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元代]楊維楨

    jiāngnánlóng,,
    lóuzhàojīnyín。。
    wàngjiànchángāndào,
    zhīchénrén。。
    yuèshíquē?
    zhīshí??
    zhōngliánbàn,,
    xiàoé。。
    zuóhánqín,,
    jiāngjūnzòukǎihuí。
    jǐngzhōngrén,,
    zhòngdàiměirénlái。
    zhītánggānshuǐ,,
    yuèqīngqiū。
    nìngzhūxīnguó,
    jiānglángshànghēitóu。。

    作者簡介

    楊維楨
    楊維楨[元代]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xué)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lǐng)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dāng)代學(xué)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 更多

    楊維楨的詩(共962首詩)
    • 《湘靈操·湘之水兮九支》
      湘之水兮九支,湘之山兮九疑。
      皇一去兮何時歸,攀龍髯兮逐龍飛。
      生同宮,死同穴,招皇衣兮復(fù)皇轍。
      九疑水,九疑山,九疑轍跡在其間。
      望飛龍兮未來還。
      湘之湘兮成水,湘之石兮成斑。
      查看譯文
    • 《胭脂井·井無水荒龍倚》
      井無水,荒龍倚。
      不知如,巴馬子。
      仰天夜見黃姑星,水底嘍嘍話紅鬼,長繩卷起天河水。
      井中人,不殉死,宮人斜在雷塘趾。
      查看譯文
    • 《別鵠操·雄鵠于于》
      雄鵠于于,雌鵠舒舒。
      兩鵠比翼,其巢同株。
      五見樹葉榮而枯,嗟爾比翼而不生雛。
      比翼將乖,雌雄羈孤。
      中夜雌嘯,雄將曷如。
      寧為不雛,死作兩孤,不愿八九子為秦烏。
      查看譯文
    • 《金臺篇·高臺起朔方》
      高臺起朔方,金色照天光。
      上有七十二鳳凰,金鼎玉食高頡頏。
      王不居,志獨苦,拜師禮重心愈下。
      群賢起,南西東,國恥一灑黃金空,十年燕雌今日雄。
      君不見姑蘇何用黃金屋,野鹿穿花豕銜蓐。
      查看譯文
    • 《昭君曲·胡月生西彎》
      胡月生西彎,明妃西嫁幾時還?
      不見單于謁金陛,但見邊烽馳玉關(guān)。
      漢家將軍高筑壇,身騎烏龍虎豹顏。
      何時去奪胭脂山?
      嗚呼何時去奪胭脂山!
      查看譯文
    • 萬年春贈陳知命
      馬鈺馬鈺〔元代〕
      地肺陳公,白毫顯出非常異。
      人難比。
      希夷苗裔。
      肯著塵凡累。
      猛舍家緣,物外搜玄理。
      清心意。
      自然澆溉。
      太一沖和氣。
    • 八聲甘州·斂雙蛾
      仇遠仇遠〔元代〕
      斂雙蛾、冷雨立氈車,離思上青楓。
      想天階辭輦,長門分鏡,征騎西東。
      應(yīng)被嬋娟早誤,誰遣出深宮。
      鸞袖不堪綰,前事成空。
      獨掩琵琶無語,恨主恩太薄,淚臉彈紅。
      又爭如漢月,深夜照簾櫳。
      草青青、年年歸夢,算北來、應(yīng)自有征鴻。
      還堪笑,玉關(guān)何事,不鎖春風(fēng)。
    • 雜劇·死生交范張雞黍
      佚名〔元代〕

      楔子(正末扮范巨卿同沖末扮孔仲山、張元伯、凈扮王仲略上,正末云)小生姓范名式,字巨卿,山陽金鄉(xiāng)人也。
      這一個秀士,姓張名劭,字元伯,是汝陽人氏。
      我和元伯,結(jié)為死生之交。
      他有老母在堂,本不樂于遠游,只因小生勸道,今日君圣臣賢,正士大夫立功名之秋,為此來就帝學(xué),未及數(shù)年,選居上館。
      聲動朝廷。
      累次辟召,皆不肯就,蓋因志大,恥為州縣。
      又見諂佞盈朝,辭歸閭里。
      這一小秀士,是小生同鄉(xiāng)人氏,姓孔名嵩,字仲山,是孔宣圣一十七代賢孫,亦同游學(xué)京師。
      這個秀士,姓王名韜,字仲略,洛陽人氏,乃天官主爵都尉兼學(xué)士判院門下女婿,雖天文才,同在帝學(xué)。
      今知小生與元伯歸鄉(xiāng),故來相別于長亭之上。
      仲山兄弟,我和你今日作別,不知幾時。
      再得相會。
      (孔仲山云)您兄弟做下萬言長策,要貢院中獻去。
      爭奈差事在身,哥哥,可為兄弟覓個方便,央帶的去加一美言咱。
      (正末云)你不早說。
      仲略泰山見為學(xué)士判院,你將仲山萬言長策獻了,可加一美言。
      但得一官半職,也是朋友的情,弟兄的意。
      (王仲略云)將來我看。
      哥哥放心,這等文才,愁甚么不做大官。
      仲山不用你去,我獨自去與你捎一官來,才顯我的面情。
      我也是個有行止的人。
      (孔仲山云)謝了兄弟。
      (張元伯云)哥哥,今日在此酌別,再幾時相會?
      (正末云)兄弟今日酌別,直至后二年今月今日,汝陽莊上,拜探老母。
      (張元伯云)哥哥,您兄弟在家殺雞炊黍等待哥哥相會。
      哥哥,你休失信也。
      (正末云)兄弟,為人豈敢輕言!
      可不道:
      信近于義,言可復(fù)也。
      去食去兵,不可去信。
      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唱)【仙呂】【賞花時】俺本是義烈堂堂大丈夫,況同在成均共業(yè)儒。
      聚首數(shù)年余,今日個臨岐歸去,情憫默意躊躇。
      【幺篇】直等到后歲今胡來探汝,參拜白頭堂上母。
      (張元伯云)既然肯來赴約呵,您兄弟只雞斗酒,等待我的哥哥也。
      (正末唱)何必釀云腴,若但殺雞炊黍。
      (張元伯云)只怕路途遙遠,不能俺兩個相會到一處。
      (正末唱)豈避千里遠程途。
      (同下)第一折(丑扮賣酒上,詩云)買賣歸來汗未消,上床猶自想來朝。
      為甚當(dāng)家頭先白,日夜思量計萬條。
      小可是個賣酒的,在這汝陽鎮(zhèn)店開著酒肆。
      掛上這望子,看有甚么人來。
      (王仲略扮孤上,詩云)朝為田舍郎,暮登搶撞窗。
      跌下獅子來,騎上羊吉磻羊。
      小官王仲略。
      自從前歲孔仲山所央我與他獻的萬言長策,不曾替他出力。
      誰想貢院中有這等利害,我見那秀才每做詩文,唬得我魂飛天外。
      我連夜將孔仲山的萬言策改了頭尾,則做我的文章。
      有我泰山與眾官見了甚喜,就除我杭州僉判。
      走馬赴任,來到這汝陽鎮(zhèn)。
      一個酒店兒,我買兩鐘酒吃,拴了馬者。
      小二哥,打二百錢腦兒酒來。
      若沒好酒,渾酒也罷。
      (丑云)官人請坐,有酒有酒。
      (王飲酒科)(正末騎馬領(lǐng)家僮上云)小生范巨卿。
      前歲九月十五日,約張元伯汝陽莊上拜探老母,依期到此。
      至元伯處尚有數(shù)里田地,天色早哩,去這村中且飲一杯。
      我下的這馬來,盤韁兒系定,入的這酒店。
      呀,我道是誰,原來是仲略賢弟得了官也。
      (做見科,王仲略云)哥哥,你請起,污了衣服。
      小官待還禮來,則是壽不壓職。
      (正末云)賢弟那里遷除?
      (王仲略云)所除杭州僉破。
      (正末云)敢是僉判?
      (王仲略云)您兄弟這兩日說話,有些兒唇緊。
      (正末云)賢弟喜得美除,途路之間,無以慶賀。
      (王仲略云)哥哥,你不必巧語,這里有的是海郎,打半瓶吃罷。
      (正末云)小二哥,打二百錢酒來,草草權(quán)為作慶。
      (正末把酒科,云)賢弟滿飲一杯。
      (王仲略云)拿甌子來,我先吃兩甌。
      (做吃酒科,云)哥哥,我要回你酒,待我去看些按酒來。
      (做背科,云)嗨!
      誰想撞將他來。
      若問起孔仲山的萬言策呵,我可怎生支對?
      我如今灌上幾鐘,我和他講文。
      他文才高似我萬倍,我偷學(xué)他幾句,到杭州去好和人說。
      (回云)哥哥,想的兄弟文章到的那里。
      哥哥才學(xué),與在下不同,有甚么名人古書,前皇后代,哥哥講說些兒,小官洗耳拱聽。
      (正末云)賢弟,你莫非謙乎?
      (王仲略云)區(qū)區(qū)實是不濟,不是詐謙。
      (正末云)既不謙呵,想圣人教人,不過仁義禮智、孝悌忠信而已,足下豈可不知?
      正是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
      自天地開辟以來,圣賢相傳之道,試聽小生略說一遍咱。
      (王仲略云)你說你說,不要梢了,可瞞不過我。
      (正末唱)【仙呂】【點絳唇】太極初分,剖開混沌。
      陰陽運,萬物紛紛,生意無窮盡。
      (王仲略云)這個我也知道。
      把那三皇五帝,從頭至尾,你說一遍我聽者。
      (正末唱)【混江龍】自天地人三皇興運,至軒轅氏才得垂裳端冕御乾坤,總年數(shù)三百二十七萬,稱尊號一百八十余君。
      總不如唐虞氏把七政搜羅成歷象,夏后氏把百川平定粒蒸民,成湯氏東征西怨,文武氏革舊維新,周公禮百工兼?zhèn)洌鬃拥狼д吉氉稹?br>孟子時空將性善說諄諄,怎知道歷齊梁無個能相信,到贏秦儒風(fēng)已滅,從此后圣學(xué)湮論。
      (王仲略云)哥哥,這些話我也省的,這一向我早忘了一半,也只是貴人多忘事。
      哥哥,你將我朝的故事,再說一遍您兄弟聽咱。
      (正末唱)【油葫蘆】想高皇本亭長區(qū)區(qū)泗水濱,將諸侯西入秦,不五年掃清四海絕烽塵。
      他道是功成馬上無多遜,公然把詩書撇下無勞問。
      雖則是儒不坑。
      雖則是經(jīng)不焚,直到孝文朝挾書律蠲除盡,才知道天未喪斯文。
      (王仲略云)哥哥說的是,自古道文章好立身,著我做官人。
      有人來告狀,則要爛精銀。
      (正末唱)【天下樂】你道是文章好立身,我道今人都為名利引,怪不著赤緊的翰林院那伙老子每錢上緊。
      (王仲略云)怎見得他錢上緊?
      (正末云)有錢的無才學(xué)。
      有才學(xué)的卻無錢。
      有錢的將著金帛干謁那官人每,暗暗的衙門中分付了,到舉場中各自去省試殿試,豈論那文才高低?
      (唱)他歪吟的兒句詩,胡謅卜一道文,都是些要人錢諂佞臣。
      (王仲略云)這話傷將我來也。
      哥哥,你則猥慵惰懶,不以功名為念。
      你這等閑言長語,當(dāng)?shù)纳趺础?br>(正末云)賢弟也,如今人難求仕進。
      (王仲略云)怎么難求仕進?
      (正末云)只隨朝小小的職名,被這大官人家子弟都占去了。
      赤緊的又有權(quán)豪勢要之家,三座衙門,把的水瀉不通。
      (王仲略云)可是那三座衙門?
      (正末唱)【那吒令】國子監(jiān)里助教的,尚書是他故人;
      秘書監(jiān)里著作的,參政是他丈人;
      翰林院應(yīng)舉的,是左丞相的舍人。
      (帶云)且莫說甚么好文章,(唱)則《春秋》不知怎的發(fā),(王仲略云)春秋這的是莊家種田之事。
      春種夏鋤,秋收冬藏,咱秀才每管他做甚么?
      (正末云)不是這等說,是讀書的《春秋》。
      (王仲略云)小生不曾讀《春秋》,敢是《西廂記》。
      (正末唱)《周禮》不知如何論,(王仲略云)這的是所行衙門事自下而上的勾當(dāng)。
      縣里不理州里去理,州里不理府上去理,俺秀才每管他怎么?
      (正末云)不是這等說,是周公制作之書。
      (王仲略云)小生也不曾讀這本書,不省得。
      (正末唱)制詔誥是怎的行文。
      (王仲略云)那兩樁其實不知,這樁兒且是做得滑熟,那告狀的有原告,有被告。
      (正末云)一發(fā)說到那里去了!
      賢弟,你怎生得這一任官采?
      (王仲略云)這是各人的造物,你管他怎么?
      誰不著你學(xué)我做官來。
      (正末唱)【鵲踏枝】我堪恨那伙老喬民,用這等小猢猻,但學(xué)得些妝點皮膚,子曰詩云。
      本待要借路兒茍圖一個出身,他每現(xiàn)如今都齊了行不用別人。
      (王仲略云)哥哥,你從來有些多事,誰不教你求官應(yīng)舉去來?
      (正末云)我去不得。
      (王仲略云)誰攔著你來,去不得?
      (正末唱)【寄生草】將鳳凰池攔了前路,麒麟閣頂殺后門。
      便行那漢相如獻賦難求進,賈長沙痛哭誰偢問,董仲舒對策無公論。
      便有那公孫弘撞不開昭文館內(nèi)虎牢關(guān),司馬遷打不破編修院里長蛇陣。
      (王仲略云)俺雖然文童塌撒。
      也是各人的福分。
      如今都是年紀小聰明的做官也。
      (正末云)正是年紀小么。
      (唱)【幺篇】口邊廂你腥也猶末落,頂門上胎發(fā)也尚自仔。
      生下來便落在那爺羹娘飯長生運,正行著兄先弟后財帛運,又交著夫榮妻貴催官運。
      (王仲略云)哥哥,你如今雖有文章,可也學(xué)不的俺這為官的受用快活,俺端的靴蹤不離了朝門。
      (正末唱)你大拚著十年家富小兒嬌,也少不的一朝馬死黃金盡。
      【六幺序】您子父海輪替著當(dāng)朝貴,倒班兒居要津,則欺瞞著帝子王孫。
      猛力如輪。
      詭汁如神。
      誰識您那一伙害軍民聚斂之臣?
      (王仲略云)哥哥,俺雖年紀小,那一伙做官的個個都是棟梁之材。
      (正末唱)現(xiàn)如今那棟梁材平地上剛?cè)?,你說波怎支撐那萬里乾坤?
      (王仲略云)俺許多官人怎生無一個棟梁之材?
      似我才學(xué)也勾了。
      哥,你也少說少說。
      (正末云)有,有,有。
      (唱)都是些裝肥羊法酒人皮囤,一個個智五四兩,肉重千斤。
      【幺篇】這一伙魔軍,又無甚功勛,卻養(yǎng)他畫戟朱門,列鼎重裀,赤金白銀,翠袖紅裙,花酒盈樽,羊馬成群。
      有一日天打算衣絕祿盡,下場頭少不的吊脊抽筋。
      (王仲略云)哥哥何必致怒,你這等猥惰慵懶,有甚么好處?
      (正末唱)小子白身,樂道安貧,覷此輩何足云。
      云滿胸襟拍塞懷孤憤,將云間太華平吞。
      (王仲略云)好大口也。
      (正末云)賢弟且略別。
      (王仲略云)正歡喜飲酒,可那里去?
      (正末云)前歲也有你來約定元伯莊上赴會去。
      (王仲略云)哦,我記得了。
      哥哥,你饞嘴為那一只雞,半碗飯幾鐘酒,如今要走一千里路哩。
      (正末云)大丈夫豈為鋪啜而已,大剛來則是赴一信字。
      (唱)想為人怎敢言而無信。
      (王仲略云)哥哥,為人不要老實,還是說幾句謊兒好。
      就失信便怎的?
      (正末云)大丈夫若失了信呵,(唱)枉了咱頂大江地,束發(fā)冠巾。
      (王仲略云)我長這么大,才失了一個信兒。
      (正末云)小二哥,還你二百文酒錢。
      (王仲略云)哥哥,你若赴雞黍會,就帶小弟同去如何?
      (正末云)既然賢弟要去,其路也不背,同往赴會去便了。
      (同下)(老旦扮卜兒同張元伯上,詩云)花有重開日。
      人無再少年。
      休道黃金貴,安樂最值錢。
      老身姓趙,夫主姓張,不幸夫主蚤年身亡。
      止留下這孩兒,與山陽范巨卿為友,情堅金石,終始不改。
      因見豺狼當(dāng)?shù)?,告歸閭里,卻早二年光景也。
      (張元伯云)母親,今日是九月十五日,前歲哥哥約定,今日來拜探母親。
      俺如今可殺雞炊黍,等待哥哥者。
      (卜兒云)孩兒,二年之后,千里之途,怎生便信的他。
      (張元伯云)母親,俺哥哥是至誠君子,必不失信。
      (卜云兒)孩兒,既是這等呵,我如今便安排下雞黍,你去門外望一來。
      (張元伯云)理會得,我出的這門來,怎生這早晚不見俺那哥哥來也?
      (正末領(lǐng)家僮上,云)小生范巨卿,可早來到也。
      家僮接了馬者!
      (做相見科,正末云)兄弟,我來了也。
      (張元伯云)語未懸口,哥哥真?zhèn)€來了。
      千里之途,驅(qū)馳不易。
      (正末唱)【金盞兒】想二載隔音塵,千里共消魂,(張元伯云)我則道哥哥不來赴會也,誰想有今日。
      (正末唱)我恨不的趁天風(fēng)飛出山陽郡。
      想弟兄的情分痛關(guān)親,我特來升堂重拜母,尊酒細論文。
      當(dāng)初若不因雞黍約,今日個誰識俺志誠人。
      (云)兄弟,有王仲略得了官,他同我到此。
      (王仲略云)哥哥,你也等我一等。
      (正末云)我在此等侯哩。
      元伯與相公相見咱。
      (張元伯云)請進,賀相公千萬之喜。
      二位哥哥,受小生兩拜。
      (拜科,王做受科,云)免禮免禮。
      小官欲待還禮來,一了說壽不壓職。
      (張元伯云)是是是。
      (正末云)請起請起。
      元伯,請母親拜見咱。
      (張元伯云)母親在草堂。
      哥哥,咱和您進去見來。
      (做進拜卜兒科)(卜兒云)巨卿千里赴會,真乃信士也。
      (正末云),山陽一介寒儒,荒疏愚野,孤陋寡聞。
      謝老母不擇,我和兄弟元伯,結(jié)為死生之交。
      此德此恩,生死難忘。
      (卜兒云)孩兒,你說道今日哥哥決來赴會,真?zhèn)€來到。
      這一句話,何其有準也。
      (正末唱)【醉中天】母親道一句話何其準,您孩兒不錯了半個時辰。
      (卜兒云)孩兒,將那村酒雞黍飯來與哥哥吃。
      (做擺設(shè)科)(正末唱)小子心真你更真,(張元伯云)哥哥俺有甚么真處。
      (正末唱)你卻早備下美饌篘下佳醞,(云)家僮將來。
      山陽淮楚之地,別無異物。
      新鮮數(shù)包,新橙百枚,黃絲絹一匹,荊婦親子自造,萬望老母笑納為幸。
      (卜兒云)何勞如此重意。
      (正末唱)量這些輕人事您孩兒別無甚孝順。
      (卜兒云)感承重禮。
      孩兒將酒來。
      (正末唱)何須母親勞頓。
      (卜兒云)巨卿生受您遠路風(fēng)塵也。
      (正末唱)您孩兒有多少遠路風(fēng)塵。
      (王在外做怒科,云)你每說到幾時?
      早不是臘月里,不凍下我孤拐來。
      (正末云)呀,忘了仲略兄弟在外廂了。
      (卜兒云)有請有請。
      (王進堂科,正末云)相公是杭州僉判。
      (卜兒拜科,云)相公請。
      (王仲略云)老母免禮免禮。
      我待要還禮來,壽不壓職。
      小官在京師,也帶了些人事來送老母。
      (做取喬砌末科,正末云)母親,您孩兒與荊州刺史相約定赴會,不敢失信,來日五更便行。
      恐晚間酒后不能拜別老母,受孩兒幾拜咱。
      (拜科,卜兒云)你寬懷飲數(shù)杯,我親自執(zhí)料去。
      (下)(正末云)賢弟將過酒看來,吾等對此佳景,可以散心盡歡竟暮,來日為別。
      (唱)【金盞兒】就著這黃菊吐清芬,白酒正清醇。
      相逢萬事都休問,想咱人則是離多會少百年身。
      (張元伯云)將黍飯來。
      (做食科,正末唱)烹雞方味美,炊黍恰嘗新。
      我做了個急喉嚨陳仲子,你便是大肚量孟嘗君。
      (王仲略云)我們飲不多幾鐘,早天色明了也。
      行人貪道路,哥哥慢行,您兄弟先行。
      哥哥,您兄弟無伴當(dāng),于道路上自做飯吃,這些果子下飯,您兄弟將去,路上口賽他耍子。
      (做取按酒放唐巾內(nèi),戴上,揭衣服取竹筒裝酒科,下)(張元伯云)哥哥,今年己過,到來年九月十五日,您兄弟到哥哥宅上赴雞黍會來。
      (正末云)兄弟,你若來時,休到山陽,至荊州郭外尋問我來。
      尊堂前不敢驚寢了。
      (張元伯云)哥哥,咱和您幾時進取功名去?
      (正末云)男子漢非不以功名為念,那堪豺狼當(dāng)?shù)溃蝗缰辉诩抑惺谭钭鹛谩?br>兄弟,您豈不聞盡忠不能盡孝哩。
      (唱)【賺煞】禮義乃國之綱,孝悌是人之本,修天爵其道自尊。
      繞溪上青山郭外村,您與我剩養(yǎng)些不值錢狗彘雞豚。
      ??诩曳钶嬗H,笑引兒孫,便是羲皇以上人。
      (張元伯云)哥哥,若有人舉薦我呵,去也不去?
      (正末唱)便有那送皇宣叩門,聘玄纁訪問,且則可掩柴扉高枕臥白云。
      (同下)  第二折(卜兒同旦兒、俫兒扶張元伯抱病上,元伯云)小生張元伯,自從與哥哥相別之后,未經(jīng)一載,不料染起疾病。
      百般醫(yī)藥,不能療理。
      眼見的我這病覷天遠,入地近,無那活的人也。
      大嫂,趁我精細,囑咐你咱,母親也近前。
      (卜兒云)孩兒也精細者。
      (張元伯云)母親,我死之后,多留幾日,待巨卿哥哥來主喪下葬,我靈車動口眼閉。
      若哥哥不到,休想我靈車動。
      母親,我這會昏沈上來,扶著我者。
      大嫂,好覷當(dāng)母親,看我那孩兒者呵。
      (詩云)淚盈盈遺囑自嗟咨,意遲遲懷恨漫尋思。
      荊釵婦好覷青春子,白頭母先哭少年兒。
      (做死科,下)(卜兒云)孩兒亡了,則被您痛殺我也!
      (旦兒云)兀的不痛殺我也!
      (卜兒云)孩兒今日囑咐的話,要等他哥哥來主喪下葬。
      千里程途,怎生便得個書信到他那里?
      我且將孩兒停在棺函里,過了七日之后,選日辰埋葬孩兒。
      元伯,則被你痛殺我也!
      (同下)(外扮第五倫引祗從上,詩云)龍樓鳳閣九重城,新筑沙堤宰相行。
      我貴我榮君莫羨,十年前是一書生。
      老夫覆姓第五,名倫,字百俞,乃京兆長陵人也。
      自漢光武建武元年,曾為京兆尹,專領(lǐng)長安事。
      某平生公直廉介,市無奸枉,后補淮陽王為醫(yī)工長。
      淮陽入朝,某隨官屬,得見光武。
      問以政事,某因應(yīng)對,帝遂大悅,明日復(fù)特召入。
      與語至夕,以某為扶夷長。
      未曾到任,尋拜會稽太守。
      為政清而有惠,百姓愛之。
      至明帝即位,改元永平,遷某為蜀郡太守。
      至十八年,拜為司空。
      今為吏部尚書。
      奉圣人的命,為因選法弊壞,國學(xué)書生,多有托故還鄉(xiāng),不肯求進,況兼各處山間林下,賢人君子,多有隱跡埋名,將賢門閉塞。
      圣人著小官于荊州等處采訪,各州縣若有能文會武棟梁之材,選取入朝。
      量材擢用。
      某到荊州,經(jīng)年半載,并不見合屬郡縣所舉人材。
      小官近聞一人,乃山陽金鄉(xiāng)人,姓范名式字巨卿。
      此人原是國子監(jiān)生,正為選法不明,告辭還鄉(xiāng),遷葬父母,隱于此處。
      閉戶讀書,與官府絕交。
      某累次遣人詩書辟召,皆不肯就。
      老夫今日閑暇,將印信牒與佐貳官,不避驅(qū)馳,就范式宅中,親自訪問。
      此人若肯為官,便當(dāng)薦之朝中,作柱石之臣,也見老夫一點為國求賢的意思。
      左右那里?
      將馬來,則今日至范式宅中相訪,走一遭去也呵。
      (下)(正末引家僮上,云)小生范巨卿,自離了山陽,來到這荊州郭外,閉戶讀書。
      與官府絕交。
      有本郡太守是第五倫,累次聘小生為掌吏功曹,此意雖善,爭奈這豺狼當(dāng)?shù)溃蝗綦[居山林為得。
      吾聞仲尼有言,邦有道則仕。
      邦無道則卷而懷之。
      正今日也。
      (唱)【南呂】【一枝花】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秦灰猶未冷,漢道復(fù)衰絕。
      滿日奸邪,天喪斯文也。
      今日個秀才每遭逢著末劫,有那等刀筆吏入省登臺,屠沽子封侯建節(jié)。
      【梁州第七】如今那蕭丞相爭頭鼓腦,便有那魯諸生也索緘口藏舌。
      將古今人物分優(yōu)劣,為吏者矜夸顯達,為儒者賣弄修潔。
      舜庭八凱,孔門十哲。
      更和那漢國三杰,況中興以后三絕。
      如今那憲臺疏亂滾滾當(dāng)路豺狼,選法弊絮叨叨請俸日月。
      禹門深眼睜睜不辨龍蛇,紀綱敗缺炎炎的漢火看看滅。
      士大夫尚風(fēng)節(jié),恰便似十草將來撞巨鐵,枉自摧折。
      (第五倫上,云)說話中間,可早來到也。
      左右那里?
      接了馬者。
      家僮,報復(fù)去,道有第五倫特來相訪。
      (家僮報科,云)有五丞相在于門首。
      (正末云)你何不早說!
      (唱)【隔尾】見高車來俺只索倒屣連忙接,(第五倫云)老夫非私來,奉圣人的命,特來敦請賢士。
      (正末唱)聽的道君命至越著俺披襟走不迭。
      (云)相公有請。
      (第五倫云)老夫久聞賢士大名,如雷貫耳,今得一睹,實為三生之幸。
      愿賢士早脫白衣,同朝帝闕。
      (正末云)小生墮落文章,似賣著一件物事,不能出手。
      (第五倫云)似賣著甚物事?
      (正末唱)賣著領(lǐng)雪練也似狐裘赤緊的遇著那熱,但得本錢兒不折上手來便撇。
      (第五倫云)老夫特來沽之。
      (正末唱)本待要求善價而沽諸,爭奈這行貨兒背時也。
      (第五倫云)賢士休這般說,你自不肯進取功名。
      想自古至今,運去運來,一進一退,從來有之。
      何必拘拘然以掛冠為高,奉檄為屈哉?
      (正末唱)【牧羊關(guān)】想當(dāng)日那東都門逢萌冠不掛,(第五倫云)賢士何不學(xué)那朱云折檻?
      (正末唱)長朝殿朱云檻不折,(第五倫云)靈輒一飯必酬,真乃壯士也!
      (正末唱)桑樹下食椹子噎殺靈輒。
      (第五倫云)孫叔敖舉于海濱,位至亡卿。
      (正末唱)滄海上孫叔敖干受苦十年,(第五倫云)管夷吾霸諸侯,一匡天下。
      (正末唱)囹圄內(nèi)管夷吾枉餓做兩截。
      (第五倫云)賢士,你只學(xué)那張子房功成之后,棄職歸山也不遲哩。
      (正末唱)赤松嶺張子房迷了歸路,(第五倫云)豈不見范蠡霸越,泛舟五湖。
      (正末唱)洞庭湖范蠡爛了樁橛。
      (第五倫云)那殷伯夷采薇甘餓首陽,他自有故。
      (正末唱)首陽山殷伯夷撐的肥胖,(第五倫云)那楚屈原終日獨醒,投江而死,何足道哉。
      (正末唱)汨羅江楚三閭醉的來亂跌。
      (第五倫云)賢士乃儒門俊秀,藝苑菁華,何苦屈節(jié)于蕓窗。
      甘心于茅舍?
      依老夫之言,只當(dāng)進身顯耀,建立功名,才是正理。
      (正末云)量小生有何才能,敢當(dāng)相公舉薦。
      (唱)【隔尾】我待學(xué)逾垣的段于木非為忄敞,垂釣的嚴子陵不是呆,枉了您個開閣公孫弘到茅舍。
      (第五倫云)傳說板筑高宗封為太宰,豈非古今盛事?
      (正末唱)量小生才不及傅說,(第五倫云)據(jù)賢士之才,斷不在蒯徹之下。
      (正末唱)辯不及蒯徹。
      (第五倫云)賢士,老夫此一來專是征聘賢士為官。
      (正末唱)我只怕進退無名,著人做笑話兒說。
      (正末做睡科。
      第五倫云)賢士睡著了也,老夫且去那古樹之下,賞玩一回。
      家僮,等你主人醒時,我老夫再來攀話。
      (下)(張元伯上,云)小生張元伯,自從與范巨卿哥哥相別。
      不幸死歸冥路。
      小生曾有遺言,有巨卿哥哥到,方可主喪下葬,我這靈車便動,口眼也閉。
      哥哥若不來,休想這靈車動。
      況老母年高,妻嬌子幼,倚門而望。
      千里之途,怕哥哥不知,今日日當(dāng)午托一夢與哥哥,說知詳細,可早來到也。
      (叫科,云)巨卿哥哥!
      (正末做醒科,云)正思想元伯,不期來到。
      (唱)【罵玉郎】這些時平安信斷連三月,我正心緒不寧貼。
      猛聽的家僮報喜高聲說,俺兄弟在那里,我與你親自接,(做見科,唱)不由人添歡悅。
      【感皇恩】兄弟你煞是于坦途賒。
      自從咱兩處離別,(張元伯云)哥哥;
      你靠后,你豈知我心中煩惱也。
      (正末云)兄弟,怎這般煩惱?
      (唱)阻隔著路迢遙,山遠近,水重疊。
      (張元伯云)哥哥靠后些。
      (正末唱)我這牡迎門兒問候,他將我躲閃藏遮。
      咱兩個,為朋友,比外人至親熱。
      (云)兄弟有請。
      (張元伯云)哥哥,你靠后些。
      (正末唱)【采茶歌】我恰待向前些,他把我緊攔截,(張元伯遮面云)哥哥靠后些。
      (正末唱)只見他折回衫油把面皮遮。
      (張元伯云)哥哥,你豈知我心中煩惱。
      (正末云)兄弟,(唱)既然道有事關(guān)心能哽咽,怎這般無言低首謾傷嗟。
      (張元伯云)您兄弟特來探望哥哥。
      (正末唱)【哭皇天】你既是肯相探多承謝,(張元伯云)我見了哥哥面,便回程也。
      (正末唱)便回程因甚也?
      (張元伯云)您兄弟就此回去了也。
      (正末云)那里去?
      (唱)把持房門們閉上,(做扯張科,唱)將衣袂緊揪扯,(張元伯云)哥哥放手,你是生魂。
      我是鬼魂,您兄弟死了也。
      (正末哭科,唱)誰想你今番今番命絕。
      想著俺問堂學(xué)業(yè),同舍攻書,指望和你同朝帝闕,同建功名。
      你如今四旬不到,一事無成拋離去母,割舍妻男,怎下的撇了您歹哥哥死去也。
      這回相見,今番永別。
      (做哭科,云)兄弟,我和你幾時再得相見也呵。
      (唱)【烏夜啼】咱兩個再相逢似水底撈叫川,把咱這弟兄情一筆勾絕。
      (張元伯云)您兄弟臨亡時,曾有遺言,囑付老母。
      多停我?guī)兹?,等哥哥未主喪下葬?br>哥哥若不到時,我靈車不動,不入墳丘。
      不期老母選后五日出殯,家中老母年高,妻嬌子幼,無處可托。
      則望哥哥照顧老母和那妻子。
      便是俺朋友的情分。
      (正末唱)把平生心叮嚀說,你可便不必喋喋,少住些些。
      (張元伯推末科,云)哥哥,休推睡里夢里。
      (下)(正末唱)元末是破莊周一枕夢蝴蝶,(云)呀,元只是一夢。
      家僮多早晚也?
      (家僮云)午時了也。
      (正未唱)正日當(dāng)卓午非夤夜。
      (嘆科云)可惜元伯一代奇才,不能遂志!
      (唱)命矣大,斯人也。
      閃的這老親無子,幼子無爺。
      (做悲科,云)兄弟。
      兀的不痛殺我也!
      (第五倫上,云)老夫正扶古樹盤恒片時,則聽的草堂上賢士舉哀,不知為何?
      (見科,云)賢士因何舉哀?
      (正末云)相公恕罪。
      兄弟張元伯亡了,因此上舉哀。
      (第五倫云)可惜!
      可惜!
      寄書的人在那里?
      (正末云)無人寄書信來。
      (第五倫云)既無書信,你怎知張元伯亡了也?
      (正末云)相公不知,小生平昔與汝陽張元伯結(jié)為生死之交。
      恰才與相公談話,覺一陣昏沉,元伯夢中來報,因病而亡。
      于后五日下葬,專等小生去。
      老母妻子在家悲望,小生便索長行也,(第五倫云)賢士差矣!
      你平日間思想你兄弟,所以做這等夢。
      俗話說夢是心頭想,此事真假未辨。
      敢是甚么邪神外鬼,問你討祭祀來么?
      (正末云)相公,俺兄弟決不失信。
      小生持服掛孝,便索奔喪去也。
      (唱)【三煞】奠楹夢斷陰風(fēng)冽,薤露歌殘慘日斜。
      他從來正性不隨邪,凜凜英雄,神道般剛明猛烈。
      (第五倫云)多咱是邪神外鬼問你討祭祀。
      不可深信。
      (正末唱)他豈似餓鬼暮饕餮,他恰才白日分明顯化者,我問甚么是耶非耶。
      (云)家僮,我囑付你咱。
      (唱)【二煞】怕少盤纏立文書問隔壁鄰家借,怕無布絹將現(xiàn)錢去長街上鋪內(nèi)截。
      (第五倫云)既然賢士要去奔喪吊孝,就將小官的從馬,與賢士代步,意下如何?
      (正末云)多謝了。
      (唱)乘騎的鞍馬相公賒,(第五倫云)賢士幾時回來?
      (正末唱)則這千里程途至少呵來回得三月。
      他既值兇事我問甚么勛業(yè),(第五倫云)小官欲待薦舉賢士為掌吏功曹也。
      (正末唱)這掌史功曹那個名缺,請相公別尋個有政事豪杰。
      (第五倫云)賢士,你二人相交,怎這般深厚也?
      (正末唱)【黃鐘尾】俺弟兄比陳雷膠漆情尤切,比管鮑分金義更別。
      張元伯,性忠烈。
      范巨卿,信士也。
      半世交,一夢絕。
      覺來時淚流血,寸心酸,五情裂,咱功名。
      已不藉。
      到來朝,避甚能,披殘星,帶曉月,沖寒風(fēng),冒凍雪,披喪服,拽輿傘,筑墳丘.蓋廬舍,種松楸,蔭四野,那其間,尚未舍。
      猛思量,在時節(jié),我和他一處行,一處歇,戚同憂,喜同悅,生同堂,死同穴。
      到黃昏,廝守者。
      據(jù)平生,心愿徹。
      著后人向墓門前高聳聳立一統(tǒng)碑碣。
      (第五倫云)賢士,碑碣上可寫著甚么那?
      (正末唱)將俺這死生交范張名姓寫。
      (下)(第五倫云)賢士去了也。
      此一事未審虛實,一壁廂著人打聽。
      果若有此事,老夫自有主意。
      左右將馬來,且回私宅去也。
      (詩云)世人結(jié)友須黃金。
      黃金不多交不深。
      直待巨卿親葬張元伯,方表悠悠生死心。
      (下)第三折(卜兒同旦兒,俫兒,眾街坊駕輿車上,卜兒云)老身張元伯母親自從孩兒亡化,卻早過了七日。
      他臨亡時囑付下,直等范巨卿哥哥來主喪下葬。
      許多路途,又無人寄封信去,今日是個好日辰,且安葬了,等他哥哥來祭奠也無妨。
      (眾街坊云)婆婆,這輿車不肯行,拽不動了也。
      (卜兒云)再幫上幾個親眷,拽一拽。
      (眾做拽不動科,云)又添上許多人,越發(fā)拽不動了。
      (卜兒云)眾位不知,他臨終時分付下幾句言語,直等待范巨卿哥哥來,靈車動,他才肯入墳丘。
      只是千里路途。
      怎生便得他來?
      (眾街坊云)俺眾人拽不動。
      老人家你看著,俺眾人且回家吃了飯再來拽。
      (下)(正末騎馬上,云)小生范巨卿,今來與元伯奔喪吊孝,一路上好是凄涼也呵。
      (唱)【商調(diào)】【集賢賓】兄弟也我和你二十年死生交同志友,咱兩個再相見永無由。
      一靈兒伴孤云冥冥杳杳,趁悲風(fēng)蕩蕩悠悠。
      恨不的摔碎我袖里絲鞭,走乏我坐下驊騮。
      兄弟也為你呵,整整的三晝夜水漿不到口,沿路上幾曾道半霎兒停留,身穿的絲麻三月服,心懷著今古一天愁。
      (云)這正是心急馬行遲,再加上幾鞭者。
      (唱)【逍遙樂】打的這馬不剌剌風(fēng)團兒馳驟,百般的抹不過山腰,盼不到地頭。
      知他那里也故冢新丘,仰天號哭破咽喉。
      更那堪樹梢頭陰風(fēng)不住吼,恰荒村雪霽云收。
      猛聽的哭聲哽咽,遙望見幡影飄揚,眼見的滯魄夷猶。
      (云)遠遠的聽見許多人鬧,莫非是元伯的靈柩?
      呀,只見一首幡上面有字,寫著道張元伯引魂之幡,元來果有此事。
      (下馬至車前哭科,卜兒云)原來是巨卿哥哥來了,知他是睡里也那里夢里?
      (正末唱)【金菊香】三生夢斷九泉幽,兄弟也誰想你一日無常萬事休。
      (卜兒云)哥哥,許多人拽不動這靈柩。
      (正末云)這靈車不動呵,(唱)莫不為尊堂妻子留?
      這三件事我索承頭,你身亡之后不須憂。
      (做哭科,云)兄弟,兀的不痛殺我也!
      (眾街坊云)巨卿省煩惱。
      (正末云)母親,安排祭祀來,小生于路上思想兄弟,做了一通祭文,祭禮兄弟咱。
      (祝云)維永平元年,歲次戊午,十月癸亥朔,越五日丁卯,不才范式,謹以清酌庶饈,致祭于張元伯靈柩之前。
      維公三十成名,四十不進。
      獨善其身,專遵母訓(xùn),至孝至仁,無私無遜。
      功名未立,壯年壽盡。
      吁嗟元伯,魂歸九泉!
      吾今在世,若蒙皇宣,將公之德,薦舉君前,門安綽楔,墓頂加宮。
      二人為友,萬載期言。
      嗚呼衰哉,伏惟尚享!
      (做哭科,唱)【梧葉兒】舉孝廉曾三聘,論文才第一流,我道你不拜相決封侯。
      正滄海魚龍夜,趁西風(fēng)雕鶚秋。
      此一去不回頭,好教我這煩惱越感的天長地久。
      (云)你眾人打開棺函,我試看咱。
      (卜兒云)哥哥不可。
      已死過許多時,則怕尸氣撲著你也。
      (正末云)母親,便有尸氣撲死我,我和兄弟一處埋葬更好哩。
      (眾開棺,正末看,跌倒科,唱)【掛金索】我見他皮殼骷髏,面色兒黃干干渾消瘦。
      恰便似刀攪我這心腸,痛殺殺難禁受。
      恨子恨這個月之間,少個人宋問侯。
      早知你病在膏盲,我可便舍性命將伊救。
      (卜兒云)哥哥,千里之途不曾有信。
      哥哥,你便怎生知道來?
      (正末云)您孩兒正在草堂上與第五倫大人談話,覺一陣昏沉,見兄弟來托一夢,所說身死一事。
      忽然醒來,乃是一夢。
      因此上您孩兒星夜前來,俺兄弟先有顯應(yīng)也。
      (十兒云)這等異事,古今少有。
      哥哥,你試說一遍咱。
      (正末唱)【村里迓鼓】兄弟也,不爭你在黃泉埋沒,卻教我在紅塵奔走。
      想著那世人幾個能全德,更幾人傘壽?
      可惜你腹中人才,胸中清氣,都做了江山之秀。
      閃的我急急如漏網(wǎng)魚,呀呀似失群雁,忙忙似喪家狗,(云)只這一夢呵,(唱)不由人不痛心疾旨。
      (卜兒云)除了做夢一節(jié),還有顯應(yīng)么?
      (正末唱)【元和令】數(shù)日前落長星大似斗,流光射夜如晝,原來是喪賢人地慘共天愁。
      空余下劍掛盡汝陽城外柳,則這青山一帶也白頭,滿街人雨淚流。
      (眾街坊云)巨卿,上千的人拽不動靈車,誰想有這等靈驗。
      (正末唱)【上馬嬌】休道是人一舟,便有那力萬牛,百般的拽不動輿車軸。
      (帶云)兄弟,(唱)則你那陰魂耿耿將咱候。
      志已酬,將你那靈圣暫時收。
      (眾街坊云)好大風(fēng)也。
      (正末唱)【游四門】疏刺刺陰風(fēng)吹過冷颼颼,支生生頭發(fā)似人揪。
      靜悄悄荒林曠野申時候,昏慘慘落日墜城頭,早亂紛紛寒雁下汀洲。
      【勝葫蘆】都做了野草閑花滿地愁,你為甚不肯上墳丘?
      枉教那一二千人都落后。
      這的是誰親誰舊,誰薄誰厚?
      (帶云)兄弟也,(唱)不能勾相守到白頭。
      (云)再將酒來,我與兄弟澆奠咱。
      (唱)【后庭花】祭酒奠到五六斗,挽詩吟到十?dāng)?shù)首,可惜耗散了風(fēng)云氣,沈埋了經(jīng)濟手。
      咱兩個論交游,不在諸人之右。
      播聲名橫宇宙,吐虹霓貫斗牛,臥白云商嶺頭,釣西風(fēng)渭水秋,笑嚴光傲許由,到如今一筆勾。
      (云)兄弟,你今日下葬呵,(唱)【青哥兒】雖不曾功名功名成就,早已將世情世情參透,覷的個一介寒儒過如萬戶侯,既今日歸休,人死不終留,咱意氣相投,你知我心憂。
      來歲到神州,將高節(jié)清修,向白玉階前拜冕旒,我與你叮嚀奏。
      【柳葉兒】呀,似這般光前裕后,一靈兒可也知否?
      (云)兄弟?
      你若有靈圣,跟您哥哥到墳頭去來;
      若無靈圣,只似這般拽不動者。
      (做拽靈車科,唱)我親身自把靈車扣,(眾街坊云)異事,你看靈車行動了也。
      (正末唱)一來是神明祐,二來是鬼推軸,(云)兄弟跟我來,跟我來。
      (唱)我與你扢刺剌直拽到墳頭。
      (眾街坊云)可早來這墳院中,埋了這棺槨,一壁廂掩土,燒紙燒紙。
      (做葬科,卜兒云)下了葬了。
      停當(dāng)了也。
      哥哥,咱和你回去采。
      (正末唱)【醋葫蘆】母親你伴魂幡即便回,嬸子共侄兒休落后。
      (謝辭眾科,唱)我這里謝相識親友省僝愁,我今夜只伴著衰草白楊札這墳院宿。
      (眾街坊云)巨卿,他的親眷都家去了,你沒來由倒在這里歇。
      (正末云)我不為別的,(唱)自恨我奔喪來后,又不是沾名吊譽沒來山。
      (卜兒云)哥哥,你三晝夜不曾歇息,你若不回家去呵,老身也不回去。
      (正末唱)【幺篇】待不去呵逆不過這老母情。
      (云)著兄弟說,不甫能盼得你來,守不的我一夜?
      (唱)待去呵我又怕應(yīng)不得兄弟門。
      想著俺那對寒窗風(fēng)雨兒春秋,則落得墓門前一杯澆奠酒。
      從今別后,要相逢則除是枕席間夢黃昏,雞報曉五更頭。
      (眾街坊云)巨卿,咱且回去,改日再來。
      (正末云)眾位你不知,元伯在墳院中,一年四季,怎生捱這等凄楚?
      (眾街坊云)他是個死人,這一年四季,曉得甚么凄涼?
      (正末唱)【幺篇】到春來怎聽那杜鵑啼山月曉?
      到夏來怎禁那亂蟬聲暮雨收?
      到秋來怎聽那寒蛩啾唧泣清秋?
      到冬來你看那寒鴉萬點都在老樹頭。
      這幾般兒經(jīng)年依舊,漫漫長夜幾時休。
      (眾街坊云)巨卿,天色晚了也,咱回去來。
      (正末唱)【高過浪來里】則被你材章、子徵將我緊追逐,并不曾廝離了左右。
      今日不得已且隨眾還家,到來日絕早到墳頭。
      道是我與你廬墓丁憂,這一片心雖過當(dāng)果無虛謬。
      更那堪朔風(fēng)草木偃,落日虎狼愁。
      覷了這四野田疇,三尺荒丘,魂魄悠悠,誰問誰瞅,(帶云)兄弟,(唱)空著我欲去也傷心再回首。
      (卜兒云)巨卿,我豈知元伯孩兒撇了老身并媳婦兒先去了也!
      (正末唱)【隨調(diào)煞】可憐朱顏妻未老,青春子年幼,撇下個白頭老母正堪憂。
      眼中淚和我心上愁,這兩般兒合輳做一江春水向東流。
      (同下)第四折(第五倫領(lǐng)祗從上,云)小官第五倫。
      自從范巨卿與張元伯奔喪去了,我隨著人打聽,果有此事。
      他如今觀在墳院中栽松種柏,筑壘墳墻,早已百日有余也。
      老夫在圣人前奏過,言巨卿至仁至德,古今無比,就著老夫?qū)㈩^踏傘蓋,皇宣丹詔,直至汝陽元伯墳內(nèi),征聘此人臨朝,加官賜賞。
      又著老夫順帶玄纁丹詔,隨路有高才大德,即便舉入朝中重用。
      老夫既奉朝命,不敢久停久住,直至汝陽征聘巨卿,走一遭去來。
      (下)(正末上,云)目從元伯亡過,小生在這墳院中栽松種柏,壘墓修墳,卻早過了百日光景。
      (詩云)元伯蕭然一命亡,有才無壽兩堪傷。
      妻夫鏡里鸞孤影,朋友叢中雁失行。
      三尺素絲書姓字,一堆黃土蓋文章。
      晚來不敢高聲哭,只恐猿聞也斷腸。
      (唱)【中呂】【粉碟兒】直哭的山月蒼蒼,野猿啼老松枝上,滿郊祠風(fēng)卷白楊。
      吊英魂,歌楚些,不勝悲愴。
      若不是筑室居喪,枉惹的黃泉下故人失望。
      【醉春風(fēng)】我只待壘高冢臥麒麟,栽長松引鳳凰。
      (云)人都道自古及今,那得兄弟廬墓禮來?
      (唱)這死生交金石友至減心,怎道的謊,慌。
      今日個浮丘,有朝得志,我將你恁時改葬。
      【紅繡鞋】我若是為宰為卿為相,(帶云)元伯也,(唱)我與你立石人石虎石羊。
      撇下個九歲子四旬妻八十娘,另巍巍分一宅小院,高聳聳蓋一座萱堂。
      我情愿奉晨昏親侍養(yǎng)。
      (第五倫躧馬兒引祗從孔仲山上.云)老夫第五倫是也。
      奉圣人的命,與范巨卿加官賜賞。
      說話中間,可早來到也。
      令人,接了馬者。
      (正末云)只見遠遠的一簇人馬來到這墳前,不知為何?
      (唱)【石榴花】我則見蕩晨光一道驛塵黃,鬧吵吵人馬扣墳墻。
      (做見五倫科,唱)我這里曲躬躬叉手問端詳,(第五倫云)奉圣人的命,采訪賢士來。
      (正末唱)道當(dāng)今圣上訪問賢良。
      (第五倫云)賢士接了宣詔者。
      (正末唱)聽的道接皇宣唬的我魂飄蕩。
      (第五倫云)快脫了喪服。
      (正末唱)脫喪服手腳張狂。
      (第五倫云)昔日文王訪太公于磻溪,立周朝之政。
      賢士比太公何別?
      (正末唱)我又不曾映斜陽垂約磻溪上,怎生墳院里遇著文王。
      (第五倫云)賢士,今日加官賜賞,便好道崢嶸有日,奮發(fā)有時。
      (正末唱)【斗鵪鶉】人都道我暮景桑榆,合有些崢嶸氣象,可正是樂極悲生,今日個泰來否往。
      (第五倫云)為你在此筑壘墳墻,栽松種柏,百日有余,小官奏知圣人,特來宣命。
      (正末唱)壘筑了這五六板墳墻,奏與帝王,又不曾學(xué)傅說作輯為霖,誤陛下眠思夢想。
      (第五倫云)賢士不可遲延怠慢,便索臨朝,同見圣人去來。
      (正末唱)【上小樓】過舉他門下侍郎。
      落保了也朝中宰相。
      (第五倫云)因賢士高才大德,舉薦為官。
      (正未唱)有甚么孝廉方正,德行才能,政事文章?
      (第五倫云)若得賢士為官,黎民有望也。
      (正末唱)怎消的一方之地,百萬生靈,將咱倚仗?
      (第五倫云)賢士,您有尹鐸之才,當(dāng)以重用。
      (正末唱)我又無尹鐸才怎生保障?
      (第五倫云)請賢士上馬。
      (正末云)念吾弟威靈可表。
      范式丹誠,本來廬墓。
      但朝廷有詔,禮不容違。
      茍得志于朝,必不使吾弟湮滅九泉之下。
      (做辭墓科)(第五倫云)祗從人擺開頭踏,慢慢的行。
      (孔仲山喝云)避路。
      (正末唱)【幺篇】列旌旗一望中,擺頭踏半里長。
      我則見馬前虞候,志氣昂昂,狀貌堂堂。
      問姓名,是故人,別來無恙?
      (云)那喝道的敢是孔仲山么?
      (孔仲山云)然也。
      (正末驚問,云)呀,兄弟,你怎做馬前一卒?
      (孔仲山云)因為王韜賴了我萬言長策,所以不能為官。
      您兄弟該當(dāng)馬前虞候的身役。
      哥哥,您請穩(wěn)便。
      (正末唱)我怎敢恰為官貴人多忘。
      (第五倫云)賢士,他是何人?
      (正末云)相公不知,此人是孔宣圣一十七代賢孫孔仲山是也。
      這秀才文章勝在下十倍,被判院門下女婿王韜賴了他萬言長策,以此不能為官。
      (第五倫云)便著人拿王韜來,我奏知圣人,依律重責(zé)。
      賢士,想王韜這廝,則待閉塞賢門,情理可惡。
      (正末云)相公,據(jù)孔仲山之才,當(dāng)以重用。
      (第五倫云)既然賢士說孔仲山才德過人,小官順帶有玄纁丹詔在此,就著孔仲山受了宣詔,俺三人一同上馬,見圣人去來。
      (正末云)既如此,賢弟你可脫了衣服,換了朝章者。
      (孔仲山做換衣服科)(正末唱)【十二月】忙換了麻衣布裳,便穿上束帶朝章。
      拜受了玄纁一箱,跪聽了丹詔十行。
      (第五倫云)孔仲山,您望闕謝了圣人的恩者。
      (正末唱)面朝著東都洛陽,三舞蹈頓首減惶。
      【堯民歌】多謝你荊州太守漢循良,舉薦我布衣芒屧到朝堂。
      死生交端不比孫龐,清廉吏須當(dāng)效龔黃。
      行藏,行藏,暗酌量,也不足咱虛謙讓。
      (第五倫云)范巨卿,為你高才大德,信義雙全,老夫奉圣人的命,與賢士加官賜賞。
      (正末唱)【耍孩兒】愧微臣敕賜加官賞,(帶云)只是張劭呵,(唱)他未沾恩我豈敢承當(dāng)。
      念生平籍貫在山陽,幼年間父母雙亡,三公若是無伊呂,四海誰知有范張?
      (第五倫云)那張劭的才能德行,比你如何?
      (正末唱)臣比張劭無名望,張劭德重如曾、顏、閔、冉,才高似賈、馬、班、楊。
      (第五倫云)張劭有多大年紀了?
      (正末唱)【二煞】犬馬年雖是長,論學(xué)問他更強,私心愿奉為宗匠。
      想漢朝豈無良史書名姓,眾文武自有傍人話短長,臣舉孔仲山可作頭廳相。
      (第五倫云)那孔嵩比你如何?
      (正末唱)似臣呵常人有數(shù),論此人國士無雙。
      (第五倫云)雖然無了張元伯,可得了孔仲山,卻正是得一賢,失一賢。
      (正末唱)【一煞】雖然是得一賢失一賢,(孔仲山云)可惜無了元伯哥哥。
      (正末唱)您也何須的涕兩行淚兩行,得蜀望隴休多想。
      (帶云)死了元伯呵(唱)恰便似扢折了千尋白玉擎天柱,(帶云)用了孔仲山呵(唱)賠與你個萬丈黃金架海梁。
      豈不聞晏平仲為齊相,乘車人憂心悄悄,倒是御車吏壯志揚揚。
      (第五倫云)令人,與我拿的王韜安在?
      (祗候拿王仲略上,云)稟爺,拿的王韜到了也。
      當(dāng)面!
      (王仲略不肯跪科,祗從云)你怎么不跪?
      (王仲略云)壽不壓職。
      也罷也罷,我跪著。
      (第五倫云)兀那王韜!
      你怎敢混賴了孔仲山萬言長策?
      (王仲略云)您這個老大人差了,我若不賴他的文章,我可怎么能勾做官,便總甲我也不得做。
      (第五倫云)您等俱望闕跪者,聽圣人的命。
      (斷云)圣天子思求良輔,下弓旌廣開賢路。
      何止是聘及山林,但聞名不遺丘墓。
      汝陽郡張劭雖亡,有范式亟稱其素,可遙封翰院編修,賜母妻并沾榮祿。
      遺弱息君章、子徵,可即授陳留主簿。
      范式拜御史中丞,其孔嵩尚書吏部。
      王仲略詐冒為官,杖一百終身廢錮。
      見天恩浩蕩無私,與群臣相安舉錯。
      (正末等謝恩科,唱)【煞尾】我為甚覷功名不在心,也則念窮交不忍忘,因此乞天恩先到泉臺上,才留的這雞黍深盟與那后人講。
      題目義烈傳子母褒揚正名死生交范張雞黍

    • 追和艮軒俞同年題程一甫詩卷
      方回方回〔元代〕
      人物真高絕,何徒上下床。
      轉(zhuǎn)頭異今古,翻手變炎涼。
      應(yīng)候禽蟲語,知時草樹香。
      吾曹能不朽,宇宙與俱長。
    • 行香子·朝也防心
      譚處端譚處端〔元代〕
      朝也防心。
      暮也防心。
      恐心生、熟景來侵。
      多能術(shù)藝,書畫棋琴。
      更不生貪,不著愛,步瑤岑。
      善也由心。
      惡也由心。
      善心閑、惡意狂尋。
      心生虛度,日月光陰。
      便如云行,如水去,訪知音。

    古詩大全

    http://yanglaopt.net/shici_view_9c5d6643ac9c5d66/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