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詳細(xì)解釋
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
(1)(動)小聲哭:~訴|哀~|悲~|抽~|(好工具h(yuǎn)ao86.com)哭~。
(2)(名)眼淚:飲~|~下如雨。
動詞
(1) (形聲。從水,立聲。本義:無聲或低聲地哭)
(2) 同本義
持其踵為之泣?!稇?zhàn)國策·趙策》
如聞泣幽咽?!啤?杜甫《石壕吏》詩
連拜且泣?!巍?王讜《唐語林·雅量》
太監(jiān)泣別?!鳌?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3) 又如:泣勵(哭著激勵);泣詈(邊哭邊罵);泣血捶膺(形容悲痛欲絕的樣子);泣血(無聲痛哭,淚如血涌);泣別(流淚告別)
(4) 哭 。如:泣歧(見歧路有所感傷而哭泣);泣荊(因遺失荊釵而哭泣。比喻留戀舊物,顧念舊情)
名詞
眼淚
泣下沾衿?!稘h書·李廣蘇建傳》
座中泣下誰最多?!啤?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詩
泣下沾襟?!巍?歐陽修《伶官傳(序)》
因泣下?!濉?張廷玉《明史》
泣涕(泣淚。眼淚);飲泣(含忍眼淚,形容極其悲痛)
泣【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5畫
《廣韻》去急切《集韻》《韻會》《正韻》乞及切,音湇?!墩f文》無聲出涕也。《徐鉉曰》泣,哭之細(xì)也?!抖Y·檀弓》泣血三年。
又《集韻》力入切,音立。猋泣,疾貌。
又與澀通。血凝不消也?!端貑枴泛畾馊萦诒硟手},則血脈泣。
說文解字
泣【卷十一】【水部】
無聲出涕曰泣。從水立聲。去急切
說文解字注
(泣)無聲出涕者曰泣。依韻會所據(jù)小徐本訂。者、別事?也??尴略?。哀聲也。其出涕不待言。其無聲出涕者爲(wèi)泣。此哭泣之別也尚書大傳曰。微子將往朝周。過殷之故墟。志動心悲。欲哭則爲(wèi)朝周。俯泣則近婦人。推而廣之作雅聲。謂之麥秀歌。從水。立聲。去急切。七部。素問以爲(wèi)歰字。
泣字的近反義詞
近義詞
泣為謎底的謎語
泣字組詞造句
泣的方言集匯
◎ 粵語:jap1
◎ 客家話:[梅縣腔] kip7 [沙頭角腔] lip7 [客語拼音字匯] kib5 [寶安腔] kip7 [客英字典] kip7 hip7 [臺灣四縣腔] kip7 hip7 [東莞腔] lip8 [海陸豐腔] kip7 hi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