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詆
詆
dǐ
【動(dòng)】
(形聲。從言,氐(dǐ)聲。本義:誣蔑,毀謗)
同本義〖calumnify;defame;slander〗
詆,毀也。——《廣雅·釋詁二》
詆毀也,辱也。——《漢書·劉向傳》注
歷詆公卿大臣?!稘h書·息夫躬傳》
雖有詆訐之民,無所依矣。——《墨子·修身》
又如:詆詬(誣蔑;毀謗);詆訐(詆毀攻擊);詆辱(毀謗侮辱)
譴責(zé)〖rebuke〗
露表告將入關(guān),因詆宦豎柄朝,垢蠹紀(jì)綱。——《新唐書》
罵〖swear〗
弟聞得世兄也詆盡流俗,性情中另有一番見解。——《紅樓夢》
詆大酋當(dāng)死?!巍の奶煜椤吨改箱洝ず笮颉?br>欺〖cheat〗
朔擅詆欺天子從官,當(dāng)棄市?!稘h書》
抵賴,抵諱。用同“抵”〖deny〗
上責(zé)(史)萬歲,萬歲詆讕?!顿Y治通鑒》
詆毀
dǐhuǐ
〖slander;defame;vilify〗惡意毀謗、破壞
他的個(gè)人聲望受到詆毀
詆訾
dǐzǐ
〖slander;defame;vilify〗毀謗非議
詆訾今古,高自位置。——清·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