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詳細(xì)解釋
康熙字典
說(shuō)文解字
(1)(動(dòng))逃跑;逃走:~奔|~竄。
(2)(Hao86.com動(dòng))逃避:~稅|~學(xué)。
動(dòng)詞
(1) (形聲。從辵(
),兆聲。本義:逃走,逃跑)(2) 同本義
逃,亡也?!墩f(shuō)文》
許由逃之?!肚f子·外物》
恒侯體痛,使人索 扁鵲,已逃 秦矣。——《韓非子·喻老》
處于逃?!俄n非子·內(nèi)儲(chǔ)說(shuō)上》
逃未及遠(yuǎn)?!濉?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
脫身以逃?!鳌?張溥《五人墓碑記》
(3) 又如:逃閃(逃跑藏匿);逃越(逃走);逃生子(逃妾所生之子);逃犯(逃跑的犯人);逃軍(軍隊(duì)主將拋下軍隊(duì)獨(dú)自逃走;逃兵)
(4) 逃避,回避
少則能逃之?!秾O子·謀攻》
今我逃楚, 楚必驕,驕則可與戰(zhàn)矣?!蹲髠鳌は骞辍?/p>
無(wú)所逃于天地間。——清· 黃宗羲《原君》
(5) 又如:逃稅(逃避納稅);逃會(huì);逃債;逃學(xué);逃刑(逃避刑責(zé))
(6) 藏,隱匿 。如:逃祿(隱居不仕);逃世(避世。隱居不仕);逃形(藏身);逃身(逃命;藏身);逃官(隱居不仕);逃山(隱居)
(7) 離開(kāi)
罷鋤用又廢,戀鄉(xiāng)不忍逃。——唐· 司馬札《鋤草怨》
(8) 又如:逃席(宴會(huì)中途不辭而去);逃徙(離鄉(xiāng)逃奔他處居住);逃酒(逃避飲酒,離席先去);逃伍(充軍者逃離部伍)
(9) 叛,離,由于關(guān)系破裂而脫離
醉中往往愛(ài)逃禪?!鸥Α讹嬛邪讼筛琛?/p>
(10) 又如:逃禪(違背佛教戒律);逃墨(離棄墨子的學(xué)說(shuō))
逃【酉集下】【辵部】 康熙筆畫(huà):13畫(huà),部外筆畫(huà):6畫(huà)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huì)》《正韻》徒刀切,音陶?!墩f(shuō)文》亡也?!稌?shū)·牧誓》乃惟四方,多罪逋逃?!对]》謂有罪逃亡之人也。
又《廣韻》避也,去也?!妒酚洝鞘兰摇芳驹屘尤?。《註》謂讓位而逃也。《後漢·謝該傳》良才抱璞而逃,所謂往而不返者也。
又通作跳。逸去也?!妒酚洝じ咦婕o(jì)》項(xiàng)羽圍成臯,漢王跳?!对]》跳,音逃?!肚皾h·燕王澤傳》跳驅(qū)至長(zhǎng)安。
又葉田黎切,音題?!秳㈧Аち信潯沸o君不聽(tīng),後果遁逃。許不能救,女作載馳?!都崱诽?,俗作迯,非是。,古文造。
說(shuō)文解字
逃【卷二】【辵部】
亾也。從辵兆聲。徒刀切〖注〗,古文逃。
說(shuō)文解字注
(逃)亡也。亡逃互訓(xùn)。從辵。兆聲。徒刀切。二部。
逃字組詞造句
逃的方言集匯
◎ 粵語(yǔ):tou4
◎ 客家話:[海陸豐腔] to2 tau2 [陸豐腔] to3 [臺(tái)灣四縣腔] to2 tau2 [東莞腔] tau2 [客英字典] tau2 [寶安腔] tau2 [梅縣腔] tau2 [客語(yǔ)拼音字匯] tau2 to2
◎ 潮州話:do5
逃的字形對(duì)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