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詳細解釋
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
動詞
(1) (形聲。從弓,爾聲。本義:放鬆弓弦)
(2) 同本義
彌,馳弓也?!墩h文》
彌、瀰,《説文》:弛弓也?!都崱?/p>
(3) 充滿;填滿
彌、瀰縫其闕,而匡救其災(zāi)。——《左傳》
(4) 又如:彌、瀰封;彌、瀰補;彌、瀰縫
(5) 通“弭”。停止
不彌、瀰人爭。——《管子·四稱》
以彌、瀰亂發(fā)、髮姦,登大司馬,職在內(nèi)輔。——《漢書·王莽傳》
形容詞
(1) 遍;滿
彌、瀰山跨穀。——《漢書·司馬相如傳》。注:滿也?!?/p>
彌、瀰祀社稷禱祠?!吨芏Y·大祝》。注:“猶徧也?!?/p>
馬畜彌、瀰山。——《漢書·李廣蘇、囌建傳》
(2) 又如:彌、瀰天亙地(滿天連地,形容巨大無比);彌、瀰旬(滿十天);彌、瀰衍(蔓延;滿溢);彌、瀰期(滿一年);彌、瀰望(充滿視野;滿眼);彌、瀰競(布滿);彌、瀰襟(滿懷);彌、瀰羅(包羅;布滿)
(3) 廣
彌、瀰綸天地之道。——《易·係、繋辭》
(4) 又如:彌、瀰茫(廣遠,迷茫);彌、瀰廣(廣闊;遼闊)
(5) 久;遠
歷、曆世彌、瀰久?!稘h石門頌》
俾爾彌、瀰爾性。——《詩·大雅·卷阿》
彌、瀰望廣潒?!獜埡狻段骶┵x》。注:“遠也。”
曠日彌、瀰久而無益于理?!笇挕尔}鐡論·相刺》
(6) 又如:彌、瀰久(長久;愈久);彌、瀰永(久長);彌、瀰長(久長);彌、瀰時(謂歷、曆時久)
副詞
(1) 更加;越發(fā)、髮
是以其曲彌、瀰高,其和彌、瀰寡。——宋玉《對楚王問》
垂二百祀,大業(yè)彌、瀰固。——柳宗元《封建論》
奉之彌、瀰繁?!巍?蘇、囌洵《六國論》
彌、瀰覺其甘?!鳌?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2) 又如:彌、瀰至(更甚;倍至);彌、瀰事(愈加從事于)
暫無詳細釋義
彌【寅集下】【弓部】 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4畫
〔古文〕《廣韻》武移切《集韻》《韻會》民
切,
音迷?!墩f文》弛弓也。
又《玉篇》徧也。《周禮·春官·大?!窂涭肷琊⒍\?!对]》彌猶徧也。
又《類篇》終也。《詩·大雅》誕彌厥月。《傳》彌,終也。
又《廣韻》益也。《論語》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又《廣韻》長也,久也。
又遠也。《左傳·哀二十三年》以肥之得備彌甥也。《註》彌遠也。
又祲也?!吨芏Y·春官·祲》掌十煇之法,七曰彌。《註》彌者,白虹彌天也。
又彌縫,補闕也?!兑住だM辭》彌綸天地之道?!妒琛窂洠^彌逢補合。《左傳·僖二十六年》彌縫其闕。
又彌彌,猶稍稍也。《前漢·韋賢傳》彌彌其失。
又彌龍,車飾。《史記·禮書》彌龍所以養(yǎng)威也。《註》索隱曰:謂金飾衡軛爲龍。
又捍彌,國名。《前漢·西域傳》捍彌國,今名寧彌。
又姓。《廣韻》三輔決錄有新豐彌升。
又羌複姓,後秦將軍彌姐婆觸。
又《類篇》綿批切,音迷。嫛彌,嬰兒也。《禮·雜記》中路嬰兒失其母焉。《註》嬰,猶嫛彌也。
又《韻會》母婢切,彌上聲?!额惼分挂病!俄崟废⒁病!吨芏Y·春官·小?!窂洖?zāi)兵?!肚皾h·李廣傳》彌節(jié)白檀。《註》彌節(jié),少安之意?!俄崟吠ㄗ麇簟?/p>
說文解字
婗【卷十二】【女部】
嫛婗也。從女兒聲。一曰婦人惡皃。五雞切
說文解字注
(婗)嫛婗也。從女。兒聲。五雞切。十六部。一曰婦人惡皃。此則專謂婗字。
彌的方言集匯
◎ 粵語:mei4 nei4
◎ 客家話:[客英字典] ni2 ni3 [陸豐腔] ni3 [梅縣腔] ni2 [海陸豐腔] ni2 ni3 [客語拼音字匯] ni2 [沙頭角腔] li1 [東莞腔] mi2 [寶安腔] li2 [臺灣四縣腔] ni2 ni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