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詳細解釋
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
(1)(動)〈方〉翻(土);刨:~地。
(2)(動)用細末撒在物體上面。
(3)(動)聚。
(4)([hao86.com好工具]名)〈書〉塵埃:塵~|微~。
(5)(名)〈書〉粗劣。
名詞
(1) 塵埃
霏霏散浮煙,靄靄集微坌?!脝枴段煨缡律疥栍暌埂?/p>
(2) 又如:微坌(微塵)
動詞
(1) 指塵土飛揚著落在物體上
逆風揚塵,塵不及彼,還坌己身?!端氖陆?jīng)》
(2) 又如:坌并(飛揚灑落);坌起(飛起,揚起)
(3) 涌出 。如:坌溢(噴涌充溢);坌憤(郁憤迸發(fā))
(4) 聚集;合
敵四萬眾坌集,傅城而陣?!端问贰しN世衡傳》
(5) 又如:坌沓(會合,聚合)
(6) 〈方〉∶翻起或松動泥土 。如:坌土;坌地
形容詞
(1) 粗笨
我似那靈禽在后,你這等笨鳥先飛?!?關漢卿《陳母教子》
(2) 也說“笨鳥先飛”、“夯雀兒先飛”
咱們家沒人,俗話說的,“夯雀兒先飛”,省的“臨時丟三落四的不齊全,令人笑話。——《紅樓夢》
(3) 又如:坌工(粗活,笨重的勞動);坌鳥先飛(笨鳥先飛,喻笨人做事比人先動手)
坌【丑集中】【土部】 康熙筆畫:7畫,部外筆畫:4畫
《廣韻》《集韻》《韻會》蒲悶切,音
。塵也,聚也,
也。《司馬相如·哀秦二世賦》登陂陀之長阪,坌入曾宮之嵯峨?!夺釢h·禰衡傳》飛詞聘辯,溢氣坌湧?!短茣と鍖W傳》坌集京師。
又《集韻》普悶切《正韻》步悶切,音炃。義同。
說文解字
坋【卷十三】【土部】
塵也。從土分聲。一曰大防也。房吻切
說文解字注
(坋)也。凡爲細末糝物若被物者皆曰坋。如左氏芥其雞。賈逵云。季氏擣芥爲末。播其雞翼??梢咱朽C氏雞。五行志。棄灰於道者黥。孟康云。商鞅以棄灰於道必坋人。坋人必鬥。故設黥?以?其源。貨殖傳胃脯。晉灼云。燖羊胃以末椒薑坋之。皆是也。其音則後漢東夷傳注引說文蒲頓反爲長。今俗語如蓬去聲。按坋之言被也。從土。分聲。房吻切。十三部。一曰坋、大防也。周南傳曰。墳、大防也。許釋墳爲墓。然則汝墳乃叚借字也。此義音當平聲。
坌為謎底的謎語
坌的方言集匯
◎ 粵語:ban3 ban6
◎ 客家話:[客英字典] fun3 [臺灣四縣腔] fun3 [海陸豐腔] fun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