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宋代]杜范

    大雅久不作,文士日以眾。
    纘緝斗新美,靡靡相潰澒。
    春禽轉巧舌,但可供好弄。
    取之以終身,只字不可用。

    送子謹叔·大雅久不作譯文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大雅那樣具有規(guī)諷意義的詩歌不見已久,如今我也已衰老,此意向誰陳說呢?

    王風委蔓草,戰(zhàn)國多荊榛。想當初,春秋戰(zhàn)國的年代,斯文掃地,文明棄于荊榛與蔓草之中。

    龍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諸侯互相吞并,直到強秦統(tǒng)一六國之時,龍爭虎斗,血雨腥風。

    正聲何微茫,哀怨起騷人。雅正之聲微弱,只有屈原行吟洞庭湖邊,形影憔悴,悲憤欲焚。

    揚馬激頹波,開流蕩無垠。漢朝的揚雄與司馬相如雖然文章中興,開蕩詩文的源流。

    廢興雖萬逮,憲章亦已淪。然而政治體制已然改逮,政風已經淪落,難有好的詩風。

    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特別是漢末建安時代以來,詩歌已經走上了綺麗浮華的套路,不足為珍貴了。

    圣代復元古,垂衣貴清真。如今圣上要恢復圣古時期堯舜所提倡的清凈無為而治,真是天下之大幸福啊。

    群才屬休明,乘運共躍鱗。眾多才華之士人現在遇到了清明的君主,正是風云際會,大展宏圖之時。

    文質相炳煥,眾星羅秋旻。他們正直的品格與粲然的才華交相輝映,就像天上的星星爍爍閃亮。

    我志在刪述,垂輝映千春。我的志向就是要如孔子一樣,用春秋筆法,除邪扶正,讓正義輝映千秋。

    希圣如有立,絕筆于獲麟。希望能像前代圣賢一樣完成這一使命,不到獲麟那樣不合適的時候決不停筆。

    送子謹叔·大雅久不作注解

    1
    大雅:《詩經》之一部分。此代指《詩經》。
    2
    作:興。
    3
    王風:《詩經·王風》,此亦代指《詩經》。
    4
    委蔓草:埋沒無聞。此與上句“久不作”意同。
    5
    多荊榛:形容形勢混亂。
    6
    龍虎:指戰(zhàn)國群雄。
    7
    啖食:吞食,此指吞并。
    8
    兵戈:戰(zhàn)爭。
    9
    逮:直到。
    10
    正聲:雅正的詩風。
    11
    騷人:指屈原。
    12
    揚馬:指漢代文學家揚雄、司馬相如。
    13
    憲章:本指典章制度,此指詩歌創(chuàng)作的法度、規(guī)范。
    14
    淪:消亡。
    15
    建安:東漢末獻帝的年號(196~219),當時文壇作家有三曹、七子等。
    16
    綺麗:詞采華美。
    17
    圣代:此指唐代。
    18
    元古:上古,遠古。
    19
    垂衣:意謂無為而治。
    20
    清真:樸素自然,與綺麗相對。文人們正逢休明盛世。適逢。
    21
    躍鱗:比喻施展才能。意謂詞采與內容相得益彰。
    22
    秋旻:秋天的天空。
    23
    刪述:“先君孔子……刪《詩》為三百篇,約史記而修《春秋》,贊《易》道以黜《八索》,述職方以除《九丘》。希望達到圣人的境界。

    送子謹叔·大雅久不作賞析

    賞析:

    宋朝程顥曾把《論語》的文章比做玉,《孟子》的文章比做水晶,認為前者溫潤,而后者明銳。一般說來,李白的詩偏于明銳而有鋒芒的一路,但這首詩卻氣息溫潤,節(jié)奏和緩,真正做到了“大雅”的風度。

    開首二句“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是全詩的綱領,第一句統(tǒng)攝“王風委蔓草”到“綺麗不足珍”,第二句統(tǒng)攝“圣代復元古”到最后“絕筆于獲麟”。這樣開門見山,分寫兩扇,完全是堂堂正正的筆仗。這兩句雖則只有十個字,可是感慨無窮。這里的“大雅”并不是指詩經中的《大雅》,而是泛指雅正之聲。雅聲久矣不起,這是正面的意思,是一層。然則誰能興起呢?“當今之世,舍我其誰?”落出“吾”字,表出詩人的抱負,這是第二層??墒窃娙诉@時候,已非少壯,而是如孔子自嘆一樣“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即使能施展抱負,也已來日無多了,這是第三層。何況茫茫天壤,知我者誰?這一腔抱負,究竟向誰展示、呈獻呢?這是第四層。這四層轉折,一層深一層,一唱三嘆,感慨蒼涼,而語氣卻又渾然閑雅,不露郁勃牢騷,確是五言古詩的正統(tǒng)風度。

    首兩句點明正意以后,第三句起,就抒寫“大雅久不作”了。春秋而后,以關雎麟趾王者之風為代表的詩三百篇已委棄于草莽之中,到了戰(zhàn)國,蔓草更發(fā)展為遍地荊棘。三家分晉,七雄爭強,虎斗龍爭直到狂秦。四句一路順敘下來,托出首句的“久”字,但如再順敘下去,文氣就未免平衍了,所以“正聲何微?!币痪洌妙D宕的問嘆,轉一口氣?!罢暋奔词恰按笱拧保昂挝⒚!奔词恰熬貌蛔鳌?,一面回應上文,一面反跌下句的”哀怨起騷人”。《詩經》本有“哀而不傷,怨而不怒”的說法,這里把屈原宋玉,歸之于哀怨,言外之意,還是留正聲于微茫一脈之中。屈宋都是七雄中楚國的詩人,論時代在秦以前,這里逆插一句,作為補敘,文勢不平。于是再用順敘談到漢朝,“揚馬激頹波,開流蕩無垠”,說明揚雄、司馬相如,繼楚辭之后,在文風頹靡之中,激起中流,可是流弊所及,正如班固《漢書·藝文志·詩賦略》中所說:“競為侈靡閎衍之辭,沒其風喻之義”,和梁劉勰《文心雕龍·辨騷篇》所說“揚馬沿波而得奇”一樣,蕩而不返,開出無邊的末流。詩人寫到這里,不能象帳冊一般一筆一筆開列下去了。于是概括性地總束一下,“廢興雖萬變,憲章亦已淪”,說明以后的變化雖多,但文章法度,總已淪喪。尤其“自從建安來”,三曹七子之后,更是“綺麗不足珍”,這與《文心雕龍·明詩篇》所說:“晉世群才,稍入輕綺”,“采縟于正始,力柔于建安”,大意相近。詩人反對綺麗侈靡,崇尚清真自然的文藝主張是顯而易見的。詩寫到這里,自從春秋戰(zhàn)國直到陳隋,去古不可謂不遠,寫足了“大雅久不作”句中的“久”字,于是掉轉筆來,發(fā)揮“吾衰竟誰陳”了。

    “圣代復元古,垂衣貴清真,群才屬休明,乘運共躍鱗,文質相炳煥,眾星羅秋旻”,這六句鋪敘唐代的文運,詩人故弄狡獪,其實半是假話。唐代是近體律絕詩新興的時代,未嘗有所謂“復元古”。唐太宗以馬上得天下,高宗、中、睿之間,歷經武后、韋后之變,也不嘗有所謂垂衣裳無為而治天下。王、楊、盧、駱、沈、宋的詩,雖各有勝處,但用“清真”兩字,也只是李白個人的說法,而不足以代表初盛唐的風格。文才處休明之世,乘時運而飛躍,有如鯉魚踴躍于龍門,繁星羅布于秋天。這里寫唐代的進士科,比較真實,但唐代主要以詩賦取士,文勝于質,也未嘗有所謂“文質相炳煥”。這些還是枝節(jié)的問題,如果唐朝統(tǒng)治者真能如李白這六句詩所寫的那樣,李白應該早就復興“大雅”,重振“正聲”,也不至于“吾衰竟誰陳”了。這六句與“吾衰竟誰陳”之間的矛盾,說明了詩人這六句是故布疑局,故意地正反相形的。所以下文從“眾星”中躍出“吾”來,用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話,申說自己已無創(chuàng)作之意,只有把“廢興萬變”之中的那些作品,像孔子刪詩一般,把它整理一下,去蕪存菁罷了,這樣庶幾還可以“垂輝映千春”??墒强鬃赢吘共皇莾H僅刪述而已,贊周易、刪詩書、定禮樂之外,最后還是作了流傳千載的《春秋》,直到哀公十四年獵獲麒麟時才絕筆。詩人的抱負,亦正是如此。最后兩句,從“吾衰竟誰陳”,“我志在刪述”的較消沉的想法,又一躍而起,以“希圣如有立,絕筆于獲麟”的斬截之辭,來反振全詩,表示愿意盡有生之年,努力在文學上有所建樹。詩人以開創(chuàng)一代詩風為己任,自比孔子,正說明他對自己期許很高。這一“立”字又遙遙與起句的“作”字呼應,氣足神完,于是乎“大雅”又“作”了。

    由于這首詩的主意在復振大雅之聲,所以詩人在寫作時,其胸襟風度,也一味的大雅君子之風,不能駿發(fā)飄逸,也不能郁勃牢騷,完全用中鋒正筆。因此,即使在“吾衰竟誰陳”的慨嘆之中,對當代有所不滿,而只能以“圣代復元古”等六句正面頌揚之辭,來微露矛盾之意,這并非詩人故作違心之論,而是寫這首詩的立場使然。千古以來,對此詩都是順口隨便讀過,未嘗抉出其矛盾之處的用心所在,未免辜負了詩人當時以此詩冠全集卷首的苦心了。

    全詩一韻到底,音節(jié)安雅中和。最后兩句,由于立意的堅決,音調也不自覺地緊急起來,“立”、“絕”、“筆”三個入聲字,湊巧排列在一起,無意中聲意相配,構成了斬釘截鐵的壓軸。

    作者簡介

    杜范
    杜范[宋代]

    (1182—1245)宋臺州黃巖人,字成之,號立齋。寧宗嘉定元年進士。累遷殿中侍御史,極言臺諫失職之弊。理宗嘉熙二年知寧國府,發(fā)粟賑饑,鎮(zhèn)壓兩淮饑民反抗。還朝,累拜吏部侍郎兼中書舍人,數上疏抨擊朝政積弊。淳祐四年,擢同知樞密院事,次年拜右丞相,上書言五事,繼又上十二事,條陳當朝利病,提出為政主張。卒謚清獻。有《清獻集》。 更多

    杜范的詩(共403首詩)
    • 清平樂·宋鄰東畔
      賀鑄賀鑄〔宋代〕
      宋鄰東畔。
      明月關深院。
      玉指金徽調舊怨。
      楚客歸心欲斷。
      城隅芳草初春。
      佳期重約臨分。
      麗句漫題雙帶,也愁系住行云。
    • 謹次知府經略待制韻
      晁說之〔宋代〕
      制勝奇兵不下堂,鉛刀何敢齒干將。
      肯夸舞暖嬌回雪,只念琴寒乞履霜。
      此日秦郊黃發(fā)老,當年漢殿綠衣郎。
      徘徊四十年來事,險阻艱難間備嘗。
    • 念奴嬌
      曾惇曾惇〔宋代〕
      繡衣直指,問凌風一笑,翩然何許。
      詔出層霄持漢節(jié),千里秋風淮浦。
      鑒遠江山,竹西歌吹,曾被腥膻污。
      須君椽筆,為渠一洗塵土。
      休厭共倒金荷,翠眉重為唱,渭城朝雨。
      看即揚鞭歸騎穩(wěn),還指郁蔥深處。
      寶帶兼金,華韉新繡,直上云霄去。
      回頭莫忘,玉霄今夜風露。
    • 濯纓亭·誰引滄洲客
      陳庚生〔宋代〕
      誰引滄洲客,行歌到此亭。
      縈回一水碧,巉絕兩峰青。
      小雨吹行艦,疏梅度遠汀。
      我無纓可濯,華發(fā)任星星。
    • 賈昌朝〔宋代〕
      坐憶蛟橋此日新。

    古詩大全

    http://yanglaopt.net/shici_view_9e96fe43ac9e96fe/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