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詳細(xì)解釋
康熙字典
說(shuō)文解字
-
同“hAo86.com凌”。
同“凌 2 ”
淩【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huà):12畫(huà),部外筆畫(huà):8畫(huà)
《唐韻》力膺切《集韻》《韻會(huì)》閭承切,音陵?!恫┭拧窚R馳也。一曰歷也?!赌救A·海賦》汎海淩山。
又與掕通。《爾雅·釋言》淩,慄也?!对]》淩懅戰(zhàn)慄?!妒琛?img src="https://static.hao86.com/invalidZi2/c6e7d7c812f5d2c22af0c3f89f4a0e8b.png" alt="??" class="lm_img" />蒼云:掕慄也。郭言淩懅戰(zhàn)慄,則淩掕音義同。
又水名。《前漢·地理志》泗水郡淩縣。《應(yīng)劭曰》淩水所出。
又姓?!度龂?guó)志》吳淩統(tǒng)。與凌別。
說(shuō)文解字
淩【卷十一】【水部】
水。在臨淮。從水夌聲。力膺切
說(shuō)文解字注
(淩)淩水。在臨淮。前志臨淮郡。後志爲(wèi)下邳國(guó)。前志泗水國(guó)淩。應(yīng)劭曰。淩水所出。入淮南。後志淩屬?gòu)V陵郡。水經(jīng)注淮水篇?;此⒆筠熴羲畤?guó)南。淩水、出淩縣。東流、逕其縣故城東。而東南流、注於淮。是曰淩口。今江蘇徐州府宿遷縣縣東南五十里有淩城。淩水未詳。從水。夌聲。力膺切。六部。廣韻曰。淩、歴也。今字今義也。
淩的方言集匯
◎ 粵語(yǔ):ling4
◎ 客家話:[客英字典] lin2 [臺(tái)灣四縣腔] lin2 [梅縣腔] lin2 [海陸豐腔] lin2 [寶安腔] lin2
◎ 潮州話:羅英5(龍)
淩的字源演變
淩的字形對(duì)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