛學(xué)(佛教的學(xué)問);佛義(佛教的經(jīng)義);佛典(佛教的典籍)
(5) 佛像
此上手房宇,乃管待老爺們的佛堂、經(jīng)堂、齋堂。——《西游記》
(6) 又如:銅佛;佛面(佛像面部);佛座(安置佛像的臺);佛殿;佛寶(各種佛像)
(7) 比喻慈悲的人
民舉手加額,呼余為佛。——宋· 呂祖謙《呂氏家塾記》
(8) 佛經(jīng)
兩個姑子先念了佛偈。——《紅樓夢》
(9) 又如:誦佛;念佛;佛偈(佛經(jīng)中的頌詞)
(10) 另見
動詞
通“拂”。違背
佛,戾也?;蜃鞣鳌!都崱?/p>
(2) ——見“仿佛”(
)(3) 另見
佛【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畫:7畫,部外筆畫:5畫
〔古文〕仏《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符勿切,音咈。《說文》見不諟也。
又仿佛亦作彷彿,髣髴。《揚(yáng)雄·甘泉賦》仿佛其若夢?!栋喙獭び耐ㄙx》夢登山而迥眺,覿幽人之髣髴?!稘h書》作仿佛。
又捩也?!抖Y·曲禮》獻(xiàn)鳥者,佛其首,畜鳥則勿佛?!对]》恐鳥喙害人,爲(wèi)小竹籠,以捩轉(zhuǎn)其首也。
又逆也,戾也?!抖Y·學(xué)記》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揚(yáng)子·法言》荒乎淫,佛乎正。與拂同。
又輝粲貌?!饵S香·九宮賦》銀佛律以順游。
又三佛齊,佛郞機(jī),柔佛,皆外國名。
又佛桑,花名。
又姓。明佛正。
又佛佗。佛者,覺也。以覺悟羣生也。
又《集韻》《正韻》蒲沒切,音浡。興起貌?!盾髯印し鞘悠贩鹑黄绞乐灼鹧?。與浡勃通。
又《集韻》《韻會》《正韻》同弼?!对姟ぶ茼灐贩饡r仔肩。《毛傳》佛,大也?!多嵐{》佛,輔也。
又葉方味切,音廢?!肚皾h·司馬遷敘傳》學(xué)微術(shù)昧,或見仿佛疑殆匪闕,違衆(zhòng)忤世?!墩滞ā肥纻鳚h明帝永平七年,佛法始入中國,非也。秦時沙門室利房等至,始皇以爲(wèi)異,囚之。夜有金人,破戸以出。漢武帝時,霍去病過焉支山,得休屠王祭天金人以歸,帝置之甘泉宮。金人者,浮屠所祠,今佛像卽其遺法也。哀帝時,博士弟子秦景,使伊存口授浮屠經(jīng),中土未之信。迨明帝夜夢金人飛行殿庭,以問於朝。傅毅以佛對曰:天竺國有佛,卽神也。帝遣中郞蔡愔及秦景使天竺求之,得佛經(jīng)二十四章,釋迦立像,倂與沙門攝騰,竺法蘭東還。以是考之,秦西漢知有佛久矣,非明帝始也。
又古本列子周穆王篇,西域之國有化人,無西方聖人名佛之說,獨(dú)仲尼篇載孔子曰:西方之人有聖者。蓋假借孔子之語也?!蹲謴 费亍墩崱罚幕藸?wèi)聖人,非。
說文解字
佛【卷八】【人部】
見不審也。從人弗聲。敷勿切〖注〗、仏,古文。
說文解字注
(佛)仿佛也。依玉篇。與全書例合。按髟部有髴。解云。髴、若似也。卽佛之或字。從人。弗聲。?勿切。十五部。
佛為謎底的謎語
佛字組詞造句
佛的方言集匯
◎ 粵語:bat6 fat1 fat6
◎ 客家話:[梅縣腔] fut8 [東莞腔] fut8 [客英字典] fut8 [海陸豐腔] fut8 [客語拼音字匯] fud6 [臺灣四縣腔] fut8 [沙頭角腔] fut8 [陸豐腔] fut8 [寶安腔] fut8
◎ 潮州話:hug8(h?k) hug4(h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