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謝絳之子,初以父蔭為太廟齋郎。慶歷六年(1046)甲科進士及第,授大理評事。謝景初時自大理丞出知余姚縣,
治理余姚縣
余姚知縣任內(nèi)政績卓著:發(fā)動民工,修筑堤壩,緩解海潮沖決之患;制訂“湖經(jīng)”制度,統(tǒng)一管理農(nóng)田水利,抑制豪強侵湖為田及搶奪灌溉用水,以保障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正常;管理海鹽生產(chǎn),嚴禁偷煮海鹽,規(guī)定鹽民必須依法納稅,增加財政收入;興辦學校,培養(yǎng)人才。其弟謝景平知會稽、王安石知鄞縣、韓玉汝知錢塘,皆有聲,吳越稱“四賢”云。
官場走馬燈
謝景初后任山西汾州通判,上疏揭露和糴(征購糧秣)之弊。旋調山東海州通判,廢毀淫祠300余所。后遷湖北轉運判官、益州路提點刑獄,以屯田郎致仕。
史籍記載
知余姚時,民所利病,相緩急,設方略,北偏瀕海為筑堤捍之,豪強率侵湖為田,具奏禁止,民又爭水泉,乃創(chuàng)立規(guī)繩,簿記其高下、廣狹,啟閉晷刻,令各鄉(xiāng)遵守,名曰湖經(jīng)。有盜湖爭利者,訂經(jīng)乃息。瀕海多盜煮海,乃頒示約束,令民無失利,法亦罔忤,而鹽課倍昔。又飭厲學官,化誨子弟。
歷官成都路提點刑獄。熙寧初,朝廷推行新法。景初上疏反對青苗、免役諸法,被劾罷官。
文學成就與評價
謝公箋
謝景初博學能文,尤長于詩,時與梅堯臣等相唱和,有詩集若干卷行世。又創(chuàng)制十色箋,后人稱“謝公箋”,與“薛濤箋”齊名。
文學作品
著有《宛陵集》。黃庭堅自謂從謝公得句法。
《咸淳臨安志》卷六六有傳。(摘《宋詩記事(上下冊)》)
搜集梅圣俞的詩作
梅圣俞作品很多,他自己沒有收集過。他妻子的哥哥謝絳的兒子謝景初,怕它多而易失,就搜集他從洛陽至于吳興一段時間內(nèi)的作品,按次序編排為十卷。我曾經(jīng)十分愛好梅圣俞的詩歌,但擔憂不能全部得到它,所以特別高興謝景初能把它分類編排出來,于是就為它寫了序并把它收藏起來。
這之后又過了十五年,梅圣俞因病在京師逝世。歐陽修痛哭之后寫了《梅圣俞墓志銘》,并向他家人索求,得到他的遺稿一千多篇,再加上舊有所藏,從中選取特別好的作品六百七十七篇,編成一十五卷。唉!歐陽修對梅圣俞的詩歌,論評得已經(jīng)很詳細,所以就不再說什么了。
范仲淹 《送謝景初廷評宰余姚》
【自注】:先賓客,先紫微,俱登甲科,廷評今又繼之。(《范文正公集》卷二、《全宋詩第3冊》)
世德踐甲科,,青紫信可拾。故鄉(xiāng)特榮輝,高門夏樹立。
余姚二山下,東南最名邑。煙水萬人家,熙熙自翔集。
又得賢大夫,坐堂恩信敷。春風為君來,綠波滿平湖。
乘興訪隱渝,今逢賀老無。文藻凌云處,定喜江山助。
未能同遷舟,離樽少留駐。行行道不孤,明月相隨去。
詩詞作品
《尋余姚上林湖山》
山水有奇秀,何必耳目親。茲地世未知,偶游良可珍。
平湖瞰其中,翠山獻圍四垠。青松千萬植,落瀑如懸中。
佛廟聳殿塔,裝點繪畫新。清溪與斷崖,水石聲磷磷。
峰巔見滄海,日出常先晨?;ú輹r節(jié)異,寧問秋夏春。
陵谷千萬石,豈無稱道人。德微言不信,又恐遠故滅。
樽酒且樂我,醉來事事均。
《觀余姚海氛》
海上風與雨,未朕先氣升。澤鹵雜山云,蓊郁相薰蒸。
交語面已障,安辨丘與陵。衣濡帶革緩,臭腥殊可憎。
自非昌其陽,疾癘得以乘。君子卻陰邪,何必醫(yī)師能。
《余姚董役海堤有作》
五行交相陵,海水不潤下。處處壞堤防,白浪大于馬。
顧予為其長,恐懼敢暫舍。董眾完筑塞,跋履率曠野。
使人安于生,茲不羞民社。調和陰與陽,自有任責者。
《觀仙居山瀑布》
落泉下峭壁,斗絕千萬丈。濺急雪片意,望若匹練廣。
曲領隔青林,去里已聞音。其旁有巨石,平潤可俯仰。
愚俗所不道,我輩偶來賞。須期秋色清,攀蘿將爾上。
《觀上林自器》
作穴長如丘,取土深于塹。踏輪意為模,覆灰色乃紺。
力疲手足病,煩憩不敢暫。發(fā)窯火以堅,百裁一二占。
里中售高賈,門合漸收斂。持歸示北人,難得曾門念。
*用或棄樸,爭乞寧有厭。鄙事各猶能,今予乃親覘。
《粵俗》
粵俗嗜海物,鱗介無一遺。蝦蠃味已厚,況乃蟹與蜞。
潮來浦嶼漲,遮捕張藩籬。潮去沙滿灘,拾掇盈籬箕。
殺烹數(shù)莫記,瑣碎臭且奇。茍務貪咀嚼,寧識暴殄悲。
蛟蜃吐云氣,腹以人為飴。呀口日肥大,洪波誰敢窺。
《禁煙即事》
時節(jié)一百五,疾風收雨天。烏催青帝馭,人重子推錢。
蹴 逢南陌,秋 遷送晚煙。潘間無限醉,唯我獨蕭然。
《法喜堂》
虛堂庇風雨,結構不務狀。外飾無髟髟,置物況容長。
開筐樂劑靈,拈棋白黑抗。階花澹亦天,庭石碧交向。
出門鳥雀喧,燕處物我喪。吳俗夸有素,佛徒侈相尚。
獨能守質靜,坐以矯流宕。棲之果自喜,何須山海上。
《送唐介南遷》
長蛇齒牙毒,誰使赤手捕。六月河破堤,捧塊捍奔注。
匹夫徒昭昭,天下皆慕顧。后世有至公,此計不為誤。
木秀風所折,膏明自煎然。折固理之必,明性其可遷。
趨向人各異,公議日月懸。開言死不測,暗噤貴且年。
郁郁炎海旁,氣蒸霧露毒。得罪往投界,幸貸嘸顧戳。
彼心學圣賢,于義無不足。奈何觸主威,未嘗有且辱。
身任言責也,眼見公路埋。胡寧包心顏,踐履天子階。
言出謫隨至,吏送南海涯。一臣不足惜,喋血狽與豺。
諫逐古今有,例為朝政庇。況與廊廟臣,世復惡其私。
安危治亂跡,此事姑置之。償未監(jiān)謗者,失得何須悲。
《和吳中復江瀆泛舟》
雨飛暑館變秋堂,息駕林祠意緒長。筍脫萬巷風韻玉,蓮開百畝水浮香。
楸般力戰(zhàn)棋忘味,筠簟清吟扇遞涼。心惜吏間文酒樂,雅歡未既即離觴。
聯(lián)句
倒著衣裳迎戶外,盡呼兒女拜燈前。峰巔見滄海,日出常先最。
謝景初墓
神宗元豐七年卒,年六十五。范仲淹次子范純?nèi)暑}寫墓志銘,事見《范忠宣集》卷一三《謝公墓志銘》, 墓地在杭州市西南的富陽市城東十里春明村(今新聯(lián)鄉(xiāng))。
家庭成員
父親:謝絳;
大弟:謝景溫;
二弟:謝景平(1032-1064),字師宰,詩人、文學家,秘書省秘書郎;
三弟:謝景回(1041-1059),字師俊,早卒。王安石題寫《謝景回墓志銘》(《臨川先生文集》卷九八)。
女兒嫁詩人黃庭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