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坨】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讀,拼音)

    拼音:tuó

    注音:ㄊㄨㄛˊ

    筆順讀寫:橫、豎、提、點、點、橫撇/橫鉤、撇、豎彎鉤

    坨的筆順
    部首:
    筆畫數(shù): 8
    結構: 左右
    繁簡對應:
    五筆: FPXN
    五行:
    部外筆畫: 5
    統(tǒng)一碼: 5768
    倉頡: GJP
    鄭碼: BWRR
    四角: 43112
    電碼: 9737
    區(qū)位: 5971
    筆順編號: 12144535
    異體字:
    • 基本解釋

    • 詳細解釋

    • 康熙字典

    (1)(名)面食煮熟(好工具hao86.com)后粘在一塊兒。

    (2)(名)坨子。

    名詞

    (1) 堆;團。形狀大小不一的堅實的團塊 。如:陀陀(圓圓的樣子);鹽坨;泥坨

    (2) 海中沙洲

    海中沙洲,俗呼為坨,亦有周廣至百里者,或荒或種,并無賦藉。——清· 吳嘉賓《海疆善后疏》

    (3) 地名用字 。如:王慶坨(在河北省);黃沙坨(在遼寧省)

    動詞

    面食煮熟后粘結成一塊 。如:面條坨了;餃子坨了

    坨【丑集中】【土部】 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5畫

    《集韻》余支切,音移。地名?!墩滞ā吠幼种F。汎云地名,無稽。

    坨的字源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