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詳細(xì)解釋
康熙字典
說(shuō)文解字
(1)(動(dòng))漂浮:~舟湖上。
(2)(動(dòng))透出;往上冒:臉上~【好工具h(yuǎn)ao86.com】紅。
(3)(形)廣泛;一般:空~。
(4)(動(dòng))泛濫:黃~區(qū)。
動(dòng)詞
(1) (形聲。從水,乏聲。汎、泛實(shí)同一詞。本義:漂浮)
(2) 同本義
汎,浮貌。從水,凡聲。與泛略同。與氾迥別。——《說(shuō)文》
汎彼柏舟。——《詩(shī)·邶風(fēng)·柏舟》
汎舟于河?!秶?guó)語(yǔ)·晉語(yǔ)》。注:“浮也?!?/p>
一曰泛齊?!吨芏Y·酒正》
汎齊,浮蛾在上汎汎然也?!夺屆め岋埵场?/p>
汎汎楊舟?!对?shī)·小雅·菁菁者莪》
乘天潢之汎汎兮。——《文選·張衡·思玄賦》
蓋大蘇泛赤壁云。—— 明· 魏學(xué)洢《核舟記》
泛彭蠡口,四望無(wú)際?!?宋· 陸游《過(guò)小孤山大孤山》
(3) 又如:泛然(漂浮,浮動(dòng)的樣子);泛浮(漂浮);泛萍(比喻漂蕩不定);泛蟻(浮在酒上的泡沫)
(4) 漫溢,大水漫流
河水決濮陽(yáng),泛郡十六?!稘h書·武帝紀(jì)》
(5) 又如:黃泛區(qū);泛浸(泛濫淹沒(méi));泛漲(水漲溢);泛瀾(漫溢橫流)
(6) 彌漫
凝煙泛城闕,凄風(fēng)入軒房?!铣?宋· 劉鑠《歌詩(shī)》
(7) 浮現(xiàn);露出 。如:泛白(浮現(xiàn)白色)
(8) 向上冒出
坑里泛出半人深的水,油汪汪的,漂著汽油?!獥钏贰度Ю锝健?/p>
(9) 通“覂”(
),傾覆大命將泛,莫之振救?!獫h· 賈誼《論積貯疏》
副詞
(1) 假借為氾。廣泛,普遍
以杜君言泛汛之?!?清· 方苞《獄中雜記》
情竇既開,必致于泛用無(wú)度?!櫻孜洹短煜驴?guó)利病書》
(2) 又如:泛利(廣泛施利);泛涉(廣泛涉獵);泛采(取材廣泛);泛廣(廣泛,普遍);泛觀(縱觀;廣泛地瀏覽)
(3) 不切實(shí)際的,浮淺的 。如:空泛;浮泛
泛【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5畫
《唐韻》《集韻》《韻會(huì)》孚梵切,音汎?!墩f(shuō)文》浮也。一曰流也。通作汎?!肚皾h·郊祀歌》泛泛滇滇從高斿。
又《集韻》方勇切,音捧。覆也。《前漢·武帝紀(jì)》泛駕之馬。《註》本作覂,後通用。
又《廣韻》房法切《韻會(huì)》扶法切,音乏。泛,聲微小貌。
說(shuō)文解字
泛【卷十一】【水部】
浮也。從水乏聲。孚梵切
說(shuō)文解字注
(泛)浮也。邶風(fēng)曰。汎彼柏舟。亦汎其流。上汎謂汎汎、浮皃也。下汎當(dāng)作泛、浮也。汎泛古同音、而字有區(qū)別如此。左傳僖十三年。汎舟之役。亦當(dāng)作泛。從水。聲。孚梵切。古音在七部。
泛為謎底的謎語(yǔ)
泛字組詞造句
泛的方言集匯
◎ 粵語(yǔ):faan3
◎ 客家話:[東莞腔] fam5 [臺(tái)灣四縣腔] fam5 [客英字典] fam5 [寶安腔] fam5 [梅縣腔] fam5 [海陸豐腔] fam6 [客語(yǔ)拼音字匯] fam4 pang4
泛的字形對(duì)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