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詳細(xì)解釋
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
(1)((hao86.com好工具)形)肚子空;想吃東西:很~。
(2)(動(dòng))使受餓:別~著牲口。
動(dòng)詞
(1) (形聲。從食,我聲。本義:饑之甚。按:在古代,“饑”與“餓”存在著程度上的差別?!梆嚒敝敢话愕亩亲羽I;“餓”是嚴(yán)重的饑餓)
(2) 同本義 。與“飽”相對(duì)
餓,饑也?!墩f文》
餓,無食久餒也?!读鶗省?/p>
餓,甚于饑也?!墩滞ā?/p>
有死者曰大饑,無死者曰大餓?!豆攘簜鳌肥枰戾阏f
無一月餓。——《淮南子·說山》
家有常業(yè),雖饑不餓。——《韓非子·飾邪》
(3) 又如:餓隸(饑餓的人;形容干瘠的樣子);餓損(餓壞);餓殺鬼(方言。貪吃的人);餓病(饑餓致病)
(4) 使受餓;感到饑餓
餓其體膚。——《孟子·告子下》
伯夷、 叔齊餓于 首陽(yáng)之下。——《論語(yǔ)·季氏》
(5) 又如:孩子餓了;別餓著小豬
(6) 貧困;缺少 。如:水田餓水;干田餓水;餓鄉(xiāng)(缺吃的鄉(xiāng)里)
餓【戌集下】【食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7畫
《唐韻》《正韻》五箇切《集韻》《韻會(huì)》牛箇切,我去聲?!队衿凤|也?!稄V韻》不飽也。《禮·檀弓》昔者衞國(guó)兇飢,夫子爲(wèi)粥,與國(guó)之餓者?!虬错n子飾邪篇:家有常業(yè),雖飢不餓?;茨献诱f山訓(xùn):寧一月飢,毋一旬餓。以此推之,餓甚于飢也。故孟子朝不食,夕不食,兼飢餓言。
說文解字
餓【卷五】【食部】
飢也。從食我聲。五箇切
說文解字注
(餓)飢也。從食。我聲。五箇切。十七部。
餓為謎底的謎語(yǔ)
餓字組詞造句
餓的方言集匯
◎ 粵語(yǔ):ngo6
◎ 潮州話:gho7
餓的字形對(duì)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