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王孫·春暮賞析
這首詞通過描寫春暮時節(jié)的景物和描繪主人公對“遠信”的癡想,刻畫了少婦獨處深閨的形象。愛人不在身邊,閨中寂寞無聊,又正是紅花衰敗,“草綠階前”的暮春時候,閨中少婦更提不起興趣外出賞春游玩,只是深院重門緊閉,獨對空閨,任憑離別的思緒糾纏環(huán)繞于心頭。思念丈夫之情難卻,盼人不歸,登樓眺望也是無濟于事。更何況天色已昏黑,連能夠為人傳送書信的大雁也看不見。所以,即使是將自己一腔的相思情懷寫成書信,也無由寄達。詞人自知“多情”無法“拚舍”,只得默默忍受。這時,閨房外面的秋千無人問津,周圍靜悄悄的,惟見明月升起,將銀輝灑向梨花,也灑向大地。詞人在閨樓里枯坐了一天,從白天到昏暮到皎月升起。閨閣思婦對丈夫感情之濃厚,思念之愁苦,于此可見。
開篇“帝里春晚”點明時地。京城汴梁是熱鬧繁華的所在,暮春是鶯啼花開的季節(jié)?!爸亻T深院”,是李清照獨處時的周遭環(huán)境氛圍?!爸亻T”顯其府第之森嚴,“深院”微露幽深閨中之寂寞惆悵。在京城的暮春時節(jié),本是熱鬧繁華,鶯飛燕舞的大好時光,而女詞人卻是獨自在“重門深院”里,無法與丈夫一同去親近大自然,不禁叫人頓生愁怨?!安菥G階前,暮天雁斷”兩句意味十分深厚。庭前草綠,讓人憶及“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蹦禾煅銛啵艜r傳說稱雁能傳書。《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此處是說雁書已斷,音訊不知?!皹巧线h信誰傳?恨綿綿?!崩钋逭赵谖鳂峭娡ルA前春草綠了,天色漸晚,天邊歸雁已無蹤影。雁且知歸,人竟不返,勾起她無窮怨意。如今雁影都不見,音訊杳無,心中幽恨綿綿不絕。
過片“多情自是多沾惹,難拼舍,又是寒食也”三句把詞人內(nèi)心無比復雜的感情很精當巧妙地表現(xiàn)出來。她自怨多情善感,登樓望遠易生掛念,而多情則多煩惱。然而卻又難以割舍,倏忽間發(fā)覺又一個寒食已近。這一句“又是寒食也”很是生動,雖然語言淺近,但是格調(diào)雅致。最后“秋千巷陌,人靜皎月初斜,浸梨花”三句托出一個凄清皎潔、如夢如幻的境界。夜來寂靜一片,秋千無人打,巷陌無人行,唯有清輝皎潔的月光,宛如一汪清水,浸潤著梨花。這里運用諧音雙關,“梨”借作“離”。那月光下的梨花不由觸起了人的離情別緒。這離愁輕如云,薄如霧,如月光綿綿不絕,在心頭縈回不去。這個結尾寫得幽靜、清奇、夢幻。帝里暮春,夜深人靜。秋千架空蕩蕩地隨風搖曳,街巷里已經(jīng)不見人影。天上斜掛的明月皎潔輕寒。那樹樹梨花沐浴在月光下,如夢如幻?!袄婊ā庇袝r也隱指眼淚,如“淚帶梨花”。梨樹在春末開花,其花色白而艷美,故古人常以梨花之飄落來形容女子楚楚動人的眼淚?!皽I帶梨花”的名句有唐白居易《長恨歌》:“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故此處“秋千巷陌,人靜皎月初斜,浸梨花”也有離情難抑以致眼中噙淚之意。李清照筆下的這種離人憑樓望遠、月浸梨花的景象和溫庭筠《菩薩蠻·滿宮明月梨花白》中的“滿宮明月梨花白,故人萬里關山隔”的情境非常相似。詞的最后以白描手法,將月色描摹得如此傳神,可見作者動筆的靈巧,遣詞的精工。
怨王孫·春暮翻譯
譯文
在京城的暮春時節(jié),在重重門庭、深深院落中,階前綠草萋萋,黃昏的天空,看不見大雁的蹤影。佇立樓上等候音訊,而音訊全無,心中幽恨綿綿不絕。
多情人當是多煩惱,想不思念心里卻又難以割舍,倏忽間寒食節(jié)又到了。夜深人靜,秋千空蕩,巷陌寂寂,皎月初斜,潔白的梨花沉浸在銀色的月光里。
注釋
怨王孫:詞牌名,有多體。據(jù)《詞譜》,此調(diào)以秦觀同名單調(diào)詞為正體。此詞為變格,雙調(diào)五十三字。
帝里:猶帝鄉(xiāng)、帝京,指皇帝住的地方,也就是京城。這里指東京汴梁。
遠信:遠方的書信、消息。
拚(pàn)舍:割舍,舍棄。
寒食:節(jié)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稱寒食。
梨花:此處為見梨花思遠人之意。梨,諧音“離”。
詩詞大全
作者
古詩大全
別人正在查
http://yanglaopt.net/shici_view_9d332643ac9d3326/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