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獻
真可對于佛教各宗的思想采取調(diào)和的態(tài)度。他所訂的〈禮佛儀式〉(見《紫柏尊者別集》卷四),除發(fā)愿禮拜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外,還教人禮拜西天東土歷代傳宗判教并翻傳秘密章句諸祖,這是他調(diào)和諸宗思想的具體表現(xiàn)。
真可喜拈〈毗舍浮佛偈〉教人,有時則教人持誦半偈。所謂‘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毗舍浮佛頌說示如裴〉)。他的僧俗弟子很多,從他問道的人士有陸左、馮夢禎、瞿汝稷、王肯堂等。瞿汝稷通內(nèi)外學(xué),著有《指月錄》三十二卷,王肯堂為著名醫(yī)學(xué)大家,著有《成唯識論證義》十卷等。
真可一生參叩諸方尊宿,但他并沒有專一的師承。他在祭北京法通寺遍融的文中說︰‘余往來遍老之門,觀其動履,冥啟予多矣?!栌诒槔现T,未敢言嗣。若所謂德,則此老啟迪不淺,焉敢忘之!’
真可雖到處興修古剎,而從未受請擔(dān)任寺院住持,所以沒有‘上堂’、‘普說’。他只是隨緣接引,略說法語而已。他與當(dāng)時一般排斥文字的禪僧不同,而極重視文字經(jīng)教。他認為佛弟子不通文字般若,即不得觀照般若,不能契會實相般若。他不同意悟道只依靠禪家機緣及念佛求生凈土等說法,曾列舉盲眼師資七大錯誤,一一加以辯難(《紫柏全集》卷三〈法語〉)。德清稱他的宗風(fēng)足以遠追臨濟,上接大慧(〈達觀大師塔銘〉),可見真可在明末佛教界的名望。
生平
17歲到蘇州虎丘云巖寺出家,拜虎丘僧明覺為師,閉戶讀書。20歲受具足戒后,廣研經(jīng)教。對修寺、刻經(jīng),頗有業(yè)績。始自楞嚴寺,終至云居寺,復(fù)興梵剎計15所。萬歷七年(1579),他為流通大藏,謀易梵 為方冊。萬歷十七年,方冊藏始刻于五臺山,4年后,南遷至浙江徑山,其門人如奇等主持其事,貯藏經(jīng)版于化城寺。他提倡發(fā)愿禮拜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和西天東土歷代傳宗判教,并翻傳秘密章句諸祖菩薩等,對佛教采取各宗并重的態(tài)度。明末閹黨專權(quán),橫征暴斂,民不聊生。萬歷二十八年南康(今江西星子、永修等縣地)太守吳寶秀奮起抗稅,被捕下獄,其妻陳氏哀憤自盡。真可聞訊即赴京師護吳,觸怒閹黨權(quán)貴。隨后,被誣造作“妖書”(謊傳神宗改立太子)下獄。萬歷三十一年卒于獄中。徒眾將其遺骸浮葬于京西,后移至浙江徑山寂照庵,再遷到大慧塔后的文殊臺,萬歷四十四年荼毗立塔。生平律身至嚴,一衲無余。
詩詞大全
古詩大全
別人正在查
好86網(wǎng)為您提供真可簡介,真可是哪個朝代的詩人,真可古詩大全,真可的詩,真可作品目錄
http://yanglaopt.net/shiren_view_9bb13b43ac9bb13b/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