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詳細(xì)解釋
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
1. ?同“茅”。
2. ?[hao86.com好工具]姓。
(1) 同“茅”
覆之以茆。——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茆【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5畫
《唐韻》莫飽切,音卯?!俄崟辐D葵?!多嵭⊥啤飞敳瞬荨!对姟旐灐匪紭枫〔善滠??!蛾懎^疏》茆與荇菜相似,葉大如手,赤圓有肥者,著手滑不得停,莖大如匕柄,葉可以生食,又可鬻,滑美。江南人謂之蓴菜,或謂之水葵,諸陂澤中皆有。《干寶云》今之蹗草,堪爲(wèi)葅,江東有之。
又云:或名水戾。一云今之浮菜,卽豬蓴是也。
又《集韻》通?。草叢生也。
又與茅通?!吨芏Y·天官·醢人》茆菹?!多嵲]》讀作茅?!墩f文》《玉篇》音柳。註詳字。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注
()鳧葵也。魯頌毛傳同。周禮醢人茆菹。鄭大夫讀爲(wèi)茅?;蛟?。茆、水艸。杜子春讀爲(wèi)。後鄭曰。、鳧葵也。今周禮轉(zhuǎn)寫多譌誤。爲(wèi)正之如此。漢時有茆、二字。經(jīng)文作茆。兩鄭皆易字爲(wèi)也。鳧葵名。亦名?。今之蒓菜也。不與?類廁者、以篆籒別之。從艸。丣聲。力久切。三部。俗作茆、音卯。非也?;N文作?。詩曰。言采其。今詩言作薄。
茆的方言集匯
◎ 粵語:maau5
◎ 客家話:[臺灣四縣腔] mau3 [寶安腔] mau2 [海陸豐腔] mau3 [客英字典] mau3 [客語拼音字匯] mau2 [梅縣腔] mau3
◎ 潮州話:mau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