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宋代]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
     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fēng)、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 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緒。
     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
     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芳草凝綠。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百度百科

    桂枝香·登臨送目譯文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fēng),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登山臨水,舉目望遠,故都金陵正是深秋,天氣已變得颯爽清涼。奔騰千里的長江澄澈得好像一條白練,青翠的山峰俊偉峭拔猶如一束束的箭簇。帆船在夕陽往來穿梭,西風(fēng)起處,斜插的酒旗在小街飄揚。華麗的畫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江中洲上的白鷺時而停歇時而飛起,這清麗的景色就是丹青妙筆也難描畫。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xù)。千古憑高對此,謾?quán)禈s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遙想當(dāng)年,達官貴人爭著過豪華的生活,可嘆在朱雀門外結(jié)綺閣樓,六朝君主一個個地相繼敗亡。自古多少人在此登高懷古,無不對歷代榮辱喟嘆感傷。六朝的風(fēng)云變化全都隨著流水消逝,剩下的只有寒煙慘淡、綠草衰黃。直到如今的商女,還不知亡國的悲恨,時時放聲歌唱《后庭花》遺曲。

    桂枝香·登臨送目注解

    1
    登臨送目:登山臨水,舉目望遠。
    2
    故國:舊時的都城,指金陵。
    3
    千里澄江似練:形容長江像一匹長長的白絹。清澈的長江。白色的絹。
    4
    如簇:這里指群峰好像叢聚在一起。簇,叢聚。
    5
    去棹:往來的船只。棹,劃船的一種工具,形似槳,也可引申為船。
    6
    星河鷺起:白鷺從水中沙洲上飛起。長江中有白鷺洲(在今南京水西門外)。星河,銀河,這里指長江。
    7
    畫圖難足:用圖畫也難以完美地表現(xiàn)它。
    8
    繁華競逐:(六朝的達官貴人)爭著過豪華的生活。競相仿效追逐。
    9
    門外樓頭:指南朝陳亡國慘劇。
    10
    悲恨相續(xù):指亡國悲劇連續(xù)發(fā)生。
    11
    憑高:登高。這是說作者登上高處遠望??諊@什么榮耀恥辱。這是作者的感嘆。
    12
    六朝:指三國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六個朝代。它們都建都金陵。
    13
    商女:歌女。指歌曲《玉樹后庭花》,傳為陳后主所作。

    桂枝香·登臨送目背景

    此詞可能是王安石出知江寧府時所作。公元1067年(宋英宗治平四年),王安石第一次任江寧知府,寫有不少詠史吊古之作;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之后王安石被罷相,第二次出知江寧府。這首詞當(dāng)作于這兩個時段的其中之一。

    桂枝香·登臨送目賞析

    此詞通過對金陵(今江蘇南京)景物的贊美和歷史興亡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對當(dāng)時朝政的擔(dān)憂和對國家政治大事的關(guān)心。

    上闋“登臨送目”四字領(lǐng)起,為詞拓出一個高遠的視野。“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點明了地點和季節(jié),因為是六朝故都,乃稱“故國”,“晚秋”與下句“初肅”相對,瑟瑟秋風(fēng),萬物凋零,呈現(xiàn)出一種“悲秋”的氛圍。此時此景,登斯樓也,則情以物遷,辭必情發(fā),這就為下片的懷古所描述的遙遠的時間作鋪墊?!扒Ю锍谓凭?,翠峰如簇”“千里”二字,上承首句“登臨送目”登高遠望即可縱目千里;下啟“澄江似練,翠峰如簇”的大全景掃描,景象開闊高遠。既有平面的鋪展,又有立體的呈現(xiàn),一幅金陵錦繡江山圖展現(xiàn)眼前?!罢鞣ヨ堦柪铮澄黠L(fēng)酒旗斜?!笔窃诖蟊尘爸聦拔锏木唧w描寫,“殘陽”“西風(fēng)”點出時下是黃昏時節(jié),具有典型的秋日景物特點?!熬破臁薄罢鞣笔前祵懺谇锶拯S昏里來來往往的行旅,人事匆匆,由純自然的活動景物寫到人的活動,畫面頓時生動起來?!安手墼频?,星河鷺起”是大手筆中的點睛之處。“彩舟”“星河”色彩對比鮮明;“云淡”“鷺起”動靜相生。遠在天際的船罩上一層薄霧,水上的白鷺紛紛從銀河上驚起,不僅把整幅金陵秋景圖展現(xiàn)得活靈活現(xiàn),而且進一步開拓觀察的視野,在廣漠的空間上,隨著征帆漸漸遠去,水天已融為一體,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

    下闋“念往昔”一句,由登臨所見自然過渡到登臨所想?!胺比A競逐”涵蓋千古興亡的故事,揭露了金陵繁華表面掩蓋著紙醉金迷的生活。緊接著一聲嘆息,“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xù)”這是亡國悲劇藝術(shù)縮影,嘲諷中深含嘆惋?!扒Ч艖{高”二句直接抒情,憑吊古跡,追述往事,“六朝舊事”二句借“寒煙、衰草”寄惆悵心情。去的畢竟去了,六朝舊事隨著流水一樣消逝,如今除了眼前的一些衰颯的自然景象,更不能再見到什么。更可悲的是“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此句抒發(fā)了詩人深沉的感慨:不是商女忘記了亡國之恨,是統(tǒng)治者的醉生夢死,才使亡國的靡靡之音充斥在金陵的市井之上。

    上闋寫登臨金陵故都之所見?!俺谓薄按浞濉薄罢鞣薄靶标枴薄熬破臁薄拔黠L(fēng)”“云淡”“鷺起”,依次勾勒水、陸、空的雄渾場面,境界蒼涼。下闋寫在金陵之所想?!澳睢弊肿鬓D(zhuǎn)折,今昔對比,時空交錯,虛實相生,對歷史和現(xiàn)實,表達出深沉的抑郁和沉重的嘆息。

    作為一個改革家、思想家,王安石站得高看得遠。這首詞通過對六朝歷史教訓(xùn)的認識,表達了他對北宋社會現(xiàn)實的不滿,透露出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

    作者簡介

    王安石
    王安石[宋代]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qū)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xué)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fēng)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眰魇牢募小锻跖R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a class="poem-info-con" href="/shiren_view_9b9cf443ac9b9cf4/">更多

    王安石的詩(共2500首詩)
    • 《梅花》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查看譯文
    • 《登飛來峰》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wù)f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查看譯文
    •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查看譯文
    • 《愍儒坑》
      智力區(qū)區(qū)不為身,欲將何物助強秦。只應(yīng)埋沒千秋后,更足詩人發(fā)冢人。
      查看譯文
    • 《孤桐》
      天質(zhì)自森森,孤高幾百尋。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虛心。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明時思解慍,愿斫五弦琴。
      查看譯文

    古詩大全

    http://yanglaopt.net/shici_view_9cec7343ac9cec73/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